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本文已影響1.3W人 

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是一個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工匠精神,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對工匠精神是被我們大家所需要的一種精神,以下了解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如何培育工匠精神1

首先,我們需要去了解,認知工匠精神,用心去體會工匠精神的內涵。

其次,工匠精神代表着我們的精神品質,所以,我們要從思想上改變自己,態度上端正自己。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需要我們從身邊的任何一件事情做起。作爲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這樣,我們堅持做好每一件事情,由小到大,由學習到創新,慢慢的,我們便完美的詮釋了工匠精神。

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敬業

敬業是從業者基於對職業的敬畏和熱愛而產生的一種全身心投入的認認真真、盡職盡責的職業精神狀態。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羣”“忠於職守”的傳統,敬業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是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之一。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主張人在一生中始終要“執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 。“執事敬”,是指行事要嚴肅認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臨事要專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強自身修養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

如何培育工匠精神2

如何培育大國工匠精神

要想培育大國工匠精神,首先要讓一線技術工人有滿滿的獲得感。縱觀一些大型企業,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公司裏的工匠、技術人才,幹着最辛苦、最累、最枯燥的活,但是收入卻比管理人員、白領們低,這樣一來,技術工人們的積極性就會降低,有的甚至是“差不多就行了”的心態,基本上就“沒了精神”,還提什麼“工匠精神”呢?

所以說,提高技術工人的工資待遇,是打造具有高素養、高技能的技術工人隊伍的前提條件,是弘揚工匠精神的根本所在。

要想培育大國工匠精神,要從源頭上培育“工匠苗子”。工匠都是從技術工人升級而來的,技術工人一部分來自技巧,一部分來自學徒。

目前,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很多年輕人都把上大學作爲唯一追求,不願意學又苦又累的技術,所以造成了技術人員,尤其是優秀技術人員的短缺。因此,我們應當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財政方面給予學技術的年輕人予以補貼,提高技術人員的文憑等級,只有這樣,才能培育出越來越多的“工匠苗子”。

要想培育大國工匠精神,要從體制機制上進一步深化改革。企業作爲技術工人和工匠的“婆家”,應當建立一套科學的考覈機制,在工資待遇、職務升遷、評優評獎、職工福利上給予傾斜。

據我瞭解,在一些發達國家,技術工人和工匠的各種待遇是遠遠高於管理層的,因爲他們很看重工匠,把工匠看作是企業的靈魂。因此,企業應當發揮主體作用,將工匠文化作爲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完善激勵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培育衆多“中國工匠”。

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第2張

要想培育大國工匠精神,就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價值觀。政府部門應該用好網絡新媒體平臺,以及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不斷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唱響“好聲音”,弘揚正能量。

要不斷樹立一批工匠典型,生動展示工匠風采,使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成爲社會主流價值觀,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崇尚勞動的良好氛圍,讓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要想培育大國工匠精神,就要從娃娃抓起。具體來講,就是要把工匠精神和“雷鋒精神”一起納入我們的教育體系,從小學開始,就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納入思想品德課,或者是專門開設課程,讓孩子們學習大國工匠身上的優秀品質,培養孩子們對工匠的敬畏情懷、精益求精的創新情懷,讓能成爲大國工匠成爲孩子們的一種崇高追求。

說一千,道一萬,總之,只有讓技術工人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讓技術人員活得更加體面,讓他們更有榮譽感、自豪感,在全社會上下形成知識寶貴、技能寶貴、創新寶貴的濃厚氛圍,讓“工匠精神”在中華大地上生根發芽、根深蒂固、開花結果,才能培育出更多大國工匠,鍛造精緻產品,助力“中國製造”、“中國創造”再上臺階。

注意事項

培育大國工匠精神,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久久爲功。

培育大國工匠精神,要發揮好傳幫帶的作用,以獎勵激勵機制鼓勵“老工匠”收徒、帶徒、育徒,培養“新工匠”。

如何培育工匠精神3

工匠精神

時光飛逝,物轉星移。隨着人們生活品味的提高,潮州傳統工藝的發展有如雨後春筍,涌現出了一批批能工巧匠。巧奪天工的精品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其雅俗共賞的獨特之處頗受文人雅客和普羅大衆的青睞。

出於對潮州木雕的喜愛,筆者經常漫步在“潮州工藝街”的中山路,穿梭於各間木雕工作室、展示廳以及製作坊,接觸了許多從業名師和藝人,深深地爲潮州木雕的精湛技藝所吸引。無論雕刻手法是沉雕、浮雕、圓雕、通雕和鋸通雕,還是表現人物、花草、魚蝦蟹、飛禽走獸等主題,都體現了潮州藝人崇尚“慢工出細活”以及“寧缺勿濫”的鄉土情結,令人歎爲觀止。

聽說中山路的糧倉舊址已重新改造爲郡城義倉創意中心,該中心涵蓋了部分潮州“非遺”大師工作室和作品展示,讓我有新的獵奇目標。踏進曾經承載着人們填飽肚子重任的糧倉,沒想到如今卻充滿着濃厚的“潮”文化氣息。

陶醉在精品林立的百花園中,一間木雕工作室引起了我的`注意,裏面一位姑娘正在“埋頭苦幹”,只見她側着身子,秀髮遮住半個臉頰,顯得純樸而秀氣,頗有“出水芙蓉”之感。姑娘左手握着“鑿仔”,右手掄着“叩錘”,透過初具雛形的蟹簍縫隙,刀子在木頭裏面不停地擺弄着,在錘子的敲擊下,一點點挖出一片屬於她自己的世界,

其手法之嫺熟猶如庖丁解牛,遊刃有餘。姑娘目不斜視,全神貫注,彷彿與木頭結下了綿綿情誼。一會兒功夫,她停下了手中的活兒,擦起臉上的汗水,伸了個懶腰。乘着休息的間隙,筆者跟她搭訕起來,

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第3張

好奇問起眼前這件作品是否是她親手製作,姑娘肯定地點點頭,一點也不含糊,頗有當仁不讓的霸氣。多層立體通雕是木雕中較爲高端的技藝,沒有一定的功力是無法獨立完成的,這需要多年的潛心錘鍊和堅守才能結出的碩果。姑娘的精湛技藝令人刮目相看。

這姑娘叫陳嘉,今年只有24歲,卻從藝7年。她是潮州木雕一代宗師陳舜羌的孫女。伯父陳培臣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首批國級“非遺”潮州木雕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之一;父親陳培希是高級工藝師、市級“非遺”潮州木雕傳承人,正是家庭的薰陶和自身的努力,成就了她今天的技藝。

從事木雕製作是一件辛苦的活兒,好多藝人都有親身的體會,要完成一件讓人滿意的作品,都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時間,賺的也不多,因此,年輕人普遍不願意加入該行當,而這位姑娘可以說是潮州本土僅剩的一名木雕女工匠,

卻在這片男人佔領的陣地上默默地堅守着,骨子裏滲透着巾幗不讓鬚眉的傲氣,真令人感到欽佩和可貴。去年以來,“工匠精神”成爲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姑娘的追求剛好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還沒結婚的陳嘉姑娘就想在潮州木雕的天地裏,傳承好家族的這門手藝,讓它得以一代代薪火相傳下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