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兒童教育的4大誤區

本文已影響8.8K人 

家長對兒童教育的4大誤區,讓你的寶寶越來越聰明,成長過程中也會伴隨很多的煩惱,在幼兒時期培養孩子的能力是比較輕鬆的,以下是家長對兒童教育的4大誤區方法。

家長對兒童教育的4大誤區1

誤區1:超前型

爲讓自己的孩子贏在人生競爭的起跑線上,“提前開始”、“越早越好”已經成爲許多家長對幼兒早期教育的普遍信條。但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盲目超前往往使幼兒學得快忘得也快,孩子過早對學習產生厭倦。

誤區2:技能型

幼兒教育需要體、智、美、德和諧發展,然而目前許多家長存在重視幼兒學習珠心算、彈鋼琴等技能,而忽視了幼兒智力、情感的發展。適當的生活技能固然對幼兒一生的發展十分必要,但大多特色班爲孩子進行技能培訓只是爲了家長的需求,違反了孩子心理、生理髮展階段,這樣不僅加重了孩子的負擔,還會導致孩子將來缺乏獨立思維的能力。

家長對兒童教育的4大誤區

誤區3:跟風型

一些家長不是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來爲孩子選擇特色班,而是看社會上流行什麼就給孩子上什麼班,今天美術素質,明天劍橋雙語,弄得孩子十分不適。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各種能力發展的時間也是不同的。因此,家長在選擇的時候,要考慮到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儘可能在保護孩子興趣的同時讓孩子的興趣得到延伸。

誤區4:玩樂型

部分家長誤認爲讓孩子過一個快樂的童年就是讓孩子盡情地玩樂,這樣純粹玩大的孩子一旦上了小學就會產生嚴重的不適應。因爲幼兒良好的早期教育是一個人對社會的知識和技能的建構的基礎,所以,幼兒不僅要過一個快樂的童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產生思索,掌握各種交流的工具,爲小學教育打下基礎。

家長對兒童教育的4大誤區2

誤區一:家長很愛孩子,孩子卻不喜歡。

孩子渴了,想喝礦泉水,而家長認爲鮑魚營養豐富,孩子偏偏不喜歡。

家長給孩子買高級的玩具,而孩子偏偏喜歡擺弄一些不值錢的小玩意兒。

您處心積慮地花費很多,孩子還不開心,原因是,這些不是孩子需要的。不需要的東西,就體現不出它的價值。

誤區二:以爲上補習班是提高成績的好方法

現在的補習班,名目繁多,如雨後春筍般,將孩子們層層包圍。家長花費了金錢,好像心裏就得到安慰,會不會想到,孩子的辛勞與壓抑。孩子平時的課業負擔,還不夠繁重?沉重的書包,已令他們壓彎了腰。

從科學角度講,大腦皮層不是用來思考的,而是受身體和情緒的控制。人在疲勞狀態下,有情緒困擾時,他的記憶、分析、判斷能力消失。會產生憤怒、生氣、害怕等情緒。不僅健康受到影響,還會表現爲厭學,學習拖沓,封閉自我,不和人交流。甚至會有猝死或自殺等極端現象的發生。

誤區三:總是抱怨現在的教育體制有問題

有一些家長,理解孩子的辛苦,和孩子一樣,經常對當前的中國教育品頭論足。弄得孩子也怨聲載道。

遇事抱怨,不是積極解決問題的方法。

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各有其利弊。客觀上講,應該取長補短。回顧歷史,每個時代,都有其侷限性。抱怨社會、體制,於事無補。家長該有這樣的理念與遠見:立足於自己與孩子,讓孩子有發展的空間。任何一個環境,都可以幫助孩子成就夢想。

給孩子這樣的人生定位:所有的變化都是機遇,讓你自己痛苦的人,都是天使。自己纔是主人,主宰自己的命運。

家長對兒童教育的4大誤區 第2張

誤區四:成績不好的孩子,一定不聰明

孩子的智能分很多種,有聽覺、視覺、語言、體驗、邏輯、社交等很多方面。

學校教育,重視應試,主要考覈孩子語言文字與數理邏輯的智能。而其他技能均不在應試的範疇。這就造成家長嚴重的誤區,以爲孩子成績不理想,就不會成才。

如果達爾文、愛因斯坦的媽媽,也聽了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就放棄對孩子的培養,或一味要求他們像其他孩子一樣,那麼,科學會停滯多少年?

李安的數學成績,是負分,絲毫沒影響他成爲一名大導演。

海藍老師講了個動物學校的故事,發人深省。

兔子跑的快,偏讓它去游泳、飛翔,結果淹死了、摔死了。

對於孩子,令他擅長的地方發揮到極致,就會成功。

爲了取得滿意的成績,以損害孩子的身心作爲代價,以破壞親子關係作爲代價,猶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啊。

誤區五:嚴格的教育,是對孩子負責。

古語有:一日不打,上房揭瓦。靠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是教育的最低層次。指責、批評、命令、說教,僅次之。

這些方法,看似嚴格,而造成的負面影響,甚至可能伴隨孩子一生。

問題發生了,家長應該認真分析,這個問題,是孩子的問題、自己的問題,還是環境的問題?

如果是孩子的問題,要學會接受和傾聽。瞭解孩子需要什麼。

如果是自己的問題,要客觀描述,不批評、指責,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如難過、擔心,以及對自己的影響,最後提出希望。這樣的交流,孩子對家長的想法,會得到明確的判斷和理解,得到有效的溝通。

接下來,是以孩子喜歡的`方式,幫助他。

智慧的父母,在家庭中,主動營造溫馨的氛圍,注重自己的個人成長,身體力行地做孩子的榜樣,影響孩子。這纔是家長中的九段高手。

嚴格的教育,本來的出發點,是對孩子負責。這是沒有錯的。而家長往往以對孩子好的名義,傷害了孩子,破壞了親子關係。

如果可以心平氣和、語重心長地和孩子交流,以合理的方式幫孩子解決問題,何必怒髮衝冠、求全責備呢?

誤區六:孩子改變行爲習慣,太難了

一個人行爲改變的過程依次是:知而未動、知而心動、知而行動、動而堅持、修成正果。這是個漸進的過程。

很多時候,因爲家長的粗心、疏忽、武斷,導致前功盡棄。

對於孩子而言,持之以恆做一件事情的難度,大過成人。而家長習慣於孩子做事的萌芽階段,以責怪的口吻打壓孩子。諸如,孩子學習剛有點進步,或培養某種好習慣的初期,家長會說,“才考這麼點分,就驕傲。離滿分遠着呢!”或者在孩子意識到問題,努力改變的過程中,不及時發現,給予肯定和鼓勵。孩子的學習熱情一下子消失,星星之火,被一盆冷水澆滅了。自信心也受到了打擊。

家長需要具備一雙慧眼,即時發現孩子知而心動、知而行動的苗頭,鼓勵孩子再接再厲。

誤區七:家長的目標,就是孩子的目標。

很多家長,在孩子身上充滿了期待。而這份期待,孩子卻不以爲然,依舊我行我素。

沒有人會爲了其他人的目標而努力,有很多方法幫助孩子實現他的願望,同時實現我們家長的願望。

家長希望孩子成績提高,孩子期待一份嚮往已久的禮物。在成績與禮物之間,就有一個結合點。可以把這個禮物的樣子,讓孩子畫在一張紙上,分割爲若干天,去完成。每天完成幾分之一,日久天長,孩子看到他的願望一天天地臨近,會主動地做好該做的事情。在達成願望的那一刻,孩子的成績提高了,他的獎勵也得到了。豈不皆大歡喜!在這過程中,培養了孩子自我規劃、自我管理的能力,自律性、抗挫力。

在幫助孩子實現目標的同時,把自己的目標放進去,纔是明智的做法。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願天下父母,用您的愛心與耐心,以正確的理念與方法,培養孩子,使他們的夢想成爲現實,也使他們成爲對社會有用的棟樑之才!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