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故事精選(15篇)

本文已影響1.56W人 

史記故事精選1

張儀使楚

史記故事精選(15篇)

此後,張儀兩次出使楚國,將楚懷王戲耍。他一來到楚國,就用重財厚禮收買靳尚,使其對自己感恩不盡。靳尚受人之物,自然樂意效勞,於是極盡溢美之詞地向楚懷王誇獎張儀,於是楚懷王就將張儀赦免了。後來張儀聽說蘇秦死了,於是再次遊說楚懷王說:“秦國四境險要,易守難攻。軍隊實力強大,法令嚴明,士兵們都不害怕艱苦危難,敢於爲國犧牲。國君賢明威嚴,將帥智謀勇武,即使沒有出動軍隊,聲威也席捲天下。那些合縱的國家與秦國相比,無異於驅趕着羊羣進攻猛虎。如今,大王不親附老虎而去親附綿羊,真是大錯特錯了。

“當今,天下的強國非秦楚莫屬,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那些主張合縱的人,聚集了一羣弱小的國家去攻打最強大的國家,不權衡對手的力量而輕易地發動戰爭,國家窮困而又頻繁地打仗,這是國家危亡的先兆啊。那些主張合縱的人,粉飾言辭,空發議論,說好不說壞,等到禍患來臨時,就來不及應付了。

“遊說天下各國合縱抗秦的人就是蘇秦。他被封爲武安君,出任燕國的國相,暗中與燕王策劃攻打齊國。他假裝獲罪於燕王,逃到齊國,齊王收留了他。兩年後,齊王發覺上當,把蘇秦五馬分屍。靠一個奸詐虛僞的蘇秦,想要讓諸侯們結爲一體,這是不可能成功的。

“秦國要想進攻楚國,三個月就能滅亡楚國,而諸侯的援軍,半年以上才能到達。秦楚之間應該結爲盟友,永不相爭,這纔是大王應該選擇的正確的策略。

楚王聽得心動,不顧上次被張儀欺騙的教訓,又採納了張儀的建議。

史記故事精選2

公儀休拒魚

公儀休在魯國爲相,這個公儀休在飲食方面最大的愛好就是吃魚。一日,就有人投其所好給他獻上了一條魚。按咱們今人的“理解”,一個堂堂相國,收人一條魚算什麼,讓人直接拎到廚房去得了。

可是,出乎我們意料的是,他老人家竟然堅決不受。他的弟子們都勸他,你老人家最喜歡吃的就是魚,如今人家送上門來了你怎麼反而不要呢?公儀休解釋說:“我正是因爲喜歡吃魚,才堅決不接受這條魚的。

你們想,如果我今日收下了這條魚而導致有朝一日丟了相位,雖然我喜歡吃魚,卻再也不能靠自己的俸祿買魚吃了。如果我不收這條魚,保住自己的相位,就能夠長久地靠自己的俸祿買魚吃了。”

史記故事精選3

投降匈奴

漢十二年,黥布反叛,劉邦率軍東進。陳豨則時常帶兵屯駐在代地騷擾漢軍,劉邦十分惱怒,派出樊噲來攻打他。陳豨被打敗,手下的部將也投降了漢軍,他們把盧綰與陳豨私下裏勾結的事情交代了出來。於是,劉邦派遣使臣到燕國傳達詔令,想要召見盧綰瞭解情況,盧綰心裏有鬼,就以生病爲藉口加以推辭。接着,劉邦派遣闢陽侯審食其、御史大夫趙堯去迎接盧綰,並且趁機驗問盧綰的左右的人,查明事情的真相。因此,盧綰更加地害怕,他索性閉門不出,他對寵幸的臣子說:“現在,各位異姓諸侯王之中,只剩下我和長沙王吳芮。去年春天,陛下消滅了淮陰侯韓信,夏天,又誅殺了彭越,這都是呂后的計謀。如今,陛下身患重病,呂后執掌了大權。她是個婦道人家,怕大家不服她,自己站不住腳,總是想借故誅殺異姓王和大功臣,樹立自己的威信。我打死也不能去朝廷,去了就回不來了!”接下來的時間裏,盧綰還是宣稱自己有病,而沒有應召前往京城。

後來,看到朝廷的壓力越來越大,盧綰的左右親信害怕受到連累,紛紛出逃,結果盧綰說過的話多少泄漏了出來。這些話傳到了闢陽侯等朝廷使者的耳朵裏,他們回京以後,將情況詳細地報告給了劉邦。劉邦聽後,十分惱怒。不久,漢朝得到一名匈奴的降者,那個人將燕王與匈奴之間的gou當,全部報告給了朝廷。這時,劉邦完全肯定了盧綰的反叛事實,便派遣樊噲去攻打燕國。盧綰自認爲不是漢軍的對手,便帶着他的全部家屬、宮人以及幾千名騎兵,駐紮在了長城腳下,等待劉邦病癒,好親自前往京城請罪,估計劉邦會顧及與自己的情誼赦免自己。但是不久,劉邦的死訊傳來,盧綰悲哀、嘆息,率領着這些人逃往了匈奴。匈奴單于厚待他,封他爲東胡盧王。但是,盧綰的部衆時常遭到當地遊牧部族的欺凌、掠奪,他們的歸心強烈。一年多以後,盧綰在匈奴地區去世。

呂后當政的時候,盧綰的妻子和兒女率領部衆逃出匈奴地區,重新歸降了漢朝。那時,呂后正好生病,不能接見他們,便安排他們住在燕王在京的官邸裏。不久,呂后打算親自設宴接待他們,但是卻不幸病逝了。後來,盧綰的妻子也病死在京城。漢景帝中元六年,盧綰的孫子盧他之,以匈奴東胡王的身份歸降漢朝,被朝廷封爲亞谷侯。

史記故事精選4

名臣治家

漢惠帝時期,呂后執政,她打算大肆分封呂氏族人爲王,但是害怕遭到大臣們地反對。陸賈是個聰明人,知道自己沒有能力反對這件事,又怕生出禍端,於是就藉口生病需要休養,辭官回家了。他認爲好峙地區的土地肥沃,是個風調雨順的好地方,就把家安在了那裏。他有五個兒子,分家時,他變賣了當年自己出使南越的時候越王給的賞賜,得到了一千斤黃金,然後,他把攻打分給兒子們,讓他們各自從事生產。

而陸賈自己則經常乘坐着四匹馬拉的豪華車子(在當時四匹馬拉的車子已是很珍貴的了,要知道漢朝初期,皇帝出巡都不一定能挑出同一顏色的馬拉車,丞相一般都是乘牛車的),佩帶着價值黃金百斤的寶劍,身後跟着十幾個能歌善舞、精通彈琴擊瑟的人作爲隨從,到處遊逛。他曾經對兒子們說:“我與你們定個養老約定:我如果到了你們的家裏,你們要供給我的人馬,儘量滿足我的要求,我每十天更換一家。我死在誰家裏,誰就取得我的寶劍、車馬與隨從人員。一年之中,我還要到其他的地方去遊歷、做客,所以,一年之內在你們每家也只是待上兩三次。如果我們經常見面,就會失去了新鮮感。我這樣做,你們也用不着擔心我在你們家裏待的時間長了,會讓你們厭煩,給我這個老人家臉色看。”

史記故事精選5

人文初祖”黃帝

黃帝定天下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是遠古時代部族少典氏的後代。他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有神異之氣,才七十天大就能說話了,年幼的時候就非常聰明、口才出衆,長大以後就誠實機敏,到了二十歲成年的時候,就已經見聞廣博、明辨事理。

那時候,諸侯的領袖炎帝,也就是神農氏已經不能隨心所欲地號令天下,各地的諸侯經常互相進行戰爭,老百姓們卻倒了黴,怨聲載道。但是,神農氏卻沒有能力去征討他們。在這種情況下,軒轅便經常動用武力去征討那些不來朝貢的諸侯,使他們都重新歸服於神農氏。但是,當時生活在東方的蚩尤非常殘暴,勢力也非常大,還沒有人能去征討他。

後來,炎帝大概是想顯示一下領袖的威嚴,便經常找藉口去欺負一些弱小諸侯,這使各地的諸侯都非常害怕,爲了自保,他們就一個接一個地跑到軒轅那裏請求歸附。

於是,軒轅便修治德政,整肅軍隊,順應四時各方的自然氣象,種植五穀糧食,大力發展農業生產。他撫慰天下民衆,丈量四方土地,使他們安居樂業;還訓練了一批以熊、羆、虎等猛獸爲名的軍隊,幫助諸侯對抗炎帝。這樣一來,軒轅與炎帝的矛盾就越來越深,一場大戰已經不可避免。最終,軒轅與炎帝在阪泉(在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的郊野上交戰,經過多次作戰,炎帝部落舉起了白旗,軒轅成了勝利者。

正當軒轅與炎帝激戰正酣的時候,蚩尤部落就想抓住機會做一回得利漁翁,發動了叛亂。於是,在征服炎帝部落之後,軒轅又馬不停蹄地徵集四方諸侯的軍隊,與蚩尤在涿鹿郊野進行了一場大戰,擒獲並殺死了蚩尤。從此,四方諸侯都尊崇軒轅做天子,代替了神農氏的統治地位,他就是後來被中國人稱爲“人文初祖”的黃帝。

黃帝的功績黃帝經過多次戰鬥,擊敗了所有競爭對手,成爲了天子。他爲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大力發展軍事力量,如果天下有不順從的勢力,他就馬上率領大軍去征討他們。他披荊斬棘、開路行進,沒有過一天舒適日子。他往東到達了大海,登上過丸山(在今山東省臨朐縣),還到過;往西到達了倥侗(在今甘肅省平涼市西),登上了雞頭山;往南到達了長江流域,登上了熊山和湘山(二山均在湖南省境內);往北驅逐了少數民族葷粥(即秦漢時的匈奴)。

在功成名就之後,他又與四方諸侯在今天河北省懷來縣的釜山集合,驗合了符契圭瑞,在涿鹿山下的廣闊平地上建立了都城。但他並沒有因此安逸享樂,仍然四處奔波,從來沒有固定的住處。

黃帝當時就已經非常重視對自己的安全保衛工作了。他住的地方總是戒備森嚴,駐守着大量軍隊。他還用雲的名字給官職與軍隊命名。黃帝管轄着衆多部落,爲了防止他們叛亂,他設立專門的監察機構——左右大監來監察萬國。他敬畏神靈,到處對鬼神和山川封禪祭祀。據說,自古以來,黃帝時期祭祀規模是最大的`。

此後,黃帝又獲得了象徵至尊的寶鼎和神草。他命人用神草來推算天地歷數,預知未來的節氣、日辰。他推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等賢士來治理民衆,創制了表現人們死生的儀制禮則,並細心考究國家安危存亡的道理,此外他還教導民衆依照季節變化來播種百穀草木,馴化各種鳥獸昆蟲。

黃帝的德政廣泛傳佈,就連上天也不給人們帶來災難。在他當政時,土地豐收、風平浪靜、山出珍寶。他盡心盡責、鞠躬盡瘁地教導民衆,在他引導下,老百姓們知道了江湖、沼澤、山林出產的物品要按照時令收採、禁捕,所有土地一定要有節制地利用。因爲黃帝治理土地貢獻巨大,他得到了“土德”這樣的祥瑞稱號;由於對中華文明的誕生具有開創之功,他被後人尊稱爲“黃帝”。黃帝時代,是中華民族由野蠻走向文明的開端。黃帝去世以後,被安葬在今陝西省黃陵縣西北地區的橋山。

史記故事精選6

樗裏子軼事

秦昭王元年,樗裏子將要攻打蒲邑(隰州縣北)地區,蒲邑的長官驚恐萬分,向胡衍請教對策,胡衍答應幫他解圍。胡衍去拜見樗裏子,對他說:“先生要攻打蒲邑,是爲了秦國呢,還是爲了魏國?如果是爲了魏國,那當然好了;如果是爲了秦國,那就不算有利了。因爲衛國之所以能作爲一個國家存在這麼久,就是由於有蒲城作爲屏障和保護。現在您要攻打它,一定會迫使蒲邑投入魏國的懷抱,整個衛國失去了堅強的後盾,就會屈服,並依附魏國。魏國喪失了西河之外的城邑,卻沒有辦法奪回來,就是因爲兵力薄弱啊。現在攻打蒲城卻使衛國併入魏國,魏國必定會強大起來。魏國強大之日,也就是貴國所佔城邑的危險之時。況且秦王一定在監視先生的一舉一動,如果您的行爲危害了秦國,而有利於魏國,秦王一定就會治您的罪了。”聽了這番話,樗裏子若有所思,說:“依先生之見,該怎麼辦?”胡衍說:“請先生放棄攻打蒲邑,我會進蒲城,嘗試替您說說這件事,讓衛國國君不忘您給予他的恩德。”樗裏子說:“好吧,請先生便宜行事。”胡衍進入蒲城,對那兒的長官說:“樗裏子已經知道蒲城的薄弱的地方了,他已決意佔領蒲城。但我能讓他放棄攻城的計劃。”蒲邑的長官彷彿看到了救命稻草,就馬上向胡衍下拜了兩次,說:“希望您能幫幫忙,解了秦軍的圍困。”同時拿出黃金三百斤送給他,說:“這是一點小意思,不成敬意。如果秦軍撤退,我一定將您的功勞上報給衛君,讓您加官進爵。”於是,胡衍在蒲城接受黃金之後,在衛國一下子成了暴發戶。就這樣,樗裏子聽從了胡衍的勸說,放棄攻打蒲城而離開了。他又回師攻打魏國的皮氏城,還沒等到皮氏城投降,就又撤離了。

史記故事精選7

作爲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只要是中國人就必須知道這本書————《史記》。這是我們的驕傲!

這本書的作者是是漢朝的司馬遷。歷經兩千多年的時光,在他筆下的人物的一談一笑,都閃閃發光……遺憾的是今天我看的不是真正《史記》而是《史記故事》。

這本書讓我解了更多以前的故事,認識了許多英雄好漢,是他們的無私奉獻,才使我們民主繁榮起來。不到300頁的文章先後寫了59篇文章,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臥薪嚐膽”、“破釜沉舟”。

其中" 臥薪嚐膽"講越王勾踐被吳國打敗後當了俘虜,當然不忘亡國之痛。經過這樣多年的艱苦磨礪,終於使越國強大起來,最終推翻了吳國,爲自己出了一口惡氣。他這種精神令我敬佩。“破釜沉舟”說的是項羽率領幾千楚軍,救趙國。項羽下定決心要和秦國決一死戰,就摔爛鍋子、砸沉船隻,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打贏,他果然勝利了!

這兩個故事正好組成一條成語: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萬秦官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史記故事精選8

我有許多課外書,其中《史記》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要問爲什麼?那是因爲數的作者給了我心靈的震撼。

《史記》的作者是漢代史官司馬遷。當年,他被打入大牢,義憤填膺想自殺。可是他覺得自己就這樣死的話,輕於鴻毛。於是他振作精神,用自己的血淚鑄就了《史記》這本著作。

我讀完了他的故事,不由陷入了沉思: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現在的孩子,物質條件非常的優越,吃得好,穿得好,樣樣都能得到滿足。可是卻承受不住任何打擊。報紙上、電視上、廣播裏報道孩子自閉、自殺的消息屢見不鮮。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如果一點點壓力夜承受不了,那麼將來的重任如何擔當?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雖然還不能跟司馬遷相提並論,不過我卻在努力鍛鍊自己的意志。我長的比較胖,每次上體育課,我總是累得氣喘吁吁,每次體育測試,我也是勉強過關。爲了增強體質,提高自己的體育成績,我定下了鍛鍊身體的計劃,同時我也下定了鍛鍊自己意志的決心。每天早上,我堅持6點起牀跑步,跑45分鐘。做一件事情也許很容易,但是堅持做一件事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夏天還好,可是冬天就比較困難了。每當我思想懈怠時,我就用司馬遷來鼓勵自己。現在我已經堅持了一年多,身體結實了,自己覺得做事夜有毅力了。

我想,只有從點滴小事做起,逐漸鍛鍊自己,才能做一個頑強的人!讓我勇敢面對現實,努力拼搏吧!

史記故事精選9

今天,我讀完了《史記故事》這本書,書中很多的英雄豪傑,讓我心裏有說不出的感慨!

在這本書中,我認識了許多英雄豪傑:炎帝、黃帝、唐堯、大禹、虞舜在這些人的背後,又有着不同尋常的故事。神龍氏嘗百草大家都聽說過吧:炎帝發現一些植物可以醫病,他爲了讓百姓們過上不受病痛的折磨,用自己的身體作實驗,一一去嘗那些植物,最後不幸吃下了一種名叫斷腸草的植物,身亡了!他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還有大禹治水、嫘祖製衣等等,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風衣足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史記故事》中有許多愛國的偉人,每個人的愛國方式都不同。有的是當兵保衛國家,有的則是發明新產品來解決國家的問題,還有的在各種國際比賽中爲國爭光等等。我們雖然不能像屈原那樣,也不能處理國家大事,但是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每一個人都可以爲國家盡一點力。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不亂扔垃圾、愛護公物、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好好學習這些看起來像是小事,但是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國家就會有很大的變化。這些愛國行爲雖然渺小,但是久了必定聚沙成塔,我們的國家也會因此永遠興盛。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文明的國家。古今中外,有許多的人爲國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讓我們的生活變的風衣足食。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那樂於助人的精神,學習那英姿颯爽的神態,學習那尊老愛幼、以德服人的高尚品質。但是,我們不能學那些昏君爲了自己快樂,而做了一些傷天害理、魚肉百姓的事。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還亮的智慧,是我們一輩子都忘不掉的信念。讓我們自由地徜徉在書的海洋裏吧!

史記故事精選10

霪乿的靈公

陳靈公是個荒淫無恥、行爲放縱的小人,他曾經和陳國大夫孔寧、儀行父與夏姬通姦,他們還公然穿着夏姬的衣服在朝中嬉笑,根本不把衆人的非議放在眼裏。大夫泄冶實在看不慣這種行爲,就向靈公勸諫說:“大王,您不要再和夏姬來往了。向您這樣和大臣霪乿無度,讓人民如何去效法啊?”陳靈公把這話告訴孔寧、儀行父兩個人,他們聽了非常憤怒,想要殺死泄冶以解心頭之恨,陳靈公也沒有阻止。兩人就尋機將泄治殺死了。

夏姬有個兒子名叫夏徵舒。有一次,陳靈公和孔寧、儀行父在夏姬家飲酒取樂,酒酣耳熱的時候,陳靈公對兩個人開玩笑說:“夏徵舒這個孩子跟你們長得很像啊,哈哈。”二人反脣相譏說:“我們覺得他長得也挺像您的。”夏徵舒聽說後羞辱難當,十分生氣。等靈公喝完酒出來的時候,夏徵舒就藏在馬棚門口用箭射死了靈公。孔寧、儀行父嚇得逃到楚國,靈公太子午也逃到了晉國。夏徵舒就自立爲陳侯。

史記故事精選11

在去年暑假裏,我看了許多書,其中我最喜歡《史記故事》。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史記》的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我覺得司馬遷非常了不起,他告訴我們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比如“臥薪嚐膽”、“鴻門宴”“晏子使楚”、“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商鞅南門立木”、“仁義的敗將”……這些故事不僅精彩有趣,而且還爲我打開了瞭解歷史的一扇大門。

在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臥薪嚐膽”,越勾踐王不忘亡國之痛。經過這樣多年的磨礪,終於使越國強盛起來,打敗了吳國。英勇無比的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大戰秦軍。

通過這本書我還結識了許許多多的歷史人物如:除了聰明的晏子、文武雙全的伍子胥、善用兵計的孫武、還有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秦始皇。

我最佩服的是齊國國君,不計前嫌的公子小白,史稱齊桓公。他不記射中帶鉤之仇,以親自出城迎接管仲,任命他爲齊相,主持國政。在管仲的幫助下克服困難,使齊國越來越強大。

我最喜歡的是天下第一良臣孫書敖,他非常英勇。一次他在山裏看見了兩頭蛇,當時傳說只要看見兩頭蛇的人就會死,他想:反正我要死了就讓我一個人死吧,不能再讓別人見了這條蛇死去,我要宰了這條蛇!便舉劍將兩頭蛇斬爲兩段,還將蛇埋在了山上。後來人們爲了紀念他把這坐座山叫蛇入山。

《史記故事》裏還有許多這樣精彩的故事,這本書真是一本既生動有趣又能增長知識的值得一看的好書。還沒看過的同學,快去看看吧,相信你讀過之後,一定會和我一樣有許多收穫!

……

史記故事精選12

知恩圖報

張儀的得到任用後,蘇秦派來的門客也要告辭離去,張儀說:“在下是依靠先生的鼎力相助,纔得到今天顯貴的地位。我正要報答您的恩德呢,先生爲什麼要走呢?”門客說:“其實我並不瞭解先生,真正瞭解您的是蘇秦先生。蘇先生擔心秦國攻打趙國,破壞合縱聯盟,認爲天下除了先生,就沒有誰能夠掌握秦國的大權的了,所以激怒先生,並派我暗中向您供應錢財,這些都是蘇先生的策略。如今先生已被重用,我的使命也就完成了,請讓我回去覆命吧!”張儀說:“唉呀,這些計謀本來都是我以前研習過的,蘇先生用在我身上,我卻沒有覺察到,我沒有蘇先生高明啊!況且我剛剛被任用,又怎麼能圖謀攻打趙國呢?請替我感謝蘇先生,蘇先生當權的時代,我張儀怎麼敢奢談攻趙?”張儀出任秦相以後,寫信警告楚國丞相說:“當初我陪着你喝酒,並沒偷你的玉璧,你卻誣賴鞭打我。現在你要好好地守護住你的國家,我要偷你的城池了!”

史記故事精選13

整頓吏治

以前,官吏多是靠着軍功起家。所以,他們出行時候的乘車、穿着的衣服都崇尚輕便,既體現不出與普通百姓的區別,起不到教化的作用,也體現不出官吏之間的等級、尊卑,擾亂了封建的禮法秩序。因此,劉啓便命令制定了系統的官吏車服制度,命令地方長官對此加以監督,並且將違反規定的官吏姓名上報朝廷,以便做出懲罰。此外,劉啓爲了防止酷吏在執法過程中失去公允、用刑過重,命令司法部門減輕鞭笞之刑的力度與數量,並且將其制定爲成文法。

漢朝立法裏規定,擁有十萬錢家產的人才能夠被選拔爲官吏。因此那些當官的人大多數是出身富家、名門的子弟。這些人將很多不好的風氣,帶進了官場裏,對於國家的治理、百姓的生活造成了許多負面的影響。同時,一些具有真才實學的賢能之人,因爲出身問題(漢法規定商人、贅婿、犯過法而被撤職的官吏等人不能做官)或者是家產達不到要求,而不能被推選爲官吏。這種情況很不合理,不利於國家、社會的發展與長治久安。因此劉啓下令,對官吏出身的限定做出了一定的放寬,並且把十萬錢的家產限定降低爲四萬錢。這就爲更多的人提供了做官的機會,有利於朝廷選拔合格、優秀的官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時的階級矛盾。

史記故事精選14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在這個故事裏,被歌頌最多的歷來是荊軻。當然,他是故事的主角。但在我看來,更值得尊敬的是故事中很少被後人提起的兩位:田光和樊於期。 秦國人快打過來了,燕太子丹讓田光幫着出主意,田光就向他推薦了荊軻。臨別,太子丹小裏小氣地對田光說:“我跟你說的可都是國家大事呀,可千萬不能泄露出去呀。”結果田光回去對荊軻說: “太子這是不相信我啊,我一把歲數的人了,做事不能讓人信不過。 你告訴他,就說田光已死,不會泄露什麼了!”———遂自刎。樊於期本是秦國的,不知道怎麼得罪了秦王,九族被誅,隻身逃到了燕國,秦王還不罷休,懸賞千金要他的頭;荊軻欲刺秦,苦於無法取信於秦王,便徑直找到樊於期,說:“我要是能把你的頭獻給秦王,他一定肯見我,我左手揪住他的袖子,右手給他一刀,你覺得怎麼樣?” 樊於期說:“這正是我天天咬牙切齒想幹的啊,多謝你教我這一招!”——遂自刎。

史記故事精選15

緹縈救父

齊國太倉令淳于公犯了罪,應該受刑,朝廷下詔讓將其逮捕,把他押解到長安拘禁起來。太倉令沒有兒子,只有五個女兒。他被捕臨行時,心中不滿地對女兒們說:“生孩子不生兒子,遇到緊急情況,就沒有用處了!”他的小女兒緹縈感到非常傷心,就跟隨父親來到長安,向朝廷上書說:“我的父親做官,齊國的人們都稱讚他廉潔公平,現在因觸犯法律而犯罪,應當接受懲罰。我所哀傷的是,受了死刑的人不能再活過來,受了肉刑的人肢體斷了不能再接起來,雖想改過自新,也沒有辦法了。我自願做官府的奴婢,來抵父親應該接受的刑罰,使他能夠改過自新。”上書送到劉恆那裏,劉恆憐憫緹縈的孝心,就下詔說:“聽說在以前有虞氏的時候,只給罪犯穿上有特定標誌的衣服,以此來羞辱他們。這樣,就能起到警戒百姓的作用了。爲什麼能這樣呢?因爲當時政治清明到了極點。如今法令中有刺面、割鼻、斷足三種肉刑,可是犯法的事仍然不能禁止,過失出在哪兒呢?不就是因爲我的道德教化不明嗎?我自己倍感慚愧。現在人犯了過錯,還沒施以教育就加給刑罰,那麼有人想改過從善也沒有機會了。施用刑罰以致割斷犯人的肢體,刻傷犯人的肌膚,終生都不能長好,多麼令人痛苦而又不合道德呀,作爲百姓的父母,這樣做,難道合乎天下父母心嗎?”劉恆因爲這個小女孩的上書,不僅放了她的父親,還下令廢除了肉刑。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