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交友的觀點和理由

本文已影響1.94W人 

正確交友的觀點和理由,這是困擾從古自今很多人的問題,古人也有很多談到交朋友的問題,各有各的觀點,各有各的道理,今天咱就聊聊交朋友的話題。所以正確交友的觀點和理由是怎樣的?

正確交友的觀點和理由1

1、我覺得好朋友之間三觀一致非常重要。所謂道不同不相爲謀,如果你們一起相處時,討論的話題總是對方不感興趣的,觀點總是與對方相悖的,說明你們不是一路人,一般這種不會相處得太久。

2、交友之間不在於膩在一起。真正的好朋友之間你們可能很久不會聯繫,但是每次見面的時候你們卻絲毫不覺得尷尬或者陌生。真正的朋友,即使很久不見了,但見面時還是會無話不談,有困難時會第一時間伸出援手。

正確交友的觀點和理由

3、朋友之間要學會剋制。朋友之間,不能道德綁架,也不要什麼都依賴對方,更不要心裏的苦水或者抱怨的話題都向對方吐槽。自己的事情如果自己能做的就不要老是叫別人幫忙,朋友之間也要講究互相幫助,一味地付出只會讓另一個人感到心累;自己要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沒有人願意一直吸收你吐出來的"苦水",你可以適當地分享最近發生的煩心的事情,尋求安慰,但是如果十句話九句都是壞的情緒,那麼每次回想起來你們之間的相處都是壞的感覺。

其實朋友之間只要氣場相同,多考慮對方的感受,互相幫助,偶爾約約,朋友之間的相處就這麼的簡單輕鬆愉快。

正確交友的觀點和理由2

1、正確認識交友的意義:朋友是我們溝通的對象,是除親人和老師外能使我們敞開心胸說話的人,交友是我們的正常需要,我們應認真對待,樹立正確的交友觀和價值觀,明白到友情是重於金錢和與愛情的區別爲自己而交友,分清哪些是真正的友誼,纔不會被人利用,成爲犯法的工具。還要,自尊,自信。尊重自己,保持自己的人格獨立,纔會贏得別人的尊重。遇事獨立思考,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見解,不人云亦云。在交往中,既要尊重別人的意見,又不能盲從,擇其善者而從之,形成一種交友心理的準則。

⒉、廣泛交友:社會事物多元化,把自己融入廣泛的社會領域中,才能從中選擇知己尋求友情。“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短多從朋友身上發掘優點,多結交對自己有益的朋友。 試着去了解別人,也讓別人瞭解你。友誼是以情感爲支點的,相互瞭解是彼此產生感情的基礎。所以,走進同學中間、同伴中間,主動地瞭解別人,也讓別人瞭解你。在交友過程中,應擴大交友的範圍,只有多交友、廣交友,才能更廣泛地接觸每個人、通過篩選,從中找出知己理想中的朋友。而避免減少自己的交友面,更要避免拉幫結派,形成小圈子。

正確交友的觀點和理由 第2張

⒊、注重交友原則:在和朋友結交時,應該要理智,不要盲目信任,爲了“講義氣”,而爲他做非法的事,最終害人害己。畢竟,“哥兒們義氣”不是真正的友情,不值得我們爲這盲目付出,但有的學生就缺乏這種意識,而引起了災禍:,在選擇朋友時要選擇與自己志趣相投的,能使自己進步的益友,不要因一時利益而誤交損友。

⒋、完善自我:把自己多投身於社會,從而去認識社會,培養自己的性格和思想道德情操,學會控制自己,學會分清事情的是非黑白,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的中學生因思想意識觀念薄弱,導致他們走上歪路。此外,要正確對待父母、老師的教育。因爲成人的社會經驗比我們豐富得多,判斷能力也強,學會請求他們的幫助,就一定能更好地促進自己心理的成長。

⒌、學會維持友情:要維持一段友情,必須對朋友付出,對朋友以寬容的態度。努力關心他人,給予一點愛。對別人應該給予誠心誠意的幫助。人在困難的時候拉他一把勝過富貴時送他一車。寬容待人,嚴於律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求別人一點缺點也沒有是不可能的.,對別人因疏忽而造成的過失要寬容。尊重他與你不同的見解,不同的觀念,不同的行爲方式,不同的選擇。寬容別人的同時要嚴格要求自己,有了過失、錯誤要主動承認,自覺改正。主動承認錯誤,不但不會損害你的形象,反而還會贏得他人的尊重,這便有利於友情的維持。

正確交友的觀點和理由3

何爲正確的交友之道呢?

內觀己心

《禮記·學記》所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何爲“友”?

《說文解字》講“同志爲友”,志同道合者才稱得上“友”。所以說,只有像曾子所說的那樣,“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才能昂然並進、攜手前行。

《詩經·小雅·伐木》說:“嚶其鳴矣,求其友聲。”鳥兒嚶嚶鳴叫,召喚夥伴呼應。小鳥尚且如此,人在社會中更需要友情的滋潤。《詩經·小雅·常棣》中有“雖有兄弟,不如友生”的名句,就是說交到摯友,能勝過親兄弟。

外察世界

交友的心理歸因

1、滿足個人的精神需要

現代心理學家馬斯洛在大量的調查研究後,把歸屬和愛的需要列爲人類基本需要之一,交往是人們通過語言、思想、感情等作用,彼此影響對方,同時受對方影響的過程,它是人類基本生存活動的形式之一。

在衆多交往活動中,與朋友的交往是人類較高層次的精神需要。因爲它是人與人之間在情感、心靈、道德等多方面的合一。此外,交友還能給人一種歸屬感、依賴感。

2、暫時擺脫焦慮的需要

現代心理學家已證實了“人們親合傾向是對焦慮作出的反應”,人畢竟是精神世界最豐富的動物,現代社會長期的焦慮必然會驅使他去尋求同心知己,在彼此友愛和心靈的溝通中,消除心頭的陰影和鬱結而獲得愉悅和超脫。

當然,交友只是在某種程度上擺脫焦慮獲得愉悅。交友帶來心靈溝通和對真情的體驗只是相對的、暫時的。

啓迪多元思維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根據心理學中的“人格面具理論”,“人”本來是一個整體,但是爲了適應環境,便發展一部分心理活動,讓其壓抑另一部分心理活動。

其中,自己用的部分形成黑麪具,也就是“主體面具”,而被壓抑的部分會形成對他人使用的白麪具,也就是“客體面具”。當過多使用“主體面具”時,客體面具便會受到擠壓;當過分使用客體面具時,主體面具亦然。

說得通俗一些,也就是當你看他人不順眼甚至與他人發生衝突時,與你發生衝突的其實是你自己的“潛意識”,是你把自己壓抑的心理活動投射到了他人身上,一旦你與自己的“潛意識”和解,那麼人際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但是,如果你擇友時選擇了“將就”,也就是壓抑了一部分你的“不滿意”,那麼也許一開始你們可以度過甜蜜的半年、一年,然而一旦激情耗盡,“客體面具”(壓抑的壞的潛意識)便會出來造作,無休止地製造“矛盾”、“爭吵”,除非你可以與自己的“潛意識”達成和解。

這也是爲什麼我們常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尋找與自己三觀、興趣、學識、涵養趨近的人做知己;尋找能與自己“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寬容大度的人做朋友。

正確交友的觀點和理由 第3張

正心正舉

正心:入芝蘭之室 久而自芳

擇友是一門學問。

大體來講,朋友有兩種——益友與損友。

孔子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人需要擇良友而友之。交友應該交品德高尚、學問淵博者。

曾國藩認爲交友貴雅量,要“推誠守正,委曲含宏,而無私意猜疑之弊”。曾國藩專門談論了在交往中的“八交九不交”,爲交往禮儀的基本要求和善意告誡提醒。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