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黃麴黴毒素污染食品的首要措施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1.11W人 

控制溫度。

防止黃麴黴毒素污染食品的首要措施是什麼1

防止黃麴黴素污染食品的首要措施是控制溫度,要把溫度控制在0℃以下,因爲在相對溼度爲80%~90%,大多數黴菌繁殖最適宜的溫度是25~30℃,而在0℃以下不會有毒素產生。

黃麴黴毒素是主要由黃麴黴 寄生麴黴)產生的次生代謝物,它們存在於土壤、動植物、各種堅果中,特別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麥等糧油產品。它們被世界衛生組織機構劃定爲一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

防止黃麴黴毒素污染食品的首要措施是什麼
  

黃麴黴菌怎麼才能被殺死 黃麴黴素介紹

1、高溫殺死法:黃麴黴毒素在280℃時發生裂解,其毒性纔可被破壞。

2、鹼性分解法:在鹼性條件下,可使黃麴黴毒素轉化成一種可溶於水的物質,故可以通過鹼水洗滌去除。

3、反覆加水搓洗法:稻米污染的黃麴黴毒素主要分佈在米糠層內,米糠層內的黃麴黴毒素爲米仁的數倍。因此,在淘米時,應反覆加水搓洗,直到水清爲止,這樣可以殺死大部分黃麴黴毒素。

4、黃麴毒素也叫黃麴黴素,它是一種有強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經常由黃麴黴、寄生麴黴以及其他幾種黴菌在黴變的`穀物中產生,包括大米、豆類、花生等是目前發現的最強致癌物質,需要加熱至280℃以上纔開始分解,一般加熱不易破壞其結構。

5、進入體內後黃曲酶毒素主要在肝臟內代謝,產生活性環氧化中間產物或羥基化喚飢祥,肢叢最終生成毒性較低的黃麴毒素M1。黃麴毒素主要有B1、B2、G1、G2四種,以B1的毒性最強,可以導致肝損傷、免和搏疫抑制甚至肝癌。米存儲不當極易發黴、發黃,產生黃麴黴素。

防止黃麴黴毒素污染食品的首要措施是什麼2

黃麴黴菌有什麼辦法殺滅?

1、剔除黴變粒

花生、大米、玉米等,收穫後要置於通風、乾燥處晾曬,保證水分蒸至12%左右,同時配合化學燻蒸和脫黴劑的使用,就能有效防止發黴腐敗。一旦出現黴變,應立即將黴粒剔除,防止蔓延,再燻蒸一次即可。

2、食鹽加熱

食用油主要由花生、玉米和胚芽等提煉而成,如果原料含有黃麴黴毒素,那麼食用油也會含有,尤其是不正規的廠家生產的食用油,超標率很高。使用時,將油加入鍋內,待燒熱後,加入少許食鹽,再炒至沸騰,因食鹽含碘,可有效去除一部分毒素。

3、高溫煮沸

奶牛的飼料主洞態畝要是玉米 、小麥和穀物配合而成,如果飼料毒素超標,牛奶中也會含有毒素,人喝了有毒素的牛奶及其製品就會中毒,尤其是嬰幼兒更危險,因此,選擇奶製品一定要慎重。儘量選擇有口碑的正規廠家的產品,如果訂購了鮮奶,最好高溫煮沸一段時間,可破壞部分毒素。

4、水搓洗高壓蒸

大米是家庭非常常見的主食之一,而黃麴黴毒素主要存在於大米的米糠及表層,因此淘米時用手多搓幾次,多淘幾遍水,儘量用高壓鍋蒸米,這樣可有效去除大米含有的毒素。

5、存放得當

針對易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食品的存放也很關鍵,存放不當很容易增加毒素的含量,存放得當可延長食品的保質期。比如,像花生、大米等要置於通風、陰涼乾燥處,切記淋雨和返潮,最好不要囤積過多,現用現買。

防止黃麴黴毒素污染食品的首要措施是什麼 第2張
  

擴展資料

黃麴黴菌通常喜歡“親近”以下四類食物:

1、堅果類

花生、核桃、瓜子、開心果、榛子、松仁等。當你發現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輕微變黃甚至發黑、味苦,皺皮變納森色,看起來有黴變之嫌時,很有可能已被黃麴黴毒素所污染,一定要丟棄。

如果花生有芽了,也不能吃,黃麴黴毒素在花生受潮的情況下生長更快。

2、穀物類

玉米、大米、大麥、小麥、豆類。凡表面上長有黃閉滲綠色黴菌或破損、皺縮、變色、變質的穀物都有可能被黃麴黴毒素污染,在食用前應仔細挑選,剔除黴變粒。

3、糧油製品

花生油、玉米油。生產企業如果沒有嚴格挑揀原料,使用黴化的花生、菜籽、玉米等生產食用油,或沒有采用精煉工藝或工藝控制不足,都有可能造成黃麴黴毒素超標。

4、家庭自制發酵食品

腐乳、黃醬。食品工業生產的醬、醬油一般不會出現黃麴黴毒素的污染,而家庭自制的發酵食品則容易被污染。

此外,黃麴黴毒素還可能經飼料進入奶或乳製品(包括乳酪、奶粉等)。如果牛吃了被黃麴黴毒素B1污染的飼料和食品後,在其體內會轉化爲黃麴黴毒素M1,並存在於乳汁中,可導致其加工的奶及奶製品中出現黃麴黴毒素M1污染,但其毒性程度遠比B1小得多。

怎麼殺死黃麴黴素

1、日光暴曬

陽光暴曬可以讓餐具和物品充分的與紫外線相接觸,可以起到部分的消毒殺菌作用。特別注意在暴曬之後,要將餐具放在通風乾燥處保存,因爲乾燥通風的環境可以抑制黃麴黴的生長。

2、紫外線燈

紫外線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紫外光譜的高能量破壞微生物的結構,具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從而達到消毒目的,用紫外線燈照射,可以有效去除物品表面的'黃麴黴毒素。

3、鹼性條件殺滅

黃麴黴素在鹼性的條件下可以轉換成一種可溶於水的物質,平時可以使用小蘇打和食用鹽對餐具進行浸泡和消毒,然後放置在陽光下曬乾,再放置在乾燥的地方保存。另外,也可以用漂白粉來清洗餐具。

4、注意保存的方式

餐具被黃麴黴毒素污染後,一般的消毒劑很難將黃麴黴毒素殺滅,包括洗潔精、酒精、84消毒液等。因此我們更需要注意食物和餐具的保存方式,要將食物和餐具放置在乾燥的地方卜散,一定不要將餐具放置在潮溼的環境中。

防止黃麴黴毒素污染食品的首要措施是什麼3

黃麴黴素怎麼殺死

用小蘇打泡一段時間,就能去掉90%以上的黃麴黴素。另外,高壓鍋壓力比較大溫度比較高,殺死黃麴黴素的效果也比較好。

方法一:高握臘溫殺死

黃麴黴毒素在280℃時纔會發生裂解,其毒性纔可被破壞。一般的開水無法將黃麴黴毒素去除,但是我們可以用高壓鍋,高壓鍋的壓力比較大所以溫度比較高,去除黃麴黴素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方法二:鹼性條件 殺死

因爲黃麴黴素在鹼性條件核皮毀下可使黃麴黴毒素轉化成一種可溶於水的物改備質,故可以通過鹼水洗滌去除。用小蘇打(即1%的碳酸氫鈉)泡一段時間,就能去掉90%以上的黃麴黴素。

如何殺死黃麴黴菌

高溫殺死,鹼性條件去除等。

黃麴黴菌清除方法:

1、黃麴黴毒素在280℃時發生裂解,其毒性纔可被破壞。

2、在鹼性條件下,可使黃麴黴毒素轉化成一種可溶於水的物質,故可以通過鹼水洗滌去除。

3、稻米污染的黃麴黴毒素主要分佈在米糠層內,米糠層內的黃麴黴毒素爲米仁的數倍。因此,在淘米時,應反覆加水搓洗,直到水清爲止,這樣可以除去大部分黃麴黴毒素。

防止黃麴黴毒素污染食品的首要措施是什麼 第3張
  

擴展資料:

黃麴黴毒素非常耐熱,只有通過長時間高溫(100-120℃)作用,如高壓消毒和鍛燒才能使其大部分失活。在一般情況下,巴氏消毒法或烘烤麪包的熱度並不足以使黃麴黴毒素完全滅活。這些毒素對強酸和強鹼較敏感。

儘管黃麴黴毒素的毒性很強,但必須一次性攝入含有大量黃麴黴毒素的黴變食品纔會發生急性中毒疾病。

對於人類,多見由於持續性攝入亞急性量而造成慢性中毒的`情況,例如引起肝硬變和肝臟纖維樣病變。不僅黴變食品,那些在運輸過程中污染灰塵而黴變的糧食和花生中也可能帶有黃麴黴毒素而危害人類。毒素在肝臟、心肌和肌肉中逐漸積累而增強它的毒性。

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黃麴黴毒素B1最爲多見,它的毒性一般認爲有三種臨牀特徵:

1、急性中毒

它是一種劇毒物質,比砒霜大68倍,僅次肉毒黴素,是目前已知黴菌中毒性最強的。它可以導致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等。脾臟和胰臟也可有輕度的病變。

2、慢性中毒

長期攝入小劑量的黃麴黴毒素則造成慢性中毒。其主要變化特徵爲肝臟出現慢性損傷,如肝實質細胞變性、肝硬化等。

3、致癌

黃麴黴毒素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物質之一。主要誘發肝癌,也可誘發胃癌、腎癌、直腸癌等。

如何預防、減少其危害

很多人都知道糧食收割之後受潮長黴會產生黃麴黴毒素。其實,黃麴黴毒素在農作物正常的生長期中就可以形成。比如玉米,土壤中的黃麴黴"種子"會在玉米棒中"萌發"。如果那段時間乾燥而且高溫,黃麴黴毒素的含量就會明顯升高。此外,種植太密、野草太多、氮肥不足、蟲等因素,也有利於黃麴黴毒素的形成。

所以,黃麴黴素產生條件主要有:基質、溫度、相對溼度。它最適繁殖溫度爲28~38攝氏度,最適相對溼度爲85%。因此,防黴黴菌生長繁殖如能控制這些因素的其中之一,即可達到防黴的目的。

控制溫度可防黴

因爲黃麴黴毒素食品中檢出率很高,因此農作物在成熟後的運輸、儲存、加工等環節應嚴格控制水分含量和溫度,以及嚴禁食用發黴的食物,從而避免和減少黃麴黴毒素對身體的傷害。

黃麴黴素的危害

1993年,黃麴黴毒素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機構劃定爲一類致癌物,有很強的毒性與致癌性,其毒性比砒霜大68倍,對肝臟器官損害嚴重,容易對食品造成污染,從而危害人類的健康。黃麴黴素主要存在於黴爛的穀物、玉米、花生中,該菌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下易於生長繁殖,這種因素是導致亞洲、非洲某些地區癌腫高發的重要原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