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點雄黃酒的意義

本文已影響1.68W人 

端午節點雄黃酒的意義,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而除了吃糉子賽龍舟外,點雄黃酒也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一,你知道端午節點雄黃酒的意義是什麼嗎?閱讀本篇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端午節點雄黃酒的意義1

端午節點雄黃酒的意義

端午點雄黃酒,被古人作爲一種防病避瘟的預防措施,避鬼邪、殺百毒;這一天大人也會將雄黃酒點在小孩面龐、耳鼻、額頭及手足心等處,以求使孩子免受毒蟲、蛇蠍傷害;同時在端午節早晨擺雄黃酒宴,也是希望出現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好年景。

端午節習俗

1、扒龍舟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人們通過祭龍,祈求福佑、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

2、掛艾草與菖蒲

在端午節佈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來源亦久。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爲端午節重要內容之一。

3、端午食糉

端午食糉,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4、放紙鳶

紙鳶,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着系在上面的長線,趁着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鳶稱爲“放殃”。

5、洗草藥水

草藥水,即是古籍記載的沐蘭湯,端午日洗草藥水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6、拴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爲吉祥色。端午以五色絲線係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

7、打午時水

端午節“打午時水”是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的傳統習俗。古人把端午當天打上來的午時水視爲大吉水。

8、浸龍舟水

端午前後的強降水,人們稱之爲龍舟水、端陽水、發龍水、龍降水等,認爲這種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

9、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

10、貼午時符

舊時廣東一些地方有貼“午時符”的習俗。午飯後,家家貼“午時符”。符條上面用硃砂寫上“五月五日午時書”等字樣,然後掛在門上塗上硃砂用來避邪。

端午節點雄黃酒的意義2

雄黃酒的'來歷

傳說屈原投江之後,屈原家鄉的人們爲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糉子、鹹蛋拋入江中。

一位老醫生拿來一罈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魚龍,保護屈原。

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

於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後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爲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

據說這就是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至今,我國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黃酒的習慣。

古時候人們爲什麼喝雄黃酒

爲了祛毒氣,防治疾病。

端午節前後,氣候變熱了,蚊蟲開始飛動,容易生病,古時候,人們在同疾病做鬥爭時,發現飲雄黃酒、佩戴香包能驅邪解毒,然後在不斷實踐中,學會了用雄黃釀製雄黃酒,認爲雄黃酒能避鬼邪、殺百毒。

《清嘉錄》就有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黃。雄黃,橘紅色,可入藥解病毒。雄黃酒是端午節的美酒。

民間認爲雄黃酒可以驅妖避邪,就形成端午節飲雄黃酒風俗。同時,還要以雄黃酒塗抹兒童面頰耳鼻,或在額角寫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民間還將吃剩的雄黃酒噴灑房屋壁角陰暗處,或貯藏起來,乎日遇有蟲咬紅腫,可以塗抹解毒消腫。

後來人們在雄黃里加入艾葉、燻草等原料製成香包供婦女和兒童佩戴。香包以藥物之味,經口鼻吸入,使經脈大通,祛邪扶正,以達到祛病強身之功效。況雄黃、艾葉、燻草都揮發一種奇異的香味,而蛇蟲聞之遠遁,既減少了傳染源,又可起到殺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