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

本文已影響2.53W人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

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1

週五的時候幼兒園組織年輕教師對金老師的半日活動進行觀摩學習。通過半天時間的觀察,發現對自己的收穫還是很大的,有很多方面在今後自己組織半日活動時都能學習和借鑑。

金老師是一個很有魅力的老師。這個魅力不僅僅表現在外在,更體現在她的叫教學過程中語言、眼神以及肢體語言的運用上。從每一個細節都可以看出金老師的用心。

一:教學有計劃:

金老師的整個半日活動緊緊有條,每一個環節之間都過度的非常自然、流暢。能夠嚴格按照半日活動的流程安排和周幾乎額的內容開展各項活動。可見金老師在之前做了很充足的準備,很用心。

二:創意亮點多:

一走進中六班的教室,我們就會發現很多新奇又好玩的東西:教室的掛飾、主題牆的裝飾、自然角的植物等。這次的觀摩學習讓我印象深刻的有花式點名(讓幼兒說一樣自己喜歡的水果來進行點名活動很新穎又好玩。)還是就是音樂課的發聲練習(用老師和小朋友打招呼的方式進行發聲練習很好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關注細節:

金老師是一個認真、細心的教師,特別關注孩子的生活狀況,很多細節都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比如:吃完早餐讓每個幼兒都去漱口,將保護牙齒的理念灌輸在幼兒的平時生活中;及時關注幼兒的飲水情況,針對春天這個季節特徵讓幼兒多喝水;在開展戶外活動之前提醒幼兒將外套脫掉等等。

四:教學活動開展的有生有色:

不管是教具準備方面還是教態實施以及教學過程中師幼互動方面,金老師都能收放自如。在進行“你覺得蝸牛的殼像什麼”的環節中能很好的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引導幼兒自主發揮想象、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讓每一個幼兒都參與其中。

總體來說金老師的半日活動開展的很順利,但是在幾個小環節處理上可以更好:如多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時間、更好的運用教師的語言來提醒幼兒等。希望經過這次觀摩活動的學習在以後自己開展半日活動時也能像金老師一樣收放自如,和孩子們友好相處。

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2

區域活動,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爲主的方式開展個別化的自主學習活動。爲了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得到鍛鍊和學習,我省開展了幼兒園區角活動評比.三月份我們鐵東區選取了8所幼兒園參加評選,教工幼兒園和旭虹早教幼兒園被省裏抽檢.這次活動從去年開始就進行了,我們除配合市初檢外,還多次下到幼兒園進行指導.通過這次檢查指導,使我對幼兒園活動區的活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提升.下面是我的幾點反思:

一、教師活動前的用心準備使我很受觸動

準備是第一環節,其中包括區域環境的創設和區域材料的準備。在區域活動中,活動環境和材料是活動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在與環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孩子纔會獲得經驗和知識。教師充分利用特定的空間和四周牆壁展示與課的主題相關的資料、照片或孩子的美術製作作品。比如“巧手區”:使用湯勺勺豆子、繫鞋帶、編辮子等;“益智區”:用小木棍排序粗細長短、加減編應用題等;“表演區”:蚌殼做成沙球,竹塊做成快板等進行打擊樂等。教師的用心準備給孩子提供了創造和學習的空間。

二、教師有目的的組織與指導使幼兒玩得開心

組織與指導是區域活動的主體部分,在這個環節裏,活動完全是自由的。幼兒自主地選擇遊戲材料,選擇活動內容和合作夥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願進行遊戲。在活動中教師完全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幼兒創造性地、主動地活動,推動和激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幼兒的主動參與和教師的協助參與使區角活動變得更有興趣性和教育意義.幼兒玩得非常開心!

三、活動後的總結評價恰當好處

總結評價是開展區域活動的第三個環節,也是區域活動的結束環節,這一環節的目的在於引導幼兒自發自願地進行交流、討論,積極表達情感、共享快樂、共解難題提升經驗。提供充分表現、交流、學習的機會,同時激發其參與再次活動的慾望。評價的結果也往往影響到幼兒以後活動的情況,評價對幼兒進一步發展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因此,教師在評價中很注重幼兒創造性的發展。教師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進行評價總結,有全班進行的,由分組討論的,還有讓幼兒自己評價的,也有老師指點迷津等。幼兒的自主評價和教師的全面評價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使區域活動的過程感覺很完整。

區域活動是幼兒最快樂的活動,如何創造一個適合幼兒主動發展的環境,如何進一步調動幼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如何更好地爲幼兒的主動發展服務,是我們幼兒教師努力要做的作爲教研員我們要給教師創造更多的平臺進行展示和交流,不斷地進行研究,使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得到學習和發展.

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3

20xx年4月1日,在撫寧縣榆關鎮中心幼兒園,幼兒組市級骨幹教師開展了《幼兒園教學評價》學習研討活動。在本次活動中,高靜老師進行了《幼兒園教學評價》專題講座,崔潔老師上了一節大班《梅花》活動課,大家將教學活動評價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進行了研討。

高靜講座的主要內容:

一、共同學習《綱要》教育評價內容

二、共同學習《綱要》組織與實施中的教學評價內容

三、教學評價理論知識概述

(一)概念辨析:評估、評價、教育評價、教學評價

(二)教學評價的功能:導向功能、反饋功能、激勵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功能

(三)教學評價的類型: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常模參照評價和標準參照評價;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和外部評價。

(四)教學評價的原則:1.導向性原則。2.科學性原則。3.公正性原則。4.有效性原則。5.以學爲本原則。6.多元化原則。7.教育性原則。

(五)教學評價的過程:1、明確教學評價的問題。2、明確教學評價的目的。3、確立教學評價的指標和標準。根據教學目標確定評價的範圍,列出評價指標,制定評價的標準。4、收集信息。5、分析信息。6、反饋信息。7、調整與改進。

(六)教學評價的發展趨勢

四、幼兒園教學活動的評價

(一)幼兒園教學活動與教學活動評價

(二)教學評價的基本價值取向

(三)當前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改革呈現出下列一些新的基本趨勢和特點

(四)新課程倡導發展性評價,其基本表現

五、共同學習有代表性的教學評價表

(一)理論專家提出的幼兒園教學評價表

(二)有專家引領並進行實驗的幼兒園教學評價表

(三)園所進行實驗的幼兒園教學評價表

(四)我市區的幼兒園教學評價表

六、共同學習專家文章:幼兒園日常教育活動中教師的反思性評價

崔潔老師的《梅花》活動課

崔潔老師心思細膩、心靈手巧,她的活動課有很多環節讓人深有體會:請幼兒聞花香會提前在假花上噴上香水;請幼兒觀察梅花後將梅花粘貼在衣袖上以免亂放;請幼兒做小魔術師點擊鼠標開出朵朵梅花(美觀、易操作);幼兒做好的梅花圖教師準備好裱畫的底版;作品完成了一起合個影留個紀念……

活動課結束後,全體教師針對活動進行了研討活動,大家各抒己見,研討氛圍十分熱烈。由於時間關係活動結束時大家仍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本次活動引我深思的有兩個問題:

第一:深感教師的專業素質對教學評價影響的重要。

新《綱要》充分肯定了幼兒教師在教育、兒童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時對教師素質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與挑戰。新《綱要》的教育理念與精神的貫徹、實施關鍵在教師。能否對幼兒實施高素質的教育,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關鍵在於教師的素質。作爲專業教育者,教師的素質首先體現在教師的專業素質上,而教師的專業素質集中體現在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上,這也正是當前教師培訓過程中所強調的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和發展的基本方向。通過這次深入學習幼兒園教學評價我深深感到教師對自己專業化的認識與自我提高的意願對於幼教的發展實在是太重要了。

第二:深感教育的不平等現象

當“教育的不平等、不公平”很早出現在耳邊的時候,我沒有太大的感觸,只是想國家大、很多地方窮,應該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可是這次活動親歷在撫寧縣榆關鎮中心幼兒園的活動室,我深深體會了什麼是教育的不平等。4月1日,還沒到停止供暖日期的時候,這個幼兒園的活動室已經沒有了暖氣,冰冷透骨了。難道幾天的供暖都做不到嗎?這僅僅是“窮”的問題嗎?

最後的反思:我們,到底可以爲幼教做點什麼!?可以爲孩子們做點什麼!?

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4

開學初或許因爲對於物品不熟悉,對於程序有點短暫的忘卻情有可原,但現在已經是大班下學期了,孩子們該是能很好地去解決這類生活小問題了,顯然我高估了我的這羣孩子。是什麼原因阻礙了孩子該有的成長呢?過多的包辦,過多的限制,這多的干預,讓孩子也慢慢習慣了接受,習慣了求助。於是,我們決定對班級幼兒的生活教育來一次大的變革,讓孩子學會做事,真正展示大班幼兒該有的自主、活力和風采。

我們首先做的就是讓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爲大班幼兒,他們具備了基本的自我服務能力,一方面鞏固他們既有的生活能力外,我們也應該爲其制定一些新的生活技能學習,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成長,同時滿足他們成長的榮譽體驗。因此,我們試着相信孩子是很棒的,改革中我們解放了自己的“服務”角色,開始讓孩子去實現服務自我:自己整理飯後桌面和地面,自己接水,自己起牀疊被,自己擦小椅子,自己便後擦屁股,生活過渡五一節自主安排自己的活動,學習活動前自己做好準備工作,如取蠟筆、鉛筆、膠水等,設置值日生小班長主動幫助老師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榜樣演示中孩子們很快地學會了更多的生活本領,這不單是一個動作的學會,更多的是幼兒一種自主意識、自主能力的培養。另外,我們還鼓勵幼兒別人的事情幫着做、大家的事情一起做。學會做事,就要從小事起步,紮紮實實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最終勝任一件大事。我們的“學會做事”生活教育已經開始貫穿與生活的每一天,我們的孩子也比以前更會處事,這種價值將會延續,相信明天我們的孩子會是出色的、自主的、能幹的!

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5

昆蟲的世界充滿了生機,充滿了趣味。無論是絢麗多彩的春天,還是驕陽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隨處可見昆蟲忙碌的身影。面對這一切,成人可能會不屑一顧,而孩子卻會歡呼雀躍,用充滿好奇的眼睛去觀望,用充滿靈性的耳朵去聆聽,大餡餅這個故事發生在有趣的螞蟻家族,藉助這個故事可以讓幼兒對螞蟻的生活習性有更多的瞭解,活動設計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讓幼兒瞭解螞蟻家族團結合作的搬運過程和有趣的分工情況,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在活動過程中以遊戲的形式進行,使整個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帶領幼兒用報紙當作大餡餅,學習有力的吆喝聲,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

整個教學活動下來,我覺得故事的內容很獨特,裏面的對話工整、有序,闡述的道理明顯、易懂,整個環節把握得比較合理,但同時也帶給我一些啓示。

1、第一環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的興趣我沒有引導好,當幼兒回答螞蟻在搬石頭時,我沒有很好引導,導致幼兒以爲真的是大石頭。其實我可以引導他們,“這真的是大石頭嗎?”引出這是一片香腸,不是石頭。

2、在講述第三張圖片時,應該重點講述,上課時我有點急,“螞蟻爲什麼要吆喝着把大餡餅運回洞?”這個問題我沒有拋出去,導致這張圖片沒有講透,還可以讓孩子學習螞蟻們的吆喝聲“嘿喲,嘿喲”。

3、講述故事時,我一張張地出示,讓孩子一張張地看,一張張地講,讓他們猜測下一張圖片的事情,幼兒不太會猜對,有點難度,其實,可以把圖片一起出示,讓幼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概念。

4、最後環節遊戲《運餡餅》,讓幼兒切身體驗小螞蟻搬運食物的過程,將分工與合作在遊戲中體現出來。遊戲,能使整個過程動靜結合。但是我在遊戲前沒有講清楚遊戲規則,導致孩子都拿着刀,不知怎麼玩了,要是能講一下6人一組,二人當兵蟻,四人當工蟻,那麼他們就清楚了。可能是用了玩具刀的緣故,導致孩子對刀非常感興趣,看起來也有點危險,刀可以不用。《運餡餅》的兒歌一時半會不大可能學會,我想:不要也可以,就讓他們一邊搬大餡餅,一邊吆喝:“嘿喲嘿喲嘿喲嘿喲……”就可以了。

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但留給我的啓示會一直引領我今後的教學工作,相信:只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一定會在教育教學中有所突破與長進的。

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6

情景描述:又到了區域活動時間了,幼兒像往常一樣,拿了區域牌,開心地進入自己喜歡的活動區遊戲。而我就在旁邊當一名觀察者,觀察孩子們在區域活動中的表現,瞭解他們在語言、交往方面的表現,並且在孩子們需要的時候,適時得給予一些指導和幫助。

今天和往常一樣,娃娃家還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活動區,來這裏的人也最多。毛毛進入娃娃家後拿起玩具手機給媽媽打電話,雯雯進了娃娃家後看見毛毛手中的電話,上前就搶,嘴裏還說着:“我打一個,我打一個。”兩個孩子開始爭搶起來,把那些“小朋友要一塊兒玩、和小朋友商量商量”的話拋在了腦後。我等了一會兒,兩人還是僵持不下,誰也不肯讓,而且看情形,她們馬上就要來告狀了,看來非要我出馬了。於是,我馬上走過去說:“雯雯,毛毛是小妹妹,先讓她打行嗎?”雯雯雖然停止了爭搶,但是仍不甘心地看着毛毛的手機。這樣不行,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我靈機一動,去其他班上又借了一部電話,並大聲說:“鈴……鈴……雯雯快來接電話,媽媽找你。”只見雯雯滿心歡喜地跑去接電話,並和媽媽聊了起來。矛盾化解了,雯雯也投入到愉快的遊戲中去了。看來我這招轉移注意力的辦法還真是有效。

評價反思:

小班幼兒年齡小,常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爲準與他人交往,且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而發生爭搶,教師可以利用幼兒情緒易轉移這一特點,適時地介入並加以引導,使“糾紛”很快化解。這樣,既保證了遊戲的正常開展,又不影響幼兒的遊戲情緒,真可謂一舉兩得。

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7

手指點畫是一種新的作畫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也能讓孩子們體會到不同作畫方式所帶來的不同樂趣。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蘋果是小朋友們經常接觸的水果之一。《手指點畫:秋天的蘋果樹》這節美術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習用手指點畫蘋果,使用不同的方法繪畫出大小不一,疏密不同的蘋果,同時讓幼兒對不同的美術表現形式產生興趣,體驗點畫活動的快樂。

在課前我作了充分的材料準備,如:幼兒操作材料是人手一份畫有蘋果樹的A4紙、紅色顏料每組一份。當我出示範畫的時候,孩子們的注意力全被我吸引了,有的說"這是果樹"還有的說"哇!好漂亮啊!"。整個活動構思我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點,使他們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本節活動中,我親自示範點畫蘋果,重點講解了點畫蘋果的技巧和做完畫後的注意事項。我發現孩子們的積極性還是蠻高的,畫的也很不錯。

總而言之,每一次活動後總能總結出自己許多的不足之處。如:教案設計方面、過程、教師迴應等都存在着許多問題,看來自己應該在不斷的努力與學習、實踐、反思中錘鍊自我,才能更好的學習如何引導孩子,讓孩子和我一起快樂的成長。

在每一個活動中,只要能讓孩子們處於歡樂之中,能體驗到自己的成就感,這也讓我無比欣慰。我是經常告誡自己:一個活動,不在於教師如何的精彩,而在於孩子在學中的快樂,這樣我也會感到滿足了……

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8

聽了中班年級組的同題異構活動,感動於兩位老師認真的教學準備與精心的教學設計,聽後讓我深受啓發。同一個音樂活動,可以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演繹,x老師的細心沉穩,x老師的活潑生動,都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整個活動都能以小青蛙的動物形象吸引住孩子們的興趣,x老師路線圖設計新穎、x老師的遊戲情景化貫穿始末這些都特別適合中班小朋友的學習興趣和年齡發展特點。在活動後,我們聽課的老師和兩位執教老師也進行了說課評課的互動交流,雙方都頗有收益。

一、摒棄花俏,讓活動返璞歸真。

x老師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中,注重了“環保教育”,在圖譜中也運用了香蕉皮,可是縱觀整個音樂活動,環保目標的加入總覺得有點牽強,與音樂的歌詞似乎也沒有什麼聯繫,所以我覺得可不作爲本次活動的目標來達成。而可以針對歌唱或者加入樂器來合奏方面的要求來制定目標更爲恰當。

x老師多次利用青蛙的教具,讓幼兒一次次的學習送小青蛙回家,從而加深對“說”部分節奏的掌握,這樣的想法是比較好的。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家的圖形譜和小青蛙的圖片最後沒有再被利用起來,顯得有點多餘。所以我建議邱老師可以再考慮一下圖形譜的設計與利用。圖形譜可以再活潑形象點,那樣更吸引幼兒。

二、尊重自主,突出幼兒歌唱學習的主動性。

兩個活動都有一個小小的不足,就是在歌曲的說唱部分都關注了“說”部分的學習,但對“歌”部分的學習,有點過於倉促了。歌曲的前面部分的歌詞其實還是有一點的難度的,在讓幼兒傾聽一遍或者兩遍以後就讓幼兒學會演唱,還是不太實際的。所以這個時候,應該注意到幼兒演唱時候出現了一定的困難,教師應該給予一定的幫助與練習。如能讓幼兒真正切實地去發現問題從而自主的學習演唱,那樣的話就更棒了。

另外,x老師在活動中多次請到個別的孩子來表演,對幼兒來說壓力是比較大的。我覺得邱老師可以在演唱形式方面再注重點變化,鼓勵更多的孩子自主的加入演唱。在創編部分則建議提供一個小動物形象加以創編練習即可,更多的小動物則可以作爲延伸活動開展。

x老師在讓幼兒進行樂器演奏方面花費了較多的時間空手練習、模仿演奏。這部分幼兒的自主性學習也不是很突出,建議老師在這個環節的樂器打擊演奏方面可以加以簡化,不必再讓幼兒認識樂器,學習樂器演奏方法,只在最後用樂器作爲伴奏來加深歌唱效果即可。

一個活動的成功與否,往往有很多細小的因素決定。所以不管是座位的安排佈局、圖形譜的設計、環節的設置等等方面,都要做到充分的考慮和準備,這次聽課活動也讓我從中獲取了許多有價值的經驗,感謝兩位老師辛苦的付出!

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9

區域活動又開始了,今天我們要求孩子利用不同材料製作小豬,崢崢選來選去拿了一個土豆作爲小豬胖胖的身體,可身上什麼也沒有,怎麼辦呢?我就鼓勵他自己想辦法解決。於是,他選了一張黃色的彩紙來做小豬的鼻子等各部位的器官,並貼了兩隻大耳朵、一個大鼻子、又畫了兩隻小眼睛,接着開始做小豬的四隻腳了,可是不知道爲什麼,他做着做着就停下來了,想了一會,還是不行,他走到我跟前對我說:“老師,我的小豬爲什麼腿都瘸了呀?”我看了一下他們桌子上都有幾個小的土豆、山芋,就對崢崢說:“你去找一找,哪些東西比較小點,能夠做小豬的腿的?”他開始找了一會沒找到,於是動翻翻、西翻翻,突然發現了一小土豆,正好可以做小豬的腿,困難解決了,他又開始做了……不一會,崢崢開心地對我說:“老師,你看這是我做的小豬。”我及時表揚:“你真棒!”

反思:

我覺得在我們各個主題活動的開展中,不斷地在區角活動中增添與主題活動相關的材料,讓孩子隨着主題活動的開展而有東西可操作,有東西可玩,讓孩子自由選擇操作,發揮孩子的自由想象。在孩子遇到問題時,我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發展孩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孩子再一次遇到問題時,我又適當進行引導,還是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聰明的孩子一點就通,想到了好辦法。孩子在製作後體驗到了製作的愉快與成功的喜悅。教師及時對孩子進行表揚,更是讓孩子無比的激動與興奮。

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10

上學期是我園準備市示範園檢查的一學期,爲了更好的迎接示範園的檢查,聽課安排上我們以觀察教師教育教學組織實施策略爲重點,一共聽課並記載了大中小班教師50節教育活動。具體情況是:

一、每週隨機下班聽課沒有很好的落實時間。

上學期開學初環境檢查中有部分班級的環境創設兒童化、教育性體現不夠,因此全園班級在九月份都重新優化環境,教師們都留在班級創設因此常規聽課安排沒有很好執行。十月份重點指點教師的教育活動,十一月份才進班連續一週的常規活動檢查,使常規聽課活動沒有很好的落實實施。雖然是因爲大的檢查活動的關係,但也反映了日常工作安排的條理性和自我要求嚴謹的不足。

二、具體聽課情況分析

(一)好的現象

1、部分教師特別是大班主班教師組織實施活動認真,能仔細分析教材和孩子現狀準備,教學中能關注幼兒的學習特點,積極引導幼兒合作、探究學習,幼兒在活動中思維活躍,參與積極。

2、能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促進了教學過程的真正優化。教師們都能根據幼兒園班級配備的電腦、實物展示臺、電視機、數碼相機等現代化教學設備,合理的運用於教學中,讓幼兒直觀形象的感知教學內容,使教學活動生動有趣,有效的優化了教學過程。

(二)不足的表現

1、教師們在專業上還需進一步學習,提高教材的分析處理能力、組織教學的能力以及師幼互動的能力,加強專業素養。

2、個別教師活動準備不夠充分,教師方法和手段簡單粗糙,特別是對教材的重難點把握不準,缺乏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2、教學常規無要求或要求不細緻具體,表現在有的教師爲不影響教學進程對出現的影響教學秩序的現象視若無睹。

3、部分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還需進一步轉變,具體表現爲教學中走教案;教師教授多等現象。

三、自我反思

1、自我診斷:

(1)聽課安排缺乏計劃性和條理性,突擊性聽課或爲接待檢查而聽課較多,紮紮實實按聽課制度落實少。

(2)聽課中較多關注教師的教學情況,對幼兒學習狀況關注不夠,也較少專門分析。

(3)聽課後反饋也多從教師執教情況進行分析總結,較少針對教材和幼兒學習現狀幫助教師分析活動實施的得失。

2、改進提高:

(1)端正“聽課”思想,理清聽課含義。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學》對於“聽課”是這樣解釋的:a.幫助教師們改進他們的教育技巧,b.聽他們講課並給予分析,c.研究教育經驗,d.監督作息制度的遵守情況。作爲業務園長我們要帶着研究的態度走進教室,走近教師,和教師一起學習、鑽研、提高、成長,讓教師明白我們來聽課主要是幫助她們解決教學問題,而不是檢查監督她們的工作,消除教師的戒備、牴觸情緒,共同搞好教學工作。

(2)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引領能力,要多讀書、勤于思考,勤於動筆記錄、分析聽課中發現的問題,在書籍與理論中尋求解決方法,經常進行聽課情況的報告分析,對聽課的分析材料加以綜合,然後有針對性的對教師作專題報告。

(3)作爲業務園長我們在完成上級和園長佈置的工作外,一定要理清工作思路,要沉下心來研究教材、研究教師,這是我們的工作性質賦予我們的工作職責。立足幫助教師專業成長的高度,以聽課來幫助教師成長,幫助教師分析他採用的教育方法,給他以實際幫助。

(4)每學期有計劃、有重點的追蹤幾位教師組織的活動,對教師進行診斷,連續聽一個領域或一個主題的活動,在聽課時我們不僅要觀察教師的教育狀況,還應全面記錄幼兒的學習狀態,與教師共同研究教學問題,爲教師改進工作質量提出合理化建議。

只要我們落實好聽評課活動,多研究、多探討、多發現、多鑽研、;勤思考、勤歸納、勤梳理、勤總結,我們一定回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專業指導力的發展與提高!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吧!

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11

組織小班角色遊戲時,我在“娃娃家”投放了各式各樣的玩具,有煤氣竈、鍋、鏟、杯子、碗、盤子、衣服、梳子、電吹風、剪刀、衣架、洗衣機、熱水器等。遊戲前,我特地向孩子們提出要求:“要愛惜玩具,不爭搶,玩後要把玩具放回原處。”孩子們都響亮地回答:“知道了。”可是,遊戲還沒開始,孩子們就亂了套了,琳琳和娜娜像拉大鋸似的搶着鍋子,娜娜說:“這是我的,我先拿到的。”琳琳說:“我是媽媽,我才能煮飯。”琛琛哭着跑過來:“老師,明明搶我的手機,不讓我當爸爸。”明明爭辯着:“他是弟弟,我纔是爸爸,弟弟不能全手機。”琪琪和詩詩爲搶電吹風也吵了起來……遊戲無法進行下去了。

我準備了那麼多的玩具材料,目的是激發幼兒對遊戲的興趣,促進遊戲的發展,但結果是幼兒對玩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遊戲卻無法開展下去。問題正是出在我沒有充分考慮小班幼兒的遊戲特點。小班幼兒模仿和從衆心理強,看到同伴玩什麼也要跟着玩什麼,所以會出現爭搶角色、爭搶玩具的現象。可見只投放種類多樣,但數量只有一套的玩具是無法使遊戲順利開展的。

有了前車之鑑,在接下來的遊戲中,我在每個“娃娃家”投放了兩套及以上的玩具。孩子手頭都有玩具了,爭搶現象確實少了很多。可是,新的問題出現了。只見每個“娃娃家”的桌子上都堆滿了碗、盤子、勺子等,地上也放着菜籃子、洗菜盆等。峯峯從菜籃裏拿了一個蘿蔔,望着滿桌子的東西不知道往哪兒放,最後乾脆掀開鍋蓋把蘿蔔放在鍋裏;寧寧拿起所有瓶瓶罐罐全往鍋裏扔……又亂了套了。

投放數量充足、種類多樣的玩具減少了爭執和衝突,但新的問題隨之而來,究其原因還是我對小班幼兒缺乏全面、深入的瞭解。小班幼兒生活經驗有限,遊戲內容相對單純,因而玩具多了反而影響遊戲的開展,而只能停留在簡單的玩具操作上。,那麼,如何科學地爲小班的角色遊戲投放玩具材料呢經過幾次嘗試,我逐漸明白:同一主題的材料應多套,但種類數量不能過多,應根據階段分層次投放玩具。遊戲初期的玩具種類一般以四五種爲宜,相同材料以兩套爲宜。隨着遊戲開展的需要和孩子經驗的豐富,可逐步增加玩具的種類和數量,以推進遊戲情節的發展,豐富遊戲內容。

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12

生活環節是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幼兒一日生活的養成有助於良好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的發展。由此可見,幼兒一日生活環節中的點滴小事對於孩子來說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教委領導的組織下,我們一起觀看了視頻中幼兒園裏幼兒的一日生活情景。看後我恍然大悟,原來平時我們給孩子的束縛太多,孩子們的一日生活也可以在有秩序的情況下變得如此豐富多彩,而不是一味的按部就班。

首先展現的是入園好時光。核心理念是要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來到幼兒園要有一定的安全感,能積極愉悅的參加入園活動。怎樣才能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呢?就是在於老師們平時怎樣和孩子進行溝通教育。視頻中,幼兒來到幼兒園在老師的引領下觀看圖片,看圖片裏的小朋友是怎樣疊衣服、疊口罩、疊圍巾的。之後老師和孩子一邊說兒歌一邊疊衣服,孩子們從中找到了樂趣,而不是單純的去疊衣服。細想我們平時是怎樣做的,我們只是幫助孩子脫下衣服然後代替他們疊好,久而久之就有了依賴。我們的工作量增多,從而覺得工作枯燥、乏味。

趣味點名環節。幼兒每人扮演一種小動物,老師點幼兒的名字,點到的幼兒要說出自己是一種什麼動物,然後模仿該動物的基本特徵。這樣既鍛鍊了幼兒的積極參與的表現能力又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使得點名環節更生動有趣了。想想我們的點名,平時只是形式,毫無興趣可言。

趣味盥洗。核心理念是懂得盥洗對身體健康的好處,並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感受盥洗所帶來的舒適和愉悅的心情。視頻中的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唱着兒歌輕輕鬆鬆就把小手洗乾淨了。久而久之孩子就在盥洗過程中就把衛生習慣慢慢養成了。在今後我們和幼兒盥洗時也要吸取別人的優點,爭取把好的習慣引領到我們的孩子身上。

溫馨用餐。在進餐過程中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喜歡吃多種食物,不挑食。

視頻中的孩子在吃飯時會自己介紹今天的飯菜,說出它們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好處,孩子們吃得很開心。看到這裏想起我們的孩子在吃飯時的種.種,要想有好的改進不去反覆的重複現狀,就要在今後的一日生活中下足功夫,使之眼前一亮。

看了以上的幾個案例,使我真正明白了一日常規並不是只用來約束和管教幼兒的。而是在活動中協助幼兒能更好的融入到集體生活中,讓幼兒能自由的投入、參與、嘗試到日常常規中。活動時要挖掘孩子的亮點,注重孩子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每個孩子的事都不是小事,老師要耐心的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每個孩子的進步都要盡收眼底,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爲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日常行爲習慣,我們要努力爲孩子創造一個安全、愉快、輕鬆的學習環境。

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13

觀察記錄:

開展區域活動的時間又到了,孩子一切就緒,就待老師發號施令了。爲增加孩子們開展區域活動的興趣,我會定期在區角添加一些活動材料,在每次活動前都會向孩子介紹新玩具。這次區域活動我沒有給孩子們分配區域,而是讓他們自由選擇區域開展活動。基本上每次區域活動都是給孩子們分配好區域內容,時間久了會讓活動很死板,顯得侷限性。但要是突破原有的活動模式,我難免會對活動有很大的擔憂和顧忌。我們班的孩子都非常的活躍,這樣把它們放散開去,會不會亂成一團,以至一發不可收拾?沒有指定性,會不會有爭搶玩具的現象?這樣那樣的問題在我的腦海裏呈現。當然,在活動前對孩子們的活動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活動開始了,孩子紛紛選擇區域、材料、同伴遊戲了。

一開始的時候還有很多小朋友來問我:“老師,玩具可以玩嗎?”“可以,區域裏的材料都可以玩,但是要保護好這些玩具,玩好要整理好。”劉熙、貝貝、思雅幾個人在位子上認真的玩編織“蘋果、西瓜、籃子……”這是新加入的玩具,孩子還不怎麼會編織,於是我稍稍進行指導。之後我再去觀察發現他們根據範例及我的指導已經編織的很完美了。孩子的仿編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鄧楠天、黃瑩、高穎幾個在玩辦家家。看着她們的情景表演,我是既佩服又好笑。佩服的是,由於材料有限,孩子自己創設材料。她們把外套豎直抱在懷裏當做小寶寶,自己折碗筷等。好笑的.是,她們完全投入到情景中,學着大人的行爲舉止,學的有模有樣的,真乃是一位位的小大人啊!可見她們平時關注大人的行爲舉止,大班的孩子有着很強的模仿慾望。有的孩子這個玩了會整理好又換了地方,有的孩子邀請其他的孩子進入自己的區域遊戲,有的孩子在觀看他人遊戲。

觀察反思:

活動開展的很順利,我之前的多種顧忌全然消失,沒有亂哄哄的現象。意想不到的是,這樣開放式的活動反而使活動更有生趣,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區域、選擇材料、選擇夥伴,反而顯得井然有序了。發現孩子們有着自己的人際交往,行爲模式,遊戲方法,而作爲老師的我則在旁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適當的時候進行指導給予幫助。在我的關注指導下,孩子玩的很投入很開心,但願時間在那一刻多停留會。形式多樣的區域活動有助於孩子游戲的興趣,在活動上有深層次的突破,在以後的活動中我也將會嘗試新的活動形式,讓活動變得更有意義。

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14

本月我們大班組的關注重點是就是關於值日生的活動,而且這次活動也將作爲大班組的一次實踐性活動。所以我將生活活動有機的與學習活動結合到了一起。整體來看這次活動還是有價值的,也是有必要的。基本達成了活動目標,把我們小朋友以前對於值日生制度較爲淡化的,在這裏強化了一下。比如,天氣預報在沒有老師的提醒下,已經在角落裏冷漠了好長一段時間,通過此次活動,使幼兒又繼續開始關注班級的這項工作。

活動開始,我用一首優美好聽的“值日生歌”導入,受到了小朋友的歡迎,而其中有幾句不適合我們幼兒園小朋友,“先到學校來拔草,再給花兒把水澆”所以將之改動成“喝水杯子擺擺好,再給花兒把水澆”,教育就是這樣的,我們要隨機應變把不適合的改成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在過程中,我用了自己班的小值日生隨機拍了他們的幾個鏡頭,卻發現這些鏡頭幼兒很感興趣,很能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教育目的。而在之後的延伸活動中,我們班將每週選舉一次“每週之星”,這個名稱的選舉得到了幼兒的贊同,大家也都爲做上小明星而努力,都積極的參與到了活動中。

而對於這次活動,課前也是做了充分的準備,方案也是經教研組的研討之後形成的,爲了這次活動,整個教研組下了不少功夫,在這裏我要說一聲謝謝。

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活動反思15

一、背景: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區域活動這一活動形式滿足了孩子們不同的發展需要,尊重了孩子們的個別差異,它爲孩子們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動機會,其潛在的教育價值也不斷被挖掘出來。因此,它越來越被我們老師所重視,成了孩子們在幼兒園生活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案例:

一天,在區域活動中,我們增加了新的材料——夾東西。根據孩子們不同的能力,我們分別提供了紙團、紅棗和玻璃球,讓孩子們用相同粗細的筷子嘗試從一個碗夾到另一個相同高度的碗中。孩子們對新的材料很感興趣,都想來玩一玩。

這一天,小林最先來到了生活區,他一眼就看到玻璃球還沒有人玩,於是就端出了夾玻璃球這個最高層次玩了起來。在班上,小林的動手能力相對比較弱,他試了好幾次,怎麼也夾不起來。我在邊上看了他約有五六分鐘,看他老是夾不起來,於是就走過去,蹲下來輕輕地對小林說:“小林,你試試夾紙團好嗎?”小林擡頭看看我,搖搖頭說:“不,我就是要玩珠子。”我又勸了他好一會,極力轉移他的注意力,可是一直沒有效果,小林堅持要玩玻璃球。沒辦法,我只能手把手地教他夾,可是還是不行。小林的動作是對了,但手不靈活,用力的方法不對。就這樣,我們夾了好一會兒,小林忽然擡頭對我說:“楊老師,你給我一個調羹吧!調羹我會舀的。”我聽了,心裏咯噔一下,心想:給不給他呢?如果給他調羹,就沒有按要求進行活動,材料提供的目的達不到。而且,給了小林調羹,其他的孩子也會要,這可怎麼辦呢?回頭又一想:現在小林的興趣在玻璃珠上,因此,他不會去考慮換材料,可也與能老是讓小林坐着呀?於是我從櫃子裏找出了一個很小很小的調羹,交給小林。小林拿到調羹就開始勺起來。一開始是一顆一顆地勺,接着就是兩顆兩顆地勺,在勺兩顆的時候,他得意地擡頭看着我說:“楊老師,你看!”

第二天,區域活動開始了,只見小林選擇了第一個層次——夾紙團,慢慢地夾者,他的動作比較準確,夾地很專心。

三、分析與反思:

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總會發現,孩子們並不會按照他們自己的水平來選擇適合他們活動的材料的,他們往往只是按自己對材料感興趣的程度來選擇。那麼如何引導孩子來選擇適合他們的活動材料,做到既不干預太多,又不錯失任何一個具有教育價值的機會呢?

在這個案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給他調羹對不對?

一開始,當小林選擇最高一個層次時,我們都看的出來,小林並沒有想到自己會不會夾玻璃球,他只是想玩玻璃球。當我極力地想轉移他的注意力時,小林還是在盯着他的玻璃球,這時,小林的注意力、興趣點全被玻璃球吸引了。當小林夾來夾去還是不行時,他嘗試了第一次地自我的調整,對我提出要用調羹的要求。這時,小林經過嘗試已經瞭解到了自己還不會用筷子來夾玻璃球,這個要求自己達不到,但此時他很想玩玻璃球,怎麼辦呢?於是他

想到了自己會用調羹,就向我提出要用調羹的要求。這時是他自己在給自己一個臺階下。當時我的內心是十分矛盾的,因爲,我的心中的即時目標是固定的。在經過一陣掙扎後,我最終選擇了尊重他,給了小林調羹,滿足了他這時的需要。在隨後的活動中,小林進行了第二次的自我調整,他嘗試用小調羹一次舀兩個玻璃球。並在第二天嘗試了第一個層次的活動。到這時,我的問題解決了。

通過這個案例,我認識到了幾點:

一、目標應隨孩子的需要靈活調整。

有時,我們往往太執着於自己的活動目標,而忽視了孩子自身的需要,順着孩子一些,也許會出現另一番天地。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在同化和順應的基礎上的知識、行爲的重新建構過程。小林要玩玻璃球,但按老師提供的要求他並不能達到,怎麼辦呢?小林他通過自我的調整,徵求老師的幫助,降低了要求,達到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同時,他也在給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提高自己舀的難度,這也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在第二天,小林自然而然的選擇了適合自己能力的材料進行活動。在這個案例中,正是因爲後來我尊重了小林的已有發展水平、能力和經驗學習方式,才使小林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興趣的滿足,使他第二天又進行了第二次嘗試(第一層次),逐步得到提高。

二、方法應靈活多樣。

在《指南》中說“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教師要根據本《指南》,從本地、本園的條件出發,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並靈活地執行。”當小林在開始活動時,我首先運用了觀察的方法,看看小林是怎樣進行嘗試的,當發現他有困難時,我進行了指導、幫助。一開始,我從預定目標出發,想轉移小林的興趣,但這個困難實在是很大,於是我用了示範的方法進行幫助,但這個效果也不大,最後我支持了小林的要求,先讓他用調羹來舀,從小林原有的能力上逐步進行提高,這樣既保護了小林嘗試的積極性,又提高了小林手的靈活控制能力,這樣和樂而不爲呢?

三、介入之前,要學會積極等待。

積極等待是指對消極等待而言,它是指在活動中教師至始至終關注幼兒的活動,當幼兒出現困難時,不是急於介入,而是給予一定的等待時間,讓幼兒通過充分的操作、探索,儘可能自己解決問題。如果小林在我轉移他的興趣時,追隨了我,那麼可能小林的困難就不

存在了,他的興趣將因着一次的活動而告終,值得慶幸的是小林始終堅持了自己的想法,而我也尊重並支持了小林的選擇,這樣才更好地讓小林在自己操作的過程中瞭解了自己的困難,產生了矛盾衝突,從而進行了自我調整,自己來想辦法嘗試解決。

在今後的活動中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觀察、分析的能力,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能力、特點,及時調整目標,進行支持、合作、引導,使每個孩子都得到滿足和成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