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學國學需要理解內容嗎

本文已影響2.98W人 

小孩學國學需要理解內容嗎,這幾年,在推廣國學的過程中,很多家長有一種疑惑:孩子那麼 國學內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難的,學起起來也比較困難,你媽小孩學國學需要理解內容嗎?

小孩學國學需要理解內容嗎1

理解不了,但是他們會提前瞭解這個知識點,而且潛移默化的有國學知識,在之後的學習上面會非常的輕鬆。

孩子到底要不要學習國學

孩子用不用學國學,雖然這已經是個十分老套的問題,到現在也沒個結果出來,不過由於現在學校都比較重視這塊,很多家長們也都讓自己孩子學習國學。

對於近幾年涌現出的國學熱,我一直都很關注的。

小孩學國學需要理解內容嗎

1、國學,一國所固有之學術也。一般來說,國學一般是指一個國家的傳統歷史文化與學術,因此也可以稱爲是國家的文學或學術。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爲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爲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爲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爲經、史、子、集四部,也有學者分爲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雖然國學內容這麼豐富,但我們平時所熟知的大抵也就是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那些。具體包括《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朱子家訓》《論語》《道德經》《易經》《孫子兵法》等等。

2、比如《三字經》,易讀押韻,琅琅上口,裏面有豐富的歷史地理知識,學齡前兒童適當讀讀,是很不錯的。而《論語》主要記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日常的言論和事蹟,而此書的內容也比較容易理解,即便到現在仍有借鑑意義。至於《道德經》《易經》《孫子兵法》中的精華就更多了,都是幾千年來沉澱下來的文化瑰寶,讀來讓人受益無窮。《弟子規》每天讀上一頁小故事,孩子們還是樂於接受的。但是越讀這書我就越感覺不對勁,如果我們的孩子都按照那裏面的規矩去做,孩子們的靈氣也基本被磨光了。

小孩學國學需要理解內容嗎2

如何看待國學?

作爲一個國學愛好者,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爲有兩個複雜的問題,一是家長動機的複雜;二是與之相應的魚龍混雜的教育市場的複雜。

三國演義中的三顧茅廬的故事 ,是大家津津樂道的。原文出自《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有一段水鏡先生(司馬徽)說:”孔明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爲密友。此四人務於精純,惟孔明獨觀其大略。嘗抱膝長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進可至刺史、郡守。衆問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樂毅,其纔不可量也。”玄德曰:“何潁川之多賢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觀天文,嘗謂羣星聚於潁分,其地必多賢士。“,按最後一句話的意思來說,水鏡先生對諸葛亮是很認同的。

漢語言真是博大精深,對於 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評價非常簡單直白:”務於精純“,即學問事業精深。”唯孔明獨觀其大略“,意思是隻有孔明是集大成者,博大而又精深。

所以諸葛亮流名千古,贏得了所有包括少年人的喜愛。

我們當然希望小孩子學成諸葛亮,而不是書呆子老古板。在作出替小孩報名前,需要了解我們所處的社會現狀與社羣意識,需要明確的知道選擇學習國學是否真的適宜。

我們應比較下學與不學國學的優劣區別之處,再作出我們的選擇。

爲何要學習國學?每個家長都有自己各種各樣的理由,總結下來不外就是:

1、自己尚古推賢,希望自家小孩成長爲賢能之士,通曉古今,博學多才;

2、希望自家小孩有文化、有知識、有素養,道德文章均有特長;

3、利用國學教育中的仁、義、禮、智、信等內容來薰陶思想品格,使之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有禮有信;

4、大家都在學,自己家小孩不學的話根本不行,會落後的;

小孩學國學需要理解內容嗎 第2張

5、國家都提倡的,當然要學了。

6、學學總沒有壞處,增長點知識罷了;

總之,就兩種心理:一是希望小孩子出人頭地,二是讓小孩子學習沒壞處,學不到也是混日子長個子的事。

這沒任何毛病,讓小孩學什麼國學、西學、機器人編程等等,都沒有任何問題。

我們的大人有各種各樣的'毛病,所有抉擇和行動上的問題,大都發生在大人身上。

要教育的先是家長,其次纔是孩子。

學習這件事,只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取長,讓小孩子的特長得到專業化訓練,在特長天賦上獲得長足進步,另一個作用是補短,讓小孩子的短板方面得到補足,從而不至於在競爭中因爲短板而失利。

早期階段,只有家長才能客觀的觀察出小孩子的特長與興趣,明瞭其短處和缺點,才能做出正確選擇。

唯有因材施教,纔不會誤了孩子。

如上所說,要讓小孩學習國學,首先不是去找個好老師,家長先得把自己弄清了,弄清自己要小孩去讀經典、學國學的動機,如果明瞭絕非是自己一廂情願的話,那麼下來就需要弄清自己對待國學的態度和修煉程度,最後,找個好老師。

家長千萬別一邊罵中醫、陰陽易經八卦、心學、神學,對傳統裏的所有的東西統統否定,恨不得打家孔家店,另外一邊又交納高額學費,裝喜歡,讓小孩去讀聖賢經典。 那樣極可能不但浪費時間和金錢,還在爲此後的孩子成長和家庭生活種下禍根。

如何找個好的國學老師?

如今國學大師很多,個個名頭來歷頭銜極度唬人,選擇老師,兩個凡是的原則,凡是說的漂亮、名頭越出類拔萃、目光遊離、行爲格局不貴的,都是假的,凡是精神不振、情志不伸或過度雞血的,都是假的。

真有修行出真功夫的國學老師,那必定是精氣神內斂充盈,神情飽滿,目光堅定,那必定是具備了一定的中國現代貴族氣質的。

有人或許會說我的描述,就像是在寫武俠小說,就差太陽穴鼓鼓內功武功高強了。愛信不信,上面的識之人術,十有九中。

曾國藩在冰鑑一書中曾提到過各種人類的行爲面相情況。有人會說,你說的是不是相由心生啊,我想說,您答對了一半,錯了另外一半,爲什麼呢?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相由心生:

“相由心生”源自佛教《無常經》:“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爲非物,可感之事,實爲非事”。

經典裏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來白話一下:世上各種各樣的事情,本來性狀樣子等是不確定的,其表現的性狀、美醜、好壞、高低、長短、功能等等,都是由心生髮出來的。比如我們所看見的黃桌子,其實是由心造作出來的。我們所能看見的東西(的特徵,比如桌子的黃色),其實並非那個東西的本身(黃色並非是桌子本身的),我們所感觸的事情(過程和結果),其實並非是事情本身(過程和結果充滿不確定)。

直白一點:永遠不要相信你的眼睛看到的是真實的,因爲眼睛(其實是你的心)會欺騙你,也不要相信一些事情我們所瞭解的事情一定是真實的,由於個體的認知偏差,同樣會看錯的。丟失了手機的人,看路邊的人都像是小偷,這也是相由心生的一種表現。

很久以前,看過一篇關於國人和西方三觀對比的文章,總結了中國當今社會的主流思想潮流,那就是國人大多數都具備很強的玄學思維。這意味着在中國,你不能照搬西方的家庭教育,如果那樣教育孩子,肯定會害他一輩子不快樂的。爲什麼呢?他一邊接觸社會,一邊受西式家庭教育,會越來越覺得與社會整體格格不入,交不到朋友,與人矛盾多多,這也很多外國人那麼喜歡中國,卻很難融入社羣的原因。

有些成人的自我西化教育是隱性而富有成效的,也有出現社會行爲上的格格不入的情況。現實中,由於信仰和思維教育的缺少,有些人光看看好茉塢大片,就完成了西化教育。

小孩學國學需要理解內容嗎 第3張

如果你是已脫離了玄學思維的家長,如果你想讓小孩子小時候快樂多一點,那麼,需要你瞭解一點國學。

無論你是西方實證主義者還是玄學思維主導或兩個分不清的,只要你不想孩子在未來某一天,會聽信那些在中國五六線城市鄉鎮搞女德教育復古逆流的騙子所言,你得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國學。

國學可不僅僅是唐詩宋詞,不僅僅那些人講的扭曲的假道學、假儒學及附佛外道學。

在信息如此發達,各種知識系統隨時觸手可得的時代裏,靜下來挖掘國學寶藏的人有不少,入寶山空手而歸則是大多數。

爲何會空手而歸?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自身不成器,二是跟錯人看錯書學錯了。

不成器如盛水之器,應該是不覆不漏不髒,才能盛得甘泉可用,才能解渴消乏 ,否則就是不成器。

跟錯人看錯書學錯東西,跟吃東西一樣,吃了毒食雜食,非但不能得到營養飽腹,反而會食物中毒,上吐下瀉,精神萎糜或狂躁。有些味道,有人能吃,或許未必適合你吃,這裏還有個體適應性的問題 。

另外,不要以爲上得了百家講壇的名家,講的內容就一定是可信,一定要自己仔細觀察調查清楚了,否則就會上當受騙。

用玄學思維裏的一句話來回答問題: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小孩學國學需要理解內容嗎3

一、什麼是國學?

對於國學,目前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一般認爲,國學是指以中國傳統文化典籍爲載體,表現中國民族傳統社會價值觀與道德倫理觀的思想體系。

二、學國學對孩子益處多 孩子到底要不要學國學,我們可以聽聽大師們怎麼說。

1、楊振寧說國學 “我小時候就讀很多《唐詩宋詞》,媽媽當時要求一天背一首,後來大一點就背《孟子》,父親每天用一個小時來教我《孟子》,教了一個半暑假,把將近三萬八千字《孟子》從頭到尾都背了。我讀了《孟子》就知道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國的哲學,對我這一生的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響,遠比那時候我的父親教微積分,找一個家庭教師教我微積分要有用得多。”

2、牟宗三說國學 “少兒讀經是中華文化的儲蓄銀行,中華文化最好的貨幣就是經典,在年幼時將最好的貨幣存在他們心中,他們長大後一定會知道怎麼用。”

3、季羨林說國學 中國可以成爲一個經濟大國,也可以成爲一個科技強國,但最根本的,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對於本民族文化的珍視是一個國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正在將文化的種子撒播在孩子的心裏,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華秋實,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將來必會凸現,爲這項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會使安放我們靈魂的精神家園更加美好

。 歷史上有名的人物如古代的孔子、孟子、老子,近現代的如胡適、魯迅、毛澤東等,無一不是從小的時候學習古代國學經典的。爲什麼學習古代經典就可以有這樣神奇的效果呢?原因很簡單,經典是教導人如何與宇宙萬物相處,如何正確看待世界,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開創事業,如何治理國家等等這些理論、方法、技巧,如果一個人從小就能將這些東西學到腦袋裏,等到長大以後隨着慢慢接觸世界、社會、人羣等等接觸到的一切,就會慢慢的理解小時侯學習的知識,假以時日,就會融會貫通。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接觸經典的國學是很有必要的。

小孩學國學需要理解內容嗎 第4張

三、寶寶如何學國學?

兒童學國學,主要目標是通過對期間孩童的德慧智全面的教育,能夠培養和提升孩子的道德品格,培養他們的感恩心、博愛心、忠孝心、寬容心、自省心,形成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以上善的道德能量啓迪孩子先天的慧性,使孩子在接收聖賢文化的同步,可以擁有智慧的頭腦,上善的品格。 根據孩子歲數大小以及領悟能力及興趣程度等不同情況,國學的學習大體可以經過三個時期: 1、0-2歲寶寶學國學 可以放讀經音頻最好是讀誦給寶寶聽 2、3-7歲寶寶學國學 可以領寶寶讀,每讀一字,應讓寶寶的手指指着所念的字,不認識不要緊,能背多少是多少 3、7-13歲寶寶學國學 讀熟,背熟。

四、如何理性看待社會上的國學熱?

國學的興起出發的本質是好的,但是由於利益化東西的加入,已經有些變質。很多人依靠國學班賺錢,背後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鏈,自從奧數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之後,國學有成爲奧數第二的趨勢。所以家長的獨立判斷很重要。不要總是問好不好,而要根據孩子的性格,家庭因素等綜全判斷,自己需要不需要,每天花多少時間合適。 貼心提醒:家長們根據自身的情況,適當陪孩子讀些國學,然後把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再一起分享。先尊重個體差異,從差異裏面再尋找出一些共性,然後再探索出一份適合自己家裏的方法。抱着研究的態度,而不是靠着天賜良藥,這樣的心態纔是科學的。國學和奧數一樣,它們是中性的,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就看你怎麼使用它。用得好,會提升孩子的思維水平,用得不好,那就是一種毒藥。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