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坐待良機強者製造時機

本文已影響7.38K人 

弱者坐待良機強者製造時機,要知道天降良機,也要有準備纔去接收它,要不就可能與機緣失之交臂,但是更聰明的人會創造時機,以下爲你分享弱者坐待良機強者製造時機。

弱者坐待良機強者製造時機1

01

前些日子,我的研究生好友小飛在瀏覽網頁時,被校園論壇上一則社團招募志願者的帖子吸引了。

小飛知道,這個社團可不一般,是專門爲來中國支教的國際友人提供幫助的,具體就是在自己不太忙的情況下,陪他們一起吃吃飯、聊聊天,熟悉一下當地環境等。

這事聽起來簡單,卻需要有較強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

但是反過來,也有助於志願者本人英語口語水平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是一個難得的鍛鍊和學習的機會。

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帖子發出當天,就有40多人報名,而招聘名額只有2名!爲了優中選優,社團負責人決定對所有報名者進行一次面試。

當時小飛就想:這個社團我一定要參加,即便只招一個人,也非我莫屬!可當時他的英語口語並不是太好,按常規程序,想要從衆多的報名者中脫穎而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經過多番考慮,小飛決定提前和這個社團的負責人溝通一下。於是他主動聯繫了那位博士學長,介紹了自己的基本情況,充分表達了想成爲這個社團的一名成員的強烈願望。

讓小飛沒想到的是,雖然報名的人很多,但是第二天來面試的人並不多。許多人對自己“能否和老外面對面對話”表示懷疑,怕做不好,乾脆就不來了,最終小飛很順利地加入了這個社團。

我問小飛:“你就不怕和老外在一起,因語言不通而出現尷尬?”小飛一呲牙:“怎會不怕?沒辦法,既然想提高自己,硬着頭皮也得說!”

硬着頭皮也得說,厚着臉皮也得要。憑着這種精神,經過兩個多月的鍛鍊,小飛已經能夠很從容地和外國朋友面對面交流。

通過交流,小飛進一步拓寬了視野,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就連許多外國朋友都對他豎起了大拇指,說他進步很快,夠優秀。

對於這樣的評價,小飛說:“其實我不是夠優秀,我只是夠主動。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對於想要的東西,如果自己不主動去爭取,即使機會來了也會悄悄溜走。”

弱者坐待良機強者製造時機

02

大劉和小李是我們公司技術部的骨幹,都曾獨自主持過公司的多項工作,業務能力都很棒。

可大劉有一個致命弱點,就是一見領導就臉紅,就像小時候不想見老師一樣,能躲就躲,也不知道說什麼,習慣於自己做事,對於涉及自己利益的事,更不好意思去爭取。

小李則不同,不光工作幹得漂亮,能吃苦,在領導面前也很會表現,心裏想要的,總能表達出來,屬於那種“既能低頭工作,也會擡頭彙報”的人。

三年前,技術部部長被調走,需要提拔一個新部長繼續主持工作。小李知道後,趁着彙報工作的機會,第一時間找到公司領導,委婉地表達了自己想當技術部負責人的想法。

他原以爲自己歲數小,資歷淺,根本就沒戲,說了也白說,沒想到一週以後,經公司領導集體研究,竟然同意了。

在一旁的大劉很不服氣,鼓足勇氣去找領導理論,大劉說:“論資歷,我比他老,論技術我也不比他差,憑什麼升職的是小李而不是我?”

面對大劉的質問,領導笑了:“不是所有的技術人員都願意做管理,你不說,我們還以爲你不願意當這個‘官’呢!下次有機會,一定首先想到你!”就這樣,大劉錯失了一次升職的機會。

後來大劉也走上了領導崗位,被提拔爲某檢修車間的主任,可時間上卻整整晚了三年。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工作節奏快,領導一天到晚有處理不完的事,如果你不主動表現,不努力爭取,很可能會自我埋沒。

因爲性格不同,結果也就有差異。因爲不敢要,所以對方不知道,結果造成了大劉升職必比小李晚;而像小李那樣,能迅速抓住機會,又能以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想法的人,則很快進入到了領導的視線,得到晉升的機會。

工作如此,其他方面也是一樣。

弱者坐待良機強者製造時機 第2張

03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我們普遍不敢去要的東西,是因爲年幼時非常脆弱無助的時候,我們向大人求救、希望獲得幫助時,他們卻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無暇顧及我們,讓我們一再失望。

長久累積下來,我們會在自己心裏做一個宣判和決定:一定是你不夠好,你不配得,所以才什麼都沒有。

以後你就知道了,好東西和好事兒都沒你的份兒,想要也變成了不敢要。

殊不知這個小時候的決定,將影響我們的一生。我們明白以後,就要徹底轉化這個信念,心裏想要,就大膽去爭取,去實現。什麼都不做,什麼都害怕,想要的只能是空想。

但這並不是說,只要大膽爭取,就一定能夠成功,我們在堅持和努力的同時,還要講究方法和策略,這樣心中的願望更容易達成。

居里夫人曾說:“弱者坐待良機,強者製造時機。”

如果我們要做生活中的強者,就不要等待、不要佛系、不要順其自然,因爲天上不會掉餡餅,更不會安排我們的人生,對於自己心裏想要,卻又沒有把握得到的東西,要千方百計主動製造時機,去全力爭取。

弱者坐待良機強者製造時機2

01、盲目拒絕,只會坐失良機

唐朝詩人孟浩然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失敗後,好友王維趁着唐玄宗大駕門舍時,想將他引薦給皇上。

結果,孟浩然因爲沒有做足準備,臨時吟誦的一首詩詞,引得龍顏大怒。

後來,皇上跟前的紅人韓朝宗,欣賞他的才華,幫他牽線搭橋,四處打點關係,約好了朝中能作主的重要人物。

約好見面的那天,孟浩然卻跑去跟朋友喝酒,當朋友提醒他正事要緊時,他卻稱自己正在喝酒,顧不上別的事。

直到酒醒後,才知道自己再次錯失了良機。

機遇,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且從未曾放棄過自己的人。

前陣子,有位老同學發來微信,感嘆他的人生過得很不如意,總是很難成功。

我把身邊優秀朋友的自律管理與心得經驗分享給他,卻換來他一句:道理誰不懂呢,只是年紀大了,很難改變自己。

機遇,總被弱者的顧慮擋在門前。

以真人真事爲題材的電影《莫娣》,講述患有關節炎的莫娣,因腿腳不方便,常遭到外人的嘲笑,就連她的親弟弟都遺棄了她。

她決定去當女傭,賺錢養活自己,雖然主人脾氣暴躁,總刁難她,但她沒有退縮,利用空餘時間,拿起畫筆給主人的.房子畫起“裝飾”。

無意中,她的作品,被一位女士看中,爲她提供更多繪畫機會,她很珍惜,也很感恩。從此,生活邁向了幸福。

培根說過:只有愚者纔等待機會,而智者則造就機會。

等待機會的同時,需要不斷磨練能力,但,很多時候,現實並不允許我們等到萬事俱備,才正式出擊。

當別人拋出橄欖枝的時候,要勇於嘗試,在邊做邊學的過程中,逼自己一把,就能積累更多經驗。

弱者坐待良機強者製造時機 第3張

02、少看熱鬧,把握機會學習經驗

居里夫人說:少關心別人的逸聞私事,多留意別人的思路觀點。

胡歌前段時間,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對粉絲們發表了對“追星”的感想,他認爲,喜歡明星,並不應該只是看他們的外表與娛樂緋聞,更多的是要看這些演員所扮演的角色原型,所擁有的精神與能量。

在社交平臺上,曾看到某位網友,發佈對董卿學問的欽佩之情,結果招來一大批看客的詆譭,都在指責她背後的私隱。

而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他對科學研究的精神信念本該受人尊敬,但,卻總是看到網友們在談論他的家庭婚姻。

作爲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居里夫人,她的成就爲治療癌症作爲了很大的貢獻,但她中年時經過的一段感情,卻遭到世人的污衊。

愛因斯坦曾評價她: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因爲她所發現的“鐳”元素,是一種具有很強放射性的元素,最終,導致她身患白血病而去逝。

當一個人爲自己熱衷的事業付出了生命,而她的一生,是如何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歷,難道不是更值得當下的年輕人學習嗎?

常言道: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

每當看到別人成功的時候,總有人高喊遺憾,早知道,如果……那麼……今天的我未必就活得這麼不堪了。

想當初,滴滴平臺剛進入市場的時候,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靠着自己的努力與勤奮,把握住了紅利期,成功實現了買房買車的心願。

想當初,社交平臺剛成氣候時,許多大號紛紛搶佔先機,每天堅持做內容,終於分得一杯羹,如今坐擁百萬忠實的粉絲。

當外人在看熱鬧的時候,跟上時代節奏的聰明人,都在揣摩別人成功的經驗,哪怕利益淡去,他們也能在其他平臺創造出屬於他們的機遇。

機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但對不同人來說,又是不公平的。

弱者坐待良機強者製造時機 第4張

03、弱者坐失良機,強者製造時機

居里夫人說:弱者坐失良機,強者製造時機。

這不是最好的時機,成爲弱者最好的理由。

因爲,弱者總是首先看到難點,但強者卻在困境中發現機遇。

有個年輕人,手持兩百元去買水果,老闆很熱情招呼他,年輕人掃了一眼,沒有發現榴蓮,搖搖頭就走了。

第二天,小夥子又拿着兩百元,來問老闆有沒有榴蓮,老闆說沒有,眼睜睜地看着他離去的背影。

第三天,第四天,都是如此。老闆很鬱悶,剛好見到一車榴蓮經過,趕緊跟司機收購了全部的榴蓮。

貨車司機開車,來到一小夥身邊停下,很高興地說:老闆,榴蓮賣光啦。

原來,這就是小夥子的策略,先製造市場需求,等時機成熟,他就成了最後的贏家。

培根說,一個聰明人所創造的機會比他所發現的機會更多。

《在遠方》中,劉雲天說,危機來臨時,機會也同時存在,這句話拿來成爲創業家姚遠的座右銘。

從此,他信仰:這世界上,但凡能用概率算出是不是成功的話,所有人都去幹了,只有那些大家認爲有風險可能會失敗的事,纔有可能取得大的成功。

狄更斯告訴世人,機會就在那裏,但它從來不會主動送上門,只有等你去發現機會。

《滾蛋吧!腫瘤君》中有一段經典對白:

病友問:你怕嗎?當別人的人生剛開始,我們的人生就結束了。

熊頓說:人生只有一次,誰都不知道哪一天就結束了,所以要珍惜,抓緊,在有限的時間燥起來,怎麼活着纔是最重要的。

對於未來,誰都不知道會遇上什麼事,但此刻,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現有資源,爲自己創造良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