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翰 澄清網友新《水滸》三大質疑

本文已影響1.91W人 

【導讀】:憑藉吳宇森電影《劍雨》、陳嘉上電視劇《畫皮》成功轉型“銀屏舞打明星”的李宗翰,在2011開年大戲新《水滸》中以儒雅、睿智的謀士形象轉型文戲老生。

李宗翰 澄清網友新《水滸》三大質疑

憑藉吳宇森電影《劍雨》、陳嘉上電視劇《畫皮》成功轉型“銀屏舞打明星 ”的李宗翰,在2011開年大戲新《水滸》中以儒雅、睿智的謀士形象轉型文戲老生,演技與形象的三級式跨越讓觀衆目不暇接,其飾演的梁山金牌管家、“史上最清冷軍師”吳用也被譽爲“網雷絕緣體”、人肉避雷針。談及近來關於新《水滸》的漫天熱評,李宗翰首度澄清網友對吳用的三大質疑。

質疑一——爲什麼叫吳用?

諸多網友在看過新舊兩版《水滸》後,對“吳用”之名頗感納悶,一個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的學究爲什麼取個吳用作名字(與“無用”諧音)呢?李宗翰表示,曾聽導演鞠覺亮講過一個關於《水滸》作者施耐庵的傳聞。施耐庵曾說過《水滸》中其實有一個人物代表着自己的一部分性格 ,作爲一個文人,他也曾遭遇不公而憤世嫉俗。對於吳用而言,雖被成爲智多星,卻只能在鄉村充當教書先生,而無大作爲也算鬱郁不得志,所以叫他吳用,此爲“無用武之地”的意思,也算是文人習慣的忿忿不平罷了。

李宗翰 澄清網友新《水滸》三大質疑 第2張

質疑二——爲什麼抄襲諸葛亮的羽毛扇?

看完新《水滸》後,部分網友將吳用的謀略和才華與諸葛亮相比,兩人雖身處不同年代,卻都以高瞻遠矚、忠義雙全、鞠躬盡瘁而堪稱謀士中的典範。仔細觀察會發現劇中李宗翰手拿的蒲扇與諸葛亮所持羽毛扇非常相似。對此,李宗翰笑稱“其實我拿的就是把牛角扇。”

原來,劇中只有“智取生辰綱”等幾場戲份中才會出現扇子,但導演堅持讓李宗翰一直拿着扇子,這樣才更能體現出他“小諸葛”的氣質。在觀衆看來“玄機重重”的羽毛扇其實只是在把普通的牛角扇子上插了幾根羽毛而已。

李宗翰 澄清網友新《水滸》三大質疑 第3張

質疑三——對《水滸》是否留有遺憾?

新《水滸》在網絡上被評爲四大名著翻拍最爲精良的一部,李宗翰版吳用以大量戲份征服觀衆,爲該劇增添許多看點。當被問及是否留有遺憾時,李宗翰坦然面對所有傳聞,平淡看待一語中的“當時所有兄弟都擰成一股繩來創作,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心血,現在回想起來都是甜蜜的回憶,也是人生當中不可被複制的經歷,沒有什麼遺憾,過程的享受最重要。”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