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教育方法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6.69K人 

小孩教育方法有哪些,孩子總是需要家人的用心呵護的,努力幫助孩子解決成長的煩惱,在幼兒時期培養孩子的能力是比較輕鬆的,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以下是小孩教育方法有哪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小孩教育方法有哪些

小孩教育方法有哪些1

喜歡冒險和刺激的男孩,需要爸爸的權威

最近朋友總是在吐槽,兒子上了幼兒園非常鬧騰,老師讓坐在座位上,他就非要在走廊裏亂跑,老師讓大家保持安靜,他卻要大聲喊叫,特別是中午該午休的時間,小朋友們都乖乖躺進被窩,他卻頂着被子一邊跑一邊叫,他老婆不得不把孩子暫時領回家。

另一個朋友也表示,他兒子也是這個狀態,他已經快要忍不住想動手了,只是平時都是老婆在看孩子,自己也就不用出手了。

這兩個朋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孩子是媽媽在帶。媽媽帶孩子有什麼問題呢?爸爸一直無法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媽媽變得越來越強大,爸爸越來越“俯首稱臣”,兒子對男人角色的理解越來越跑偏。要麼,男孩脾氣越來越像爸爸,要麼就走向另一個極端——貶低父親。

因此父親的形象,對於原本就喜歡冒險和刺激的男孩來說,代表着一種“方向”,一種“權威”。當爸爸的權威遭到媽媽的碾壓,男孩的方向感會被撼動,從而失去規則意識。

原本男孩會逼女孩多處15倍以上的睾丸素,而使情緒平靜的血清素卻少很多,因此男孩天生就會衝動、喜歡冒險。媽媽總是對孩子說不要這不要那,孩子不聽話,媽媽就生氣,孩子要是一直老實聽話了,就又會變成那種膽小害羞的男孩。想要他再變的活潑好動,又會成爲一件困難的事。

重新找回父親“蓋世英雄”的形象,讓男孩更有安全感

在孩子3歲之前,媽媽寸步不離的照料,讓孩子感覺到安全和舒適。但是等到3歲以後,父親的角色就變得重要了。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都會對父親有着越來越多的成長需求,男孩和女孩表現得不一樣,女孩需要父親的呵護,而喜歡冒險和刺激的男孩,則更適合父親陪伴玩耍。

但是媽媽長期對孩子的`照料,會讓媽媽們習慣於繼續包攬所有的事,而忘了父親應該參與孩子的成長。

其實,會疼愛孩子的父親,應該在孩子和妻子眼裏,都是“蓋世英雄”。父親對於他們來說,是最深的依靠,最大的庇護,但是有的父親並不明白這一點。

小林提到孩子和丈夫之間的事,總是鬱鬱寡歡。孩子沒滿月的時候,晚上總哭,丈夫卻嫌孩子煩,讓抱出去哄。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第一次帶孩子坐高鐵回孃家,孩子在高鐵上哭起來,丈夫竟然一巴掌打在孩子屁股上,聲音很響,脫開褲子時看到紅紅一片。等到孩子長到4歲的時候,父子倆每次單獨在一起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孩子一鬧,父親就是一頓吼。

很多家庭看似沒有小林家那麼極端,但是父親的角色是缺失的。因爲父親們習慣了說自己工作忙,習慣了說自己應酬多,而忽略了家中的妻兒對自己的思念。父親甚至認爲花時間陪孩子並不能產生經濟效益,於是越來越疏遠孩子。就算孩子主動去親近父親,也會因爲生疏,而不知道該怎麼做。

有的孩子因爲一直是媽媽帶,所以就表現得跟爸爸不親。這些爸爸就很無奈,認爲是孩子不需要父親,偶爾去找孩子親暱一下,孩子也會躲得遠遠的。媽媽們就會很鄙夷:誰讓你不陪孩子?你不跟他親,憑什麼叫他跟你親?

如此看來,其實只要媽媽肯“放權”讓孩子多跟爸爸相處,並且嘗試讓孩子去找爸爸幫忙,父子之間的關係就會改觀。

好爸爸是“誇”出來的

很多媽媽表示,老公就連換尿布餵奶粉這樣的活都幹不好,怎麼放心讓他帶孩子?這些小事的確父親做得不如母親們好,因此毛毛躁躁的爸爸被媽媽們踢開。其實從一開始,媽媽們就應該讓爸爸學習給孩子換尿布泡奶粉這樣簡單的活,多抱抱孩子,多陪孩子說話,培養出最初的親子關係,才能保證下一階段的順利進行。

小萍的兒子很大方很開朗,並且很黏爸爸。每次出門逛街她都很輕鬆,孩子只要爸爸抱。祕訣就在於,她經常誇孩子的爸爸。

比如,給孩子買了一套積木,她會跟孩子說:“哎呀這個太難了,媽媽不會,爸爸最厲害了,等爸爸回來跟寶寶一起玩好不好?”有時候孩子把玩具弄到沙發底下掏不出來,她也會說:“爸爸最有辦法了,等爸爸回來幫寶寶拿出來吧!”即使老公出去應酬,小萍也跟孩子說:“爸爸是爲了工作,爲了咱們,爸爸很辛苦的!”

這樣一來,孩子會感受到爸爸的重要性,越來越覺得爸爸是最好的保護和依靠。千萬不要對孩子抱怨爸爸的不稱職。學會維護爸爸們的英雄形象,不僅可以讓媽媽們減輕自己的負擔,還可以滿足爸爸們的成就感。

男人把事業看得很重,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在事業上獲得成就感。而如果媽媽們把孩子的大事小事都包攬了,爸爸們就無從插手,更別提獲得成就感了。媽媽們可以嘗試着這樣做:對於老公帶孩子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就當看不見,但是隻要老公帶孩子某一件事做好了,就使勁誇他、感謝他,很快你就發現,老公對於帶孩子這件事,變得非常積極。

有的父親很嚴厲,會不會讓孩子變得畏畏縮縮?

父親對於孩子來說,除了體貼和關懷外,最重要的是擔負起孩子的管教和處罰的任務,特別是男孩。假如失去父親的管教,男孩們容易在青春期遭受挫敗,甚至有的心理創傷永遠的無法修復。

而父親這個角色天生的規則感,會讓父親們表現得過於嚴厲。有人就擔心,太嚴厲的父親,會不會讓孩子變得畏畏縮縮?實際上,父親們只要做到兩點,就可以讓孩子自由成長的同時,還能接受規則的限制。

第一,及時發現孩子玩危險動作,並給予安全的指導,讓孩子在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探索各種環境。

比如孩子總喜歡爬比較高的欄杆,喜歡跳比較高的臺階。雖然他們已經嘗試了很多次,但是我們看來還是很危險。父親們要是能及時發現,並給出一些安全指導,孩子能玩得更放心,甚至邀請爸爸加入到遊戲中。這樣做的好處是,男孩們會更喜歡挑戰,也更能挖掘出他們的創造力。

第二,有意識地樹立規矩,不能手軟。

父親們需要跟孩子約定一些規矩,合理且明確。一旦孩子違反了規矩,就必須接受相應的懲罰。這樣的孩子能夠在規矩的“限制”下知道自己的行爲是對是錯,會更自信並有安全感。假如缺乏規則意識,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瀟灑”,卻不能分辨對錯,很難適應一些陌生環境。這就是青少年很叛逆卻很玻璃心的原因。

所以,爸爸們不要再缺席孩子的成長,媽媽們也要適當退位,讓孩子們能夠得到全方位的呵護,健康快樂地成長。

小孩教育方法有哪些2

從出生到7歲這段時間裏,女孩的成長任務主要是身體的發育。在這一階段,女孩將要學會走路、說話、思維,這也爲她今後的智力發展奠定了基礎。

說起這一階段的小女孩,很多父母都會自豪地說:

“我5歲的女兒已經能背將近百首古詩了。”

“我女兒才4歲,她已經能講很多故事了。”

……

的確,在這一階段,由於出色的語言和記憶天賦,女孩確實表現的比男孩要優秀,但正因如此,父母更容易犯教育錯誤。

父母最容易犯的第一個教育錯誤就是,爲了讓女兒在起跑線上表現得更加出色,不惜花重金爲女兒報各種輔導班——訓練孩子的閱讀能力、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

但父母們不知道,這是有悖女孩成長規律的。美國的兒童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女孩子在10~11歲時纔會有理性的思維,如果在孩子的能力還沒有達到時就強迫她們去理解事物,只會打擊家長的積極性並加重孩子的負擔。

一般來說,如果父母試圖讓一個小女孩的思維能力加速發展,這樣只會令她在今後的日子裏對自己失去信心。

爲什麼這樣說呢?

我們都知道,女孩是很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在她小的時候,她往往爲了博得父母的喜歡而努力地進行學習和練習,比如背詩歌給父母聽、學兒歌和舞蹈爲父母和他人表演……

但值得女孩父母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女孩都是學習的天才。當女孩長大後,很多女孩子很可能再也不能像小時候那樣很容易地取得成績,用成績來博得父母的喜愛。

當小時候與長大後的落差過大時,脆弱的小女孩就會感覺到無法接受,進而對自己失去信心。這也正是很多女孩子小時候性格開朗、聰明伶俐,長大後反而形成內向、自卑個性的最主要原因。

在這一階段,父母最容易犯的第二個教育錯誤就是,試圖用講道理的方式贏得女孩的合作。

其實,如果我們試圖讓一個只有三、四歲的小女孩接受我們所講的那些大道理,或者聽從我們的告誡,這些都是違背女孩成長規律,或者說是拔苗助長的一種教育方式。因爲一個剛剛學會說話的小女孩是不可以理解這些大道理的。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個階段的孩子所犯的錯誤呢?

一位媽媽這樣介紹了自己的經驗:

以前,我每天要告訴女兒好多次,讓她玩完橡皮泥後把它裝到盒子裏,要不然橡皮泥風乾了就不能玩了。但我發現,她總是記不住我所說的話。後來,我才意識到我所講的這些大道理對她完全不起作用,於是,我每次都會親自幫她把橡皮泥放好,我在用行爲告訴她該怎麼做。我示範了幾次之後,女兒就開始模仿我的樣子把橡皮泥放好了。

小女孩從出生到7歲只會象徵性地思維,父母不能指望她們像大人一樣用邏輯思維理解問題,或朝着一個目標有步驟地執行自己的計劃。她們記不住一些家庭的規則,所以父母必須用行動告訴她們怎樣去做,並不斷地提醒她們。

當然,對於一些女孩必須要避免的行爲,例如小女孩經常自己跑到馬路上去玩,或者吃掉到地上的食品等,這時父母有必要給她一個明確的態度:“不!沒有我的帶領,你自己不能過馬路。”“你不能吃掉到地上的這些髒東西。”並且父母需要不斷地重複並提醒她。只有這樣,她才能知道父母所說的話是真的,她纔會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這種行爲是不被允許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