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發現》反思範文5篇

本文已影響7.81K人 

《有趣的發現》反思範文1

在教學過程中,我按預定的教學程序一步一步實施,在理解課文第三自然段時,採用了“創設情境,理解詞句”的方法,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爲了能讓學生在有效的活動中更好地理解三種昆蟲在大風來臨時的表現,我先播放颳大風的聲音,然後描述:小朋友們,現在大風來臨了,你是哪種昆蟲?當颳大風時,你在幹什麼呢?孩子們紛紛動了起來,有的變成了大翅膀的蝴蝶,大風來臨時在奮力地向前飛着;有的是小螞蟻,大風一刮,就躲到了石頭後面;還有的變成了小翅膀的蜻蜓,大風颳起來了,因爲力氣小擋不住大風便被吹落到海里去了……

《有趣的發現》反思範文5篇

表演完後,我讓孩子們大膽地說:“小朋友們,現在你們都是一隻只可愛的昆蟲,剛纔在大風來臨時,你們正在做什麼呢?”孩子們情緒高漲,有的說:“我是一隻可愛的蝴蝶,大風吹起來了,我張大翅膀使勁飛,結果勇敢的我活了下來。”有的說:“我是一隻小小的螞蟻,大風吹來了,我一下子就躲在岩石後面,鳳就吹不到我身上了!”說完還得意地學着螞蟻的樣子爬了幾下。這時一個同學垂頭喪氣地站來起來,他傷心地說:“我是一隻小翅膀的昆蟲,大風吹來了,我的力氣小,頂不住,被海風颳到海里去了淹死了。”說完還做了個倒地的動作,那滑稽的樣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這樣的課堂,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主動,課文重難點在學生的表演練說過程中迎刃而解了。

《有趣的發現》反思範文2

反覆朗讀,凸現主體,是切入該課文的突破口。現代教學觀強調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過程,認爲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主體活動,教師不可包辦代替。反覆朗讀凸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化傳統的煩瑣分析講解爲琅琅讀書聲,“激昂處還他激昂,委婉處還他委婉”,暢快忘情的'閱讀,使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學習熱情逐漸高漲。朗讀,激起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營造了一種活潑高漲的氣勢。語感語氣有了,內容有了,思想有了,篇章有了,學生真正成了行爲的主人、思維的主人、情感的主人。

給了學生一片創新的藍天,造就了學生髮表主見的天地。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在這堂課上,學生對學習內容有選擇的自由,可以選擇那些自以爲最有意義的語句作爲思考品賞的對象,去主動的獨立的體驗、感悟、思考,獲得啓迪;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大膽想象聯想,提出與衆不同的看法,闡述自己的理由,再在互相交流中思維碰撞,成果交流。文學欣賞沒有標準答案,給他們一個藝術再創造的空間去思考,雖然學生談出的理由不十分充足,甚至較膚淺,但他們已在教師信任的目光中形成了熱情,他們在積極思想、熱烈交流中流淌出了無以比擬的學習之樂,享受到了濃濃的審美樂趣。這樣不僅滿足了學生個人的需要,也是對學生自身價值的認可,它能喚起學生積極探討的活力,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了,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尊重。

《有趣的發現》反思範文3

培養小學生質疑的習慣應該從小做起。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不同見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給學生以表現的機會。

教師的提問應以啓發式、商討式爲主,讓學生覺得親切自然,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學生談、議自由,以開拓學生參與學習的空間,體現學習過程,使每個學生都成爲學習的主人,從而變語文教學課堂爲思維與各類活動的天地。如在學習課文第三節時,我問:你覺得達爾文找到答案容易嗎?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大部分學生都能找到“許多”“反覆”“終於”,可是一個孩子卻把小手舉得高高:“老師,我有補充!”他的小臉因爲激動而漲得通紅,“我覺得‘捉’‘觀察’‘比較’這些詞語也能體現出他的不容易來。

比如觀察,他必須有一定的目的去看這些昆蟲才叫觀察……”很顯然,他已經完全置身其中,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了,其他學生被他的回答感動了,於是更多的小手舉起來了:“老師,我知道‘比較’就是把一樣東西和另一樣東西比”……我想,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已經不再需要那樣“努力”地對學生進行所謂的思想教育了,當學生完全進入角色的時候,他們應該都能體會到科學家的人格魅力,爲科學家的精神所感動。

《有趣的發現》反思範文4

9月24日上午第一節課,學校領導和全體語文教師來到二(1)班教室聽我講《有趣的發現》這一課。上課前,我心情比較平靜。上課了,我反而緊張起來,說話聲音也有些顫抖,因爲畢竟是公開課嗎。自己也安慰自己別緊張,但是無濟於事。開始的教學還比較順當。當講完第二自然段後,我發現時間已經不多了,於是我更加緊張了,甚至有些慌亂。所以在講第三自然段時,由於學生根本不配合我,再加上我害怕拖堂,學生回答問題說不上來,我就替他們回答,基本是我在唱獨角戲。儘管這樣還是拖堂了。應該說這節課講的很不成功。我陷入反思之中,這節課到底失敗在哪裏呢?

這節課的重點、難點是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即達爾文通過反覆觀察比較,發現島上昆蟲的體形特點與氣候變化有密切關係。應該重點學習這個自然段。重點、難點部分的教學處理要害就是這節課的關鍵。而我在教學時沒有突出重點,擊破難點,抓住關鍵。

我們備課一般只注重備教材,很多時候忽略了備學生。我曾經帶過兩屆高段語文,已經初步瞭解了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所以,在備學生時無意中就把二年級學生當成五六年級學生來對待。教過高段學生再來教低段很着急。總覺得學生磨磨蹭蹭,太慢了。

因此,在設計教學方案時除了作好教學內容分析,突出重點,擊破難點,抓住關鍵外,一定要注重備學生。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智力能力水平,特別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心理特點來確定學生的學習方法、選擇教師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有趣的發現》反思範文5

有趣的發現》這篇課文記敘了生物學家達爾文發現在太平洋中的一個小島上只有兩種昆蟲:一種翅膀特別大,另一種是沒有翅膀或翅膀殘缺的。科學家爲了解開其中的迷,經過艱苦的科學研究,最後終於找到了答案。

剛剛走進文本,我有點無所適從。因爲我發現課文語言樸實,條理清晰,不適合有感情地朗讀,也從中找不到創新點,該怎麼上這一課呢?我決定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品味語言文字上,於平實中見紮實。

今天終於講完了這節課,自我感覺教學效果還不錯,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在品析詞句中感悟文章的內涵。

回顧整節課,我處處注重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通過換詞的方法幫學生理解了“著名”一詞,學生說出了“有名、出名”,我再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味:用哪個詞好?從而讓學生體會到課文用詞的準確,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引導學生髮現這個有趣的現象時,我也抓住了“要麼……要麼……”一詞,學生用它練習說話,在具體的語境中明白了“要麼”連在一起用,表示在兩種情況中選擇其中的一個,爲下面感受“奇怪”做了鋪墊。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對“反覆、許多、終於”等重點詞的理解,也讓學生知道了達爾文尋找答案歷盡艱辛。課文對奇怪現象產生的原因的分析,用了三個因果關係的句子,如果把這個直接告訴學生,二年級的孩子一定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問“文中用哪個詞語把原因和結果連起來了?”剛開始學生還不懂,但是在我的引導下,第三個關聯詞語學生一下子就說出來了。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想學生一定會有所收穫,對他們今後的閱讀理解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二、在指導點撥中發揮教師的作用。

備課中,學生每一內容的學習,我都做了精心的預設,所以在課堂上,我能在學生遇着困惑時及時點撥;學到知識時及時總結提升,使學生加深認識。在理解“達爾文找來許多昆蟲,反覆觀察比較,終於找到了答案。”這句話時,我先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子的意思:你從哪個詞中知道了什麼?學生抓住“許多、反覆、終於”等詞語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時我再總結。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