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天不開心是怎麼回事

本文已影響3.75K人 

孩子每天不開心是怎麼回事,讓你的寶寶越來越聰明,適當減輕孩子的壓力是很重要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不能“偏科”,孩子每天不開心是怎麼回事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孩子每天不開心是怎麼回事1

對尚未有是非觀念的小小孩來說,表達情感方式,多從模仿與觀察中學習。當爸比媽咪與寶寶嬉戲時。

若小寶貝對大人出現無意識的攻擊或揮拍行爲時,父母沒有適當予以制止與教育,就會造成寶寶“誤以爲”可用“打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開心或喜歡的心情。

父母親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帶來深遠影響。以孩子學步期中常見的“跌倒”爲例,若因怕孩子難堪、傷心,而把跌倒當下的失誤,歸咎於如地板等外力。

孩子每天不開心是怎麼回事

會讓孩子養成“不開心=別人的錯”這項錯誤認知,日後面臨不順心,就會養成以“報復”手段來解決問題。

當寶寶的攻擊行爲出現時,除了釐清原因之外,千萬不可用以暴制暴態度教育下一代,應以充分溝通錯誤爲先,並予以適度開導安撫,才能真正對症下藥,有效扭轉孩子歪曲的人格。

在處理糾紛的過程中,別以爲孩子還小,家長就能敷衍了事。除了明訂規則,幫助孩子判斷對錯;面對寶寶犯錯,在告誡之餘,應適時站在孩子的立場替他著想

孩子每天不開心是怎麼回事2

父母有時會給孩子蓋上受害者的帽子,讓孩子變消極

明明的媽媽回想了一下自己平時對明明講的話,發現孩子消極的原因裏有很大自己的因素。媽媽平時愛對人說明明是個念舊的孩子,特別重感情。

這樣一句貌似表揚的評價讓明明非常受用。他確實如媽媽所願的,變得越來越重感情。所以他拒絕新的學校,拒絕新的老師和同學。媽媽爲他戴上的這頂大帽子,讓明明不知道該如何轉換自己的角色,情不自禁的變得消極了起來。

幸好明明的媽媽沒有讓明明覺得他是一個受害者,所以明明的消極情緒只要稍加調整就可以很好的恢復,有些孩子可就沒這麼幸運了。

“你怎麼總是這麼毛毛躁躁的?”“一看就不是個讀書的料,跟你爸一樣去做苦力吧!”“你肯定做不好,別動了別動了,我來!”這些話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

有些家長會情不自禁的將自己的孩子放在一個弱者或者說受害者的角色,覺得他什麼都不行,毛躁、讀不進去書、家務沒大人做得好。

可這不正是孩子應該的樣子嗎

他如果什麼都做得很好還要監護人幹嘛?自己照顧自己不就可以了?

但家長們不這麼想,他們用大帽子緊緊的把孩子扣住,還以爲自己是對孩子好。殊不知這樣消極的話語會讓孩子潛意識裏認爲自己就是毛躁的,自己就是讀不進去書,自己就是什麼事情都幹不好。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孩子的思維一旦形成消極定勢,將很難再逆轉回來。

鼓勵孩子爲他人着想,孩子纔有機會去感受自己的價值和力量

孩子每天不開心是怎麼回事 第2張

家長可以嘗試着教會孩子爲他人着想,用這種辦法讓孩子來感受自己的價值和力量,一個有價值和有力量的孩子,是很難會有消極思想的。

那麼如何鼓勵孩子去爲他人着想呢?

鼓勵孩子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即可。

爲他人着想的基礎就是,能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媽媽帶圓圓到樓下廣場上和小朋友玩,圓圓看中了別人的一個玩具,一把搶了過來拿自己手上玩,小朋友不開心了,拿着另一個小玩具照着圓圓的頭打了過去。

雙方家長很快把他們分開了。這時候,如果是不講道理的家長,看到另一個小朋友用工具打圓圓的頭,肯定會批評對方孩子。講道理的家長肯定第一反應是責罵自己的孩子,爲什麼要去搶別人的玩具。而不管哪種結果,都是會以孩子的哭鬧告終。

但圓圓的媽媽是這樣處理的。

她問圓圓,如果被人搶你的玩具,你會怎麼辦?

圓圓愣住了,明顯沒想到媽媽會這樣問,但他想了一下之後很不好意思的小聲說,我也會打他的。孩子站在對方的角度,意識到了對方的行爲是情有可原的。然後媽媽帶圓圓去跟別的小朋友道了歉,並且用自己的玩具去與對方做了交換,兩個孩子現在變成了好朋友。

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讓孩子充分去體諒對方,把消極的情緒變成積極的行爲,這對孩子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

孩子每天不開心是怎麼回事 第3張

孩子消極,家長怎樣讓孩子脫離呢?

如果孩子已經產生了消極情緒,作爲家長,要如何幫助孩子從這種情境中脫離出來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種辦法。

01、“質疑”思維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網上對於王菲的女兒竇靖童的各方面打扮非常質疑,說她長得太醜、裝扮太另類、像個不良少年等等等等。

如果是我們普通的媽媽,面對這些質疑可能會說“我覺得我女兒就很好”,這樣一句話看似對網上的抨擊做了迴應,但實際上只是自欺欺人。

可王菲不是這樣說的,她說“他們說難看就難看了?”輕飄飄一句質疑,打擊了所有的否定羣體。

我們的孩子有消極思維時,也可以這樣教一下他,老師罵孩子不認真時,讓孩子仔細想一想,老師說的只是他這一題不認真,並不是跟他戴了個帽子,說他做什麼事情都不認真。上文的明明說同學不喜歡他了,這種想法是不是對的呢?會不會對方根本就沒有看見呢?

孩子在遇到消極的問題時,自己靜下心來認真的想一想,也許事情孩子自己就給解決了。有些消極的想法是經不起推敲的,孩子學會分析問題,消極情緒可能也就不存在了。

02、家長要學會幽默

小胖剛剛開始學練琴時,降調總是彈不清楚,每次練琴時媽媽拿着一把尺子在旁邊監督,說只要彈錯一次就打一次屁股,邊打邊說“降降降”,孩子彈得小心翼翼,可該出錯時還是出錯。

有一次練琴時爸爸看到了,這一大一小劍拔弩張的樣子讓爸爸忍俊不禁,結果在孩子彈得好好的時候,爸爸跑過去對着小胖的屁股輕輕的打了幾下,邊打邊笑着說“打得胖子不敢‘降’,我先打了免得等下媽媽再打!”

小胖無緣無故捱打,本來準備哭的,結果聽到爸爸搞笑的話語一下子笑了起來,劍拔弩張的氣氛不在了,小胖笑眯眯彈的時候,出錯率居然明顯下降了。

幽默的家長會用一句話讓孩子消極的情緒一掃而光,這也是很多爸媽們需要修煉的一個課程。孩子做事長時間做不好,可能就會產生抱怨的心態,家長可以運用自己幽默的能力逗孩子開心,在孩子開心並且成功後,要告訴孩子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個艱難的過程中,扶持自己走向成功的就是積極的心態。

孩子每天不開心是怎麼回事 第4張

03、對孩子多用肯定,少用否定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肯定孩子細小的`付出和努力,對待孩子的錯誤要寬容。

要知道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爲他有犯錯的權利。面對孩子重複犯錯時,多用“親生的,親生的”來安慰一下自己吧。少打擊孩子的自信,多肯定孩子的努力,相信,你的孩子也可以逐漸走出消極的陰霾的。

人類從遠古時期開始就學會了居安思危,在平靜中發現問題,在安逸時看到危機,消極思想可以說是古人類得以生存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武器。消極,是刻進我們DNA裏的一種思維模式。

但隨着人類發展至今,過多的關注於消極思維和負面信息,讓我們逐漸跟不不上時代的步伐和節奏,所以我們開始逐步調整。成年人在經過了漫長的訓練後已經可以逐漸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可是還沒有調整過來的孩子,就容易活得很累。家長們要教會孩子直面消極情緒,想辦法認識它,並且打敗它,將我們自己的法子傳授給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夠更加積極和陽光。

孩子每天不開心是怎麼回事3

1、不能低估一個孩子的判斷力,他們的直覺很準,能判斷出父母開不開心。如果一個家庭不和諧,這個家裏的孩子多半不快樂!

2、不開心是會傳染的,就像感冒可以傳染一樣。當一個母親不開心的時候,她的孩子也不會開心,孩子與父母連結,不管你怎樣把自己僞裝成一個強大樂觀的人,孩子也能明顯地感覺到你的不開心。

3、孩子的情緒就是父母內心的一面鏡子。可是當一個孩子變得不快樂,當不快樂成爲一種感情基調,這種不快樂就多半源於父母。那不是孩子的情緒,只是一種與父母情緒的共鳴。

孩子每天不開心是怎麼回事 第5張

4、深圳某中學運動會開幕式上,某班學生打出這樣的標語:“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孩子學習是爲了家長,當孩子無法滿足家長,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家長開心,他就會自暴自棄。所以一個孩子能不能快樂成長,和他的成績無關,更可能和他的父母有關。

5、讓父母開心,是他們的初衷和本能。很多家長他們焦慮孩子身上出了“問題”,反過來想想,可能根源於家長。快樂的家長養不出不快樂的孩子,不快樂的家長難以養出快樂的孩子,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都是成人,要爲自己的情緒負責,更要爲孩子的情緒負責。一是自己的成長;二是孩子的成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