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礙一個人成長的最好方式是讓他把所有的事都做好

本文已影響2.57W人 

還記得去年支付寶錦鯉女孩信小呆嗎?

阻礙一個人成長的最好方式是讓他把所有的事都做好

前幾天,一條關於“信小呆刷爆信用卡,時而陷入焦慮”的新聞衝上了熱搜。

按理說,旅行本來就是放慢讓自己的生活節奏,但是信小呆這一年都處於馬不停蹄的狀態。

因爲大部分體驗獎品都有時間限制,信小呆要把每個獎品都兌換到,她每天要很早出門,有時候半夜才能回來。

她想把自己的經歷記錄下來,就得修圖、剪輯視頻、上傳,最後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

有時候,我們想要得到所有,看似生活充實飽滿,實際上,我們連喘息的空間也沒有了。

01、充實的假象:窮忙

信小呆的“忙”可以說是爲享受而忙,但是小Z最近的狀態就很扎心了。

小Z臨時被指派一個任務,他要代表公司參加一個分享會。

分享會的內容是老闆定的,但是具體思路和細節全得靠小V自己開腦洞。

小Z很擔心,要是自己講得不好老闆臨時換人,那就難堪了。

於是,小Z在PPT的製作上就比平時多用心幾倍,爲了分享內容一定要有料,小Z前前後後把分享逐字稿改了又改。

你以爲小Z只用準備好分享會就夠了嗎?不,小Z原來的工作量一點沒少。

該開的會要開,該談的項目要談,該陪的客戶要陪。

小Z很想把這些事情都做好。業務是自己本職工作,事關KPI的考覈,而老闆臨時指派的任務又隱藏着升職的機會。

小Z恨不得一天有25個小時。到了週末,小Z沒休息,因爲他已經答應女友補過七夕節。

最後小Z沒辦法,他只能把月初剛報的訓練營停下來,然後把這份精力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或許很多人都像小Z一樣,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想把本職工作、老闆的臨時安排、人際關係、親密關係,統統都打點好。

到頭來,犧牲的都是留給自己精進與成長的時間。

02、該做“減法”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用加法思維安排我們的生活。

加一個小時,我們就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多一個小時,我們就能複習得更好;清單上多加一個夢想,人生成就技能就多一個。

我們都說,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擠擠還是有的。但實際情況是,多加的時間是從睡眠中擠出來的,耗費的精力還是會降低效率。

所以,與其讓生活被各種任務填滿,是時候給我們的人生做“減法”了。

有一本書叫做《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講的就是“減法思維”。

作者加里·凱勒用10年的時間創辦了一家非常優秀的公司。最先開始,加里一直信心滿滿,他用“加法思維”增加公司的業務、人員。

但是,跟他期待中業務“全面開花”完全相反,公司陷入了危機,巨大的運營成本讓整個公司感到非常吃力,幾乎虧損。

這時該怎麼辦呢?公司好不容易發展了,難道要倒退回原來的小寫字樓嗎?

加里的老師給他指明瞭一條路,老師在牆上寫下14個關鍵職位,他說:“只要你選對了這14個關鍵職位的人,整個公司的危機就能解決。”

加里雖然很驚訝,但還是照做了。他首先從CEO的位置上退了下來,然後找到了這14個“能人”。

公司順利度過了危機,利潤還在不斷增長,但沒過多久,加里又發現了一個問題。

14個關鍵人物能力是不錯,但是他們有時候也會爲一些雜事而操心,團隊的工作效率拖後了。

加里又做了一個決定,他將工作任務分工先精簡,尤其是交叉重複的程序全部簡化。

度過兩次危機後,加里總結了一個經驗:多問問自己,本週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什麼?哪一項工作一旦完成,就能讓其他工作變得簡單或者不太重要?

放棄很多可以做但是不是必須做的事情,將精力投注於最重要的事情。

一步步提煉,一點點簡化,你會發現我們的生活會輕鬆很多。

03、如何運用“減法思維”?

孟子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看似做“減法”很容易,實際上,我們想做的事情太多。

工作要做,單詞要背,身體也要鍛鍊,最終卻一件事也不願放棄,一件事都沒有做好。

怎麼運用“減法思維”呢?在這裏,我們要掌握兩個關鍵點。

1. 目標精簡

所謂目標管理的核心,並不是要我們立下很多目標,而是在衆多任務中,選擇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做目標的時候都是正向建立,先考慮短期目標是什麼,再想長期目標是什麼,這其實使用的還是“加法思維”。

現在,我們可以反過來,用“倒推法”將目標精簡。

首先考慮長期目標,然後一步步往回想,倒推出現在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究竟是什麼。

現在,我就邀請你來想一想:

爲了長期目標,我未來5年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爲了5年目標,我今年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爲了今年的目標,我本月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爲了本月的目標,我本週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爲了本週的目標,我今天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爲了今天的目標,我現在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所有的目標,只找出那件“最重要的一件事”。

2. 建立心理的邊界,做好斷舍離

有一個概念叫做“斷舍離”,最初是從日本開始流行的。

“斷”的意思是斷絕想買回家但實際卻並不需要的東西;

“舍”是指捨棄家裏那些氾濫的破爛;

“離”則是指脫離對物品的執念。

這是在物品上的整理方法,最終是爲了讓我們處在一個遊刃有餘的自在空間。

很多時候,我們心靈也需要“斷舍離”來打理。

第一步,我們在心裏劃出一定的邊界,形成一個自洽的空間。這裏,我們要把一些外界的紛擾屏蔽在外面。

第二步,我們就要對這個心理空間進行整理。

在之前,心裏被很多事情塞得滿滿的,就像我們的衣櫃,裏面塞的都是買來又其實並不喜歡的衣服。而我們採取的行動,就是先放下這些不必要的事情。

比如,“幫同事發快遞/合同”,一定要執行交換原則:我幫你,下次你也要幫我。需要幫忙時找到你,在你尋求幫助時百般推脫的人,這時就可以直接捨棄。

第三步,精力分配。

不要把精力像丟衣服一樣隨處分配,我們要把最充沛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至於沒那麼重要的事情,我們還可以將碎片化時間運用起來。

就像刷劇、聽書,我們可以在通勤途中完成,而對於項目方案的書寫,我們要用2小時以上的整塊時間去完成。

多年以來,我們追求的目標都是“更多”。

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物質、更多的人際關係、更多的衣服、更多的房屋面積、更多的資產……

現在,是時候將心靈空間好好整理一下了。

把最好的狀態留給人生的最優級,把最真的感情留給最親密的人,最後千萬別忘了,把多餘的空間留給需要成長的自己。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