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工資超過5000怎麼避稅

本文已影響2.23W人 

工資超5000可以在個人所得稅軟件申請免稅。

員工工資超過5000怎麼避稅1

工資超過5000怎麼扣稅

舉例:某人在北京市工作每月得到的工資爲1萬元,那麼新個稅起徵點變爲5000元以後,此人應該繳納多少元的個人所得稅。

計算公式:工資納稅金額=(工資所得-五險一金-專項扣除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要計算出最終的納稅金額,計算公式中的條件必須均爲已知數,因此希財君這裏給大家分佈計算。

1、工資所得

示例中已經說到,此人每月的.工資所得爲1萬元,這個是已知的數值。

2、五險一金

五險一金需要按照北京地區個人繳納比例計算,工資爲1萬元,那麼需要繳納的五險一金爲10000×(8%(養老保險)+0.2%(失業保險)+2%(醫療保險)+12%(住房公積金))+3(醫療保險)=2223元

3、專項扣除

專項扣除項雖然爲新個稅的新增內容,但仍舊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案,因此不算在本次計算結果中。

員工工資超過5000怎麼避稅
  

4、適用稅率

10000-2223=7777元,這個7777就是工資中必須納稅的部分。不過由於個稅起徵點上調到了5000元,因此7777-5000=2777元。超過5000元的2777元稅率爲3%。

5、速算扣除數

速算扣除數處於個人所得稅的第一檔,速算扣除數爲0。

那麼根據以上的條件,我們可以計算出實際納稅金額爲2777×3%-0=83.31元。也就是說北京地區工資爲1萬的人羣,在扣除五險一金後,還需要繳納83.31元的個人所得稅,那麼個人實際到手的工資爲10000-2223-83.31=7693.69元。

工資超過5000就需要按照以上方法來計算個人所得稅,沒有超過5000元則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實際本次新個稅實施以後,收入1萬左右的人羣受到了力度非常大的減稅優惠,一年下來可以節約不少錢呢。

員工工資超過5000怎麼避稅2

如何合理規避個人所得稅

技巧一:增加公積金繳費金額

個人所得稅的繳納金額是在扣除五險一金以後纔開始計算的,這也就意味着五險一金繳納的越多,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部分金額也會相應減少。公積金的繳納是有固定比例的,但是個人可以在固定比例的基礎上繼續補充公積金,這樣一來就起到了規避個人所得稅的作用。

技巧二:利用各種發票進行避稅

在我國如果是企業在經濟業務中,發生的實際消費金額,併合法取得發票是屬於企業正常經營費用,不需要計算到個人所得稅中的。常見的發票報銷有通訊費、交通費、出差費等等,只要發票是通過合理合法的手段獲取,就可以起到避稅的效果。

員工工資超過5000怎麼避稅 第2張
  

技巧三:巧用年終獎政策

年終獎扣稅是國家給與工薪階級的一種稅務優惠,如果說把全年的年終獎單獨作爲一個月的工資所得計算納稅金額。工薪階級可以要求企業發生年終獎,以此取消月度獎勵、季度獎勵等,這樣一來就可以起到合理避稅的'目的,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方法一年只能採取一次。

以上三種技巧可以合理規避個人所得稅,不過最終能否實施需要以企業或者工作單位的政策爲準。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已經上調到了5000元,納稅的門檻提高了許多,相信許多低薪的工作者已經沒有納稅的煩惱了。

員工工資超過5000怎麼避稅3

1、最簡單的方法:發票抵稅

稅法規定:以現金形式或隨工資一起發放的通訊補貼、交通補貼、誤餐 費補助,視同工資薪金所得,計入工資總額繳納個人所得稅。凡是實際發生並取得合法發票的,屬於企業的正常經營費,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並且可以作爲企業所得的抵減。

許多企業的財務都會圖方便省事,員工每個月可以拿發票進行報銷衝抵工資。但是這個方法其實不是長久之計,聽聞有一個企業的油錢發票比正常的開支都要高,稅務局的審查立即上門。

2、最合理有效的方法:進行個人稅務規劃

有人問道:“個人怎麼稅務規劃?”這個方法對於高薪資高淨值人士非常有用,是爲企業員工成立公司,企業員工的公司與母公司進行服務往來,企業的公司可以註冊到有稅務優惠政策的園區,可以爲員工節省不少的稅務!

3、最廣泛使用的方法:分付工資

有一種工資支付方式,就是將一年的工資按照季度開支,這樣前幾個月是不用繳納稅務,然後再結合發票津貼等方式就可以進行合理避稅的'。

員工工資超過5000怎麼避稅 第3張
  

免稅的優點包括:

1、可以徹底消除國際重複徵稅;

2、在來源的國稅率低於居住國稅率時,居住國採用免稅法,可以使納稅人實際享受到來源的國給與的優惠;

3、在稅務管理方面,簡便易行。

免稅的缺點包括:

1、免稅法是建立在居住國放棄對其居民的境外所得的徵稅權的基礎之上,使居住國的利益受到損害。應該是兼顧來源的國、居住國、納稅人幾方面的利益;

2、在採用免稅法時,如果居住國對本國居民的境外收入免徵稅,在來源的國稅率低於居住國稅率時,就會出現在境外取得的收入,比在境內取得的同樣收入,稅務負擔低。與公平原則不符。也會引起國內的資本與利潤,不正常地轉移到低稅負國家或者避稅地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