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飲食禮儀知識

本文已影響6.9K人 

古代飲食禮儀知識,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點的飲食禮俗,發達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中國人的飲食禮儀是比較發達的,也是比較完備的,以下分享古代飲食禮儀知識。

古代飲食禮儀知識1

禁忌用筷子頭叩打嬰兒和小孩的頭部面部等,以防誤傷。如把筷子平放碗口,叫“碗口筷”,宴請賓客時這麼做等於在下逐客令。

莆仙沿海漁民飯後也忌把筷放在碗口,而是把手中的筷子在碗上繞了幾繞,再放下筷子,說這是怕船擱淺,筷子繞了幾繞,表示漁船繞過了暗礁和淺灘,然後停泊就安穩可靠了。用飯前,把一雙筷子直插在飯中俗稱“死人筷”,只有在給死者上供品祭拜時才這麼做。

使用的筷子一長一短謂之“短命筷”,民間俗信“孕婦若使用長短筷,生下的孩子會跛腳”。平時忌用筷子敲碗盒。

此謂“討飯筷”,因乞丐討飯時常敲碗盆伴有哀求聲。挾菜時,忌湯汁淌滴餐桌,這種情形狀如流淚,故稱“淚筷”;挾了菜又放下,謂之“半途筷”;挑精揀肥亂翻菜餚俗稱“亂筷”。

辦喪事進餐時,使用的筷子必須是白色的,如用紅色筷則是對死者大不敬,但也有例外,如死者有了五代孫的,用紅筷吃喪席,則表示這位老人有福氣,俗稱“吃福”。到人家做客用餐,或進飯館用餐,吃完筷子不宜擱在碗口上,也不用洗碗筷,一般由主人或店主洗。

古代飲食禮儀知識
  

餐桌上擺放筷子要放在碗的右邊,筷子頭朝座位,而祭禮時擺筷,則要將筷子頭朝神位,忌倒過來放。莆仙民間還有一忌,那就是什麼時候才能動筷。

入坐筵席後,要看坐在首席位上的人什麼時候動筷,其它人才能動筷,這也是一種尊老敬賢的做法。席間,掉落筷子會被視爲不吉利,可易換一雙,不要俯身去撿。

特別是喜筵或正月餐飯時,不慎碰落了筷子,宜說聲“快樂”(與筷落同音)或“快快樂樂”以取回好兆頭。 中國漢族飲食禁忌,流行於全國各地。

中國人習慣用筷子吃飯,筷子一般用右手執拿,俗以爲拿筷子的`位置要適中,忌諱拿得過高或過低。因爲從手拿筷子的位置可以占卜出未來孩子找對象離家是遠還是近,筷子拿得過高,對象必定離家遠,拿得過低,對象必定離家近。

有些家長怕孩子離自己太遠,而有些父母則希望孩子能遠走高飛,不要沒出息死守在自己身邊,這樣便對孩子拿筷子的位置各有所忌諱了。 民間還忌諱吃飯前用筷子敲空碗。

俗以爲這是“窮氣”,因爲舊時乞丐要飯時才這樣噹噹地敲。把筷子插在盛好的米飯上也是不允許的。

據說這是喪葬時敬鬼神的方式,容易讓人想到死人,是不吉利的。山東一帶又忌諱把筷子橫擔在碗上,說這是供奉死人的放法。

古代飲食禮儀知識2

中國人素來偏愛在飲食上做文章,上至帝王將相的玉盤珍羞,下至布衣平民的粗茶淡飯,無不着上文化色彩。中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對於飲食的禮儀十分講究。

《論語·鄉黨》以及禮記》中的曲禮篇、禮器篇、少儀篇中,都記載了當時人們所崇尚的衣食住行間的禮節,上至天子宴席,下至民間平民的飲食禮則。

既包括宴席中的座位、就餐禮儀,也包括了飲酒、喝茶禮儀。很多餐桌上的飲食禮儀如今仍然適用,雖然不像古時那般繁縟,但是在如今交際聚會時,飲食禮儀仍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課。

每一個傳統節日,中國人都喜歡用吃飯來表達感情。飲食文化,將人的社會關係和人情禮儀環環相連。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古代人吃飯的規矩吧~

古代飲食禮儀知識 第2張
  

《禮記·曲禮》中說道:“凡進食之禮,左餚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疏醬處內,蔥片處右,酒漿處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

意思是:在擺放菜餚的時候,帶骨頭的要放在左邊,切的肉要放在右邊;乾的食物要靠着人左手,羹湯要放在右手邊;燒烤和肉類要放的遠一點,味碟醬料要放在近處;蔥一類的拌料要放在右邊,酒水飲料和羹湯也要放在右邊。而肉乾、肉脯一類的,彎曲的要放在左邊,直的`要放在右邊。

聽完這些你是不是已經不想上桌吃飯了。接下來還有一套有關吃飯過程的禮儀介紹。

在用飯的過程裏,《禮記·曲禮》載:“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搏飯,毋放飯,毋流歌,毋吒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齒。客絮羹,主人辭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辭以簍。濡肉齒決,於內不齒決。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於客,然後客坐。”

古代飲食禮儀知識 第3張
  

意思是:在聚餐的時候,一定不能只顧着自己埋頭苦吃。首先要檢查手上乾不乾淨,一定不能用手搓飯糰,也不能把多餘的飯放回到鍋裏。在吃飯的時候不能大口囫圇,也不能吧唧嘴,更不能當着主人家的面攪和菜湯,或是喝菜湯。

如果有客人在攪和菜湯,主人見了就要及時道歉,因爲這說明客人認爲菜不好吃。而如果客人開始泡菜湯或喝菜湯了,主人也要道歉,這說明主人制備的食物不夠。在吃完飯之後,我們終於可以從這些繁文縟節中抽身。

但不要急,作爲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當然要幫主人家收拾一下菜碟。這個時候,明事理的主人家就會對你說:“你且在此地不要走動,我去把碗給刷了。”你只要乖巧聽話等在原地就好了。

此外,古代還關注飲食均衡與健康的關係。中醫典籍《黃帝內徑·素問》中記載“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及“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這些精闢的文字,讀起來既順口又易記,更重要的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古代飲食禮儀知識3

宴飲之禮

有主有賓的宴飲,是一種社會活動。爲使這種社會活動有秩序有條理的進行,達到預定的目的,必須有一定的禮儀規範來指導和約束。每個民族在長期的實踐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範化的飲食禮儀,作爲每個社會成員的行爲準則。

中國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是按階層劃分的`:宮廷,官府,行幫,民間等。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於門外;客至,至致問候,延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導客入席,以左爲上,是爲首席。

席中座次,以左爲首座,相對者爲二座,首座之下爲三座,二座之下爲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宴畢,導客入客廳小坐,上茶,直至辭別。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規程。

作爲客人,赴宴講究儀容,根據關係親疏決定是否攜帶小禮品或好酒。這個“英雄排座次”,是整個中國食禮中最重要的一項。總的來講,座次“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爲尊”。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都不能動手,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一路敬下,再飲。

古代飲食禮儀知識 第4張
  

待客之禮

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禮》、《儀禮》與《禮記》中已有明細的禮儀條文,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禮儀的具體內容。首先,安排筵席時,餚饌的擺放位置要按規定進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則。這些規定都是從用餐實際出發的,並不是虛禮,主要還是爲了取食方便。

其次,食器飲器的擺放,僕從端菜的姿式,重點菜餚的位置,也都有陳文規定。主人的情意,就是要由這細微之處體現出來,僕人若是不知事理,免不了會鬧出不愉快來。

再次,待客宴飲,並不是等僕從將酒餚擺滿就完事了,主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導,要作陪伴,主客必須共餐。尤其是老幼尊卑共席。長者如有酒食賜與少者和僮僕等低賤者,他們不必辭謝,地位差別太大,連道謝的資格都不給。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