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的和頻繁地區別

本文已影響2.3W人 

頻繁的和頻繁地區別,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有着悠久的歷史,我們中國有很多的漢字,一些字在不同的語境或順序下有着不同的意思與詞性,下面來看看頻繁的和頻繁地區別。

頻繁的和頻繁地區別1

如果頻繁後面是動詞就用頻繁地,比如頻繁地吵架

“地”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後面的動作,說明“地”後面的動作怎麼樣。“的”用在名詞前,"得"是用作副詞、形容詞前的。

“頻繁”意思是爲間隔短暫的。

出處:

晉·葛洪《抱朴子·欽士》:“齊任之造稷丘,雖頻繁而不辭其勞。”

明·李東陽《通卡下情題本》:“國用無經,差役頻繁,科派重迭。”

徐遲《生命之樹常綠》:“重大的科學研究成果,連接不斷地取得了一百多項。喜訊頻繁,捷報紛傳。”

頻繁的和頻繁地區別

造句:

1、入夏以來,長江下游一帶降雨頻繁,洪澇成災。

2、中日兩國建交以前,民間往來已經相當頻繁。

3、由於生活所迫,他不得不頻繁地更換工作,以求能夠得到更多收入。

4、這個地區本來頻繁發生的案件,警察經常巡邏後現在逐漸減少了。

5、媽媽和張阿姨交往頻繁,兩家的關係很好。

頻繁的和頻繁地區別2

“的、地”這三個詞使用頻率高,出錯率也高。

“的、地”的正確讀音與使用需從掌握詞性詞義、和詞間關係入手。

區別一:讀音不同

的'有四個普通話讀音,分別是de、dí、dì、dī。

地有兩個讀音:dì、de。

區別二:用法不同

的、地在結構助詞口語中都讀“de”,但是用法不同。

定語後面用“的”,如:良好的習慣、一望無邊的平原。

狀語後面用“地”,如:刻苦地訓練、平平安安地回家。

區別三:結構特點不同

“的”的結構特點是必須和它前面的詞構成一種固有的“的字結構”形式來修飾、限制和說明後面的名詞或代詞,使前後構成一種“定名關係”。此時,“的”即爲定語的標誌,應讀de。如:剛剛建成的這所學校就是殘疾人培訓學校。

“的”——定語的標誌,一般用在定語後面。“的”前面的詞語用來修飾、限制“的”後面的事物,說明“的”後面的事物怎麼樣。定語和中心語是修飾關係,如,出色的學生,美麗的彩虹,絢麗的舞臺;定語和中心語是領屬關係,如,我的課本,父親的背影,單位的電腦,國外的技術;定語和中心語是限制關係,定語表示中心語的時間、地點,如,昨天的報紙,十點的會,千佛山上的樹,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

用在謂語動詞或動賓結構後,定語表示中心語的方式、狀態,如,發的福利,繳獲的槍,看過的電影,就餐的人;構成“的”字結構,代替上文說過(說話雙方都知道)的事物

如,你倆的作品各有千秋,他的高雅清麗,而你的活潑靈動;指某一類人或事物,如,賣報紙的,收廢品的,送水的,當官的,我喜歡吃辣的;連接前後相同的動詞或形容詞,表示有這樣的,有那樣的,如,喝酒的喝酒,吃肉的吃肉;哭的哭,鬧的鬧;常用在含有“是”的陳述句末尾,表示肯定的語氣,如,事情是這樣的,我是剛剛纔知道的,他這樣做是違法的。

頻繁的和頻繁地區別 第2張

“地”的結構特點也必須和它前面的詞和詞組構成一種特有形式來爲它後面的動詞服務,構成“狀動關係”。如:他認認真真地寫,此處的“地”便爲狀語的標誌,應讀de。

“地”——狀語的標誌,一般用在謂語前面。它前邊的詞或詞組作狀語,是用在動詞前面的修飾成分。如,高高興興地過年,不由自主地掏出煙來,一個接一個地有序上車,樹葉漸漸地黃了,草悄悄地綠了。

結構助詞“的、地”在用法上有嚴格區別,以詞性來區分容易混淆,建議按句子成分來確定——“定語+的,狀語+地”,即在定語後面寫作“的”,在狀語後面寫作“地”。

象聲詞後面如果跟名詞,一般用“的”,用來形容後面這個名詞的聲音怎麼樣,如,“轟隆隆”的雷聲,“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啪”的一聲,“砰”的一下;象聲詞後如果跟動詞,中間一般用“地”,用來形容後面動作發出的聲音,如,“忽”地躥出來,“哼哧哼哧”地喘氣,心“怦怦”地跳。

握下面三點,對於“的、地、得”的正確讀音和使用是有裨益的:

1.注意區分詞性。即注意它們在句子中是起實詞作用還是起虛詞作用。實詞則讀實詞的音,分別讀作dì、dì、dé,虛詞則一律念輕聲de。

2.注意他們在句子中的作用。即是起主體作用還是起輔助作用。如起主體作用,則爲實詞,就按實詞來讀音和使用;如在句子中僅起輔助作用,便爲虛詞,應按虛詞的讀音和使用來處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