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天女散花》

本文已影響6.64K人 

黃梅戲《天女散花》,在生活中黃梅戲,深受各地羣衆的喜愛。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表現力;其中《天女散花》是很多人喜歡聽的,下面來了解黃梅戲《天女散花》。

黃梅戲《天女散花》1

天女散花出自黃梅戲游龍戲鳳選段。

唱詞欣賞

鮮花開放滿天庭 〔滿天庭〕

萬紫千紅 萬紫千紅別有春

採得仙花下人世 好分春色到凡塵

國色天香世無倫 百媚千嬌畫不成

天上鮮花誰愛護 不如散給有情人

黃梅戲《天女散花》

參考資料

香港的黃梅調早期也在舞臺上佔有一定的份量,著名的歌星奚秀蘭唱的黃梅調就大受歡迎。她唱的<<天女散花>>音色柔美,韻味十足,使人神往。七十年代,香港產的“三用機”幾乎都播放這首歌。

奚秀蘭是十來歲從安徽來港的,她是黃梅種子,號稱香港的 “劉三姐”,曾給香港歌壇帶來清新甜美的歌聲,可是,後來她移居新加坡,“帶走了香港黃梅一片雲”。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劇種,漢族戲曲之一。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現流佈於安徽省安慶市、湖北省黃梅縣等地。

黃梅戲《天女散花》2

天女散花(tiān nǚ sàn huā)

天女散花,是中國古代的一則典故,同時也是一個成語與傳說。以該典故衍生出來的京劇、黃梅戲、壁畫比較多。“天女散花”一詞原本來源自佛教中《維摩詰經·觀衆生品》裏的一則故事。講述天女百花仙子散花來試菩薩聲聞弟子的道行,花則於菩薩的身上落去,則到了弟子身上花便不落。寓意爲天女散花的景象如同大雪漫天飛的樣子。又示意爲天女散花,把鮮花撒向大地,用鮮花來點綴在山林與草樹之間。

黃梅戲《天女散花》 第2張

相關記載:

唐、宋之間《設齋嘆佛文》:“天女散花,綴山林之草樹。”

明·曹學·《蜀中名勝記》·卷二:“(成都)東城樓,即散花樓也……。”

《輿地紀勝》:“散花樓,隋開皇建,乃天女散花之處。”

佛經,《維摩經·觀衆生品》略雲:“維磨室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諸菩薩,悉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身不墮,天女曰結習未盡,故花著身。”

寓意:“天女散花”又叫“仙女散花”,寓意春滿人間,吉慶常在。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之十六:仙女雲中飛舞散花。

【詳細解釋】

釋義:原爲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試菩薩和聲聞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薩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

寓意:後多形容拋灑東西或大雪紛飛的樣子。

出處:《維摩經·觀衆生品》:“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

示例:天女散花,綴山林之草樹。(唐·宋之問《設齋嘆佛文》)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拋灑東西。

黃梅戲《天女散花》3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

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臺灣等地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黃梅戲是由山歌、秧歌、茶歌、採茶燈、花鼓調,先於農村,後入城市,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一個劇種。它吸收了漢劇、楚劇、高腔、採茶戲、京劇等衆多劇種的因素,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點。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黃梅戲《天女散花》 第3張

清末湖北省黃梅縣一帶的採茶調傳入毗鄰的`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唸白,逐漸發展爲一個新的戲曲劇種,當時稱爲懷腔或懷調,這就是早期的黃梅戲。其後黃梅戲又借鑑吸收了青陽腔和徽調的音樂、表演和劇目,開始演出“本戲”。後以安慶爲中心,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黃梅戲成爲安徽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和全國知名的大劇種。

黃梅戲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有花腔、彩腔、主調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戲爲主,曲調健康樸實,優美歡快,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小調色彩;彩腔曲調歡暢,曾在花腔小戲中廣泛使用;主調是黃梅戲傳統正本大戲常用的唱腔,有平詞、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調嚴肅莊重,優美大方。

黃梅戲以抒情見長,韻味豐厚,唱腔純樸清新,細膩動人,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且通俗易懂,易於普及,深受各地羣衆的喜愛。

在音樂伴奏上,早期黃梅戲由三人演奏堂鼓、鈸、小鑼、大鑼等打擊樂器,同時參加幫腔,號稱“三打七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黃梅戲正式確立了以高胡爲主奏樂器的伴奏體系。

黃梅戲的腳色行當體制是在“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臉、刀馬旦、武二花等行。雖有分工,但並無嚴格限制,演員常可兼扮他行。

黃梅戲的表演載歌載舞,質樸細緻,真實活潑,富於生活氣息,以崇尚情感體驗著稱,具有清新自然、優美流暢的藝術風格。

黃梅戲中有許多爲人熟知的優秀劇目,而以《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夫妻觀燈》《打豬草》《紡棉紗》等最具代表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