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教育不可取

本文已影響1.34W人 

打罵教育不可取,後天的啟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智力,努力幫助孩子解決成長的煩惱,很多孩子都是在小時候開始學會某項技能的,要學會挖掘孩子的興趣所在,以下是打罵教育不可取方法。

打罵教育不可取1

第一個問題是:“發生什麼事情了?”(讓孩子有機會説話)

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許多成人碰到突發狀況時,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斷:“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會打你。”“一定是你做錯事,某某才會斥責你。”

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從他的角度説説事情的經過,很可能冤枉孩子。況且,讓孩子有機會説話,即使真的是他的錯,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感覺如何?”(讓孩子情緒有個出口)

事情經過是客觀事實,當事人心裏受到的衝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無所謂是非對錯。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説出來而已。一旦説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就會好多了。

腦科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也就是説,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別人説什麼他都會聽不進去。總要等到他心情平靜下來,才可能冷靜思考。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我們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孩子夠冷靜之後,可以問他第三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你想要怎樣?”(家長不做批評或判斷)

這時不管孩子説出什麼驚人之語,先不要急着教訓他,而是冷靜的接着問他第四個問題:“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

打罵教育不可取

第四個問題:“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

在這個階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盪,想各種點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噁心的、幼稚的……腦力激盪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這時候不論聽到什麼,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點子的時候,就可以問他第五個問題。

第五個問題:“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

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每個方法的後果會是什麼?你可能會很訝異的發現,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後果。

如果他的認知有差距,這時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討論,讓他明白現實真相。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但是要避免説教,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

第六個問題:“你決定怎麼做?”(讓孩子檢視自己的判斷)

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如果他了解後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

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這樣子,他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第七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麼?” 並且表示支持。

當孩子説出自己希望如何幫助他時,家長一定要積極表示支持。或許孩子會説自己就能解決,這樣更有利於孩子加強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等到事情過去之後,問他最後一個問題。

第八個問題:“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

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以後出現類似的`事情便有了一定的處理方式了。如此練習幾次,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需要我們操心了。

打罵教育不可取2

懲罰方法:讓孩子做家務

“逼”孩子做家務是懲罰孩子的好方法。這種懲罰不會傷害寶寶的自尊,還可以鍛鍊寶寶的自理能力。當孩子做錯事,可以讓孩子做他不喜歡的家務,比如洗碗、拖地等等。

並且要告訴孩子,做家務是為了懲罰他的錯誤,孩子才知道以後不要犯錯,以免被爸媽抓去做家務。寶寶在做家務的時候,爸媽一定要看好注意安全,一些做不了的就適可而止。

懲罰方法:罰站/坐

孩子犯錯,如果來軟的不行,就來點硬的吧。不過孩子那麼小,體罰要有個度,比如罰站/坐。

在家裏找個角落,劃定為罰站/坐區域,當孩子做錯事需要懲罰的時候,就讓他在這個小區域內反思己過,注意時間不宜過長,且爸媽不要跟孩子對話,不要提供娛樂等。懲罰時間到後,爸媽要告訴孩子罰站/坐的原因,讓孩子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以後應該怎麼做。

懲罰方法:沒收玩具

孩子都愛玩具,有些孩子玩完不收拾,甚至亂丟玩具,整得一團糟。如果屢教不改,爸媽可以把孩子的玩具沒收,並告知孩子這是在懲罰他亂丟玩具,讓孩子知道懲罰的原因。

在沒收玩具的這段時間裏,家裏的其他成員不要買新的玩具給寶寶玩,這樣寶寶為了能玩到玩具,也就會乖乖地聽話了。

懲罰方法:沒收零食

除了沒收玩具,沒收零食也非常“殘酷”,孩子被沒收零食可不好過。當孩子做對了一件事,家長用零食嘉獎孩子,同理孩子做錯事,可以沒收零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