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大學生社會角色

本文已影響2.98W人 

如何做好大學生社會角色,我們都清楚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且隨着年齡的增長,角色也在增加。大學生也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以下如何做好大學生社會角色。

如何做好大學生社會角色1

作為大學生應明確其基本角色是“學生”, 主要表現為“德、才、能”的定位。“德”的定位, 就是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 完善的人格修養。“才”的定位, 不斷地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 學習先進科學知識, 培養創新精神, 提高綜合素質

社會角色對大學生的道德發展影響:

1、角色扮演可以強化大學生的自我認同。

自我認同是指人對自身所處社會位置的認同和肯定。自我認同與個人年齡和個人文化素養有重要聯繫。一個人的文化素質越高,其自我意識就越強,認識自我的能力也就越強,對自身的管理和約束能力也就越強,對個人道德發展的影響也就越大。大學時期是強化認同的時期,更是影響個人道德發展方向的重要時期。

大學時期是個人發展的特殊時期,在這個時期,個人會獨立思考社會中的種種現象,自主選擇社會現象中透出的社會價值觀念。但是受自身生活經驗和社會閲歷的影響,他們對社會的認知具有主觀想象性,對社會價值觀念的選擇自我傾向性較強。

一旦對社會價值觀念的認同出現了偏差,就會造成大學生的道德失範。角色扮演可以強化大學生的自我認同,而良性的角色扮演能促使大學生自我認同的合理發展,大學生只有正確的認識自我,才能更好提高自我修養,進而促進大學生道德的良性發展。

如何做好大學生社會角色

2、角色扮演可以促進大學生的社會性發展。

大學時期是大學生的再社會化時期,是大學生強化知識技能、形成獨立價值觀念、獲得社會生活技能,成為正式社會成員的過渡時期。在這一時期,個人渴望踏入社會、獨立生活。角色扮演可以使大學生提前瞭解、體驗各種社會行為。

透過角色的扮演,大學生可以學習一定的、實用性較強的社會技巧,如:工作面試考核、人際互動中的各種情境如理解和拒絕等等,同時也可以在瞭解社會多元價值觀基礎上思考和整理個人的價值觀。透過角色的扮演,其還能進一步認知和體驗各種社會角色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而透過這些體驗可以使大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綜合上述,角色扮演可以促進大學生的社會性發展。

3、角色扮演能為大學生提供平復情緒、釋放壓力的途徑,有利於減少大學生道德失範現象的產生。

隨着當前社會競爭的激化,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同時大學生生活經歷和社會閲歷的霞乏,諸多不利因素必然會對他們造成影響,造成其情緒失衡、心理產生障礙等不良結果,不利於大學生的道德發展。對於情緒失衡和心理產生障礙的大學生,角色扮演能為其提供平復情緒和釋放壓力的途徑。

透過角色的扮演,大學生能夠學習和了解不同社會角色的社會行為,通過表演的形式,體驗新角色的行為帶來的新鮮感,在表演的過程中平復心情,釋放壓力,從而能更積極地面對自己學習和生活上的壓力,避免道德失範現象的發生。

如何做好大學生社會角色2

當代大學生如何理解和扮演好社會角色?

1、大學生要提高對扮演的社會角色的認知能力。

社會角色不清這一社會角色失調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對社會角色的權利、義務和規範以及社會期待的領悟程度不夠。因此,要解決社會角色不清這一社會角色失調問題,首要的就是要提高對社會角色的認知能力和領悟程度。

2、大學生應充分了解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的.能力要求,並努力消除社會角色期望和要求之間的衝突。

社會角色衝突的根源是能力與期望和要求之間的衝突。一方面,大學生應該認清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學生應該要充分了解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對大學生自身的能力要求以及該社會角色背後社會和他人對社會角色要求與期望。

只有當兩者達到平衡的時候,才能有效地避免社會角色衝突的產生。而當兩者產生衝突時,要想完美解決問題,只能依靠大學生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來滿足該社會角色所需要的能力要求。

如何做好大學生社會角色 第2張

擴展資料:

大學生的社會角色的失調與控制

1、社會角色不清。

社會角色不清就是大學生對自己扮演的社會角色認知能力差,不明確自己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對社會角色的權利、義務和規範等認識不到位,以及對社會期待領悟程度不夠。最常見的主要表現是違反校紀校規等社會角色失調現象。

2、社會角色衝突。

社會角色衝突是指大學生在社會角色的扮演過程中,由於不同角色的角色規範、角色期待和角色要求不同,造成對某一具體角色扮演的矛盾和衝突。主要表現是:一方面大學生自身能力達不到所承擔的社會角色的要求,另一方面則是個人的願望和社會及他人對社會角色期望和要求之間的衝突。

如何做好大學生社會角色3

當代大學生焦慮的原因是什麼?

1、就業壓力

大學生患焦慮症從某種意義上説,是對未來失去信心的表現,之所以失去信心和我們現在的就業市場混亂有很大關係,現在招聘信息是千奇百怪,600塊錢的工作都大學生排隊去。

2、經濟壓力

貧窮會打敗精神,坐在課堂裏,擔心的是下週的生活費,下學期的學費,這樣讀書誰都會感到絕望。雖然現在有獎學金,助學基金,援學貸款……真正幫助到的人也不一定是貧困大學生,沒錢讀書是受罪,大學生貧窮到自殺,社會也應負上不可推卸的責任。

3、感情原因

昔人已乘寶馬去,此地空聞舊人哭。這是大學愛情的真實寫照,在校時戀愛,畢業就分手的情況很普遍,感情本來就是雙方面的,不好預知結果。最後有的走的灑脱,有的卻放不下,有些生活經歷不夠的大學生就鑽了死衚衕,患上了焦慮症。

如何做好大學生社會角色 第3張

4、精神壓力過大

精神壓力過大是由於就業壓力引起的,現在工作不好找,有人選擇繼續讀書,讀完本科,讀研究生,讀完研究生,讀博士等等,這些壓力讓一些人喘不過氣來,而患上焦慮症。

5、不良的校園文化

從電視到廣告,我們看到描寫的校園生活都是浪漫的、珠光寶氣的,講究吃,講究穿,與相實相比,這些會導致學生內心空虛,漠視生命,愛慕虛榮,都這都是焦慮症的催化劑。

6、學校教育問題

學校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也許是擴招的原因,學校都做到了教書,育人好像沒有學校做到,讓大學生的思想一片空白。

造成大學生焦慮原因還是挺多的,當出現焦慮的情況後,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緩解焦慮。日常生活中還能適當做一些運動,比如深蹲或者跳繩等。另外還能多找別人去溝通和交流,切記不要給自己增添更大的壓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