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天不高興是不是有心理病

本文已影響1.21W人 

孩子每天不高興是不是有心理病,好孩子的發展離不開家庭的努力,孩子能力是否出衆決定未來發展高度,應該與孩子共同解決問題,一同成爲更好的人。看看孩子每天不高興是不是有心理病。

孩子每天不高興是不是有心理病1

01.“質疑”思維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網上對於王菲的女兒竇靖童的各方面打扮非常質疑,說她長得太醜、裝扮太另類、像個不良少年等等等等。

如果是我們普通的媽媽,面對這些質疑可能會說“我覺得我女兒就很好”,這樣一句話看似對網上的抨擊做了迴應,但實際上只是自欺欺人。

可王菲不是這樣說的,她說“他們說難看就難看了?”輕飄飄一句質疑,打擊了所有的否定羣體。

我們的孩子有消極思維時,也可以這樣教一下他,老師罵孩子不認真時,讓孩子仔細想一想,老師說的只是他這一題不認真,並不是跟他戴了個帽子,說他做什麼事情都不認真。上文的明明說同學不喜歡他了,這種想法是不是對的呢?會不會對方根本就沒有看見呢?

孩子在遇到消極的問題時,自己靜下心來認真的想一想,也許事情孩子自己就給解決了。有些消極的想法是經不起推敲的,孩子學會分析問題,消極情緒可能也就不存在了。

孩子每天不高興是不是有心理病

02.家長要學會幽默

小胖剛剛開始學練琴時,降調總是彈不清楚,每次練琴時媽媽拿着一把尺子在旁邊監督,說只要彈錯一次就打一次屁股,邊打邊說“降降降”,孩子彈得小心翼翼,可該出錯時還是出錯。

有一次練琴時爸爸看到了,這一大一小劍拔弩張的樣子讓爸爸忍俊不禁,結果在孩子彈得好好的時候,爸爸跑過去對着小胖的屁股輕輕的打了幾下,邊打邊笑着說“打得胖子不敢‘降’,我先打了免得等下媽媽再打!”

小胖無緣無故捱打,本來準備哭的,結果聽到爸爸搞笑的話語一下子笑了起來,劍拔弩張的氣氛不在了,小胖笑眯眯彈的時候,出錯率居然明顯下降了。

幽默的家長會用一句話讓孩子消極的情緒一掃而光,這也是很多爸媽們需要修煉的一個課程。孩子做事長時間做不好,可能就會產生抱怨的心態,家長可以運用自己幽默的能力逗孩子開心,在孩子開心並且成功後,要告訴孩子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個艱難的過程中,扶持自己走向成功的就是積極的心態。

03.對孩子多用肯定,少用否定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肯定孩子細小的付出和努力,對待孩子的錯誤要寬容。

要知道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爲他有犯錯的權利。面對孩子重複犯錯時,多用“親生的,親生的”來安慰一下自己吧。少打擊孩子的自信,多肯定孩子的努力,相信,你的孩子也可以逐漸走出消極的陰霾的。

人類從遠古時期開始就學會了居安思危,在平靜中發現問題,在安逸時看到危機,消極思想可以說是古人類得以生存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武器。消極,是刻進我們DNA裏的一種思維模式。

但隨着人類發展至今,過多的關注於消極思維和負面信息,讓我們逐漸跟不不上時代的步伐和節奏,所以我們開始逐步調整。成年人在經過了漫長的訓練後已經可以逐漸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可是還沒有調整過來的孩子,就容易活得很累。家長們要教會孩子直面消極情緒,想辦法認識它,並且打敗它,將我們自己的法子傳授給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夠更加積極和陽光。

孩子每天不高興是不是有心理病2

青少年有哪些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比較常見的就是抑鬱、焦慮等一些情緒問題,其他的還有強迫症、恐懼症、分離轉換障礙等,像精神發育遲滯、孤獨症、精神分裂症這些重性精神障礙相對要少一些,並且也很容易被家長或老師發現。家長們往往容易關注到孩子失眠的問題,其實這往往只是抑鬱、焦慮等一些心理疾病的具體臨牀表現而已,基本上很少有原發性失眠。

孩子每天不高興是不是有心理病 第2張

這些跡象表明,孩子的心理健康可能出問題了!

雖然家長們不一定是醫生,但還是可以通過對孩子的心理活動和行爲的觀察發現一些跡象。

心理疾病,最主要的是心理及行爲方面有異常表現,比如,不開心、煩躁,幹什麼都沒興趣,話變少了,也不跟父母交流,行爲退縮,也不願意出門找朋友同學了,做事變得拖拖拉拉的,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自殘自傷行爲等。另外就是生理上的一些異常表現,如食慾下降,或者暴飲暴食,體重下降或增加,失眠。以及一些非特異性軀體不適,比如胃腸功能紊亂、心慌心悸等。女孩子可能還會出現月經紊亂甚至停經。還有一些青少年兒童,常常會出現一到要上學或考試就肚子痛、頭痛或者其他一些不舒服的症狀,去內外科檢查又什麼問題也沒有,這往往也是一些心理疾病的軀體表現。

孩子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怎麼辦?

第一,需要重視,不要等悲劇發生了才後悔莫及;

其次,需要客觀規範處理,簡單來說就是懷疑孩子有心理問題,建議還是到公立醫院精神科就診,尤其很多家長總覺得既然是心理問題嘛,找個心理諮詢師開導開導就好了。這裏並不是說不可以找心理諮詢師,如果學校有心理老師,建議可以先找學校的`心理諮詢老師,學校裏的心理諮詢師相對比較規範,同時還是免費的,而且也比較瞭解學校學生情況。如果還是無法解決問題,那就建議到醫院規範就診。

第三,如果真到了醫院就診,建議家長配合醫生規範處理而不是自行其是,盲目武斷干預治療。

家長平時應該怎樣與孩子相處?

很簡單,就是4個詞:尊重、規則、獨立、示範。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可能很多家長都做不到。

尊重,兩層意思,首先是尊重孩子的人格,他是一個獨立的、和父母平等的個體。其次是尊重孩子的需求,人際交往的、興趣愛好的等各種需求。涉及的孩子的事情,家長不要喧賓奪主的替孩子做決定,“媽媽給你報了個鋼琴課,你一定要考到幾級”,“你要考這個大學,什麼什麼專業”,“不準跟誰誰誰玩”之類的,都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現。

規則,現在媒體上經常會有熊孩子的新聞,大家都清楚,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熊父母、熊爺爺、熊奶奶。大家要記住一點,沒有規則概念的孩子,長大以後是很難融入社會的,畢竟社會不可能以你爲中心。

獨立,其實對每一個人來說,獨立意識比什麼都重要,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通過自己努力得到的回報才知道珍惜。

孩子每天不高興是不是有心理病3

孩子心理問題

喜歡咬指甲

有些孩子很喜歡咬指甲,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可能會有這樣的表現,他們會在上課時、玩耍時、走路時等,經常將手指放在口中,不斷地咬指甲,知道經常這樣做不好,但是孩子難以自控。指甲被咬程度輕重不一,可能會出現指甲撕裂、手指變形、甚至還可引起局部出血。

提醒:孩子出現愛咬指甲的行爲,一般更多的是心理原因造成。比如孩子的情緒問題或是比較容易緊張、自卑、敵對等,還有可能是和家庭因素有關,夫妻關係不好影響孩子、父母不夠關心孩子、缺乏安全感等。如果咬指甲的行爲頻繁加重最好帶孩子接受專業的心理諮詢。

孩子每天不高興是不是有心理病 第3張

分離性焦慮

一般孩子到了3歲就開始上幼兒園了,雖說大部分孩子都會有哭鬧、一時不適用、分離焦慮的情況,但是有些孩子會表現異常激烈,持續時間較久,比如哭鬧厲害不讓媽媽離開、不吃飯、不遊戲、不睡覺、不喝水等。回家見到媽媽就形影不離,甚至睡覺還會叫喊“媽媽、媽媽”可見母親分離時呈現出極大的焦慮反應。

提醒:如果孩子有這樣的表現會和自身的特點以及對媽媽過分依戀有關,使孩子依賴性強、過度被保護,不能適應外界環境。父母需要改變自身的教育方式,還要擴大孩子人際交往範圍、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陪孩子度過一個適應期。如果改善情況不明顯也可以選擇專業的。心理諮詢尋求幫助。

孩子愛打人、攻擊行爲多

這樣的情況在幼兒園裏可能會頻頻發生,比如喜歡搶小朋友的玩具、時不時動人打人、踢人,做遊戲只能贏不能輸否則就哭鬧,無法和小朋友好好相處。

提醒:多數孩子會在2―3歲左右開始體現出攻擊性的特點,像是推、擠、咬小朋友、亂扔東西,如果放任不管反而會固化攻擊行爲。因爲孩子小還不會約束自己的行爲,父母先要了解導致孩子攻擊行爲內心想法,然後再教育孩子,切忌以暴制暴,這樣只會強化孩子的攻擊行爲。

孩子一上學就說肚子疼

有些孩子不喜歡上學,甚至到了害怕的程度,一旦到了去學校的時間就會說自己肚子疼、頭暈、出虛汗等,看孩子的樣子也確實很難受,去了醫院檢查也查不出原因。

提醒:當孩子心理壓力大,焦慮時是會呈現出一些軀體性症狀,如肚子疼,但是並不是孩子故意裝病。父母帶孩子去醫院,排除器質性疾病,如果還是會有這樣的情況,那說明很可能是孩子心理有問題了,應該及時調整,也可以選擇專業的心理諮詢尋求幫助。

孩子心理有問題怎麼辦

1、要多接納、支持、鼓勵孩子的良好行爲。

2、對孩子不要用太多責罰。

3、父母管教應該一致,態度要認真、穩重。

4、儘量不要用命令、訓斥、謾罵、批評的口吻來教育孩子。

5、孩子休息時,多和他溝通,聽聽孩子的心裏話,一步步瞭解孩子。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