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是哪一天

本文已影響2.23W人 

2024年中伏是7月21日。

中伏是哪一天1

7月11日開始入伏,8月19日出伏。

三伏天完整時間表

初伏:2024年7月11日-2024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4年7月21日-2024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4年8月10日-2024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計算方法

三伏分爲初伏、中伏和末伏,俗語說“熱在三伏”。伏的日期是我國古人按照干支紀日法推算的。幹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使用天干與地支的組合來表示日期,六十爲一個週期,稱爲六十甲子。

俗語說:“夏至三庚便數伏。”意思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今年的夏至是公曆6月21日,從夏至日算起,第一個庚日(庚戌日)便是6月21日;第二個庚日(庚申日)是7月1日;第三個庚日(庚午日)是7月11日,於是7月11日就成了今年初伏的起始日。

中伏是哪一天
  

初伏持續的時間固定爲10天,所以今年的初伏就是從7月11日至7月20日;末伏,是立秋之後第一個庚日。今年立秋是8月8日,往後找到的第一個庚日(庚子日)是8月10日,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持續的時間也固定爲10天,所以今年的末伏就是從8月10日至8月19日。

初伏和末伏之間的時間都是中伏,根據庚日來得早晚不同,留給中伏的時間一定是10天或20天,因此整個三伏的時長一定是30天或40天。今年的'中伏從7月21日至8月9日,爲期20天。

不過,天氣是否酷熱難當,並不會因爲庚日來得遲或早而受到影響。像數伏、數九這樣的傳統,是古人根據生活與勞動經驗總結出來的簡單規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實際天氣變化,指導生活與生產,現如今已經成了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我國地域遼闊,再加上長期以來氣候變化波動以及人類活動加劇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影響,“誤差”也早就超過三伏的計算規則了。

中伏是哪一天2

據日曆表顯示,2024年三伏天中伏將在7月21號開始,在8月9號結束。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中伏第1天:2024年7月21日

中伏第2天:2024年7月22日

中伏第3天:2024年7月23日

中伏第4天:2024年7月24日

中伏第5天:2024年7月25日

中伏第6天:2024年7月26日

中伏第7天:2024年7月27日

中伏第8天:2024年7月28日

中伏第9天:2024年7月29日

中伏第10天:2024年7月30日

中伏是哪一天 第2張
  

三伏天中伏飲食——

吃絲瓜:平痰喘

絲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植物黏液、木糖膠等物質,全身都可入藥。而且絲瓜可謂是三伏天裏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好幫手”。

絲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腸、祛風化痰、涼血解毒的功效。如果出現痰喘咳嗽、熱病煩渴等也不妨試試吃點絲瓜來緩解。

吃冬瓜:增食慾

“冬瓜”,聽名字就知道非常適合炎熱的三伏天食用。冬瓜能清熱化痰,除煩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腫。而且冬瓜含水量較多,還可以起到增進食慾的作用。

由於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較低,對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人羣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吃苦瓜:祛痱子

苦瓜的“苦”,纔是營養的'關鍵和精髓!中醫認爲,苦瓜味苦,有清熱解暑、清心除煩、健脾開胃、益氣解乏、益腎利尿的作用。

如果發現自己身上長痱子,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

中伏是哪一天3

中伏飲食習俗

中伏又叫做二伏,中伏是暑天最熱之時,主婦們都愛在此時製作簡捷又順口的麪條做主食,所以稱“二伏面”。 古時把麪條叫“湯餅”和“不託”。在張岱寫的《夜航船》一書中就有“魏作湯餅,晉作不託”之語,麪條就是由湯餅逐漸爲面片湯後發展而成。

古時做麪湯時,用一隻手託着和好的面,另一隻手往鍋裏撕片,形成“片兒湯”,片撕得很薄,就像蝴蝶翅膀似的,所以雅名又叫“蝴蝶面”。這種制湯麪方法類似現在的山西刀削麪。

到了晉代人們才使用上了案板、擀麪杖和刀,不再用手託着做了,所以此時麪條也叫“不託”。北宋時期已製作成長條面,稱爲“索麪”,待到明清時麪條的品種花樣更多。解放前後製作方面已有手抻面、刀切面、機器切面和掛麪以及白麪玉米麪兩樣麪條等多種。

伏天吃麪條的民俗早在三國時期已有,《魏式春秋》上雲:“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那麼又爲什麼大熱天本來就酷熱難耐,還吃讓人淌汗的熱湯麪呢?南朝時有書論述是:“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爲辟惡。”因古時人們認爲農曆五月是惡月,到了六月就應該惡,而“以熱制熱”法一向是中醫養生專家提倡的夏暑養生良方。

另外二伏時正值夏收剛結束小麥豐收之際,人們素有“嚐鮮兒”的習慣,用新小麥做成湯麪吃上兩碗,淋漓地出一身大汗,既嚐鮮又驅瘟疫邪氣,這就是二伏時吃麪的原因吧。

中伏是哪一天 第3張
  

中伏簡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段時間。“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少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

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並不出現在夏至,而是出現在夏至以後的“三伏”。每年入伏的時間並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盡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比較麻煩。

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爲10天,中伏爲10天或20天,末伏爲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爲初伏,第4個庚日爲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爲末伏。

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從初伏到中伏的時間爲10天,末伏也是 10天;中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因爲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爲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爲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就出現了有些年份整個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 天的情況。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