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生男孩哪裏有點燈風俗

本文已影響2.93W人 

廣東生男孩哪裏有點燈風俗,我國地大物博,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習俗,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各地都會舉辦各種儀式來慶祝節日,這其中就有許多風俗值得大家去了解,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廣東生男孩哪裏有點燈風俗。

廣東生男孩哪裏有點燈風俗1

在湛江龍頭鎮,在正月裏點燈是一個擁有500多年曆史傳承的習俗。

“點燈”就是擡着村裏的神相到家裏來祭拜,祭拜儀式上會有道士穿着道袍、帶道冠,雙手俸“朝講”,在神像面前背涌道文做“法事”。每年春節期間各村莊因各自的“村俗”不同而自定不同的“點燈”吉日。

“點燈”在湛江有些地方是隻有生的是男孩纔可以點,村裏每年第一個出生的男孩稱之“燈頭”,第一盞燈點的就是他的燈,隨“燈頭”後出生的稱爲“燈仔”,“燈仔”們是抽籤來輪點的。

廣東生男孩哪裏有點燈風俗

每年出生的“燈頭”必須在來年的春節完成“點燈”法事,不可以延期下一年,而“燈仔”則可以。“點燈”在龍頭鎮當地可是村村有,祭品大略相同,不同的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好過了,有些村民還定製了蛋糕一起祭拜,有步步糕(高)升的寓意!還有些村莊“女丁”也可以點,但要“男燈”點完纔可以點“女燈”,因爲男人是“先生”。

在點完“小燈”後第二天,“燈頭”會得到彩旗開路,鑼鼓喧天、樂器齊鳴、獅子歡送的待遇,將“燈頭”護送到該村的土地廟(又稱境址廟)裏高掛。據說,誰家想來年想喜添男丁的話,就等“燈頭”在土地廟掛好後,去搶花燈底下懸吊的“燈卵”。

元宵節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村裏的大小花燈都會彙集在土地廟前,連同“燈頭”的花燈(俗稱“大肚燈”比“燈仔”的花燈大許多)一起燒燬,這樣就結束了該年的“點燈”會事。

廣東生男孩哪裏有點燈風俗2

每一年從陰曆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廣東潮汕每家每戶有上燈、吊頂燈的風俗習慣,因潮語“燈”和“丁”同音詞,上燈和添子是近音,故紅人覺得上燈即是添子的佳兆。來到元宵佳節這一天,大家競相提着小燈籠、齊備紙銀香火,到鄉中神殿打火,回家各自吊在家裏的佛龕和臥室牀,這稱爲“吊喜燈”。

除此之外,如果有別人在上年元宵節又生了男孩兒,那麼從年的陰曆正月十三起,這個人就務必挑動一對大紅燈籠,並在燈屏下貼緊大紅紙寫上名字,喜氣洋洋掛上去鄉中家族宗祠的燈架上,爲此代表着家裏添了丁,以後每天晚上親人要懷着小孩到宗祠中,一面往自身的小燈籠裏點燃蠟燭,使小燈籠紅通通,一面接納周邊鄉人的慶賀。

有關吊喜燈的來歷,傳說故事在漢明帝永平年裏(公年58—75),因明帝倡導佛教,又正逢蔡愔從印尼求取佛教迴歸,稱印尼摩喝陀國每到正月十五,衆僧彙集拜謁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美景。

廣東生男孩哪裏有點燈風俗 第2張

漢明帝爲了更好地發揚佛教,遂一聲令下正月十五夜在宮裏和寺廟“燃燈表佛”。自此,元宵節放燈的風俗習慣就由原先只在皇宮中舉辦而廣爲流傳到民俗。每到正月十五,不管士族還是庶人必須掛燈,城鎮整夜燈火通明。

元宵節放燈的.風俗習慣,在唐朝發展趨勢變成蔚爲壯觀的燈市,那時候的京都北京長安已經是有着上百萬人口數量的世界上最大現代都市,社會發展富饒。在皇上的親自提倡下,元宵節燈節辦得愈來愈奢華。中唐之後,已發展趨勢變成大衆性的購物節。

唐高宗(公年685—762)時的開元盛世,北京長安的燈市經營規模非常大,燃燈五萬盞,彩燈各形各色,皇上命人做超大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光茫燦爛,極其壯闊。這就是持續到今日的“吊喜燈”。

宋朝,吊喜燈節不管在經營規模和照明燈飾的奇妙精緻都勝於唐朝,並且主題活動更加民俗化,民族風格更強。之後各代的元宵燈會持續發展趨勢,燈節的時間也愈來愈長。唐朝的燈光節是“上元節前後左右各一日”,宋朝又在十六以後加了兩日,明朝則增加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的十天。

來到清朝,回族入主中原,皇宮已不辦燈光節,中國民間的吊喜燈節卻依然壯闊,日期減少爲五天,一直持續到現在。

故時廣東潮汕的吊喜燈中華民俗活動,總在所難免有祀神拜祖及其迎神賽事的新項目,不僅有祭拜顏色,又具備喜氣遊戲娛樂的氛圍,變成潮汕人必不可少的風俗習慣,還可以說吊喜燈是潮汕人最莊重、最繁華的傳統式節日,是廣東潮汕民俗文化的關鍵構成部分。

廣東生男孩哪裏有點燈風俗3

賞燈,按字面理解爲觀賞燈,中文漢語:賞燈,客家話:響丁,在廣東省梅州興寧市及周邊地區,賞燈是一個節日。賞燈每個家族有些不同,根據各自祖先留下的,同一個姓氏的家族一般都是在同一天過節,但不同姓氏的家族也會在同一天過,在興寧一個圍龍屋就代表着一個大家族。

賞燈從正月初九開始到正月十七,最多家族集中在正月十二 ,十三和十四這幾天。 興寧的響丁(花燈)習俗由元宵佳節的花燈演變而來,是我國傳統農耕時代的文化遺產。興寧花燈起於元代,盛行於明,清,歷經600多年,世代相傳。興寧花燈寓意美好,寄託着興寧客家人一年風調雨順,四季平安,五穀豐登,人丁興旺及家業發達的善良願望。

由於興寧的客家先民初到興寧時人口較少,客家人勢單力薄,產生了多生男丁的願望。響丁是慶祝添丁。同村同姓在老祖屋迎新花燈(丁)、升花燈(丁)的活動。

如果上一年家族中有一個家庭生了男孩,那這個家族可就熱鬧了。響丁當天生了男孩的這個家庭,就會請來自已親朋好友前來祝賀。親朋好友會送上煙花鞭竹,送上的煙花鞭竹越大越好,越多越好。這代表了這個家庭的財富象徵,等到天黑以後,整個家族的人會齊齊移步回到老家(圍龍屋)進行慶賀,大放煙火爆竹,人聲鼎沸,喜氣洋洋。

廣東生男孩哪裏有點燈風俗 第3張

響丁當天也有當地人將其稱爲是男孩節,因爲賞燈誕生的原因,更多像是爲男孩設計的。而在家族的慶祝宴席上,在過去女性是不可上座的,只有男性的族人方可入座。不過近年來由於計劃生育和傳統觀念的改變原因,有些人只生一胎,有些比較有錢的人家生了女孩也照樣響丁。

客家傳統思想在這方面已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不管生男生女,大多數族人都會願意爲其慶賀。

響丁這天興寧人們對舞獅的不太受歡迎,因爲獅子代表了女孩,大家都想多生男孩,所以賞燈這天舞獅的一般都很少,即使圍龍屋下來了舞獅,紅包也很少,少得可憐。

響丁當天有些地方會請“花燈”,接花燈特別熱鬧,接花燈時必定有男童在前面領路,人們擡着用紙做的花燈,從後門走出 圍龍屋,然後在周圍方圓10公里以內繞一大圈後,在從正門回到圍龍屋,一路上,一直會有2條龍燈跟着, 一邊放鞭爆,連續不停在放,一直放到回到圍龍屋,把花燈掛起來爲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