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有關的傳說故事

本文已影響9.86K人 

小雪節氣有關的傳說故事,每個節日都有屬於他的經歷,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其實也有着他的傳說,小雪排在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你知道小雪節氣有關的傳說故事嗎?

小雪節氣有關的傳說故事1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臣子伍子胥爲報父仇投奔了吳國,想從吳國借兵討伐楚國。他來到吳國幫助吳王闔閭坐穩了江山,成了吳國的有功之臣。

越國勾踐乘機舉兵伐吳,將吳國都城團團圍住。當時正值年關,天寒地凍,城內民衆斷食,餓殍遍野,國家和人民果然遭到危難。在此危難之際,人們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囑咐,便暗中拆城牆挖地,人們驚奇地發現,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壓制成的磚石。

原來,這是伍子胥在建城時將大批糯米蒸熟壓成磚塊放涼後,作爲城牆的基石儲備下來的備荒糧。人們不禁感嘆道,伍子胥真有先見之明!大家將糯米磚石拙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

後來,在楚天一帶,人們每到豐年年底,便要用糯米制成像當年“城磚”一樣的餈粑,以此來祭奠伍子胥。

古籍《羣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氣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爲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爲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和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小雪節氣有關的傳說故事

小雪節氣的起源故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十月中,雨下而爲寒氣所薄,故凝而爲雪。小者未盛之辭。”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並且夜凍晝化。

“小雪”節氣間,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當鐘面上的10點鐘)。每晚20:00以後,您若到戶外觀星,可見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她代替北斗星擔當起尋找北極星的座標任務,爲觀星的人們導航。四邊形的飛馬座正臨空,冬季星空的標識--獵戶座已在東方地平線探頭兒了。

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爲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由於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

小雪節氣經典小故事

“小雪”前一天,幾乎所有的人家,都把地裏的大青菜鏟了起來,洗得乾乾淨淨,掛在院子外面的竹籬笆上。只是晾一晾,並不要曬得多幹。到了“小雪”這一天,就要一棵棵收起來,用大竹筐挑到廚房。《真州竹枝詞引》上說:“小雪後,人家醃菜,曰‘寒菜’”。醃寒菜要一隻一人高的大缸。在缸裏鋪一層青菜,碼一層鹽,裝到滿滿一缸了,人站上去踩實。先拿塊木板蓋住菜,兩個人踏上去。最好是年輕的夫婦,不覺得累,手牽着手,哼着曲子,晃盪着、搖擺着,節奏分明,舞蹈一般。等壓得實了,人跳出來,再擡一塊大石頭重重地壓在上面。“寒菜”就算醃好了。

小雪節氣有關的傳說故事2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伍子胥爲報父仇投奔吳國,想從吳國借兵討伐楚國。來到吳國後,他幫助吳王闔閭坐穩了江山,成了吳國的`有功之臣。不久,他率領吳兵攻破楚國都城郢,掘楚王墓鞭屍報了仇雪了恨。

吳王叫他修建了著名的闔閭大城,以防侵略。城建成後,吳王大喜,伍子胥卻悶悶不樂。伍子胥對身邊人說:“大王喜而忘憂,不會有好下場。我死後,如國家有難,百姓受飢,在相門城下掘地三尺,可找到充飢的食物。”

夫差繼位後,伍子胥曾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勾踐,夫差不聽,而後還聽信讒言,令伍子胥自刎身亡。不久,越國勾踐舉兵伐吳,把吳國都城團團圍住。當時正值年關,天寒地凍,城內民衆斷食,餓殍遍野。

危難之際,人們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囑咐,暗中拆城牆挖地,發現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壓制成的磚石。原來,伍子胥建城時,將大批糯米蒸熟壓成磚塊放涼後,作爲城牆的基石,儲備下了備荒糧。後來,每到豐年,人們就用糯米制成城磚一樣的餈粑,以此紀念伍子胥。

小雪節氣的氣候特點

每年11月22日23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40°的時候就是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爲寒氣所薄,故凝而爲雪。小者未盛之辭。”這個時期的天氣就會逐漸的變冷,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和小雪節令一致。

雖然開始下雪的時候,一般雪量是比較小,並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溼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一部分冬麥區就下了大到暴雪。

小雪節氣有關的傳說故事 第2張

古籍《羣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氣的時候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爲雪,但這個時候由於“地寒未甚”故雪下的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爲小雪。

“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雪小,地面上又沒有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氣的原本之意。小雪和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關於小雪習俗有哪些

做醃菜

南京有諺語:“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小雪之後,家家戶戶開始醃製、風乾各種蔬菜,以備過冬食用。杭州人往往也會趁着這個節氣開始醃製醬鴨、臘肉。小雪節氣過後,氣溫會急劇下降,天氣也會越來越乾燥,此時正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餘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餈粑

在南方一些地方,有小雪時節吃餈粑的習俗。有俗語說,“十月朝,餈粑碌碌燒”。吃餈粑一要熱,二要玩,三要鬥(比較),才過癮,才能體味到農家樂趣。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曬魚乾

二十四節氣小雪習俗:曬魚乾,曬魚乾是小雪節氣的習俗,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烏魚羣會在小雪前後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刨湯肉

“小雪殺豬,大雪宰羊。”許多地方每到小雪、大雪兩個節氣,村民們便開始殺豬宰羊準備年貨。無論哪家宰畜,鄰居、親朋都要過來幫忙。殺了豬,東家要做一鍋豬燴菜,再配上米飯、小菜,略備薄酒,邀請四鄰聚餐,寓意團結、和睦、萬事興旺。

小雪節氣有關的傳說故事3

一、來歷和典故

每年11月23日24日爲小雪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月中,雨下而爲寒氣所薄,故凝而爲雪。小者未盛之辭。”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爲雪,但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爲小雪。常常是半冰半融狀態,或落到地面後立即融化了,氣象學上稱之爲“溼雪”;有時還會雨雪同降,叫做“雨夾雪”。

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爲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由於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小雪節氣的前後,天氣常是陰冷晦暗,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特別是患有抑鬱症的人更容易加重病情,易出現 失眠 、煩躁、悲觀、厭食等症狀。所以在這個節氣裏,要學會調養自己。

唐代戴叔倫《小雪》詩云:“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民諺曰:“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二、小雪節氣的含義

“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氣的原本之意。古籍《羣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爲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爲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小雪和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小雪節氣有關的傳說故事 第3張

北方地區小雪節以後,果農開始爲果樹修枝,以草秸編箔包紮株杆,以防果樹受凍。且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貯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話說“小雪鏟白菜,大雪鏟菠菜“。白菜深溝土埋儲藏時,收穫前十天左右即停止澆水,做好防凍工作,以利貯藏,儘量擇晴天收穫。收穫後將白菜根部向陽晾曬3~4天,待白菜外葉發軟後再進行儲藏。

溝深以白菜高度爲準,儲藏時白菜根部全部向下,依次並排溝中,天冷時多覆蓋白菜葉和玉米杆防凍。而半成熟的白菜儲藏時溝內放部分水,邊放水邊放土,放水土之深度以埋住根部爲宜,待到食用時即生長成熟了。

小雪節氣,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因爲北面有秦嶺、大巴山屏障,阻擋冷空氣入侵,剎減了寒潮的嚴威,致使華南“冬暖”顯著。全年降雪日數多在5天以下,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少得多。

大雪以前降雪的機會極少,即使隆冬時節,也難得觀賞到“千樹萬樹 梨 花開”的迷人景色。由於華南冬季近地面層氣溫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積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爾雖見天空“紛紛揚揚”,卻不見地上“碎瓊亂玉”。然而,在寒冷的西北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開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數可達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區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