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真正意義

本文已影響2.02W人 

清明節的真正意義。每年4月初的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祭祀節日,清明節在我們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這是我們追思祖宗的一個節日。下面爲大家介紹清明節的真正意義。

清明節的真正意義1

1、清明節是緬懷已逝生命,激發現有生命,紀念自己身邊的,自己親近的已逝的親人,感謝先人賜予我們生命的一個節日。如何通過我們現有的生命延續過去的生命,用過去的生命激發今天的生命。緬懷的意義不單純是對親人的思念,更該成爲一種民族的風俗,成爲一個種族的繁衍儀式。我們對自己親人每年一次的掃墓就是一個典禮,是敬祖報本觀念的延續。

2、清明節還是“生機的節日”,迎接大自然的生機,擴大大自然的生機。大自然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是生機勃發的。植樹就是古人擴大自然的生機,古代有“插柳留春”的習俗;踏青則是珍惜自然的生機,到自然中去,擁抱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蹴鞠、盪鞦韆、拔河等等,以此來迎接大自然生機的到來。

3、清明節融合了古代的寒食節。寒食本來就是一種大自然的節律,加上人文精神,所謂人文精神就是那許許多多的傳說和人物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都是由大自然的節日轉化而來的,從自然到人文,“感自然節律而成,蘊人文精神而豐”。

清明節的真正意義

掃墓祭祖習俗

掃墓祭祖習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於先秦時期南北風俗各異,風俗尚未融合,有些地方掃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先秦時中原掃墓主要在寒食節。到唐宋後清明掃墓纔開始在全國範圍盛行,並相傳至今。清明節有着久遠的歷史源頭,上古四時祭儀中春季祭祀宗廟的大禮稱爲春礿(後爲春祠)之禮。 清明節祭祖,酒是一定少不了的。

按照習俗,一般在清明節上午出發掃墓,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清明節的真正意義2

清明祭祖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親敬祖、崇宗隆嗣的傳統觀念,其核心是儒家倫理的忠孝文化。中國的民俗信仰源遠流長。人類源於對夢境、生育和死亡等現象的不解,產生了最初的信仰,即“靈魂”。原始初民相信人是由肉體和靈魂組成的,人死之後,肉體可以腐爛消失,而靈魂卻會永生不朽。並且在人們的意識中,靈魂是有血緣遠近親疏之別的。《左傳·僖公十年》載:“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所以,爲了得到與自己有血緣親族關係的祖輩的護佑和蔭庇,古人常常以宰殺牲畜作供品的方式來表達對“亡靈”的崇敬之情。後來人們把向“亡靈”行禮的社會禮儀行爲稱爲“祭祀”。祭祀屬於“吉禮”,爲五禮(吉、兇、賓、軍、嘉)之首。《禮記·祭統》雲:“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

只不過在春秋以前祭祖實行廟祭,並無墓祭。墓祭的出現是在春秋戰國之際。《孟子·離婁下》講到齊東郭“間之祭”的故事,說明在當時墓祭確已存在。到了漢代,人們把墓祭已經看得很重。東漢王充《論衡·四諱》說,當時“俗有四大諱”,其中之一就是“被刑爲徒不上丘墓”。魏晉南北朝,儘管社會的動盪,烽火頻仍,人們對掃墓依然重視。《魏書·高陽王傳》:“任事之官,吉凶請假,定省掃拜,動輒歷十旬。”不過那時掃墓並沒有固定的時間,這種情況直到唐代才改變。《舊唐書·玄宗紀》記載:“寒食上墓,宜編五禮,永爲恆式。”宋代朝廷又規定:“寒食至清明之日,各地均須祭掃陵墓,是日官員士庶,俱出郭省墳,以盡恩時之敬。”

清明節的真正意義 第2張

可見,清明祭祖是中華民族追思祖宗,啓發後人的一種美德行爲。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爲政》)正是這種代代相傳的孝道觀念,成爲今人敬孝、感恩、處事的行爲準則。這種孝道禮儀,既可以表現爲對先祖的感恩之情,也可以表現爲對去世故舊、革命先烈的懷念之情。它既可以爲今人搭建與前人之間和諧的代際關係,也可以爲人類營造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氛圍。今天我們通過祭祖活動,宣揚崇親敬宗、尊老敬老的良好道德風尚,正是儒教倫理“禮之用,和爲貴”(《論語·學而》)精神內核的體現。大而言之,中華民族統稱爲炎黃子孫,本身就是一個血族親緣集團。每年清明節的陝西黃帝陵祭拜,正是海內外華人對我們整個民族祖先認同的真實反映。因此說,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得以傳承,與清明時節對祖先的“祭亡以禮”是分不開的。當然,我們提倡的孝道是親人在世時的尊敬、善待和照顧,而不是親人去世後奢排的葬禮、高大的陵墓和掃墓的鋪張。倘如此,就玷污了清明這一“祭祖傳國粹,易俗盡孝心”的傳統美德。

清明踏青是中華民族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活動,其核心是古人順應天時、和諧共生的樸素理念。天道有序,萬物有節。清明節氣排在春分之後,此時天氣回暖,萬木萌發,人們在清明節氣踏青遊春可謂順應天時,天人合一,是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體現,也是熱愛生命的真實表現。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又叫做踏青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紛紛祭祀自己的`祖先。我國的清明節大約起源於周朝,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將每年定4月5日爲法定的假期,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清明節被列爲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的由來,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法。

在春秋時期,重耳(晉文公)爲了逃避政治的迫害而長期流亡在國外。在外流浪期間,介子推一直陪伴在重耳的身邊。有一次重耳因爲飢餓暈倒了,一點吃的也沒有,在這生命危急的時刻,介子推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給重耳做了碗湯,就這樣才使得重耳撿回了一條命。

後來重耳在秦國的援助下回國繼位,在他繼位後封賞羣臣,卻沒有給介子推任何的封賞和職位,介子推也不想捲入官場就帶着自己的老母親離開了朝廷,隱居到綿山了。

晉文公得知後,回想起介子推爲自己做的一切,總感覺有點對不起他,並親自帶人到綿山去找介子推。可是衆人找了許久也找不到介子推,晉文公就聽取了小人的讒言放火燒山,希望逼出介子推。

然而遺憾的是他們在一顆枯柳樹下找到了介子和他母親的屍體,然後還發現了一封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就這樣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各家各戶不點火只吃寒食。在第二年的時候晉文公再次來到介子推的古柳樹旁,卻意外發現枯死的柳樹已經復活了,晉文公感覺就像見到介子推一樣,於是將那棵柳樹賜名爲“清明柳”,把寒食節後一天定爲清明節。

這就是我國清明節的來歷了,當然經過了長期的發展,後來寒食節和清明節的習俗就被合併了,寒食節也漸漸被人遺忘,所以就有了人們只知清明而不知寒食的說法。

清明節的真正意義3

清明節的傳統美食有哪些

1、青團

清明節的時候,青團是必吃的食物之一,這也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美食。青團其實跟平時吃的糰子有一些類似,但是青團在製作的時候會加入艾草汁,蒸出來的糰子是呈現青色的,因此被稱作爲青團。古代清明節會吃青團,也叫做吃寒食。因此到了現在,雖然大家不可能在清明節的時候吃冷的食物,但是青團還是會繼續吃的,也是爲了保留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習俗。

清明節的真正意義 第3張

2、香椿芽

香椿芽是長在香椿樹上的嫩葉,每年的3月初開始,香椿芽就可以採摘食用,等到4月中旬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有香椿芽的身影了,所以它的食用時間非常之短。而清明節正好是在食用香椿芽最後的時刻,因此大家都會抓住這一時節品嚐這一美味。香椿芽它的製作方法非常簡單,一般會把它用來煮湯或者是炒雞蛋,吃着有特殊的香氣,對於一些喜歡吃香椿芽的人來說,這種香氣實在是難以抵擋。

3、餈粑

在很多地區,清明節的時候會吃的一種傳統食物就是餈粑,餈粑和平時大家吃的年糕有一些類似,也是用糯米粉製作的,但是餈粑是打出來的非常的軟糯。餈粑變冷之後就是硬硬的,將它切成片放入到油鍋當中去炸,非常的軟糯可口,蘸上白糖或者淋上紅汁來吃,特別的美味。

4、螺螄

南方清明的時節,一定少不了螺螄。其實清明節吃螺螄主要是根據它的季節來決定的,雖然螺螄一年四季都會有,但是清明節的螺螄是最肥美,最鮮嫩,最乾淨的時候,過了這個時間相對來說從肉質和口感上面的都沒有這麼好了。所以大家會在清明節的時候吃上一些螺螄,品嚐清明節纔有的美味。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