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早期智力開發的思考

本文已影響3.17W人 

小孩早期智力開發的思考,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重視孩子,未來的好壞,取決於孩子現階段的成長,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才能更好培養孩子的能力,下面小編跟大家分享小孩早期智力開發的思考。

小孩早期智力開發的思考

小孩早期智力開發的思考1

一、家教理念 小孩早期智力開發的前提

不管我們是否意識,每一個作父母的人,在其意識深處都持有自己如何育兒的理念。而這種理念總是在經意不經意之中,通過自己的言行、態度、情緒等感染和調控着小孩的智力開發。可歎的是在現實中,諸多廣為流傳的,比如“玉不琢,不成器”、“藝多不壓身”、“多管教會使小孩懦弱”等諸多並不嚴謹的箴言俚語,已在很大程度上被捧為金科玉律的育兒理念,而偏執地理解和接受。我們不乏看到相當多的父母,或把小孩當“神童”,在其辯別能力尚未成熟時,便逼小孩認字、背書、算術,並以“狼爸”、“虎媽”自耀;或把小孩當“填鴨”,不看條件,不問對象,盲目地送到各種培訓班,使小孩疲於奔命,還以對小孩前途負責而自勵;另一種類型的父母則相反,以為小孩天資不夠,嬌縱其率性,任其不受約束所為等等,豈不知,如此作法訓導出來的小孩,要麼雖有可稱道的考分,卻不擅變通,思維狹窄,長大終無大作為;要麼雖也可謂多藝,但蜻蜓點水,無一精到,養成淺嘗輒止的陋習;要麼雖也看似活潑,能説會道,而一味耽於野趣,貽誤了智力發展最佳時期。

那麼,我們應該具備怎樣的小孩早期智力開發理念呢?筆者認為,應從訓導的過程、方式、目的等三個方面來把握:一是訓導過程。訓導必須以小孩的生理、心理和認知結構的當時狀況為契機:順其童趣,親子互動,因勢利導,鼓勵自主;必須讓小孩從與同伴的互動的樂趣中吸納知識,而不是將他禁錮在特定的模式和範圍,過份地呵護。為了訓導而訓導,不是啟發心智,而是揠苗助長,扼殺求知慾望。要知道,絕對權威家庭,一方面只會使特別有稟賦的小孩產生動力。其所促成的能力,多是比較僵硬、定勢的形式思維能力。當然,強勢的形式思維能力,在精確演算,嚴格推理方面,具有大的優勢,然而,當其遇到難題時,往往會出現思維的“短路”。正如我國部分很有技術實力的企業,研製不出自己的品牌,只會給國外代工。另一方面,對一般智商的小孩而言,則是隨影附形,難以擺脱的心理壓力。由於時時擔心出錯被罰,精神常處高度緊張狀態,嚴重者,還會導致心理殘疾。有親和力家庭的效果則不同,其會讓小孩感受到“心理安全”,在充滿自信的自主活動中品嚐到吸納知積的快樂。只有享受到了“我能行”、“我知道”的榮耀,小孩才會在吸納知識時發揮想象和創意。二是訓導方式。訓導方式沒有一定不變之規,或所謂的萬能之法。其奧妙是乎更多在於“有心”、“無意”之間:即在時間過程上,是隱性的“有心裁花”,用有節奏、有規則的生活方式,讓小孩從小養成良好的求知興趣和習慣;在空間範圍上,是顯性的“無意插柳”,及時給小孩剛剛萌生的良好的興趣和舉動,以明確的肯定、獎勵;給初露苗頭的不當行為和慾念,以耐心的點撥、疏導。讓小孩生活在始終生活在心身健康的社會文化氛圍之中。三是訓導目的。我們應該清楚,任何高操的技能和良好的主觀願望,都不可能改變小孩已有的智力上的遺傳基因。我們所能做到的,不過是用適當的方法,儘可能地將小孩既有的智力潛質發掘出來。對絕大多數小孩的智力潛質而言,只要開發的得當,就足夠使其成為一名傑出人才。只是,我們也應知道,小孩的智力表現的確有差異。而這種差異,並不是由智商這個唯一元素決定。比如隨機相生促成的興趣,生活環境養就的習慣,處境際遇導致的觀念等諸多因素,均會影響小孩的智力表現,導致對小孩智商的誤判。我們應用動態的眼光及時發現小孩智力上的閃光點,適時提供必要的條件,促成小孩的內部動機,使其自己發動自己,主動地發揮自身的潛能。

二、大腦機能 小孩早期智力開發的源泉

智力是大腦的生物機制。其生成和發揮,如同活水出於源泉。所謂對小孩早期智力的開發,其實質就是“欲流之長者,必浚其源泉”,依循於大腦神經活動機制,開發大腦。我們不是專業人員,沒有必要,也不可能研究過深的大腦生物理論。但是,如果缺乏大腦生物機制的基本常識,那麼,我們所實施的對智力的開發,就往往會是“塞源而欲流長”,未能預知效果的,帶有高風險的“黑箱”操作。

人的大腦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高級神經系統,簡而言之,是一個由無數個大小形狀不同的神經元相互聯結組成的,具有視聽、記憶、思維等區域功能和結構的網狀系統。其基本活動機制是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前者是指大腦神經元處於活躍狀態。此時能靈敏地感受外界的剌激,使之得以保存和記憶;後者是指同一神經元因使用時間過長,已消耗過多的神經物質,處於疲憊狀態,使剌激感應度下降,造成學習困難,乃至無法繼續學習。這一原理,為我們疏浚小孩早期智力“活水”,提供了依循的途徑。對新奇的東西感興趣,是小孩與生俱來的稟性。但其對象、內容、範圍廣泛,涉及到小孩全部的活動領域。而其被觸發的誘因,幾乎純碎是激發性的,沒有定向,且隨剌激特徵的變化而變化。作為父母,我們不能任由小孩隨心所欲地對待新奇,讓其從小養成見異思遷,喜新厭舊的陋習,而是應該引導小孩儘可能地專注某幾種活動,讓他在反覆觸摸、擺弄這些物件中豐富感覺,留下記憶,早日形成認知表象。小孩能對某種活動產生持續的興趣,並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必是藴藏於他對此物的一定了解,需要進一步的探究,從中獲取心理滿足。故而,父母應把小孩最初的興趣引導到有知識含量的遊戲中,或能激發小孩求知情趣的活動上,促成其內驅力定向的態勢。當然,我們不能忘記,小孩大腦神經的每次興奮過程,均會因神經物質消耗的牽制而進入抑制過程。此時,肯定、稱讚和獎勵等強化手段適度合理的運用,可讓小孩形成正向的條件反射,從而延長大腦神經的興奮過程。同時,這一愉悦體驗還會被保持,孕育小孩日後重複這一活動的傾向。要知道,持續有定向的興趣還會演化成一種心理需要。而一旦心理需要積澱為內部動機,那將成為小孩一生孜孜以求的追尋目標。

大腦神經的興奮和抑制過程,是按照擴散、集中,以及相互誘導規律,對外界剌激進行分析、綜合而逐步形成的動力定型。擴散是指由剌激引起的一個神經元衝動傳導到其他神經元,如“看到聲音”、“聽到畫面”的通感效應;集中(或聚合)與擴散相反,是指多個接納器官的衝動聚合於一個感應器上,如記憶某一資料,運用多種感官(單憑聽覺為60%,單憑視覺為70%,而將視聽和語言協調使用,則為83?%),提高記憶效率;相互誘導是指興奮、抑制兩種過程相互聯結和制約,在不同的神經功能區域交錯出現,如偉人馬克思在寫作哲學論文疲憊時,用演算數學的方法輪換神經區域來解困,學校根據這一原理,所作出的每週教學課程交錯安排模式;動力定型是大腦皮層對一定剌激物的各個方面或各種屬性之間的聯繫進行協調、整合,如日常形成的各種習慣,掌握的各種技能及其生活方式。動力定型形成後。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其意義在於,它對某種剌激作出反映時,大腦所消耗的神經能量和物質,大為減少,從而延長興奮過程,提高單位時效。這些概念告訴我們,父母對小孩的訓導,應以激活大腦神經系統,調節神經功能,提高智力效能為目標,多方式、多手段、多途徑地啟迪小孩的心智,避免單一、機械、僵化的作法。比如給小孩一個蘋果,不單是讓他吃,可隨之問他説出形狀、顏色、氣味等,促進用腦習慣,豐富感覺思維;看過動物連壞畫後,再帶小孩去動物園指認猴子、老虎等,提升觀察力、辯識力;給小孩積木,示範各種拼法,然後讓小孩自己擺弄,訓練手腦並用,培植創意。小孩早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各種非智力因素的興趣、習慣等萌生其間,並將伴隨他的一生。任何無視小孩大腦基本活動過程、機制及其動力定型的訓導,都會給小孩心智的發展造成荒蕪和扭曲。

小孩早期智力開發的思考2

小孩早期智力開發中的父母支配作用

小孩從母腹呱呱墜地時,只是一個有着智力潛能的生物個體。其生物機制是:作為智力潛能的大腦神經網狀系統,受到刺激感應,其所呈現為軸、枝狀態的神經突觸,會被激活,從而進一步生髮,使智力潛能變為現實能力。因缺乏剌激感應,其所遺傳來的相應神經突觸,會逐步退化。超過特定的週期,則會衰亡,乃至日後無論怎麼開發,其潛能也難以恢復而不能為成某種現實能力。3歲前的小孩,沒有能力自立,完全處於被動的適應環境狀況,其所獲取的刺激感應,多由父母或監護人(下簡稱父母)調控着。正是基於這一點,筆者認為,小孩早期智力開發,與其説依賴於小孩自身的潛能,倒不如説是對父母訓導效果的的考評。

小孩早期的智力是“畫布” 由其父母著色定調

正如一幅精美的畫作,並不由畫布的質地決定,而是由作畫人的專業造詣決定一樣,小孩智力稟賦的從萌芽、生髮到茁壯,均是父母的遺傳及其訓導作為的結果。

先決條件 智力發端於受精卵

生物科學發展到今天,沒有任何一個證據證明,小孩的智力稟賦是由遺傳這個唯一因素決定的。但也沒有哪一樁事實,能推翻遺傳決定智商品質的結論。毫無疑義的實驗證明:敏於走出迷宮的小老鼠繁衍的後代,能更快地走出迷宮;而對走出迷宮遲疑小老鼠所生育的後代,則明顯地要耗費更多的時間,才能學會走出迷宮的技巧。這一實驗成果充分説明了遺傳的重要作用。然而,我們是否因此認定,只要是高智商的男女婚配,就一定能生育出智力超羣的後人呢?也不是。現代遺傳學原理告訴我們:基因是高度穩定的。不同基因在一起,性質各自保持不變。以異質接合(如高和矮),其顯性表象為3高1低(高為顯性);以同質接合(同高同矮),則某一隱性基因(矮為隱性)會得以表現出來。比如同為高身材的夫婦,可能生育出矮身材的子女。原因是這對夫婦的身上帶有矮身材的基因。同質接合使本來是隱性的矮身材基因表現出來。這種現象出現的概率雖小,但在近緣婚姻中則常見。進化論創始人達爾文無視遺傳規律,與雖有高智商的近親表姐結婚,而生下的10個子女中,3個早年夭折,餘下7個則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因此,恩格斯十分讚許這樣的論述:“沒有血緣親屬關係的氏族之間的婚姻,創造出在體質上和智力上都更強健的人種;兩個正在進步的部落混合在一起了,新一代的顱骨和腳髓便自然地擴大到綜合了兩個部落的程度。”在現實中,我們僅憑直覺就能發現,智力大致相等的夫婦所生育的子女,遠域的要明顯優於近域的。此即遺傳學上的異緣婚配優勢。我國現行計劃生育政策所強調的優生婚檢,正是基於此遺傳學理論。

優生保障 智力生髮於妊娠

從受精卵在母腹中形成,到大約10個月後出生的這個階段,並不只有營養、藥物、放射元素等物質性因素對小孩身體發育的影響,孕婦的情緒狀態、活動方式、生活環境等心理性因素,也會在小孩個性稟賦上留下烙印。解剖研究表明:受精卵最初呈幾何級狀態裂變,大約到第三週時,便有了可辯出的神經系統原初狀態,能對刺激作出短暫的反應。到第五個月,母親可以清楚地感覺到胎兒的運動。在現有的學術資料中,筆者沒有查閲到孕婦心理性因素究竟會給胎兒帶來何種程度影響的記載(大概是難以作控制性實驗),然而,不爭的事實是:胎兒腦神經系統形成的過程,是作為智力潛能載體的神經突觸,象樹狀一樣不斷地生髮、分枝、茁壯的過程。由此,我們不難推斷:在這一形成過程中,其會記錄下在母腹裏所感應到的一切,自然包括情緒狀態等心理性因素的傳導,並將此儲存在自己的稟賦裏,成為本我的一部分。按照精神分析學創始人佛洛伊德的説法:人的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相互作用的系統組成。本我是最原始的、與生俱來的、無意識的結構部分。大量社會現象也證實:孕期受到重大精神打擊傷害的女性所生下的胎兒,可能留有生理、心理上的缺陷;長期處於憂鬱狀態的母親,其當期生下的嬰兒,日後多有膽怯、遲鈍的個性傾向;而一個矜持、理智、豁達的母性所生育的子女,往往會保留着這種氣質。因此,妊娠期的婦女,除要注意營養調配合理等生理性因素的影響外,切不可淡忘遠離邪惡醜陋,時時調節好自己的心態,給胎兒營造一個舒適的子宮環境。而且要清楚地意識,自己的言談舉止,活動節律都可能是對胎兒無意中的胎教。優生離不開母體心、身兩個方面的健康。

關鍵階段 智力定型於小孩早期

生物學家通過對血統、家譜、孿生、領養、寄養、排序等多項研究後,明確結論:小孩的智力是由遺傳和環境的相互作用決定的。“基因的結構決定着蛋白質的結構,而基因同精巧的,對環境刺激作出反應的調節機制間的相互作用,則決定着所造成的蛋白質的數量。”這一表述有點抽象,筆者以為,如果僅就智力載體的大腦而言,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遺傳決定着大腦的神經網狀結構,是一種智力的潛能。而環境刺激或曰訓導作用,決定着大腦神經網狀結構的神經突觸的生髮、分枝、茁壯,是發掘潛能,將之轉變為現實能力。也即智力開發的程度。據資料記載:小孩到6歲時,腦能便發育到其總容量的80%。最新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剛出生嬰兒的大腦神經突觸的數量,僅為成人的1%;小孩3歲時,則反超成人的2倍;到14歲時的數量和成人大致相當。由此可知,小孩從出生到3歲時的智力開發的極端重要性,這一階段是小孩個性傾向定型的關鍵期。已培養出6個子女12歲之前便考上大學的美國夫婦論述:“所有的孩子都有通過學習成為神童的能力。關鍵是要將這種能力發掘出來。必須趁小孩很早的時候發掘並培養他們的興趣。……如此一來,等到他們長到5、6歲時,他們就將學習看作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見央視網《美一對普通父母造就10個‘神童’》)。“3歲看一生”的格言固然有點偏頗,而3歲智力開發的狀況,對人其一生產生的影響,顯然是不容置疑的。

小孩早期的智力是“智能畫布” 父母的意旨會變色走調

每一個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小孩成為“龍鳳”。但是,良好的'意願與理想的結果之間隔着泥潭岔道。好心辦錯事,決不是偶爾才見到的現象。小孩早期雖處於被支配的位置,其絕大多數活動受到父母的調控,而這並不等於説,小孩就是父母任意著色的“畫布”。或者説,只要是父母的意旨,小孩都會依單照收。通過觀察,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至少從出生的第六個月起,嬰兒就會用諸於為滿足需求而動作;為謀求自趣而不順從;為達到某個目標而哭鬧的多樣表現。嬰兒總是在與周邊交流中,不斷地適應環境;在調適自己的需求中,不斷地生髮着自己的智力。筆者正是從這點上來把小孩早期的智力當“智能畫布”的。

意願是行動的指向。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父母,多是按照自己所認可的理念,當時的情緒,來表達自己的育兒意願,而不管這種理念是否合適,當時的心態是否理智。而小孩接受這種意願時,又或多或少加進了自己的需求和感悟,並不是板拓於父母的初衷本意。因此,父母如果不能合情地把握意願的“度”,站在小孩的角度理解小孩,父母的意願,就很容易被小孩變調另解。

過多呵護 扭曲小孩健康人格的“精神鴉片”

給小孩多一點的呵護,讓其快樂、健康地成長,這一意願是人之常情,沒有絲毫的不妥。然而,在現實中,我們所看到的所謂呵護,是將小孩放在搖籃裏,怕冷落;其要學走,怕摔着;室外活動,怕其傷風感冒等。日前,聽到一位同事吐苦水:白領的女兒打來長途哭訴,她1歲多的兒子保檢多項指標不達標:體重輕於常模,膽怯怕見陌生人。護理的奶奶知情後,嚇得只知“對不起,對不起”的自責,不敢繼續護理寶寶,已提出辭意,她求外婆伸出援手。同事心裏無底,不敢允諾。據介紹,同事的外孫吃的,經常是最有營養的食品,最新鮮的蔬菜。監護,是每天24小時從未間斷。她們不知道寶寶的糾結究竟在哪裏。筆者認為,箇中緣由其實很簡單。寶寶不是温室裏的嬌花,不應過度呵護。

過度呵護,是父母自覺不自覺表現出來的嬌寵小孩,被小孩朦朧的意識所接納了的依賴情緒的折射。父母嬌寵小孩,會被其感覺到:我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只要我有需求,父母馬上就會滿足我,他們最擔心的,是對我的照料不周;我的需求不能滿足,只要一哭鬧,馬上就會解決,我有了實現需求的“法寶”;在家中最安全,有人親暱我,外人不會陪我玩,我怕見到兇狠的面孔;父母經常警示我,到處有危險,這不能動,那也不能拿,我只有在劃定的範圍裏,才會安全,等等。

總之,過度呵護,會導致小孩的不僅是日常活動不規則,營養失調,消化不良,更深遠的是,其是一劑可怕的“精神鴉片”,能促成小孩遇事瞻前顧後,畏首畏腳的嚴重的依賴感。日積月累的不良循環,還會扭曲小孩健康的人格,使之陷入消極保守、懦弱自閉,或者任性嬌蠻、恣意妄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嚴厲管控 壓抑小孩智慧嫩芽生髮的重石

與過度呵護相反,是嚴厲管控。這類父母把小孩早期智力當璞玉。以為只要用心雕琢,就能顯現出亮麗的色澤。不管小孩是否有興趣,他們執著地將小孩送到自認益智的園所強化訓導。小孩如不悦意,他們便採取利哄、譏諷、呵斥,乃至用體罰來誘逼。更為有害的是,他們只關心結果,不論過程,以決不讓小孩輸在起跑線上的扭曲理念為信條,不管是否超過承受極限,總以學會了什麼,達到何等名次,作為衡量小孩是否努力的標準,不斷地給小孩快馬加鞭。

決不讓小孩輸在起跑線上,如果是指給小孩適趣、適度、適能的訓導,這樣的作法正確。但如果是見別的小孩在培訓後的盲目攀比和跟風的“羊羣效應”,則無疑是誤識。

嚴厲管控是小孩盡力擺脱而掙不開的精神羈絆,象重石一樣壓抑着小孩早期智力生髮:其一.有違引導小孩主動學習,以興趣為唯一動——的要旨。人雖有稟賦差異,趣味趨向不同。然而,也有絕對的相同:任何人所擁有的任何知識,都是大腦神經受到刺激感應時,在神經突觸上所留下的印痕,及這種印痕的保留、運用。嚴厲管控,會使小孩感到動輒得咎,而趣味索然,再有趣的東西也難以激起其自發的好奇心。沒有興趣的推力,小孩的智慧萌芽的生髮,便失去了必要的源泉。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