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運行了多少年

本文已影響8.62K人 

國際空間站運行了多少年,目前2024年被定爲結束空間站運行的期限,但正討論將其運行延長至2028年,甚至可能2032年的可能性。國際空間站運行了多少年。

國際空間站運行了多少年1

自1998年曙光號功能貨艙成功升空後,國際空間站(ISS)已經成爲人類探索宇宙最重要的科研設施。目前國際空間站已經在軌道上運行了23年

9月9日消息,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新聞處對俄媒稱,國際空間站項目參與國安全委員會,決定建議這些國家在2024年後延長空間站的運行。

新聞處稱,在9月初以遠程方式舉行安全委員會新一次會議期間,討論了涉及延長國際空間站運行的問題。委員會成員——國際空間站計劃參與國代表——討論了空間站的目前狀況並得出一致意見:在持續對國際空間站進行應有技術維護前提下,建議在2024年後繼續在軌執行其所承擔的任務。

國際空間站運行了多少年

俄國家航天集團指出,與會各方還一致同意繼續就與相關國家機構協調延長空間站運行期限開展工作。

目前2024年被定爲結束空間站運行的期限,但正討論將其運行延長至2028年,甚至可能2032年的可能性。

此前據報道,俄羅斯在2027年可能開始在軌組裝新的國家空間站,同時在兩年內繼續運營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

此前在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艙段發現了泄漏。以宇航員的力量未能成功將其徹底消除。

國際空間站運行了多少年2

宇航員又在國際空間站發現裂縫了,此消息很可靠,俄羅斯能源火箭太空公司已經公開說明:

這次裂了的是俄羅斯“曙光”號功能貨船,雖然暫時還沒有構成穿透性裂縫,但不排除這些剛發現的多條裂縫會變得越來越大。

國際空間站運行了多少年 第2張

可能很多人不瞭解,按照設計壽命來說,“曙光”號功能貨艙早就應該在2015年的時候“退休”了,它是在1998年11月成功發射升空,也是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太空艙,但是,目前這個太空艙的服役期已經經過了兩次延長,預計要工作到2024年。

而目前國際空間站的預計退役時間也是2024年,這比最開始計劃的2028年提前了整整4年左右。 說到這裏大家應該就明白了,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的負責人米特里·羅戈津也早就表示過,漏氣現象早就敲響了警鐘,國際空間站的確有一些特別老舊的設施,它們或許真的應該退役了。

國際空間站運行了多少年 第3張

國際空間站已經不止一次發現裂縫,會不會危及宇航員生命,能徹底解決嗎?

要知道,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現太空艙裂縫,國際空間站“星辰”號服務艙上發現的幾條穿透性裂縫,至今都還沒有徹底解決漏氣的問題。而且,到目前也沒有弄清該服務艙的裂縫到底怎麼產生的,可能是微隕石,可能是太空垃圾碎片……

在國際空間剛被發現少量漏氣的時候,原因都找了很久,直到近一年之後,美國宇航員才發現“星辰”號服務艙有裂縫,位置就在該服務艙的過渡艙段,目前裂縫已經被封堵了,但也正如前面說的,漏氣問題還是沒有徹底解決,只能說暫時沒有對宇航員構成生命威脅。

國際空間站運行了多少年 第4張

國際空間站還能不能使用到2024年,這些共同運營的國家後面又怎麼辦?

的確,不管是國際空間,還是衛星等事物,它們都有自己的壽命,雖然,很多時候實際使用年限都會超過設計壽命,但也有還沒達到設計壽命就提前“退休”的,正如俄羅斯的“曙光”號太空艙就超過了自己的設計壽命,兩度延長工作時間,而國際空間主體卻有可能等不到2028年,預計在2024年的時候就很可能會退下來。

國際空間站運行了多少年 第5張

國際空間站,不是美國單獨所有的空間站,由共同運營者,包括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歐洲航天局和加拿大空間局。目前是2021年,距離2024年其實也沒多少時間了,國際空間站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而這些共同運營者也都有自己的打算了,比如:

俄羅斯就已經公開表示過自己可能要單獨建設新的空間站,這一決定早在2021年6月的時候就說過了,而美國也透露過建設自由空間站的想法;

而日本、德國、印度、俄羅斯、墨西哥、瑞士、西班牙等十多個國家,則已經成功申請加入我國空間站進行一些實驗合作。

中國空間站建設到什麼階段了,爲何要允許其他國家加入實驗研究?

相信大家都知道,前陣子神州 十二號的航天員們就已經圓滿地完成了出場任務,預計會在九月中旬的'時候回家。不過,我們的空間站的確還沒有完成建設,預計要到2022年的時候正式建成,設計壽命是10年,能夠長期駐留3個人。

國際空間站運行了多少年 第6張

當然,我國天宮空間站的建設也實屬不易,僅僅是這一兩年時間,就需要完成11次飛行任務,空間站艙段發射3次、貨運飛船4次、載人飛船4次。建成後的中國空間站,將會進行一系列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成爲名副其實的太空試驗基地。

國際空間站運行了多少年 第7張

而且,我們的空間站也更加開放,不僅服務於國內,還會進行諸多國際合作,目的就是產出更多有價值的重大科學成果,突破更多核心關鍵技術。

也就是說,中國空間站向世界開放,不僅展現了我們強大的航天實力,同時也爲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重要貢獻,真正踐行了太空是全人類的財富,而不是某個國家或個人私產的信念,這是大國的責任和擔當。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