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功效與作用禁忌用量

本文已影響5.27K人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禁忌用量,任何食物都有其特別的功效和作用,更別說清楚它的功效和作用了,適合的食物就是最好的,瞭解它本身才能夠利用好它的功效,清楚白芍的功效與作用禁忌用量,才能更好地生活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禁忌用量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禁忌用量1

白芍,就是白花芍藥,它大多生長在山坡和谷地的灌木叢和草叢中,它的根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一味常見的中草藥;它不止具有藥用價值,它的花也生的極其好看,也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白色的一大團,品相十分的好,如此多好處的白芍在我們幅員遼闊的祖國大陸上,都有種植;我們採挖白芍的根,洗乾淨曬乾後,可以切片保存,也可以做成粉末備用,這就取決於你的用法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白芍的功效及用量及禁忌。

白芍氣微,味微苦、酸。微寒。歸肝、脾經。功能主治: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宜:血虛陰虛之人胸腹脅肋疼痛,肝區痛,膽囊炎膽結石疼痛者宜食,瀉痢腹痛,婦女行經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盜汗者宜食,腓腸肌痙攣,四肢拘攣疼痛,不安腿綜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緩解各種胸腹及四肢疼痛。忌:白芍性寒,虛寒性腹痛泄瀉者忌食,小兒出麻疹期間忌食,服用中藥藜蘆者忌食。用法用量:6到15克。

白芍的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壓

2、護肝作用。對四氯化碳、黃麴黴毒素等所致肝損傷有明顯保護作用。

3、解痙作用。對腸管和在位胃運動有抑制作用,顯著對抗催產素引起的子宮收縮。

4、鎮痛作用。對抑制扭體反應有協同作用,並能對抗戊四唑所致驚厥。

5、增強耐缺氧和抗氧化、抗疲勞。丹皮總苷和芍藥總苷對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丹皮總苷可顯著抑制肝臟脂質過氧化形成,表明白芍的成分具有抗氧化功效。

功效與作用有:

鎮靜止痛功效:白芍有利於調節神經系統,可用於治療驚厥、癲癇、譫妄、小兒驚風、驚悸,還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用於腹痛、胸痛、肋痛等。

養胃健脾功效:白芍具有抑制胃酸過多分泌的作用,可用於防治胃痛、泛酸等,還可用於治療因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積食、腹脹等症狀。

強心功效:白芍可增強心肌收縮力,還可增強心肌血流量,從而達到保護心臟的作用,預防心臟疾病。

禁忌症:

虛寒體質以及小兒麻疹期間禁用。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禁忌用量2

【來源】爲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主產於浙江、四川、安徽、山東等地。立秋前後採挖栽植3~4年的芍藥根,除去根頭、泥土,颳去外皮,入沸水中煮至無硬心,曬乾。一般生用或酒炒後用。

芍藥之名初載《本經》,至陶弘景開始分赤芍藥、白芍藥兩種,但未分用。宋代陳無忌謂:“白補而赤瀉,白收而赤散”,後世醫家才分別應用。赤芍功能主治等詳見赤芍條。

芍藥科原先只是毛莨科的1個屬,因其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均與毛莨科有顯著區別,現多數學者同意將芍藥屬提升爲芍藥科。

【處方用名】生白芍 炒白芍 大白芍 杭白芍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

【性能概要】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本品有補血斂陰作用。“肝爲剛髒”,主藏血,血虛陰虧則肝陽偏亢,肝失柔和,本品養血斂陰,所以有平抑肝陽,柔肝止痛的作用。適用於肝血不足、肝陰虧損、肝失柔和、肝陽偏亢等引起的頭暈目眩、脅肋疼痛、四肢拘攣,以及肝脾失和,腹中攣急作痛、瀉痢腹痛等症。本品又可以補血調經,斂陰止汗,用治婦女血虛月經不調,以及自汗、盜汗等症。

當歸、白芍均能補血,然當歸性溫,適用於血虛有寒者;白芍微寒,適用於血虛有熱者。當歸、白芍均能止痛,但當歸補血活血,行氣止痛;白芍養血斂陰,平肝止痛。二藥止痛雖同,作用各異。

【白芍的配伍應用】

1、用於血虛肝旺,頭暈目眩、脅肋疼痛,或四肢拘攣作痛。例如配合生地、山藥、牛膝、代赭石、龍骨、牡蠣、柏子仁等同用,如《衷中參西錄》建瓴湯,治肝陽上亢,頭暈目眩;配合柴胡、當歸、白朮、茯苓、炙甘草等同用,如《和劑局方》逍遙散,治血虛肝鬱,脅肋疼痛;配合甘草同用,如《傷寒論》芍藥甘草湯,治血虛引起的四肢尤其是小腿拘攣作痛。用於肝脾失和,腹中攣急作痛或瀉痢腹痛,前述芍藥甘草湯,即爲治腹中攣急作痛的主要方劑,有寒可加肉桂,有熱可加黃芩等;以本品配伍防風、白朮、陳皮,如《丹溪心法》痛瀉要方,治腹痛泄瀉;以本品配伍當歸、木香、檳榔、黃芩、黃連等,如《素問》芍藥湯,治下痢腹痛。

2、用於婦女月經不調,如《和劑局方》四物湯,以本品與川芎、當歸、熟地同用,組成養血調經的基本方劑。

3用於自汗、盜汗。如配伍桂枝、生薑、大棗、龍骨、牡蠣等同用,治陽虛自汗;配伍牡蠣、五味子、柏子仁等同用,治陰虛盜汗。

【白芍的用量用法】

內服:5~10克,大量15~30克。

【白芍的使用注意及禁忌】

陽衰虛寒之證不宜單獨應用。反藜蘆。

【白芍的本草摘要】

《神農本草經》:“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治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

《本草綱目》:“止下痢腹痛後重。”

《本草備要》:“補血,瀉肝,益脾,斂肝陰,治血虛之腹痛。”

《本草正義》:“補血,益肝脾真陰,而收攝脾氣之散亂,肝氣之恣橫,則白芍也;逐血導瘀,破積泄降,則赤芍也。固益陰養血,滋潤肝脾,皆用白芍;活血行滯,宣化瘍毒,皆用赤芍。”

《名醫別錄》:“去水氣,利膀胱”。

【白芍的現代研究】

成分:含芍藥苷、苯甲酰芍藥苷、芍藥苷元酮、芍藥新苷、芍藥內酯等。

藥理:有較好的解痙、鎮痛、鎮靜、抗驚厥、解熱、降壓、降糖、消炎、抗潰瘍作用;對多種菌,尤其對各種痢疾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臨牀報道:治療習慣性便祕,甘肅老中醫楊作楳的經驗,用生白芍24~40克、生甘草10~15克,水煎服,一般不需加減,通常2~4劑可暢排軟便,且不至燥結、無便後復結之虞。若頑固性便祕,每週續服1劑,即可保持大便通暢。

《九極藥食論》之白芍

【拼音】 Báisháo

【別名】 芍藥、生白芍、炒白芍。

【形態辨識】 白芍爲毛茛科植物芍藥的乾燥根。圓柱形,平直或稍彎曲,兩端平截,長5-20釐米,直徑1-3釐米,類白色或淡紅棕色;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層環明顯,呈放射狀;氣微,味微苦、酸;飲片呈類圓形的薄片。

【生長特性和適用干支及功效】 白芍主產於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各地多有栽培,均適宜在陽光充足、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鬆、含腐殖質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生長,故與地支辰的五行方位相類;喜溫暖溼潤氣候,耐嚴寒、耐旱、怕澇,故與天干甲的五行屬性相類;甲屬木,生於寅,寅藏丙火,故味苦而酸;又多成熟採挖於夏秋兩季,故白芍秉夏火溫煦之性安中土而止腹痛,借秋金清肅之力斂亢木而利小便,(因爲秉金氣,使得斂肝而安肺,肅降輸布正常,通調水道而通利小便)適用於甲辰干支所藏之癸水應時不足諸症,常表現爲脅痛、腹痛、頭痛等;另一方面,癸水類陰血,女性以血爲養,故白芍又常用於月經不調等。生白芍應癸水而性微寒,故多用於血虛有熱,經酒炒則應木性升發而上行頭目,而經土炒則應火性溫煦而安中土。

【適用鑑別】 (略)

【性味】 味苦、酸,性微寒。

【用法用量】 6-15克,水煎服。

【藥食禁忌】 白芍不宜栽種在鹽鹼地和澇窪地,故中土虛寒慎用;不宜與藜蘆同用。

【貯藏】 置乾燥處,防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