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教要了解的8大交談習慣

本文已影響6.82K人 

孩子早教要了解的8大交談習慣,父母在工作之餘應該多多關心孩子,成長是甜蜜和困難交織的過程,培養的能力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個家長都在操心的,下面跟大家分享孩子早教要了解的8大交談習慣。

孩子早教要了解的8大交談習慣

孩子早教要了解的8大交談習慣1

孩子早教要了解的8大交談習慣

1.只有當別人都不再說話時你才說,如果有一個人說話,就千萬不要插嘴。

2.不要一逮住機會就壟斷話語權,而要給別人發言的機會。如果有人急於獲得說話的機會,你就不要沒完沒了地說。

3.不要說不相干的或無聊的話;如果無話可說,就保持沉默。

4.如果場面靜得讓人尷尬,就說點什麼。可通過直接提問或迎合別人,將那些不說話的人帶進交談。

5.注意聽別人說什麼,必要時接過話茬或者回答提問,但又不會自相矛盾。

6.說話或提問時,留意是否妥當。

7.說實話。

8.言辭謙遜,說話有禮。

在家裏,“孩子要讓大人看到影子,但不能讓大人聽到動靜”(以及“孩子只有在大人要求時纔可說話”)的通則,以及長大後只爲糾正孩子的錯誤而“頒佈”的新令,如哪些不該說、什麼時候不要說以及怎樣不瞎說等等,都使得孩子在走向社會之後既顯得青澀,又沒有養成交談習慣,這讓他們只有在缺乏經歷甚至往往要付出高昂代價的情況下,才能汲取教訓。

一般來說,家長通常不參加交談,除非必須參與不可。孩子們應當彼此交談,而不和家長一起。家長要做的就是站在一旁,警惕地隨時做好出面糾正錯誤、指導和示範的準備,僅此而已。但是,這種監控要求也非常苛刻,因爲它要求對每個孩子的言辭和態度,都給予最密切的關注。

家長應當享有控制交談傾向、負責交談開頭和結尾的特權,但是孩子們必須在自己的圈子裏交談。一旦正確的交談習慣形成,家長甚至應該從孩子羣體中退出,去忙自己的其他事,或者作爲旁觀者觀察孩子(儘管仍然保持在能聽到孩子聲音的範圍內),以防有什麼事需要親自出面。她的任務就是看孩子們是否遵守了以下規則,並鍛鍊孩子遵守這些規則,直到養成自覺遵守的習慣。

孩子早教要了解的8大交談習慣2

早教須知

趙蓓說,兒童早期(6歲以前)的發展是全面的。保障兒童健康的身體發育和心智成長所需要的很多條件都可以視爲兒童早期接受的教育,如家庭環境、養育方式、父母性格、生活態度等,都對孩子有着重要影響。

很多家長的誤區是,早期教育就是給孩子報上各種學習班,安排孩子學習不同的知識和技能,如英語、鋼琴、繪畫等。對於3歲前的嬰幼兒早教,很多家長也認爲是帶孩子去上課,學點什麼。其實,學齡前,特別是3歲前,兒童大腦還處於發育關鍵期,最需要自然、寬鬆的環境以豐富感知和自由探索,建立起對世界的好奇與信任。過度的知識灌輸、記憶背誦,往往抑制了孩子的感知、探索能力和興趣,過早地奠定了固定的思維模式,喪失了主動性,是不利於後期的學習能力發展的。將小學階段的課程提前拿到幼兒園大班或學前班學習,更是弊多利少。

家長的另一個誤區是,有的家長以爲把孩子送去上了早教班就是完成了任務,甚至盲目跟風攀比,花了錢、花了時間也就心安理得,效果很少思考。

專家提醒,對兒童早教效果的好壞,父母如何做很重要。首先,父母應給與孩子最大的關愛,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不僅需要吃飽穿暖,還需要父母的陪伴與關注。孩子還不懂得危險,父母應當創造環境,保障安全,而不是控制孩子的.行爲。當孩子犯了錯誤,應當把孩子做的事與孩子本身區分開來。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應當完全接納孩子的所有方面,順應他的個性,不輕易把自己的孩子和他人作比較。對於不同類型的孩子,關鍵是以恰當的方式與之互動,讓孩子以自己感到舒適、適宜的方式成長。

專家提醒,父母要掌握孩子生長髮育的規律,關注孩子發育的敏感期。出生後是視覺、聽覺發育的敏感期,7—10個月是爬行的敏感期,10—12個月是站立、行走的敏感期,1歲以內是對母親依戀情感的敏感期,1—3歲是模仿能力、自我意識的敏感期,2歲半是產生秩序感的敏感期。在孩子所處的每個發育敏感期中,都應該爲孩子提供相應的適宜條件,促進該項能力的發展,也不要在孩子沒有達到相應成熟度的時候強行提前訓練。父母還要懂得應該做的是爲孩子提供豐富、適宜的環境條件和機會。孩子自身具有發育的潛能和動力,到了一定時間,只要環境條件適宜,該項能力自然會體現出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