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國寶名單全部

本文已影響2.28W人 

國家一級國寶名單全部,我們的泱泱大國,地大物博,全國各地都有陳列着各種富有歷史意味的文物。這些文物大多被陳列在各地的博物館。下文分享國家一級國寶名單全部的相關內容。

國家一級國寶名單全部1

國家一級文物排行

1、四羊方尊

在古代古人多用青銅祭祀,而青銅鑄造技術最高水平的體現,應該就是這個四羊方尊,四羊方尊,它是出土於湖南的一件國家一級寶物,而最早鑄造的年代應該是商代,他的鑄造技術很特別,他的羊頭和上面的浮雕是分兩次塑造上去的,但拼接的卻天衣無縫,這顯示了高超的技術。

2、清明上河圖

說到國家一級文物排行,清明上河圖,這幅圖案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篇幅十分之長,那裏面所畫的東西也是非常多的,它的長度達到了528。7釐米,寬度達到了24。8釐米,是北宋的一幅畫,爲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雖然看起來是盛世之景,實際上反映了這個畫家憂國憂民的思想。

3、商後母戊鼎

要說,四羊方尊,它是青銅,祭祀用品最高水平的典範,那麼商後母戊鼎,他就是青銅禮器最爲大的典範,它的重量達到了832。4公斤所用材料至少要一噸以上,而鑄造它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上面的浮雕以及花紋刻畫的也是非常精緻,是青銅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禁止出國展覽的一級寶物。

4、大禹治水大玉山

大家都知道,每一塊好的玉都是要經過後期加工雕刻而成的,而來自清朝的大禹治水大玉山同樣也是如此,他是屬於清朝的一個玉雕工藝品,也是那個年代最爲大的工藝品,它的重量達到了5550千克,而所用的材料也是異常珍貴,是和田玉雕刻而成,看成色我們都看得出來,青白二色十分純真,雕刻手法也盡顯成熟,是我國一級寶物。

國家一級國寶名單全部

5、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它是我們國家的一級文物,它最早鑄造的時間應該是在春秋時期,是屬於越國的青銅器巔峯之作,它的重量達到了8。75千克,在我們國家湖北最早出土於1965年,這把劍反映了吳國和越國之間的世仇,當時他們兩個國家打了一場仗,但勾踐失敗了,當時的越王勾踐利用自己的計謀給自己贏得了喘息的機會,最後打敗了吳國,取得勝利成爲了最後一代霸主。

6、曾侯乙編鐘

曾候乙編鐘它同樣也是我們國家的一級保護文物,是於1978年出土於湖北的一個青銅樂器,它在那個時候的`作用主要是爲了獨奏合奏,或者說像是伴奏一樣的存在,它的規模也是非常大的,全部由青銅所做,大小不一,每一個部件的功能和發出的聲音都是不一樣的,能夠演奏出優美的音樂。

7、明代鳳冠

鳳冠這一習俗最早是起源於宋朝,很多朝代都會延續宋朝這一禮制,而現在發現最多的鳳冠都是來自於明朝的,是在明朝皇后收到冊封,或者其他正式的場合,用來代表身份時所用的禮冠,像明孝靖皇后的鳳冠,是於57年出土於北京的,它的技藝十分的複雜,包括花絲點綴,上面光是珍珠都鑲嵌了5000餘顆。

8、金縷玉衣

說到國家一級文物排行,金縷玉衣,也就是用玉所做的衣服,爲什麼古人會有這種習俗呢?當然不是在主人生前所做,而是在主人生後手做,他們認爲一些珍貴的人物穿上這個衣服,會讓他們的屍骨不腐,這也是一個高貴的禮節用來象徵身份,因此叫做金縷玉衣,在漢代這樣的金縷玉衣是最多的,最早的金縷玉衣也是出土於中山靖劉勝的陵墓中。

9、鑲金獸首瑪瑙杯

在我們國家每個朝代都有一起的代表,而要說特別精緻的玉器,那應該是來自唐朝的獸首瑪瑙杯,他並沒有使用傳統的玉器雕刻工藝,他所雕刻的形狀,也和西域當時所流行的有所相像,看起來十分的生動,採用了俏色的手法,牛角的紋理看上去也十分精緻,最早於1970年出土於陝西。

10、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他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東漢銅奔馬,他最早出土於1969年,與甘肅省出土,現在也自然被收藏於甘肅的博物館中,他也是不能出國展覽的,國家一級文物,這個青銅像的雕刻技藝和表現手法是十分生動的,似乎真的有一匹烈馬,輕踏飛燕在我們面前奔騰,表現力十足。

國家一級國寶名單全部2

1、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詳細介紹: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蜀地織錦護臂,爲國家一級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被譽爲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成員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一處古墓中發現該織錦。收藏於新疆博物館。

該織錦呈圓角長方形,長18。5釐米,寬12。5釐米,用“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爲面料,邊上用白絹鑲邊,兩個長邊上各縫綴有3條長約21釐米、寬1。5釐米的白色絹帶,其中3條殘斷。織有八個漢隸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通過“五星聚會”研究,科學家們推算出2040年9月9日將會出現罕見的五星聚會天文奇觀。

2、敦煌遺書

敦煌遺書

詳細介紹:《敦煌遺書》又稱敦煌文獻、敦煌文書、敦煌寫本,是對1900年發現於敦煌莫高窟17號洞窟中的一批書籍的總稱,指敦煌所出2至14世紀的古寫本及印本。

《敦煌遺書》被稱作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它從東漢時期一直延續到元代,延續十多個朝代總數約6萬卷,目前分散在全世界, 發現時間:1900年 流失時間:1905—1929年。

收藏地:俄羅斯12000件、英國13300件、法國5700件、日本1000件。

1910年入藏京師圖書館時,只餘8000餘件,目前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有16000餘件,爲該館四大“鎮館之寶”之一(另三件分別爲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和趙城金藏)。

3、范寬溪山行旅圖

范寬溪山行旅圖

詳細介紹:《溪山行旅圖》中國畫史前五必有此畫,范寬的代表作。在明代以前的流傳情況已無從可考,明初被收入宮中,後又流入民間,被畫家董其昌所得。董其昌在觀賞後題字:“北宋範中立溪山行旅圖”。清初,又經收藏家樑清標之手,轉入乾隆皇帝內府收藏。

後來,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李霖燦在此圖右角樹陰下發現“范寬”兩字,更確定是范寬真跡無疑。解放前夕,這幅圖隨故宮其他珍品被帶至臺灣,現藏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

4、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

詳細介紹:《永樂大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書。

國家一級國寶名單全部 第2張

年代:1403—1408年類別:百科全書,

流失時間:1860-1900年,

收藏地:大英博物館、英國圖書館、劍橋大學圖書館、牛津大學圖書館、倫敦大學東方語言學校等地。

流失原因: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被英法聯軍搶奪,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被焚燬,所剩部分遭到各國列強的瓜分。

《永樂大典》作爲中國文化遺產中最成熟且傑出的百科書,世界文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動的。

5、九龍寶劍

九龍寶劍

詳細介紹:九龍寶劍,爲乾隆帝的陪葬寶劍,其劍身略彎,劍柄很長,上面刻了9條龍。據傳,這九條龍並不是隨便刻上的,而是根據《易經》中的九九歸一的寓意而雕刻而成,寓意天道輪迴。

孫殿英挖掘清東陵後,將九龍寶劍具有極有,後爲了避免被責罰,就將他送給了某人,從此就消失了,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6、喪亂貼

詳細介紹:《喪亂貼》爲我國著名“書聖”王羲之的真跡,創作於東晉永和年間,是他晚年的作品,也是他最精彩且具有代表性的一幅書法作品。

此帖創作之時,他的老家山東琅琊地區正處於一場戰亂之中。王羲之被迫離開北方,遷居南方。當他獲知祖墳遭毀,痛苦不安,便給朋友寫了一封短札,字體隨情感而變,由行入草,一氣呵成,這就是著名的《喪亂帖》。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