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試探人心別高估人性深度

本文已影響1.2W人 

別試探人心別高估人性深度。人心是難以捉摸的,而且活在這個世上,我們每天躲不開的就是跟人打交道,跟熟悉的,跟陌生的。下面是別試探人心別高估人性深度及相關資料。

別試探人心別高估人性深度1

20歲時,剛走進社會的你,單純稚嫩,很容易快樂、也很容易滿足,別人無意識的一句問候都能讓你備受感動。

30歲時,身邊人來人往,突然發覺,大多數情況下,別人根本不會關心你的遭遇,人與人之間始終有難以避免的隔閡,你感到沒由來的孤獨。

40歲時,經歷了無數次失望,你幡然醒悟,原來生命始終只是一個人的旅行,無論再親密的關係,都會有曲終人散的那一天,能陪你到最後的,只有自己。

不可否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這麼脆弱,哪怕曾經來往的再頻繁,也依舊熬不過時間的消磨,在生活的考驗下潰不成軍。

就像電影《飛馳人生》裏,沈騰飾演的男主角張弛,因爲要給兒子解決戶口和上學的問題,參加了一個非法比賽,被禁賽五年。

別試探人心別高估人性深度

但是他不想就此就這樣放棄自己的夢想。在解禁後找到自己曾經的車隊夥伴,希望能夠借到一筆資金去改裝一輛可以參賽的賽車。

原本,張弛心裏十分自信,認爲憑藉他們的交情,加上過往自己對朋友的照顧,這事兒基本八九不離十。

可直到吃閉門羹後才知道,自己現在的境況,別人躲避還來不及,根本不會念及舊情,對他伸出援手,他感到很失望。

生活中也是如此,在一段關係中,相處時間和付出的增長,常會讓你不自覺地提高自己的期待,誤以爲自己在旁人心裏佔據很重要的位置。

很多時候,你一廂情願地爲一個人付出,以爲這樣就能換來Ta的同等珍惜,你以爲掏心掏肺地對一個人好,Ta就會對你真心相待。

可是,現實總會以殘酷的方式告訴你, 人心經不起試探,試探越深,越是心寒,人性經不起高估,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正如《白夜行》裏說的,“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人生在世,最不可估量的就是紛繁複雜的人心,所以別奢求真心一定能換來真心,也別總覺得自己無可替代。

把心態放平,把期待降低,你會發現沒有什麼告別不了的人,告別不了的始終只是自己過高的期待。

世間的聚散離合,誰都無法避免,很多人只是來到你的生命經過一程,學會看淡人來人往,接納人情冷暖,就不會再徒留傷悲,而讓自己過得更加快樂。

始終記得,別試探人心,別高估人性,把不值得的人從你的世界剔除,讓自己成爲自己的依賴,纔是幸福的最佳捷徑。

別試探人心別高估人性深度2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以前總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父母、親戚、朋友都圍着自己轉。

漸漸長大了才發現,我們只是自己世界的中心。

記得沙溢在節目中曾略帶憂傷地說:

有一天晚上我翻看手機,發現除了我兒子給我發的信息,沒有任何人給我發信息。以前總以爲自己很重要,其實,每個人在別人心中都沒有那麼重要。

想起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去參加同學聚會,早早到了酒店發現同學們還沒到,就把自己“藏”了起來。

結果其他同學都到了後正常開宴聯歡,絲毫沒有人察覺缺少了這個藏起來的人,沒有任何人會記起他......

在別人的世界裏,我們終究只是配角,只有在自己的世界裏,纔是真正的主角。

愛情也好,友情也罷,甚至是親情,我們都天然會對對方抱有期待——希望自己的付出能有所回報;希望別人時刻都能記起自己;希望無論發生什麼事情,自己被堅定地支持。

但現實常常事與願違。

世態炎涼,時光流轉,曾經心心念唸的人,一個轉身,就可能形同陌路。

蔡康永說過:“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過於熱情不是維持良好關係的方法。”

天下熙熙,人來人往,沒有誰是誰的不可替代。

好的'關係是彼此用真心相待,那如果對方做不到,那對不起,好走不送!

不要把一切視作理所當然

有人說:“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認爲父母就應該任勞任怨,同事就應該竭盡全力,朋友就應該傾盡所有。

但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欠你的,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只是你的一廂情願而已。

有位朋友給自家蓋住房時也在院內修建了個車庫,以備自己將來買車了停用。

他的一位親戚住附件小區的商品房,沒有購買車位,見這個車庫閒着,就天天把轎車停在朋友的車庫裏,兩家的關係也處得非常好。

一來二去,他親戚就這樣借用朋友家車庫兩年多,一直到朋友購了新車。

朋友給親戚說自己買了車,院子也不夠停兩輛車,不能讓親戚再停車了。

誰知親戚竟然一臉不高興:“哪你讓我車停哪裏啊?”

聽說因此事朋友和親戚鬧的還不很愉快。親戚不再在朋友家停車了,關係也很少來往了。

曾看到這樣一句話:”我們應該記得別人的好,然後加倍償還,而不是一味索取,把一切看做理所當然。“

懂得感恩,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這樣的感情才能在歲月的洗禮下越來越濃厚。

以前我幫過你,現在你爲什麼不幫我?我們是好朋友/親戚,爲什麼不幫我?想要從友誼/親情中得到什麼,這種理所當然的想法本身就錯了。

是啊,那些總是打着朋友和親情的旗號,“理所當然”地來佔你便宜的人,不是真感情,只是一種唯利是圖的“僞感情”。

真正的友誼,是不添麻煩;真正的親情,是懂得感恩;真正的愛情,是彼此體諒。

永遠不要去試探人心

人性都有自私的一面。如果兩個人相處,那就要時刻警醒,不要一股腦地盲目付出。

適當的付出是維持感情的必需養分,但如果你拼命對一個人好,你的付出就會變得可有可無,任人宰割。

最近《流金歲月》熱播,有個情節看得人五味雜陳。

女主角蔣南孫出生優渥,是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千金小姐。不過,她的男友章安仁家境卻很一般。

門不當戶不對,起初南孫家人並不贊成這段感情。

奈何南孫一直跟父母據理力爭,她堅信,雖然章安仁現在沒錢,但他努力上進,更重要的是,沒人能像他這樣包容,寵愛自己。

然而一場家庭危機,讓男友暴露出了真面目。

因爲父親炒股失敗,南孫家破產了,不僅賠光了房子,更弄得負債累累、無處可住。

大夥商議要不先搬去南孫和男友合住的房子,先住幾天。

然而一向對女友百般依順的章安仁不願意了,甚至提出了“三點理論”:

第一,我們住的地方確實不夠大,住不下這麼多人;

第二,如果讓對方知道我們在校的身份,恐怕會去學校鬧,影響不好;

第三,我覺得應該先找個酒店住,這樣不會把我們住的地址暴露了。

話裏話外的意思無非是,這是與我無關,我不想蹚這趟渾水!

更可笑的是,這個房子當初還是南孫媽媽爲了女兒出錢幫他們租的......

不是所有的真心都不會被辜負,感情不僅是要學會付出,更要學會適當索取。

常言道,最薄不過感情,最涼不過人心。

這世間的感情從不是單純的真心換真心,真誠之外,更需要一點點的智慧和心機。

一直都覺得,好的關係就像跳舞。你退一步,對方就進一步;有來有往,情意才能生生不息。

別試探人心別高估人性深度 第2張

時刻保持一顆謙遜的心

茫茫人海,我們不過滄海一粟而已,任何地方都不要高看自己。

生活中,那些認爲別人不能沒有自己的人,其實是忘了有句老話“離了你,地球照轉”;

那些妄自尊大、得意忘形的人,總是會引起別人的嫉妒甚至反感,往往很好的朋友也會遠離你。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放下自以爲是的驕傲,才能贏得彼此的尊重,才更能接近生命的繁華與美好。

唯謙受福。一個人內心越豐盈,才越謙卑,時刻保持親切隨和、謙虛包容,也更能體恤他人的感受。

君子與人相處,如同冰融於水那樣自然融洽,與人共事,如同童子僕人那樣謙遜低下。一個被他人敬而遠之的人,別說成大器,就是立足於世也很難。

謙遜的人,懂得不爭不吵不炫耀,不強求、不期待、不執着,懂得更好地與自己相處,也可以與周圍的萬物和諧共生。

穩定長久的關係,靠的是相互吸引、彼此欣賞。

不高估人際關係,不低估人性規則,用真正高級的活法,過完自己快樂一生。

如果做不到善待自己,那你付出再多、犧牲再多,都換不來對方的真心,最後失望、受傷的的也只有自己。

倘若發現自己遇到的是錯誤的人,不妨就讓愛恨隨意,關係清零吧。

願我們能做到對人寬容不縱容,對情珍惜但不盲目。不高估關係,不委屈自己,不執著,不依賴,海闊天空,自在過活。

別試探人心別高估人性深度3

人與人之間,關係莫高估

在書上看過一句話:

“人生99%的煩惱來源於你高估了他人對你的在乎。”

我想, 最尷尬的事情莫過於高估了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你以爲自己在別人心裏很重要,可對別人來說,你可有可無。

你以爲你是別人心裏的硃砂痣,怎麼都無法抹去,其實你只是頭皮屑,輕輕一拍便消失無蹤。

鄰居華伯年輕時很愛社交,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陪他的“朋友”們。

“朋友”們出個什麼事兒,華伯寧可捨棄陪伴妻兒的時間,也要去幫把手。

後來,華伯母被查出得了胃癌,需要做放療,急需一大筆錢。

華伯實在是覺得力不從心,便問平時經常一起吃飯的那些“好朋友”借錢,卻處處碰壁。

有人說老婆生二胎需要錢,有人說自己孩子出去留學要用錢,有人說自己做生意需要用錢,反正總結起來就是倆字兒:不借。

百般無奈之下,華伯只得靠着岳父岳母的接濟,給老婆做了手術。

打那以後,華伯就跟換了個人似的,所有心力都撲在老婆孩子身上,再也不和之前那些“好哥們兒”來往了。

大概從他們以各種理由拒絕華伯時,華伯就明白了,是他高估了那些“兄弟情”。

其實,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都不可過分解讀你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更不可高估你與他們的關係。

不是每一場“觥籌交錯”,都能換來“肝膽相照”;

不是每一次“推心置腹”,都能收穫“知己至交”。

不是每一回“掏心掏肺”,都能贏得“深情厚意”。

與其失落、傷感、意難平,不若把真心留給自己,留給更值得的人。

別試探人心別高估人性深度 第3張

人心如太陽,勿直視試探

看過一個電影,叫《黑暗面》。

男女主居住的別墅裏有一個特殊的“暗房”, 在這個暗房裏可以看到聽到外面的一切,在暗房外卻什麼也看不到,聽不到。

女主從房東的口中知道了暗房的存在,並且拿到了暗房的鑰匙,這一切男主並不知情。

有一次,女主無意間看到了男主給女同事發的曖昧短信,爲了試探男友對自己的真心,她留下了一段“告別”視頻後,便躲在暗房裏玩起了“消失”。

剛“消失”的時候,她看到男友爲她難過的樣子,心裏很欣慰,激動之餘不小心把暗房的鑰匙掉進了地漏裏, 這下女主的“假消失”變成了“真消失”。

女主就這樣每天在暗房裏看着男友爲她頹廢,爲她難過。

女主覺得自己找到了一生的摯愛,就算是在暗房裏一輩子不出去,也值得了。

可是沒過多久,不甘寂寞的男主便把新女友帶到了家裏,女主親眼目睹了兩個人親密的全過程。

先不說後面的故事如何發展,劇情到這裏,女主考驗男友的結果已經出來了。

人心真的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它經不起直視,也經不起試探。

當你決定去試探的時候,就註定了你要滿盤皆輸。

當你試探的越深,心往往會越寒,因爲人性,往往比你想象的更不堪一擊。

臺灣作家劉墉曾說過:

“如果你同時養了貓和魚,貓吃了魚,你除了責備貓,還應該責備自己,是你把貓和魚養在了一起。”

同樣的道理,你明明知道人性的弱點,知道人心試探不得,卻還抱有一絲僥倖心理去試探,那麼吃虧的時候,請記得要檢討自己。

不去試探人心,給別人留餘地,也是給自己留後路。

人與人相處,貴在懂分寸

三毛說:“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爲熟,結果反易生隔離。”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很奇妙,走得太近會傷害,走得太遠會疏離,只有不遠不近,才能恰到好處。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輕易與人產生依賴,拿捏好分寸,纔是做人最好的尺度。

看過一個很有意思的紀錄片:

森林裏,有十幾只刺蝟凍得直髮抖,爲了取暖,它們只好緊緊地靠在一起,卻因爲忍受不了彼此的長刺,很快就各自跑開了。

可天氣實在太冷了,它們又再次想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時的刺痛使它們不得不再度分開。

就這樣反反覆覆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小刺蝟們不斷在受凍與受刺兩種痛苦之間掙扎。

最後,它們終於找出了一個適中的距離,既可以互相取暖,又不至於被彼此刺傷。

人和人的相處也是如此,當親密程度達到了一個合適的度,就不要再深入了。

富蘭克林有句話說:“魚放三天發臭,客住三天討嫌。”

就算彼此再熟,也不能失了分寸,這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做朋友的底線。

很多人在爲人處世中就像裝了水的氣球,只要別人輕輕戳一下,就一股腦兒倒出所有的自己。

其實, 懂得分寸感的人,並不會輕易向所有人袒露心聲。

因爲他們知道,自己的“祕密”很珍貴,把握與人交往的分寸,是對自己的負責。

更何況有些心事,只能說給懂的人聽。

跟熟悉的人保持分寸感,和不熟悉的人保持距離感,纔是恰到好處的相處之道。

不管是誰,都只活一世。這一世活得開心,比什麼都重要。

世界這麼大,你的煩惱只是這世間的小小塵埃,看開了就好。

往後餘生,願我們不辜負相遇,不看低自己,對人張弛有度,靜享歡喜人生。

與朋友們共勉!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