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學碩士選擇回鄉種田

本文已影響1.71W人 

北大法學碩士選擇回鄉種田,1982年出生的羅勇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2006年進入湖南省委辦公廳工作。在城市奮鬥多年後,想換個環境。北大法學碩士選擇回鄉種田。

北大法學碩士選擇回鄉種田1

今日,一則北大法學碩士辭掉公務員回鄉種田的消息登上熱搜。

據報道,湖南湘陰,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的碩士生羅勇,2017年辭掉公務員當“農民”,融資800多萬元創業開展智慧種植,減輕農戶勞作壓力的.同時,爲農戶每畝增收200多元。

他說,想爲“鄉村振興和老百姓增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北大法學碩士選擇回鄉種田

羅勇介紹,“原來都是農民揹着噴霧器到田裏打藥,現在改用無人機,一架無人機能噴灑兩三百畝,如今,團隊擁有五十多臺無人機,生產效率提高了好幾倍”

如今,羅勇團隊依託無人機飛防等智慧種植,推出稻田託管模式,目前託管農田超8萬畝,培訓專業人才5千多人次。他說,我本身就很喜歡農業,工作後身邊朋友都在講農業難做,就想知道到底難在哪。

無獨有偶。今日,另外一則男子辭公務員賣豬肉月入3萬的報道也同樣登上熱搜。

報道稱,廖立峯畢業於吉林大學 ,曾是公務員。在投資失敗欠下200萬之前,有點暈血的他從沒想過自己會賣豬肉。

“剛開始去屠宰場都冒虛汗,後來1天賣3頭豬,月入3萬。”他說原來3千多的工資無法還債,賣豬肉跟以前比有反差,但不是落差。

北大法學碩士選擇回鄉種田2

辭掉省委辦公廳工作回到農村,以“互聯網+水稻種植綜合農事服務平臺”爲依託,開展智慧種田——

北大碩士羅勇甘當“田保姆”

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立秋時節,暑氣未消,筆者來到新泉鎮,只見晚稻長勢喜人,苗肥根壯。田間地頭,少見人勞作,卻時有無人機從上空飛過,施肥撒藥。

北大法學碩士選擇回鄉種田 第2張

“這一片地都是農戶交由我們託管的。”同行的湘陰鏈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羅勇介紹,鏈田科技成立於2018年,以稻田託管爲切入口,以“互聯網+水稻種植綜合農事服務平臺”爲依託,引導水稻種植產業集約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北大法學碩士選擇回鄉種田 第3張

1982年出生的羅勇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2006年進入湖南省委辦公廳工作。

早已“躍出農門”,爲何返鄉“種地”?

面對筆者的疑惑,羅勇道出了初衷。他在洞庭湖畔長大,從小便跟着父母做農活。在城市奮鬥多年後,想換個環境。2017年,“重回農村”的念頭冒出時,他堅信這纔是自己想走的路。

“當時互聯網技術多用於商業、工業,我就有了把互聯網技術用於水稻種植的想法。”羅勇找到幾個朋友,融資800多萬元,一頭扎進老家新泉鎮,當起“田保姆”。

本着服務農民的初心,羅勇推出稻田託管模式,以科技智慧種植爲支撐,以稻田託管助推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種植,打造一條集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於一體的全鏈條、全天候式農業生產服務體系。

北大法學碩士選擇回鄉種田 第4張

“我們採取‘菜單式’託管,農戶可以在簽訂協議時自由選擇託管項目,例如種子、肥料、無人機飛防、糧食烘乾、訂單收購等。”羅勇說,依託鏈田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爲農戶提供高標準農田建設、品種規劃、測土配肥和檢測、定製植保、農機服務、技術培訓、綠色智慧種植、糧食烘乾倉儲及銷售、農業金融和品牌打造等服務項目,爲種植者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實現效率和效益的優化。

新泉鎮西堤村村民蘇應球種了100多畝地,但收益不高。2018年,他碰巧看到鏈田科技公司的無人機飛防作業,便對羅勇說:“這些田我也不想種了,就交給你們年輕人管吧。”

北大法學碩士選擇回鄉種田 第5張

2018年至2020年,託管後的稻田效益喜人。蘇應球嚐到甜頭後,不但學習操控無人機,還帶動附近農戶組建一支由8個飛手、12架無人機組成的飛防隊。現在,蘇應球自己種了200多畝地,每畝純收入由託管前的不到300元增加到600多元,每年還承接鏈田平臺飛防服務超過2萬畝。

2018年下半年,時任縣長、現任縣委書記李鎮江向羅勇推薦了平江種田大戶張萬春。羅勇抓住機會,將業務拓展至平江。目前,鏈田科技走向平江、華容、汨羅等地,託管面積達6萬多畝。

該公司還建起“鏈田縣級運營中心+鎮級服務中心+村級服務站”的鏈田社會化服務體系,在我縣落地鏈田農業服務中心(站)42個。

北大法學碩士選擇回鄉種田 第6張

眼看人手緊張,羅勇又有了新主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申請,2020年,鏈田在省內20餘個水稻主產縣建立鏈田水稻種植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培訓內容包括水稻栽培、農機修理、無人機飛防、大米加工銷售等,年培訓人數達6萬人次。

近3年來,鏈田科技完成連片種植規劃6萬畝,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6000畝,實施訂單種植面積12萬畝,組織旋耕機、無人機等農機作業面積34萬畝,完成糧食貿易25萬噸,加工銷售大米1.31萬噸。談到如今農業發展變化,羅勇笑道:“以前是馬大哈式種田,現在是投資型種田!”(原載於《湖南日報》)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