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爲什麼會成爲國寶

本文已影響1.81W人 

熊貓爲什麼會成爲國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麼每個人都是非常喜歡國寶的,很多時候只要有空的時候都會想去動物園看看國寶熊貓,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了解一下熊貓爲什麼會成爲國寶。

熊貓爲什麼會成爲國寶1

大熊貓之所以被譽爲國寶,第一個原因是野生數量較少,分佈非常的侷限,主要分佈在我國的四川、甘肅、陝西省的個別山嶺中,並且沒有任何的亞種分化;

第二個原因是大熊貓的存活歷史悠久,是屬於孑遺物種,大熊貓的祖先是生活在距今800多萬年的始熊貓,能用來研究物種多樣性、功能多樣性、物種進化等;

第三個原因是大熊貓憨態可掬的.外表、悠久的生物學歷史、稀少的數量、強壯的身體、不爭的秉性與現代中國的形象和倡導理念相符,當之無愧地被稱之爲中國的國寶。

大熊貓這一物種雖然屬於食肉目,但是也非常喜歡吃竹子、竹筍。據科學研究發現,大熊貓這一物種,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不少於八百萬年的時間,與它處於相同時代的一些物種,

絕大多數都已經滅絕,只有大熊貓仍舊保持着遠古時期的形態,延續至今。大熊貓活化石的這一稱號也就是由此而來的,這也使得大熊貓這一物種變得更加的珍貴。

熊貓爲什麼會成爲國寶

二世時期前期,大熊貓這一物種的發現,在西方世界引起了極大地轟動。許多西方探險者、遊獵者慕名來到中國獵捕大熊貓。在那一段時期,許多大熊貓被西方人所獵殺,

帶回西方國家制作成標本,本就處於瀕危的大熊貓,數量就更加岌岌可危。直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國政府纔開始對外國人獵捕大熊貓的活動作出限制。

根據科學家對大熊貓化石的研究,大熊貓在歷史上活動範圍包括整個中國甚至國境線外,北至北京周口店,南至如今的越南和緬甸,目前僅分佈於四川省、陝西省和甘肅省的山區。大熊貓廣闊的史前活動範圍讓它擁有了超越地方性特色動物的身份,具有成爲國寶的條件。

大熊貓不是中國歷史、神話、文學關注的對象,甚至與人類的關係也很遙遠,缺乏食用和經濟價值,也不是某一種文化或信仰的象徵和圖騰,但其生活習性蘊含的意義卻與中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

熊貓爲什麼會成爲國寶2

大熊貓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危降爲易危,很多人關心:大熊貓保護力度也會降級嗎?對此,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大熊貓受威脅程度下降,

從側面反映了我國對大熊貓保護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體現了國際社會對大熊貓保護成績的認可,大熊貓保護級別不會降低,保護力度不會減弱,

仍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中國瀕危物種保護的旗艦種和傘護種”。中國人對大熊貓的愛護永遠只會升級!

大熊貓,這一胖乎乎毛茸茸、似乎只能賣萌的動物,爲何如此受人喜愛,並能登上“國寶”寶座呢?

數量並不是最少

大熊貓是數量最少的嗎?斑鱉在世界僅剩幾隻;華南虎,中國特有的虎亞種,僅分佈在中國境內,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未見身影;亞洲象近300頭;而目前野生大熊貓有1864只,圈養大熊貓633只,數量不是最少的。

是最美麗的嗎?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樹葉。每個人因爲喜好、文化、宗教信仰不同,對美的定義各不相同。有的喜歡開屏的孔雀,有的喜歡威武的獅子,也有人喜歡眼鏡蛇,甚至有人喜歡劇毒的蜘蛛。沒有一個標準評價大熊貓是最美麗的。

是最有利用價值的嗎?大熊貓除了賣萌以外,沒有利用價值。其熊膽和骨頭沒有藥用價值,熊掌和肉沒有食用價值,毛皮不能做衣服。

具有國寶要素

國寶即國家的寶物,世界各國都有各自的國寶,他們大都作爲無價之寶,成爲國家的驕傲和象徵。

要成爲國寶,除了經濟價值外,大致應該具有以下一個或幾個特徵:一是本國獨有或大部分擁有;二是能體現本國文化特徵;三是能代表本國形象;四是與本國發展息息相關。

熊貓爲什麼會成爲國寶 第2張

由於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能代表中國形象的事物衆多。而大熊貓則與衆不同,其憨態可掬的模樣與溫順的性格以及一舉一動都牽動着中國人的心,並以超越種族、文化、國家與意識形態界限的優勢,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

根據科學家對大熊貓化石的研究,大熊貓在歷史上活動範圍包括整個中國甚至國境線外,北至北京周口店,南至如今的越南和緬甸,

目前僅分佈於四川省、陝西省和甘肅省的山區。大熊貓廣闊的史前活動範圍讓它擁有了超越地方性特色動物的身份,具有成爲國寶的條件。

體現中國文化

大熊貓不是中國歷史、神話、文學關注的對象,甚至與人類的關係也很遙遠,缺乏食用和經濟價值,也不是某一種文化或信仰的'象徵和圖騰,但其生活習性蘊含的意義卻與中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

大熊貓不光有着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優雅的內八字行走方式,也有鋒利的牙齒,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爪子和獠牙依舊鋒利等特點,

其身體強壯力氣很大,咬合力很強,奔跑和爬樹速度堪稱一流,成年以後沒有天敵,可以說如果想要獨霸天下,幾乎沒有困難。而且從消化系統來看,大熊貓的消化道、消化酶和腸道微生物保持了食肉動物的特性。

但從佛家來看,大熊貓放棄了食肉,選擇了吃素,正好與佛家倡導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暗合。

熊貓爲什麼會成爲國寶3

從“活化石”到國寶:大熊貓的發現與保護

1955年,北京動物園迎來了三隻來自四川的大熊貓“平平”“興興”和“磧磧”。對首隻進京的大熊貓“平平”,媒體給予了極大關注。

《人民日報》於1956年7月30日刊發了一組題爲“平平日記”的圖片,報道了大熊貓“平平”的一天。宋雅蘭發現,從1940年代的《良友畫報》到1950年代的《人民日報》,

媒體不無鉅細地在新聞報道中描述大熊貓的外貌特徵、棲息地等基本信息,這說明了一個事實:對於全國大多數民衆來說,大熊貓是一種陌生的動物。這也意味着,直到20世紀中葉,大熊貓纔開始成爲“文化中國”的一部分。

這一原本默默無聞的動物最初是由前往中國的西方科學探索者發現的,並因其在西方生物學分類中引起的爭議而廣爲人知。

1869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阿爾芒·大衛(Père Abbé Armand David)首次將大熊貓介紹給西方世界,他將自己在中國發現的.特色動植物標本送至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

熊貓爲什麼會成爲國寶 第3張

大熊貓也位列其中。當時,四川當地人將大熊貓稱爲“白熊”,而阿爾芒·大衛將其描述爲“著名的黑白相間的熊”。

阿爾芒·大衛敏銳地覺察到大熊貓是一種值得研究的動物,但他沒想到大熊貓可能並不是一種“熊”。在給大熊貓標本做過牙齒和骨骼檢查後,

法國動物學家阿方索·米奈-愛德華(Alphonse Milne-Edwards,1835-1900)認爲,大熊貓不是熊,而是浣熊,它的很多特徵都與19世紀早些時候動物學家在喜馬拉雅地區發現的小熊貓(當時它被稱爲“熊貓”)非常相似。

爲此,他發明了一個新的名詞“熊貓屬”,將上述兩種動物在名稱上做出了區分,前者稱爲“大熊貓”,後者稱爲“小熊貓”。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