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三分鐘熱度的原因

本文已影響3.17W人 

心理學三分鐘熱度的原因,在生活中,有很多幹做事情都是抱着三分鐘熱度的態度,所以很多時候不管做什麼都很難成功,實際上三分鐘熱度和心理也有關係的,下面是心理學三分鐘熱度的原因

心理學三分鐘熱度的原因1

潛意識並不同於顯意識,顯意識在於聽從意願的發令,具有一定隨意性的話;潛意識則呈現出有條不絮、從容不迫的規律性。它是我們意志推理的累積所產生的本能性慾望反應,因而並不受隨機意志的管制和操縱。

在我們的觀念中,有許多潛意識性的東西。例如理想、抱負、思想觀念、品位、生活態度和認知和情感等等。這些東西都不是通過一兩次意志的刺激就能產生的,它們非得經過意志常年的積累不可。

《硅谷禁 書》分析顯意識和潛意識的關係,說:

“顯意識能夠引導潛意識活動,它充當着潛意識的監護人,要爲潛意識所引發的行爲承擔後果。”

拿破崙希爾在《思考致富》中也說:

“顯意識相當於大門外的門衛,控制着進入潛意識的內容。”

當你看完一本勵志書或一部勵志電影后,心中會激發一種奮鬥的顯意識,這種意識可能會進入你的潛意識中,推動你終身奮鬥;它們也可能被攔在潛意識之外,造成“三分鐘熱度”的問題。

心理學三分鐘熱度的原因

例如有許多大學生在離別故鄉,登上火車時,望着在月臺上父母們滄桑的面容,心中一陣酸楚,激發起要刻苦讀書的意志。可是這種意志並沒有進入到他們的潛意識之中,以致於火車開到學校後,一切的志向都被拋棄到九霄雲外了,依然是該怎麼玩就怎麼玩。

由此可見,顯意識這扇大門是通往潛意識的入口,但意識存在進入或者不進入兩種情況。當它進入潛意識中,就會形成堅定的信念,當它被攔截在潛意識外,就成爲“三分鐘熱度”了。

另外,顯意識可能會把一些頹廢的、消極的東西放入大門中,而潛意識對這些東西也會不加以抗拒的接受下來。如果你拖延今天的起牀時間,並且沒有及時改正過來,那麼很快你就會養成一種拖延病症——你會一直都難以早起。

心理學三分鐘熱度的原因2

從某種意義上說,“三分鐘熱度”是即刻的滿足,也是人們缺少對長期規劃和長期堅持付出的認識。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種事物有興趣,就會使人集中注意力,並且產生愉悅的心理狀態,主動去做這件事。

興趣和好奇心會令人對新事物產生熱情,可是當開始堅持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最初的激情卻沒有了,人們就會放棄原來的興趣,去尋找新的`興趣。所以說,“三分鐘熱度”是即刻的滿足。

很多人都知道“三分鐘熱度”是一種不好的行爲,但是在生活中避免不了。也許剛在心裏做好一個決定,可是另一個決定又在心裏生根、發芽,新鮮的事物一個接着一個,讓人措手不及。

前面一件事情還沒落實,就開始做後面一個新的事情了,很難堅持,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爲“半途效應”,是指在激勵過程中達到半途時,由於心理因素、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導致的對於目標行爲的一種負面現象。大量事實證明,人的目標行爲的終止期多半發生在半途附近。

心理學三分鐘熱度的原因 第2張

做事“三分鐘熱度”對自信心和精力都是一種無形的磨損和內耗,雖然這可以看出人的興趣點,但延伸培養長期的習慣纔是最重要的。

“三分鐘熱度”的人,首先目標通常選擇得不合理,比如過高、過大、不切實際等。其次可能是對自己選定的目標不確定,產生懷疑,無法達到終點。然後做事情的時候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達。最後,意志力薄弱和害怕失敗也是導致做事情半途而廢的原因。

如何改善這種現象呢? 第一,學會自我接納,清楚自己的優勢,不強迫自己做不擅長的事情。不盲目攀比,有的人看到別人在做一件事情,自己想要和他們比較,這是沒有必要的。

第二,學會自我察覺。自己要檢驗計劃的合理性、可行性,並且經常自我調整。第三,學會自我管理。對於缺乏毅力、執行力差的人,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生活節奏,並且持之以恆。

心理學三分鐘熱度的原因3

隨着時間的推移,在初級階段之後,激素分泌減少。這時,一個興趣能否持久的原因就是靠我們所說的意志力,決心,持之以恆等,對應的控制區從腦垂體轉移到了額葉(腦門兒位置)。

人和人的區別就在於,當激素分泌減少後,當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初期的很high的情緒體驗過去後,有很少人會在平靜甚至單調期持續下去,把興趣培養成專長。和那種單調的小遊戲,第一關後,是放棄還是打通關的過程是一個道理。

對一些興趣維持“三分鐘熱度”,爲我們在更重要的事情上節省了精力。而,對任何事情都“三分鐘熱度”的話,如果還年輕,也沒有啥大不了的,年輕人有“嗜新症”,全世界的商人都開心!

心理學三分鐘熱度的原因 第3張

世界上大多數快消,娛樂明星甚至品牌甚至留學諮詢產業才能夠存活。後80,90後這幫孩子,無一不再比較各自身上,哪個的標籤更新潮,更國際化。比起錢途或者前途,他們更care自己博客的點擊率,身上的衣服,暑期旅行的地點,笑容的kawai程度。

我的“後80”表妹,每天至少要花上30分鐘的時間更換qq皮膚,1小時更新校內網的網頁,爲了提高自己的人氣不惜編出一個“無辜受騙的小mm”的故事增加點擊率。典型的“嗜新症”一代。

但生命的神奇就在於,過了某個年齡階段後,這些“三分鐘熱度”的行爲會大大減少。一種猜測是成年後的人對自己的行爲有了“元監控”能力;

另一種猜測是,“**公司員工,妻子/丈夫,父母”這些新增的社會角色標籤是比遊戲角色,名校標籤,可愛笑容,名牌鞋子衣服……等等所有的標籤更有趣的角色標籤。畢業後無需註冊,完全出乎意料的獎懲規則和一點無法“劇透”的黑道白道角色設定。

原來最好玩的遊戲,不是虛擬人生,就是人生哇!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