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這種家庭我好痛苦

本文已影響2.98W人 

出生在這種家庭我好痛苦,如果一個人的成長經歷是好的興奮的,經歷被愛,被尊重,被肯定,他/她就會詮釋爲這個世界和是美好的,安全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出生在這種家庭我好痛苦

出生在這種家庭我好痛苦1

01、 一部真實的影片:父母情緒失控的樣子

在孩子眼裏究竟有多恐怖?

有一部臺灣影片:《VR還原家庭暴力:孩子面對失控父母有多恐懼》。視頻運用了VR技術,可以讓人以第一視角看到孩子眼中父母情緒失控的樣子。

影片開始,有些調皮的小男孩拿着玩具槍射擊其他玩具小人,在一旁的父親開始追着孩子大聲訓斥,一邊追一邊揚言要揍孩子。

隨後,母親加入了父親,把孩子逼到了餐廳的一角,抓狂一般的對着孩子嘶吼“你爲什麼要跑?摔倒了怎麼辦?我跟你說過不要跑,你爲什麼不聽?”

孩子掙脫了父母的“包圍”,又再次被父母逼到了沙發旁,母親嘴裏還一直重複着“媽媽討厭你”。

當孩子再次被“包圍”時,母親大聲的衝着孩子叫喊“你給我站住!你爲什麼害怕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們恐怖嗎?”

整個過程中,父母二人的情緒越來越暴躁,表情越來越猙獰。從責罵,到嘶吼,到摔東西……他們一步步的把孩子逼向臥室、牆角…最後無處可逃。

出生在這種家庭我好痛苦

而最初的原因,就只是孩子玩玩具時調皮了一下。

影片的最後,小男孩摘下VR眼鏡,獨自站在陽臺上,低下了頭……這部影片也被稱爲“失控的遊戲”,但失控的不是孩子的遊戲,是父母的情緒,才引發了這這場窮追猛打的“家庭暴力”。

原本應該是孩子最信任、最能感到溫暖的面孔,在情緒失控的那一刻,他們歇斯底里的樣子,竟然像兩隻瞪着眼睛、張着血盆大口的可怕怪物。

但從未想過,在孩子的視角里,父母情緒失控的面孔是如此恐怖、猙獰。

影片最後定格的畫面上出現了一句話:父母每次情緒失控的樣子,將在孩子記憶裏留存很久。

我們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情緒失控,工作壓力大、家務活繁重、婚姻出現矛盾……這些情緒需要釋放,需要發泄。

但是,千萬別讓孩子成爲父母的出氣筒。

02 、比暴力更可怕的,是暴力的輪迴

國際保護兒童組織曾經發布過一組關於反對家暴的廣告,如下:

這則廣告很形象生動的反映了,家庭暴力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拐角的那句話——"70 percent of abused children turn into abusive adults." / 70%被虐待的兒童長大成人後會虐待兒童。

爲什麼?

因爲對於孩子來說,接受承認家長不關心和愛他們,接受自己生活在地獄中,是更可怕的事情。於是他們寧可選擇接受他們的父母是正確的,是愛他們的,是自己做錯了事情,自己應該被懲罰。

在社會新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發飆的家長暴打或者怒罵孩子,而被打被罵的孩子並不會跑開,而是反而試圖貼近家長,道歉希望獲得原諒。

孩子在成長中不斷自我強化這種暗示,認可“打是疼罵是愛”,因爲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解釋爲什麼“愛自己”的父母會一直打罵他們。

而這樣的結果,就是他們在面對自己的子女時,會同樣下意識傾向於採用暴力甚至虐待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

我的一個朋友,小時候經常受到父親的毆打,他從小就在心裏暗暗發誓:以後絕不打自己的孩子。

但是,有一次,他兩歲的兒子,大概是因爲正處於terrible two的緣故,經常一言不合就倒地打滾兒。

終於有一次,他在反覆哄勸都失敗後,情緒失控了!他怒吼着把孩子拽起來,然後一巴掌,就落在了他的小腦袋上。

出生在這種家庭我好痛苦 第2張

兒子直接被嚇懵了,愣了十幾秒,才又撕心裂肺地哭起來。

那一刻,他把自己也嚇了一跳。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打孩子的部位、動作甚至神情,竟然和小時候,他爸打他的樣子,一模一樣。

他竟然毫無意識地就完全複製了他爸的樣子!

心理專家認爲:

很小的時候,主要養育你的人,你和他/她的關係的內在的心理感受,會內化在你的心理,會潛意識的,有意識的影響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纔是最可悲的:家庭暴力這種寫在潛意識裏的影響,改變起來非常困難。

如果沒有一個人勇敢地改變自己,做一個終結者,這後果可想而知。

03、爲人父母,最可貴的就是

不把自己的痛苦轉嫁給孩子

非常喜歡電影《美麗人生》裏那位父親基度。

基度本來擁有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一個美麗的妻子和可愛的兒子喬舒亞。

出生在這種家庭我好痛苦 第3張

但是,二戰爆發,噩夢開始了。

就在喬舒亞5歲生日的那一天,基度和兒子被驅趕到了猶太人集中營,基度每天都要承受奴隸般的勞作和痛苦的歐打。

但,基度並沒有把這些痛苦在兒子面前表現出來。

相反,在暗無天日的集中營,基度給兒子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夢,他哄騙兒子說:所有的一切不過是一場遊戲,只要贏得1000分,遊戲就能獲勝,而獎品是一輛真正的坦克。

出生在這種家庭我好痛苦 第4張

納粹的殘酷,可想而知,但爲了保護喬舒亞童年的那份美好,基度每天無論遭受多大的痛苦,都會在見到兒子之前,換上笑容,告訴他,今天他又進行了哪些“闖關”。

爲了夢寐以求的'坦克,小小的喬舒亞忍受着飢餓、克服所有的困難。

最後,喬舒亞“如願以償”,納粹戰敗,援軍真的開着坦克闖進集中營,接走了小小的喬舒亞。

出生在這種家庭我好痛苦 第5張

生活對基度是殘酷的,但最難能可貴的是,他並沒有因此怨恨命運,並把自己的痛苦轉載給幼小的孩子。

正是因爲這份童年心底的美好,所以小喬舒亞並沒有像很多走出納粹集中營的人一樣,一輩子生活在恐懼和痛苦中,而是對世間一直懷有善意,並帶着對世間的愛而活下去,獲得屬於自己的幸福。

心理學專家認爲:

如果一個人的成長經歷是好的興奮的,經歷被愛,被尊重,被肯定,他/她就會詮釋爲這個世界和是美好的,安全的。相反,如果一個人的成長經歷是拒絕的,被傷害,被出賣,被拋棄的,他/她就會理解這個世界是冷漠和危險的。

基度以命相拼,最終守護的就是孩子童年這份最可貴的美好。

我們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不是完美的,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生活的壓力、工作的煩惱,但是我們自己情緒,應該由自己的負責。

不要把自己內心的怨恨,內心的創傷,再轉嫁給孩子,斬斷輪迴,讓下一代受益。

能做到這點的父母,最是難能可貴。

04、 願每個父母心裏都有愛

每個孩子都嚐到世間的暖

前幾天,看到一位日本爸爸給自己的妻兒拍的照片,瞬間就被吸引,這是心中裝滿了對孩子、老婆的愛,才能拍出這麼美好的照片吧。

出生在這種家庭我好痛苦 第6張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這話一點都假,那些被真心愛着的孩子,會把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熱愛寫在臉上,讓人看上去就心生美好。

有時候不得不感嘆,父母真的是孩子的“起跑線”,但這個起跑線不是家世顯赫,不是萬貫家財,而是父母心裏是否有愛,有愛的父母,才能養出眼裏有光的孩子。

希望每個父母心裏都裝滿愛,每個孩子都能嚐到世間的暖。

出生在這種家庭我好痛苦2

如何脫離原生家庭

想要成功地脫離一個地獄般的原生家庭,首先一定要學會自力更生,其次要和父母說清楚原因,最後要正面和原生家庭對抗。有時候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有了自己獨立的意識,可以明辨對挫折後就會發現也許自己所成長的原生家庭環境並不是那麼好,再長久的呆下去,可能對你的身心健康都有損傷,而且如果再繼續這樣,委屈,自己很可能讓自己都會產生反社會傾向不斷地壓抑,自己只會帶來流 血和衝突,並不會有任何好的結果,那次是你就可以選擇去脫離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在選擇脫離之前一定要確保自己有獨立的能力能夠自力更生去養活自己,在這一點沒有保障的情況下脫離這個原生家庭還是不用考慮。

學會自力更生

實際上,大多數我想脫離地獄般原生家庭的人,他們都很早熟,因爲在一個並不是很好的環境下成長,他們很早都已經知道了,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因此在這種負面的環境下,很可能還會產生一個反效果,這個道理和寒門出貴子是一樣的,在這種高壓線不堪的環境下,你會更加迅速地學會如何自力更生在你確定有自保的能力之後能夠養活自己,你就可以和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提出想要脫離的要求。但是要注意這裏的脫離,並不是只的完全斷絕關係,你只是想要自己獨立生活。

出生在這種家庭我好痛苦 第7張

和父母說清楚原因

其實還要和自己原生家庭的父母說清楚原因,畢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你的一舉一動都要告訴父母,特別是這種重大決策的時候,你要知道現在你還沒有脫離這個原生家庭就意味着父母還有贍養你的義務,或者說,你還沒有完全自理的能力,因此你不得不在這個原生家庭繼續呆下去,如果你此時心已決且已找到了一份能夠讓自己吃飽的工作,你想脫離原生家庭的話就一定要和父母說清楚,闡明自己的意圖相信父母也是比較理解你的人,他們寧願讓你自己去闖,可能也不會想繼續加大家庭支出去養一個人。

正面和原生家庭“對抗”

最後,你還可以選擇正面和原生家庭對抗這個對抗不是讓你用暴力流 血衝突事件去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對抗更多的,是指精神和氣場上的對抗很多人,面對問題的方式就是逃避問題自以爲繞過了這個問題就已經圓滿地把它解決比如說,如果這個原生家庭真的十分慘不忍睹,那你就想逃離他通過這種方式,你真的能夠解決問題嗎?不是最正確的解決方式是正面和這個原生家庭對抗,你要直面慘淡的人生告訴自己生存的環境就是這麼的惡劣。在你能夠正視這個事實之後,你再進行下一步的打算選擇離開纔算一個真正的勇士。

出生在這種家庭我好痛苦3

原生家庭怎麼組建家庭

1、梳理清楚你評判人生的價值體系,建構新的價值體系,不僅要看到別人那些硬價值,也要全方位地看人性的光輝。

2、處理好和父母的關係,建立邊界。那些選擇都是很簡單的事,你瞬間就解決了。

原生家庭怎麼組建幸福的家庭

1、溝通交流。夫妻間要溝通交流要定期溝通交流,讓對方瞭解自己想的是什麼,爲什麼是這樣想的,瞭解對方是怎樣想的,怎樣看的,觀點不一樣,沒關係,並不一定要強迫對方去接受你的觀點。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一樣,想法不一樣,觀點不一樣,很正常。要讓對方清楚你的觀點,你的理由。交流要基於事實,針對事實說明你的觀點及看法,不要憑自己的想象或者是自己的認爲去進行溝通。

2、給家庭安全感。家是我們心靈及孩子的港灣,是我們休息養精蓄銳的地方。任何情況下,我們要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讓對方感受到安全感,夫妻雙方的安全感基於信任,信任基於瞭解,瞭解基於相互溝通。

3、覺察自己對幸福的感知。當你覺察自己的感受時,各種各樣的感受如平靜、喜悅、幸福時,覺察到了,要心裏告訴自己,我此刻很幸福,我此刻很平靜,我此刻是喜悅的。當覺察到自己的憤怒、難過

等感受時,也要自己告訴自己,我現在很憤怒,因爲什麼原因我現在很憤怒,然後再想一想這件事是否值得你憤怒。

出生在這種家庭我好痛苦 第8張

什麼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知即指父母的家庭,兒子或女兒並沒有組成新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自己組建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不包括夫妻雙方父母。

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關係

我們應該正確衡量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道關係。當我們的家庭還是原生家庭時,子女應當孝敬父母,父母應當關心子女的生活。當我們有了新生家庭後,在這個新生家庭中妻子與丈夫二人要結合爲一體,應該儘量在精神和物質上從對原生家庭的依賴或影響中走出來,注重新生家庭中夫妻二人的合一,更多地尊重新生家庭中的丈夫或者妻子的意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