面部發白沒有血色

本文已影響1.9W人 

面部發白沒有血色,女人氣血不足會讓你看起來臉色面部發白沒有血色,比實際年齡老了好幾歲,氣血不足的女性一定要注意調理氣血,不然也會出現乏力、頭暈、胸悶等症狀。以下分享面部發。白沒有血色

面部發白沒有血色1

臉色蒼白,臉上沒有光澤,嘴脣沒有血色,這是中醫血虛的表現。因爲血虛無法滋養面部導致的面色蒼白、口脣缺少血色。血虛一般是因爲過度的勞累、飲食不潔、月經過多、崩漏所導致的。

除了臉色蒼白沒有血色之外,還可能伴有心慌、心悸、失眠、疲乏、無力、頭昏眼花、指甲沒有光澤、舌質很淡、苔白、苔薄、脈細等一系列症狀。在治療上需要養血益氣,比較經典的方子是當歸補血丸、四物湯等。如果查血色素確實有貧血,還需要進行對症治療,比如缺鐵性貧血,就要多補充鐵劑。

氣血不足如何調理

補氣血方法1

氣血不足的表現

1、臉色蒼白、皮膚暗淡。

2、暈眼花、疲憊。

3、皮膚乾燥、易脫髮、指甲易裂。

4、心悸胸悶。

5、手腳發麻發涼。

6、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脹腹瀉。

7、女生月經過少。

這樣做:大棗一日3顆補血;山楂泡茶通氣;熟地黑豆各一把煮水加冰糖飲補血;黃芪熬粥湯補氣;蓮藕活血。

補氣血方法2

脾之色爲黃,面色黃說明脾胃出了問題——本草說:”棗爲脾之果脾病宜食之。”爲了利於吸收,我們可以把它做成膏。

做法:大棗(500g),去核,加水煮爛,熬成膏狀,加紅糖拌勻,儲存在冰箱中。早晚兩次沖服,每次15g。不要涼吃。堅持下去,脾就會重新運化氣血,面色也會有很好的改觀。

面部發白沒有血色

補氣血方法3

調補氣血玉靈膏:取龍眼肉250g,西洋參15g,白糖適量。將龍眼肉搗爛如泥,西洋參研末,二物連同白糖一併拌勻,放密封的瓷器內,置鍋中,用文火蒸2小時即成。

每次取1匙,開水化開吃下。每日早晚各1次。此方出自清代名醫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調養氣血效果甚佳,益心脾,補氣血,安神益智。

補氣血方法4

壓力大,脾氣大,很容易成黃臉婆,氣色差,臉部肌肉僵硬。很簡單的方法是:趕緊揉耳垂;常常揉耳垂!把耳垂揉到發紅發熱,可能立刻就會有頭面部氣血變暢通的好感覺。耳垂對應的正是人體的頭面區域,提神醒腦,防衰老。

補氣血方法5

每天揉腹一百遍,通和氣血裨神元——腹爲人體“五臟六腑之官城,陰陽源”。揉腹,即來回搓擦介於胸和骨盆之間,包括腹壁,腹腔及其內臟。

先用右手大魚際在胃脘部按順時針方向揉摸130次,下移至肚臍周圍揉摸120次,再用左手全掌揉摸全腹120次,最後逆向重複一遍。

補氣血方法6

內經說:女子過了35歲,大腸經和胃經的氣血就逐漸不足,由於這兩條經都上行於頭面髮際,一旦經氣衰退,面色就開始憔悴,頭髮就開始脫落。

所以要想面色紅潤,頭髮濃密,胃腸的氣血就需充盛才行。常吃山藥薏米芡實粥,最長腸胃氣血;多敲胃經大腸經,養顏防老。

補氣血方法7

每天練5分鐘甩手功,會感到神清氣爽,精神抖擻——很多人用此功治好神經衰弱、失眠、健忘等。

具體方法:馬步,十趾輕輕抓地,微微提肛,舌抵上齶。緩緩上擡手臂至與肩平行,再自然甩落至身後。1次5~10分鐘,1日2~3次。這套動作可以活動手三陰手三陽六條經絡,因此能調節氣血,平衡陰陽,升清降濁。

補氣血方法8

腹部贅肉嚴重影響氣血運行,捏揉很疼,指下呈泡沫狀,這是垃圾脂肪,不能給身體提供能量,反而影響氣血運行,堅持捏揉可去除。

正坐位,雙手由兩肋開始充分捏住贅肉捻揉三下(前幾日要忍住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然後依次向肚臍方向捏揉,每日2次,每次10分鐘。除贅肉,堅持是關鍵!

補氣血方法9

艾灸勞宮調理假性近視參考—— 近視與肝腎不足,氣血不充有關。調理時應補益肝腎爲主。勞宮穴屬手厥陰心包經,手厥陰心包與足厥陰肝經相表裏並互相絡屬。

“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肝開竅於目,肝的精氣盛衰,直接影響視力強弱,灸勞宮可促進肝的功能,提高視力。

補氣血方法10

脾好才能容顏靚——脾胃功能健運,則氣血旺盛,面色紅潤;反之,脾失健運,氣血津液不足,人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

脾運障礙者宜用紅棗茯苓粥:大紅棗20枚,茯苓30克,粳米100克。紅棗洗淨去核,茯苓搗碎,與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可滋潤皮膚,增加彈性光澤。

面部發白沒有血色2

氣血兩虛的調理方法

一、調脾胃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靈樞·決氣》中認爲血液是通過脾胃運化而生成,所以如果治療血證就需要重視調理脾胃。

飲食調養可多吃南瓜、山藥、蓮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此外,還可煎服“參芪術茶”:取黨蔘5克、黃芪5克、白朮3克、淮山藥3克、升麻3克,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衝飲至味淡,有補脾益氣、昇陽止瀉之效。

二、養肝血

中醫認爲“肝鬱則脾虛”, 肝藏血,主疏泄,有助脾胃運化,所以養肝血也是調氣血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

暴怒的情緒會傷肝傷脾,導致氣血損耗,所以我們應該注意切記生氣,熬夜,多注意睡眠,並且“久視傷血”,經常用眼的人也需要注意眼睛的保養,防止耗傷氣血。

三、食藥膳

藥膳補氣血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方式,見效也是比較快的,補氣可食“四君子湯”,取人蔘10克、白朮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與羊肉燉食即可。補血可用 “四物湯”, 取白芍、當歸、熟地黃、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時,空腹熱服。(本文旨在科普,患者需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例外在中藥當中也不乏一些可以補氣養血的佳品,例如當歸、川芎、熟地、枸杞、黃芪等等均有很好的調節機體補氣益血的功效。

面部發白沒有血色 第2張

四、遠寒邪

中醫認爲,“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寒邪會讓血液瘀滯,導致經絡不暢,氣血生化受阻,這樣會給我們身體帶來比較大的傷害。

我們應該注意遠離寒邪,冬季應注意保暖,夏季切勿貪涼,經常溫水泡腳,經常做一做按摩,對身體比較好好處。

五、多運動

運動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我們都知道經常運動的人面色紅潤有光澤,看起來生機勃勃,這是因爲運動有助於脾胃將營養物質轉化爲氣血,供身體所用,還可以疏通經絡,讓氣血充盈。

我們在選擇運動的時候最好選擇一些慢運動,切記劇烈的'運動,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極拳等。這樣纔對身體健康更加有利。

面部發白沒有血色3

關於黃帝內經氣血養生法

氣,是不斷運動着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黃帝內經氣血養生法從氣、血、津液的相對屬性來分陰陽,則氣具有推動、溫煦的作用,屬於陽;血和津液,都爲液態物質,具有濡養、滋潤的作用,屬於陰。

機體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來源於氣、血、津液;它的生成和代謝,又依賴於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動。因此,無論在生理還是病理方面,氣、血、津液和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之間,始終存在着互爲因果的密切關係。

此外,我們還經常提到“精”,它也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精”在我們中醫學理論上的基本含義,有狹義和廣義的區分:狹義之“精”,就是通常所說的生殖之精;廣義的“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質,包括氣、血、津液和從飲食物中攝取的營養物質,所以又稱爲“精氣”。生殖之精,我們已在前面講述過了。

面部發白沒有血色 第3張

氣的基本概念

氣,在古代是人們對於自然現象的一種樸素認識。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就認爲“氣”是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質;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氣的運動變化而產生的。如《周易·繫辭》所說:“天地氤氳,萬物化生”。這種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被引進醫學領域,在中醫學中逐漸形成了氣的基本概念。

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地合氣,命之曰人”黃帝內經氣血養生法(《素問·寶命全形論》)。黃帝內經氣血養生法這就是說,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也就是“天地之氣”的產物。人的形體構成,實際上也是以“氣”爲其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故曰“氣聚則形成,氣散則形亡”(《醫門法律》)。

氣,又是維持人的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黃帝內經氣血養生法《素問·六節藏象論》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生,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黃帝內經氣血養生法人的生命活動,需要從“天地之氣”中攝取營養成分,以養五臟之氣,從而維持機體的生理活動。所以,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由於氣具有活力很強的不斷運動着的特性,對人體生命活動有推動和溫煦的作用,因而中醫學以氣的運動變化來闡釋人體的生命活動。

人體的氣,來源於稟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氣、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也就是水谷之精氣,簡稱“谷氣”)和存在於自然界的清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