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大全爲您分析教子方法

本文已影響6.18K人 

常識大全爲您分析教子方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家人的呵護,家長應當與孩子統一戰線攻克難關,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家長們應當儘量參與孩子的生活,與孩子共成長。下面是我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常識大全爲您分析教子方法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和使用。

常識大全爲您分析教子方法

常識大全爲您分析教子方法1

趣味俗話一:三天不打 上房揭瓦。我鄰居有個家庭,他們家有個小孩叫:成成,這句俗語我就是在他們家獲悉的,O(∩_∩)O~!成成暑假後就上6年級了,他卻上課睡覺,下課打鬧,作業不做,考試胡寫……成成在練習冊上畫小人兒,他的腦子裏把那些小人兒當成老爸,用筆尖兒在上邊扎小洞,一邊扎一邊恨恨地想:“讓你打我,讓你逼我……”

成成的爸爸老杜一直認爲:必須能給孩子特別優越的成長環境。於是,他在事業功成名就後,準備當爸爸時已經43歲了。有了兒子以後,他給孩子最好的生活條件。老杜和愛人都是精明要強的人,他們覺得孩子一定要比自己強,纔不算給老子丟臉。他們給孩子立了各種生活和學習的規矩,定了大量的目標。老杜深信:“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當然,現在不興打孩子了,但是一定要嚴管,要“魔鬼訓練”。

從孩子上一年級,老杜就要求:考試一定得是前三名。不達目標,就不給飯吃,不給買好東西……孩子到了三年級以後,學習成績開始下降,出現厭學。老杜着了急,給孩子報了各種輔導班,找了一對一家教。到了四年級,又想盡辦法把孩子轉到了“優質校”。

新轉學,孩子說什麼也不去。老杜第一次動手打了孩子,並強行把孩子塞進車裏弄到了學校。孩子大哭大鬧,但是,老杜認爲,這是爲孩子好。成成進了新學校,沒有朋友,學習習慣不適應,成績越來越差。老杜打孩子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從用手到用棍子、皮帶……孩子從哭鬧到反抗,到消極應對。成成覺得,反正每天都是罵和打,無所謂。他做了一個超人的模型寫上自己的名字,他想:我可以變成超人飛到天上就好了。

育嬰知識網溫馨提示:孩子在三四年級時成績下降,如果家長採取的是冷靜分析和積極應對,給孩子信心,也許孩子很快會走出這個低谷。給孩子轉學,用處罰、加大壓力,甚至武力的辦法想扭轉局面,卻讓孩子身心受傷。孩子完全沒有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現在,要解決的其實不是學習問題,而是讓孩子重新感受到愛,重新愛上生活。再用體罰解決問題,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趣味俗話二:三歲看大 七歲看老。蘇潔自從生了女兒楠楠之後就決定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的教育上,並放棄了自己的工作。蘇潔的老公何陽月收入4000元左右,負擔着一家三口的生活。楠楠今年9月份就要上幼兒園了,在全家的努力下,在一個國辦園得到了名額。可是,這些天,蘇潔的計劃又變了,她要退了這個名額,讓孩子上一所比較知名的私立園。她一再對何陽說,這傢俬立園的設施如何豪華,教育理念如何科學。何陽卻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我覺得別折騰了,一是這個園離咱們家比較遠,孩子受罪。再有,一個月要2600多元,我一大半的工資就沒了,這會大大影響咱們的生活質量。”蘇潔卻堅持着:“孩子早期教育多重要啊,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現在正是關鍵期,花多少錢都值。”何陽卻說:“你從孩子一出生就是這句話,所以,什麼時髦你就讓孩子學什麼,游泳啊、英語啊、潛能開發課,一課時120塊,比我上大學還貴呢。各種各樣的益智類書和玩具,你見一樣就買一樣,這些花費也有上萬元了。我覺得咱們得量力而行。”蘇潔特別不愛聽這些話,就反駁着:“你看周圍的孩子不都是這樣嗎?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話你沒聽過啊。一切爲了孩子,這我還嫌孩子學得不夠多呢。你看我們同學的孩子,比楠楠大不了多少,都認識好幾百個字了,我聽着都着急。現在付出多一些,以後不後悔。”何陽也知道孩子的教育投入很重要,可是,又覺得總要考慮到家庭的實際情況,卻又說服不了老婆,只覺得壓力巨大,自己有點承擔不起。

育嬰知識網所持觀點:三歲看大,看的是什麼?這個時期關鍵是形成生活習慣和確立基本人格。三歲以前是兒童早期教育的關鍵期,這話沒錯,但早期教育往往被誤解爲學習更多的知識。其實這個階段重要的還是各種良好習慣和健康性格的形成。孩子的成長培育路遠且長,幼年更多的是在塑“形”,而不是在塑“識”。家長應該量力而行,親身參與,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在日常生活中逐步讓孩子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趣味俗話三:從小不怕慣 長大金不換。亞梅把兒子送到了考場——今天有一項重要的英語競賽。兒子已經14歲了,上了初三。可是,亞梅還如同對待一個小學生一樣,給兒子檢查着准考證有沒有帶,筆是不是夠用。

進場的鈴聲響了,兒子一定要讓媽媽送自己進去。亞梅向門前的老師們賠着笑臉,請求給自己這個“特殊待遇”。可是,老師們不同意,兒子犯了脾氣:“你不送我進去,我就不考了。”不論亞梅怎麼哄,兒子就是不動地兒,亞梅的汗不停地往下流。她再三地求着門前的老師:“求求你們,讓我送孩子進去,我怕他找不到考場。”可是,不論怎麼交涉,亞梅也進不去大門,兒子也不肯讓步。眼看考試的時間就要到了,亞梅一把拉起孩子推開門口的老師,衝進了大門。

後邊老師的呼喊,前邊老師的攔阻,亞梅都沒理會。她拉着孩子衝過了好幾道“關卡”,直到把孩子推進了應去的考場,亞梅才長出一口氣。她被一大批老師包圍住了,大家的指責聲不斷,亞梅心裏卻比剛纔踏實了,因爲她知道兒子已經被她安排好了。

亞梅是把孩子當一件“珍品”來“供奉”的。兒子的一切都由她一手包辦。孩子挑食,她變着花樣做吃的。孩子不喜歡上幼兒園,她辭了工作當全職媽媽。孩子愛發小脾氣,她把自己“訓練”得百依百順。亞梅把兒子捧在掌心裏,孩子沒自己洗過內衣,沒自己熱過一次飯,甚至沒自己去買過一件東西。亞梅每天累得腰痠腿疼,孩子的生活能力卻越來越差,越來越任性,她卻總是安慰自己說:從小不怕慣,長大金不換。亞梅相信孩子長大後自然會改掉這諸多的壞毛病,就像樹大自然直一樣。

育嬰知識網所持觀點:的確,我們不能苛責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把許多事做得盡善盡美,他們沒有掌握的一些技能、養成的一些習慣會隨着成長逐步增加完善。但這並不意味着可以放任,因爲不良的習慣一旦形成,再想去糾正,可能會事倍功半。就像在空白的紙上作畫容易,但在一張塗污的紙上再創作就難了。培養孩子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有足夠的生活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起學習成績來,這些更重要。把自己永遠當成孩子的柺杖,孩子就失去了自己行走的能力。單純地期待樹大自然直是不切實際的。

趣味俗話四:七歲八歲 討人嫌。劉佳特別怕放學去接兒子,因爲,一到學校,肯定是挨老師說。“你家孩子上課就沒有一時安靜的。”“下課了上躥下跳,哪兒危險去哪兒。”不僅是老師,很多同學的家長都會圍着她說:“你們家孩子又搶我們文具了。”“他總在我們孩子後邊亂動,太影響我們學習了。”“今天你們孩子竟然往我們孩子衣服裏扔沙子。”劉佳覺得頭都大了,怎麼養了這麼淘氣的兒子。

劉佳的兒子東東,10個月大就會走路,可是,從此劉佳就疲於奔命。孩子不停地跳來撞去,常常從一張椅子跳到另外一張椅子上,站到沙發靠背上,爬到桌子上,傢俱經常被他弄壞。翻箱倒櫃,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是常事。不能動的東西他偏要去動,撥弄電源插座,扳倒開水瓶,搞得全家人不得安寧。

小時候,東東的爺爺奶奶總說:“淘小子是好的。”可是,上了小學以後,東東在課堂上總是大聲講話,經常打斷老師上課;他在椅子上動個不停,直到椅子翻倒爲止,經常招惹鄰座同學,時常發怪聲,有時他會突然站起來,在教室裏跑來跑去。老師幾乎天天請家長,同學們也不喜歡跟他一起玩。劉佳一批評兒子,爺爺奶奶又說:“七歲八歲討人嫌,淘氣點正常。”可是,劉佳覺得這孩子再不管就不行了。怎麼管呢?是打,是罵,是懲罰?真是發愁。

育嬰知識網所持觀點:七歲八歲,是孩子的一個逆反期,所以,民間纔有這樣的俗話。不過,家長要了解孩子是天性淘氣還是有多動症的傾向。多動症兒童都不能集中注意力;淘氣兒童卻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能全神貫注,甚至討厭被干擾。在環境不熟悉的情況下,淘氣的孩子行爲比較規範;而多動症兒童缺乏自我約束的.心理機制,哪怕剛進入陌生環境,也會表現出多動現象,對什麼都動手動腳,大吵大鬧,制止也不見效果。多動症的兒童無目的性活動過多、行爲衝動、運動協調性差,並有知覺、語言、記憶的障礙。如果孩子只是淘氣,家長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活動來吸引孩子,培養他的注意力,鼓勵他控制自己。如果孩子有多動症的跡象,就應該早一點診斷並參加專業的訓練指導。

常識大全爲您分析教子方法2

最有效的12種教子方法

  一、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爲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二、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瞭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 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 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三、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練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緩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四、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五、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動跟 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 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爲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六、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七、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扎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 動、或是拿着畫筆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八、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九、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 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着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牀 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十、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 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插一腳,急着幫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 “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是No,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十一、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繫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

1、確認他的問題。

2、讓他描述他的解決方式。

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

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

  十二、給他表演的舞臺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着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 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無慮的生活環境而已,他們需要 大人陪伴他去“經歷”它的成長過程。請記住這句話:“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得先蹲下來,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