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美人的象徵意義

本文已影響3.13W人 

香草美人的象徵意義,“香草美人”是一個自帶流量與浪漫標籤的文學名詞,而屈原則是“香草美人”意象的開創者,其意象在《楚辭》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下面來看看香草美人的象徵意義。

香草美人的象徵意義1

香草意象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潔;詩人有時以香草自稱,有時又用來指稱他尊敬的人,所有這些人,都具有高潔的人格;二是與惡草相對,象徵者政治 鬥爭的雙方

美人意象一般被解釋爲比喻,或喻君王,或自喻。其中最集中的表現在以男女關係比喻君臣關係。

以男女婚約的變化喻君臣關係的改變,不僅形象生動,還符合中國人的思維習慣。

香草美人的象徵意義

香草美人解釋是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徵忠君愛國的思想。作賓語、定語;指忠貞賢良之士。

出處:

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寫香草、以配忠貞,……靈脩善於美人,以譬於君。”

香草美人吟未了,防有蛟聽。 ★清·龔自珍《浪淘沙·舟中夜起》

擴展資料:

《離騷》用大量文墨寫了各類香草,並且還多次提到"美人"或"美女"。《離騷》中充滿靈性的香草象徵着詩人美好的品質及詩人對美好品質的追求,而"美人"意象,不僅比喻君臣關係,也用來象徵詩人對理想的熾熱追求和追求失敗的痛苦。

香草美人意象的運用,使《離騷》不僅內涵豐富,而且也極富浪漫色彩。"香草美人"意象是屈原的藝術創新,這種創新實際上與楚國地理環境、楚國巫文化,以及莊子浪漫主義有着密切的關係。

香草美人的象徵意義2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香草美人”是一個自帶流量與浪漫標籤的文學名詞,而屈原則是“香草美人”意象的開創者。

“香草美人”意象在《楚辭》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無論是氣勢恢宏的《離騷》,還是詭譎神祕的《九歌》,抑或是激情奔放的《九章》,都被“香草美人”的意象的浸染。被“香草美人”意象勾勒、點染、描繪的《楚辭》,呈現出唯美動人的文字境界,也爲世人展現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浪漫畫卷。

若按照“香草美人”的出鏡率計算的話,《離騷》中“香草美人”意象出現的頻率毋庸置疑是最高的。而“香草”與“美人”在《離騷》中也是兩個相互獨立又有所關聯的意象。

先來看一下《離騷》中的“香草”意象。《離騷》開篇是屈原對自己生平的自述,講述自己擁有高貴的出身和天賦的良好素質,同時又注重後天的修養。

在《離騷》中,屈原說:“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屈原把江離和辟芷這兩種帶有芳香氣味的植物披在身上,把秋蘭結成佩掛在身邊。

香草美人的象徵意義 第2張

江離、辟芷、秋蘭都是香草,帶有芬芳氣息的草木,而整篇《離騷》中這樣的香草頻繁出現,種類繁多,遠不止這四種。《離騷》中出現的“香草”還有木蘭、宿莽、申椒、菌桂、蕙、茝、蘭、留夷、揭車、杜衡、秋菊、木根等。

西漢學者王逸在《楚辭章句》中評論《離騷》:“《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脩美人,以譬於君;”王逸認爲《離騷》中採用了《詩經》中的比、興手法,用香草意象來比喻忠貞。

正如王逸所說,《楚辭》中的香草意象,有着“引類譬喻”的目的,是用來和忠貞相匹配的。也就是說,《離騷》中的香草都深含比興,是詩人高潔人格的象徵。自屈原後,香草美人便成爲一種譬喻,成爲了美好的秩序與高潔的人品的代名詞。

如“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那麼,在《楚辭》中,屈原爲什麼要特意強調佩戴、種植、食用香草的事呢?佩戴香草,周身衣物會被香草散發出來的芬芳所浸染,這會被認爲是十分風雅的事情。另外,佩戴香草會客或者面見君王,也是一種禮節。

同樣的道理,屈原強調自己早晚食用香草,也是自己修身潔行、潔身自好的象徵,這與屈原在《離騷》開篇句中所說的'出身、素質與修養相呼應。當然,“香草”作爲一個典型意象,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離騷》中的“香草”,用以喻指高尚的品德與純潔的志趣。屈原在“香草”的意象中寄託了自己美好的願望,表達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他以身外的植物意象修飾來襯托心靈的純潔美好,給人以溫潤、儒雅的浪漫主義審美體驗。

香草美人的象徵意義3

“香草美人”的意象解讀

1.“香草”

長髮、寬袍、玉佩、香草,這是屈原留給世人的印象,屈原愛香草,甚至到了癡迷的程度。他曾種植大片香草:“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也曾“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佩戴、沐浴、飲食……屈原愛香草可見一斑。

經覈算,《離騷》中共出現40種植物的名稱,其中香草香木共34種(香草22種,香木12種),與其對應的惡草6種。

“香草”包括了江離、芷、秋蘭、宿莽、菌桂、蕙、留夷、揭車、杜衡、菊、胡繩、芰荷、芙蓉等,“香木”有木蘭、椒、桂、扶桑、瓊枝等,據劉蒙在《離騷中的植物名稱研究》中顯示,香草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香草是芳(11次)、蘭(10次)、椒(6次)、蕙(5次)。此外有薋、籙、葹、艾、茅,樧等惡草與其對應。

香草可散發出芳香,多指事物的美好,屈原在大量運用香草的意象時將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政治追求寄託於香草身上,結合各學者的研究和我的理解,對香草的象徵內涵的理解大致可分爲以下幾種觀點:

(1)喻屈原自己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

以爲佩”,將香草佩戴於身上,反映了作者時刻注重道德的修養和素質的提升,通過香草表現的是屈原高潔的道德修養和追求美好事物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潔癖”;“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餘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抒發着屈原堅貞不渝的品格、堅定不變的高尚追求。

“既替餘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由衆人抨擊、指責屈原佩戴蕙草,採集茝蘭的行爲可知“蕙”“茝”這兩樣香草喻詩人美好的政治主張。

(2)喻他人

詩人以香草,如申椒、菌桂、蕙、茞等比喻包含屈原在內的所有忠臣,此時“香草”之香體現的是當朝臣子不畏權貴、忠君愛國的高潔品質。而惡草與香草的對抗,可以理解爲是一方以屈原爲代表主張施行“美政”、積極輔佐君王變法圖強的忠臣,另一方是以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和楚王寵妃鄭袖等人爲代表的,阻止楚王接納屈原的意見,並使楚王與屈原疏遠的這兩大勢力集團的對峙。

(3)借香草表現歲月流逝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通過香草由盛而衰表現歲月變遷,抒發對自己逐漸衰老的感慨和對政治還未進行改變的急迫心情。

2.“美人”

王逸爲《離騷》做序:“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脩、美人以媲於君”。“美人”可以理解爲君王。

《離騷》中描寫了多次詩人求美人而不得的故事,與屈原幾番被貶,遭到流放相吻合。第一次,求宓妃,因她美麗卻不守禮法,與屈原專一執着、守禮的個性相悖,於是詩人放棄她而另外求索。第二次,求娀氏美女,由於鴆鳥詭詐,娀氏先行成爲帝王的后妃,最終求美人不得。第三次,趁少康尚未和有虞氏二女結婚,想要求得美人,但想到媒人的能力不足,說合的希望很渺茫,便主動放棄了。

由此觀之,詩人之所以求美人而不得,主要是因為以下原因:美人與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爲外物阻攔;對求美人這件事情漸漸感到沒有信心和失望。

屈原追求美人的過程坎坷且艱辛,正如他勸諫君王施行美政的過程那樣,不被君王理解,被小人阻撓,“路漫漫其修遠兮”。除了將“美人”理解爲君主外,又“恐美人之遲暮”,也可以將“美人”理解爲是詩人的自喻,“美”與“香草”是並列的關係,他們都象徵詩人高潔的品格、崇高的政治追求。

3.“香草”與“美人”的關係

王增斌的《從香草美人透視屈原的人格魅力》指出“香草美人傳統的本質就是以男女比喻君臣,以婚約比喻君臣遇合,這是作爲一種政治關係的借喻”,因此可以理解“香草”指代屈原,“美人”代指懷王,在《〈離騷〉纂義》中,王逸說:“行清潔者佩芳。”張德純說:“蘭芳秋而彌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屬。”

將香草佩戴於君王身上,二者遇合,構建君臣間的和諧關係,既能讓香草散發出自己的清香,發揮自己的功效,又能使君王的品德向着高潔的方面發展,進而以仁政治國,使民安國富。楚懷王對屈原有知遇之恩,因此懷王對屈原而言是知己。願爲君王所用,如香草一般散發出自己的清香,這正是屈原的理想,並一生爲之付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