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魚屬於什麼類型動物

本文已影響2.55W人 

娃娃魚屬於兩棲動物。

娃娃魚屬於什麼類型動物1

娃娃魚又稱大鯢,是隱腮鯢科、大鯢屬有尾兩棲動物。體大而扁平,一般全長582~834毫米,頭體長310~585毫米,最大個體全長可達200釐米以上。頭大扁平而寬闊,頭長略大於頭寬;雄鯢肛部隆起,橢圓形,肛孔較大,內壁有乳白色小顆粒;雌鯢肛部無隆起,泄殖肛孔較小,周圍向內凹入,孔內壁平滑,無乳白色小顆粒。

成鯢一般常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內的巖洞、石穴之中,以灘口上下的洞穴內較爲常見,食性很廣,主要以蟹、蛙、魚、蝦以及水生昆蟲,及其幼蟲等爲食。主要分佈於中國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重慶、貴州、雲南、湖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6年 ver 3.1——極危(CR)。

娃娃魚屬於什麼類型動物

形態特徵:

骨骼:頭骨寬扁;前頜骨2,鼻突短與額骨不相觸;額骨不入鼻孔;鼻骨左右相觸;無淚骨和隔頜骨;有前額骨;翼骨寬大與頜骨間距小;頂骨前端與前額骨相連;有耳柱骨,無耳蓋骨。下頜的隅骨與前關節骨不癒合;犁骨前緣有1橫列犁骨齒,排列呈長弧形,屬幼體替換齒類型,靠近頜緣並與上頜齒平行排列,位於犁齶骨前緣。

舌弧由角舌軟骨、上舌軟骨和基舌軟骨構成,角舌軟骨與上舌軟骨不癒合;鰓弧3~4對,第一對角鰓與上鰓骨分界明顯,未骨化,第二對鰓弧的`角鰓和上鰓骨均骨化;第三對(第四對)細弱,遠端與咽鰓軟骨相連。椎體雙凹型,有殘留之脊索,寰椎後脊神經均從椎間孔穿出;肋骨單頭;從第三或第四尾椎開始無尾肋骨;有“Y”形前恥軟骨

卵:卵呈圓球形,卵徑5~8毫米,連同卵外膠膜直徑15~17毫米;卵在卵帶內形成念珠狀,帶內每兩粒卵之間相隔約10~20毫米。卵剛從母體產出時爲乳白色;卵外膠膜吸水後膨脹,呈透明狀。

幼體:受精卵在水溫14~21℃條件下,約經38~40天孵化;水溫升高可在33~35天孵化,水溫下降時可在68~84天孵化。剛孵出的幼體體長25~31.5毫米,體重0.3克,無平衡枝,外鰓3對,呈桃紅色,體背部及尾部褐色,體側有黑色小斑點;腹面黃褐色,兩眼深黑色。7~8天后體呈淺黑色,全長33~37毫米;

前肢芽棒狀,開始有指的分化,後肢短棒狀,尖端圓球形;14天左右,體呈暗褐色,但腹面仍爲黃褐色,前肢已分化出4個指,後肢開始分叉;28天時全長43毫米左右,此時卵黃消失,能游泳和攝食;全長170~220毫米時外鰓消失。觀察西北大學生物系保存的30餘尾幼體標本,全長在140毫米之內的幼鯢全部有鰓孔。

1尾全長215毫米者,仍有鰓孔;另一尾全長僅178毫米者,鰓孔已消失。這說明大鯢幼體身體的長度與鰓孔的消失有一定變異。

娃娃魚屬於什麼類型動物2

生活習性

習性

成鯢一般常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內的巖洞、石穴之中,以灘口上下的洞穴內較爲常見,其洞口不大,進出一個口;洞的深淺不一,洞內寬敞平坦。白天常臥於洞穴內,很少外出活動,夏秋季節,也有白天上岸覓食或曬太陽的習性。大鯢一般夜出晨歸,常住一個洞穴。

捕食主要在夜間進行,常守候在灘口亂石間,發現可獵動物經過,突然張嘴捕食。大鯢適宜棲息於水溫3~23℃的水中,個體大的多生活於深水處,中小型個體多在淺水處。成鯢多數單棲活動,幼鯢常集羣在亂石縫中,其生活最適水溫爲10~20℃。

大鯢常將頭部伸到水面進行呼吸,皮膚也是它氣體交換的重要器官,在含氧量較高的水中,大鯢可較長時間伏於水底不浮出水面呼吸。在人工飼養情況下,每6~30分鐘將鼻孔伸出水面呼吸一次,吸氣約幾秒至數10秒。

小小的牙齒又尖又密,咬肌發達,獵物一旦被咬住很難逃脫。但它們不能咀嚼,只會將獵物囫圇吞下。體表光滑、滿布黏液的身體,當遇到危險時會放出奇特的氣味,令敵人知臭而退。

娃娃魚屬於什麼類型動物 第2張

食性

大鯢的視力不好,主要通過嗅覺和觸覺來感知外界信息,它們還能通過皮膚上的疣來感知水中的震動,進而捕捉水中的魚蝦以及昆蟲。中國大鯢在它所處的生態系統中佔據食物鏈頂端的位置,是生物鏈重要的一環。

中國大鯢在不同的水域中,食物來源也略有不同,它們食量大,主要捕食水中的魚類、甲殼類、兩棲類及小型節肢動物等,此外在大鯢的.胃中也發現有少量植物組分。生活在長江流域大鯢所處棲息地內,有着白甲魚、寬口光脣魚、馬口魚等魚類,爲大鯢提供了廣泛的捕食對象。

大鯢喜歡捕食蟹類,一隻體重1.5千克的個體胃內有蟹6只,總重量約140克;2.5千克的個體一次能吞食250~300克食物;曾在四川馬邊縣發現一尾體重1蠔多的大鯢,胃內竟有一尾體重0.5千克的魚。對陝西省柞水縣境內幹右河上段大鯢的食性分析,其中蟹佔48.3%,船釘魚佔12.5%,水生昆蟲幼體佔7.8%,水鳥佔3.1%,木片佔3.1%,小石塊3.1%,大鯢幼體佔1.5%,空胃者20.3%。大鯢新陳代謝較爲緩慢,停食半月之久,胃內仍有未消化的食物。它的耐飢力很強,只要飼養在清潔涼爽的水中,數月甚至一年以上不餵食不致餓死。

娃娃魚屬於什麼類型動物3

瀕危原因

大鯢對水的環境非常依賴,遷徙能力是動物之中最差者之一,它們的棲息地被山澗、湖泊、河流分開,因此造成了中國大鯢的基因在每個區都不一樣,這就造成了互相之間的繁殖變得非常困難。

自然棲息環境被破壞,如砍伐森林、修建水利設施等,因其棲息地被佔用,造成局部地區滅絕。

自身的生物學因素,諸如自然繁殖困難,幼苗成活率低等。

娃娃魚屬於什麼類型動物 第3張

人爲過度捕撈和偷獵。在地球上繁衍3億6千多萬年的事實證明,大鯢具有極強的環境適應和生存能力,大部分自然生態環境較好的原分佈區域,自然種羣均趨於枯竭。總體上看,大鯢分佈地生態環境好,區域經濟發展滯後。

20世紀80年代起廣東及東南亞等地喜食大鯢成風,導致其收購價格極高,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人們將販賣大鯢作爲致富的捷徑,大規模捕殺大鯢,即使是國家立法保護後,大鯢的黑市交易仍很猖獗;90年代全國涉及的非法販運大鯢案件很多,大鯢數量驚人。

21世紀初,隨着國家對大鯢人工馴養繁殖政策的開放,大鯢產業化發展蓬勃興起,但由於野生大鯢較人工養殖的'大鯢種質優良,繁殖能力較強,所產後代體質健壯,更適宜養殖戶留作新建養殖場的原始大鯢種羣,培育後備種魚,養殖戶不惜花重金購買野生大鯢,導致其進一步被捕捉,逐漸流入到各人工養殖場。

大鯢資源衰退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化肥和農藥使用導致水體污染,直接影響大鯢繁殖,造成不育,也使得大鯢的餌料小魚、小蝦等數量減少。如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皖西當地溪流中成體大鯢還較常見,但鮮見大鯢幼苗;而目前在人跡罕至的深山溪流源頭,水質未受污染,至今仍可偶見大鯢幼苗。可見,大鯢野外種羣數量驟減的主導因子是人爲活動。

保護措施

中國嚴禁捕獵,如因科研、展出、繁殖飼養等需要,須經主管部門批准方能捕捉。大鯢資源在受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首先應考慮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自然種羣的恢復和資源的發展,開展人工養殖,然後纔能有計劃的合理利用這一資源。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