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教學隨筆

本文已影響8.83K人 

在學習、工作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啓人心智,引人深思。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校長教學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長教學隨筆

校長教學隨筆1

20xx年3月15、16兩天,我校舉行了3--6年級整本書共讀教學大賽,受項目負責人安排,全程觀摩了七位老師的課堂教學,頗有感觸。

一、教學比賽高效促進共讀課教學

整本書共讀是新教育倡導的閱讀方式。目的是通過共讀,營造閱讀的濃厚氛圍,創造師生之間共有的語言密碼,拓展課外閱讀的廣度和深度。然而共讀絕不是簡單的人手一本書,大家在規定時間內共同讀完,而是需要教師及時的指導、督促和檢測。因此,上好閱讀課是提升共讀實效的重要保證。儘管,我們之前開展過整本書共讀的教學觀摩和集體研討活動,但老師們對共讀課的把握還是參差不齊的,通過此次共讀課大賽,各位老師都做了精心地準備,短時間內同場觀摩比較了七節公開課,讓很多教師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更打開了今後共讀課教學的思路,必將促進共讀課教學向高效的方向發展。

二、整本書共讀已成爲師生教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教師層面看,各位教師都開展了共讀活動。學校利用公用經費配齊了多套共讀書籍,爲共讀提供了物質保障。老師們和學生一樣精心讀書,精心上好閱讀指導課和閱讀彙報課,精心組織共讀活動,不是把共讀作爲附加的工作,而是納入教學工作之中,讓共讀不流於形式,得以真正開展。

從學生層面看,課堂上,那踊躍的發言、流利的表達、精彩的總結、寬泛的知識面足以證明共讀早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讀書成爲孩子們的自覺行爲,孩子們閱讀的方法、深度也有了明顯的提升。

三、共讀、自讀作爲基本教學內容需永遠堅持下去

從各班師生的反應可見,共讀活動已經收到了預想的效果,海量課外閱讀已經深入人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把共讀活動永遠堅持下去,要做好計劃,明確不同年級孩子的閱讀書目和閱讀容量,爭取在小學階段讀完新教育研究院推薦的基礎閱讀書目。

在共讀的同時,還要繼續發揮圖書室的作用,組織好自讀活動,讓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得以延續和培養,讓閱讀成爲孩子們課外生活的首選,進而奠定紮實的閱讀基礎,爲終生學習奠基。

四、活動引領仍需要研究和強化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大凡生而好學爲上,薰染而學次之,督促而學又次之,最下者雖督促不學。生而好學與督促不學的人究屬少數,大多數得到相當薰染、督促就肯學了。”作爲學校和教師,我們的重要工作就是做好“薰染與督促工作”。極力營造閱讀氛圍、開展讀書交流比賽活動、進行讀書心得筆記展示、評選書香學生、發掘閱讀的榜樣人物,努力讓加入閱讀隊伍的孩子多一名,再多一名,長此以往,教育質量怎會不快速提升?

抓好閱讀,就抓住了新教育的關鍵。當孩子們都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閱讀成爲絕大多數人的自覺行爲,成爲每日的必然習慣之時,教育人當感欣慰了,這也當是真正的樸實的教育。

校長教學隨筆2

在學校“創造屬於教室的力量”年會論壇上,幾位老師的發言,讓我想起了“一隻蝴蝶的遭遇”的故事。大意是這樣的:

一天,在一根樹枝上,一個懸掛的繭悄悄地裂開一個小口,裏邊的蛾已變成蝶,正在艱難地從小口往外鑽。

有一個人看見這一情景,便駐足觀察。他發現小口一點點裂開,但蝴蝶幾經掙扎,還是出不來。一個多小時過去了,蝴蝶似乎已經竭盡全力,卻絲毫沒有進展……

這個人實在看得心疼,決定幫助這隻蝴蝶:他找來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將繭剪開。

蝴蝶很輕鬆地掙脫了繭,脫身而出。但是它的身體蜷縮着,翅膀緊緊地貼着身體,顯得很小很小……

他期待着蝴蝶用翅膀帶動整個身體飛翔的一剎那,那將給他帶來狂喜,因爲他是這隻蝴蝶的助產士啊!

然而,那一刻始終沒有出現。眼前的蝴蝶沒有起飛的任何動向,而是拖着兩扇翅膀在地上緩慢地爬行……

從此,這隻人工助產的蝴蝶,只能拖着萎縮的身體和無力的翅膀爬行,終生都飛不起來……

這個好心人不知道,蝴蝶掙脫繭的艱難掙扎過程,實際上是大自然的有意安排,是幫助蝴蝶完成生命的最後蛻變。蝴蝶的每一次掙脫都不是徒勞的,而是生命誕生的一個必須遵循的程序,因爲只有在不停掙扎的過程中,它才能將體內的血液和體液擠壓給翅膀;破繭後,翅膀因有充足的體液而強硬,纔有足夠的力量展翅飛翔……

幫助蝴蝶破繭,打亂了蝴蝶誕生的程序;大自然精心設定的密碼,被人無知地改變了--就在這一瞬間,一隻蝴蝶失去了飛行的能力,終身拖着坍塌的翅膀在爬行。

學生的成長畢竟是人的成長,不能等同於低等動物“蝴蝶”的成長,但是這則故事還是給我們以啓迪和思考。

聯想到我們的教育,幾位班主任的發言都有一箇中心的主旨,那就是抓住教育的機會,不斷給學生搭建平臺,引導學生在自我管理、自我糾錯、自我反思中得到自我的昇華和成長,而這正是我們學校行動綱要所倡導的。正如蝴蝶在破繭的過程中,需要不停的掙扎,“才能將體內的血液和體液擠壓給翅膀”,學生的成長也是這樣的過程,“人只有被自己打敗,而永遠不會被別人打敗”,屢敗屢戰靠的是一種精神,在這期間有無數次的“掙扎”,正是在這無數次的掙扎之中,力量才得以積聚。嬰幼兒專家講,有時候嬰兒的哭是一種運動,是在提高自己的肺活量。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一哭,我們做父母的就趕緊抱起,唯恐委屈了孩子;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在學生的教育中,時時事事耳提面命,唯恐學生犯錯,班主任成了“保姆”的代名詞。希貴校長給我們提供的對學校的幾種定義:“學校是學生尋找同伴的地方”、 “學校是學生犯錯誤的地方”、“學校要幫助孩子逐步脫離老師和家長去自己做事情”更值得我們深思!“同伴”、“犯錯誤”、“自己做事情”……都是學生成長中必須經歷的,或者說這些就是學生翱翔未來的翅膀能夠變得強硬的不可或缺的“血液和體液”,於是我們就要思考:作爲教育者怎樣給學生提供這些“血液和體液”呢?

最近,《教師月刊》約我寫一篇文章,希望能夠對我校“學科教學走向學科教育”的要求做些闡釋,實際上希貴校長在會上的一句話“我們爲什麼不把這次年會叫班主任年會呢”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從班主任到科任教師,都承擔着育人的重要使命。勞凱聲教授在“重新界定學校的功能”一文中指出:“從根本上說,學校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通過對個體傳遞社會生產和生活經驗,促進個體身心發展,使個體社會化。這是學校區別於其他社會組織的本質特徵”。學生在學校的經歷,是他走向社會的準備,是爲其未來的人生奠基。九年前,國家課改啓動之初,我曾經提出一個問題,“當學生離開學校走向社會的時候,他從學校帶走的、所受到的教育能支撐他的生命走多遠?”也許我們對學生的終生髮展負責是一個理想和追求,但至少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在學生社會化的過程中幫助他打造一雙更“強硬的翅膀”,輸入更多更鮮活的“血液和體液”。如此,我們就會更深刻的理解爲什麼我們要投入那麼多的資金來提升辦學的硬件條件?爲什麼我們要成立棗林村書院?爲什麼要開設商學、經濟學等那麼多的選修課程?爲什麼要着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教的方式?……

《讀者》刊登了這樣一個故事:科學家把跳蚤放在桌子上,跳蚤迅速跳起,跳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稱世界上跳的最高的動物。後來,科學家在跳蚤的頭上罩上一個玻璃罩,再讓它跳,這一次跳蚤只能觸到玻璃罩。連續多次後,跳蚤終於改變了起跳高度以適應環境,每次跳躍總保持在罩頂以下高度。接下來,逐漸改變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後主動改變自己的起跳高度,最後玻璃罩接近桌面,這時跳蚤已無法再跳了。科學家於是將玻璃罩打開,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會跳,變成“爬蚤”了。

“跳蚤”緣何成了“爬蚤”?不是因爲它喪失了跳躍的能力,而是在一次次的受挫中學乖、以致麻木了。儘管玻璃罩已經不存在,但它連再試一次的勇氣都沒有了。玻璃罩潛意識地罩住跳蚤的心靈,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實啊!

我們不贊成蝴蝶在“破繭”的過程中剪刀的助力,也不贊成罩在跳蚤頭上不斷降低高度的“玻璃罩”。前者是對生命誕生過程的人爲打亂,是“拔苗助長”的再現;後者是對成熟生命潛能的“遏制”,是“削足適履”的翻版。在這兩個故事中,都是一種生命對另一種生命的干預影響,而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有其自身的成長規律,都有其自身的潛能,如果幹預影響不得法和不恰當,必然影響到另一種生命成長的質量。就人的成長及成長的複雜和潛能及潛能的多元而言,和低等動物自然不能相提並論。因此,有人說,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影響,是人對人的影響。於是,在學校教育中我們更應該重視教師對學生“導”的作用,這四位老師的發言表現了我們的教師在這一方面已經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是我們學校教育的一個縮影。

我們的辦學目標定位高遠,我們不希望從十一學校走出去的學生“只能拖着萎縮的身體和無力的翅膀爬行,終生都飛不起來……”,我們也不希望我們的學生不管是在學校中還是在未來的工作中變成“爬蚤”。這一切,依賴於教室力量的創造,但歸根結底,還是在正確辦學理念指導下的學校課程和課堂教學改革的程度。

校長教學隨筆3

新課改已有好幾年了,教師們更新觀念,積極探索,勇於實驗,在逐漸摸索中,新課改已逐步走入教學軌道。數學課堂教學隨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如學生能主動地開展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一線教師作爲課程的建設者、教學的研究者,在課堂教學探究活動中,面對學生的變化、課程內容的變化、教學形式的變化、考試題型的變化等,都有着太多的疑問、太多的困惑。這幾年來我一直從事初中數學教學工作,親身體驗了課改之路的艱辛和不易,現將我在課程改革過程中的一些嘗試、實踐,以及與其他教師交流過程中的一些體會,產生如下反思:

一、 實施新課改的可喜變化

1、學生更喜歡數學了。 新課程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比起傳統教材關注學生的興趣與經驗來說,更關注學生的現實世界。將教學目標轉化爲學生的“自我需求”,將教材知識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相聯繫,將重結果的灌輸式教學轉化爲引導學生親身體驗、主動參與的重過程教學。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課堂呈現勃勃生機,師生之間平等交流、共同學習的民主關係逐步形成,學生更喜歡數學了。

2、教師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教師是新課改的開拓者,對每位教師來說,這既是一種嚴峻的挑戰,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次機遇。教師更新理念,重新認識、定位自己的角色,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實現 “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的基本理念。重研討、重實踐、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氛圍蔚然成風,新課改有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二、實施新課改的困惑與思考

1、教師由“獨奏者”過渡到“伴奏者”的角色錯位。部分教師常重教案的精心設計,注重從如何教的層面考慮,照“案”宣科時,更關注的是教學進度和當堂的教學效果,忽略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和體驗數學的過程,置學習過程中的“想不到”於不顧,不能有效地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案,只是形式上的“放手”,實則牽着學生去合作、探究,不願真正放手讓學生去體驗問題、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這樣淡化探索,重模仿的教法,教師實質上還是“解題的指導者”,走出了新課程倡導的學生是探索知識的“主動建構者”的意境。

2、以分組合作學習、“熱鬧”的討論充當新課改“標籤”。 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樂於與他人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教學中評價學生的一個重要標準。部分教師刻意追求上課氣氛熱鬧,笑聲掌聲越多越好,使小組討論流於形式,討論問題數學思維層次低,指向不明,爲討論而討論,以問代講,“雙向交流”太多太濫,教學出現盲目性、隨意性,教學過程匆忙零亂,缺乏整體性。

3、評價的多樣化與呈現形式與中考指向“短路” 。新課改下數學學習評價要求多樣化,評價形式要通過“評分+評語”的形式呈現,而現實的升學壓力和功利性,教師忽視了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考什麼,教什麼”,“怎麼考,怎麼教”,“不考,不教”成爲課堂主旋律,教師更關注中考命題走向、題型分值,使課堂評價成爲一句空話。

4、課堂教學反思與課後體會混爲一談。常有教師專心課堂教學後記,把教師本人的教學實施過程與教學設計比較,描述課堂中出現的異常與教學目標的狀況差異,以及今後需改善之處的一些經驗與教訓,把課後體會混同於教學反思。真正的反思,不僅要對我們採取的那些教學行爲進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對支配這些行爲的潛在的教學觀念進行重新認識。

新課改的精神、理念要轉化爲實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精研、精思,方能曉其義,識其神。深入開展對新課程的研討交流,從主體認識上找根源,樹立“問題意識”,積極實踐,找差距,找問題,找不足。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素質,進一步深入探究新課改的內涵,真正走進初中數學新課程,爲實現新課程的理想而努力。

校長教學隨筆4

據統計可知,地球上的生物共有二百多萬種。這些生物千姿百態,變化萬千,蘊涵無窮奧妙。人類在接觸生物、認識生物、改造生物的過程中,同時也不斷地揭示生物蘊涵的奧妙,接受生物的啓示,引發了許多聯想,產生了諸多創造和發明。車和船的發明就是這樣的例子。我國古書記載:古人因“見飛蓬轉,而知爲車”(《淮南子》);“觀落葉浮,因以爲舟。”(《世本》)。“飛蓬”是一種草,葉散生,遭大風被拔起旋轉如輪狀,我們的祖先因此受到啓發而發明了車輪和車子。古人見到落葉能浮在水面上,聯想到讓木頭浮在水上以載人,就發明了船。如,美國牧羊少年傑福斯,因發現羊羣怕玫瑰花上的刺,而發明了帶刺的鐵絲網。人們受雁陣的啓示,在中長跑中採用了最科學、最優越的戰術--跟隨跑。

飛機的發明應歸功於生物的啓示。傳說我國西漢末年,就有人身插大鳥的翅膀,從高處滑翔下來。但直到上世紀初,由於航空發動機的發明和新材料的出現,才真正完成飛機的發明。

兩千多年前,埃及音樂家莫可裏在尼羅河邊散步。偶然間,他的腳踢到了一個東西,發出一種錚然好聽的聲音。莫可裏好奇地拾起來一看,原來是一個烏龜殼。殼內空氣因受到激烈的振動而共鳴,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他拿着烏龜殼興沖沖地回家再三端詳,反覆思索,根據烏龜殼的啓示,製出了世界上第一把小提琴。

更有趣的是鋼筋混凝土和紫外線理療儀的發明。十九世紀末,法國園藝家莫尼哀在觀察植物的根部時,發現植物盤根錯節的根系能牢牢地和土壤結合在一起,於是他聯想到用鐵絲來模仿植物的根系,用水泥來模仿土壤,讓厚厚的水泥將鐵絲包裹起來以製作花壇,結果花壇堅實異常,於是就發明了鋼筋混凝土。丹麥醫生芬津在家裏觀察貓曬太陽,發現貓隨着日光的移動而不斷變換位置。原來貓身上有個流膿的傷口,它總是把傷口對着太陽。芬津受到啓發,把光用到醫療上,用紫外線治療皮膚病,此法後來發展爲現代的理療。芬津因此獲諾貝爾獎。人們因看到貓、狗、鼠等小動物的四肢受傷後,本能地不斷用舌舔傷口,從而使傷口得以自愈而受到啓發。對此,美國的柯亨博士等人經研究發現了一種活性成分,被命名爲“表皮活性因子”(EGF),(表皮活性因子還被醫學家稱爲“美麗的根源”或“美容基因”,因爲它能激活衰老皮膚的細胞,對受損皮膚進行快速修復)。從此開闢了一生命科學研究的新領域--生長因子研究領域。1986年柯亨博士因此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科學發展到了今天,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仍然不斷受到生物的啓示。由於深入地研究了蝙蝠高度靈敏的超聲定位的本領,科學家發明了“聲納”。英國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根據這一原理還研製出了被稱爲“Batcane”的裝置。這種裝置能夠發出人耳無法聽到的超聲波,利用這種裝置,盲人能夠發現其前方周圍、甚至在其上文的障礙物。它作爲盲人走路的新型手杖,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由於深入地研究了蛙眼的功能以後,美國的仿生學家發明了一種命名爲“蛙眼”的儀器,它可以選擇並錄下只爲使用者所需的圖像,而對於不需要的圖像則不會作出反映。將這種“蛙眼”裝在飛機上,就可以探測導彈、進行空中偵察。由於研究了游泳冠軍--海豚和鯨的體型,讓最新式的核潛艇按海豚的輪廓和比例來建造,就使潛艇的航速提高了25%。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於是一門新型的邊緣科學“仿生學”便應運而生了。它使人們從無意地接受生物的啓示,變成有意地學習生物的“絕技”。

從蠶絲到人造絲;從變色龍到迷彩服;從野豬拱土御毒到防毒面具;從白蟻噴射的膠粘劑到幹膠炮彈;等等。世間充滿了大自然的恩賜,到處是人類觀察創新的結晶。從信鴿的定向飛行,到蒼蠅的翅振動;從蛇的紅外線定位,到鷹的電光眼;從蜘蛛絲到鱷魚淚;從葉脈的結構到動物的關節;等等。自然界充滿了祕密,到處是我們學習的課堂。相信同學們會充分利用這些來自大自然的啓示,不斷思維創新,爲人類造福。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