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隨筆(合集15篇)

本文已影響1.78W人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合集15篇)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1

第7課《棉鞋裏的陽光》有8個小節,相比前面的課文,不但篇幅較長,不容易讀好,而且理解內容也有難度。在吸取了學習《看電視》一文的教訓後,我謹記“多讀方能自悟”的原則,幫助學生學好這篇課文,爲學習下一課《月亮的心願》打好基礎。

我至少花了將近20多分鐘的時間以各種方式引導學生讀準、讀通課文,並着力訓練他們最感興趣的分角色朗讀,讓他們初步體驗讀書的快樂。我也時不時用簡短明確的語言激勵他們:“你們讀書的聲音真好聽。”“你的聲音比以前更精神了,能讀好問句,真棒!”……在老師的鼓勵,同伴的誇獎中,孩子們讀書熱情比較高,搶着當衆表演朗讀。

在他們瞭解課文內容後,我就以“你喜歡誰?爲什麼?”引導學生用文中語句說明小峯是個好孩子,我相機板書“擺棉鞋在陽光曬到的地方、把棉鞋放回牀前”,讓學生體會到小峯做事細心,再指導觀察插圖,練習說話,注意讓學生留意畫面人物的表情,指導他們把意思說清楚。同時聯繫課文前一部分內容,讓學生知道小峯的媽媽是個孝順老人的好媽媽。

以上學習環節進行得比較順利,因爲給予給孩子的讀書時間很充足,讓學生真正進入故事情境,和老師一起與文本對話,這真是驗證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

再想一想,覺得自己組織讀書的方式也有待改進。雖然大多數孩子開始喜歡朗讀,學會了和同桌合作讀書,互相正音,但是除了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外,得多運用競賽的方式,激發起孩子們你追我趕的上進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不斷提高朗讀水平。

的確,一年級學生學習語文,關鍵是要學好字詞,對於閱讀教學,就應該在寬鬆的環境下,有充裕的時間盡情朗讀,不爲別的,只爲培養讀書興趣,提高朗讀的積極性,那麼,所有他們該理解的問題,能感悟的內容,也都通過朗讀解決了。只要自己今後能繼續強化這方面的認識,在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語文,應該是很輕鬆愉快的事情。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2

開學初,拿到新作業本,孩子都會一筆一劃認真地寫作業,可是一段時間過後,有的孩子的作業就非常潦草,如何克服這種不良習慣呢?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建議:

一、預防法:在孩子做作業之前,家長或老師一定要提出適當的要求,使孩子重視自己的作業。

因爲孩子正上一年級,一定要從每個細節處着手,比如拿筆的姿勢,坐姿,都要嚴格要求,因爲開錯頭,糾正起來很費工夫。

二、榜樣法:給孩子展示優秀作業,激起孩子的進取心——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另外,當孩子作業有一定進步時,要及時表揚,鼓勵。

三、 多練字帖:孩子作業潦草,有的可能是寫不好字,有的可能是性子急,馬虎。字帖練習可以彌補這兩方面的不足,再者,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學習圍棋、練練毛筆字,這些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都有很大幫助。

幫助孩子克服作業潦草的方法很多,具體運用時要因人而異,靈活應變。

隨筆----胡某,是個可愛的男孩,我認爲他是個可塑之才。沒想到他說得和做的是另外一套。做作業時動作很慢,思想很不集中,回家作業經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於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爲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後來口頭上答應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此時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身爲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 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後進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必須面對現實!我內心一橫:不轉化你,誓不罷休。爲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於助人、耐心細緻的女同學跟他坐,目的是發揮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對這個女同學進行了一番談話:爲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使其進步。這位同學滿口答應,並充分利用課餘時間或 課堂時間幫助他,教育他。有時,這位同學也會產生一些厭煩情緒,說他不太聽話,不太樂學……此時,我就跟她說:要有耐心,慢慢來。後來,他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還鼓勵他們說,這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幫助,特別是這位同學的幫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進步。他學習上更努力了,紀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當起了值日生,勞動也更積極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爲此,我會心地笑了。後來,有一次我找他談話時,他說:“老師,某某同學這樣關心我,愛護我,幫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對得起她嗎?”我笑着說:“你長大了,懂事了,進步了。我真替你高興。”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3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爲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而實際學生表現出的往往是不願學或是泛泛地學、完成任務地學。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在於學生是否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況且,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極爲短暫而有限。如果學生對這件事情不感興趣的話,他是不可能主動參與的。即使在形式上表現出在做這件事,那也是爲完成老師的任務而迫不得已。因此,教學總是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由此我認爲: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1.注重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增強課堂活力

低年級的學生,其直觀思維佔主導,他們對教師的言行、動作尤其喜歡模仿。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設計時,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滑稽的動作,一句幽默的話語,一個誇張的手勢……都可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進而將專注的目光投向於你。同時,教師還應該對教材爛熟於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重多鼓勵,多賞識,讓學生在學中變得自信

對於一個低年級的小孩子,他們不懂得什麼叫自信。但他們都喜歡在集體中表現自己,喜歡在競爭中獲得勝利,進而獲得老師和同學賞識的目光。作爲老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也應該利用學生這種心理,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在合適的場合予以鼓勵、表揚,讓他們嘗試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向更高的目標奮進。如果我們老師能夠發現他們的優點,哪怕是很微小的一點成績,老師的鼓勵,說不定就會喚起他沉睡的心靈,繼而獲取更大的成功。 當然,表揚與賞識、鼓勵,要適度,要因人而異。對於“優生”不能過分地表揚,那樣會讓這類同學飄飄然,變得驕傲自大,自以爲是。而對於差生,我們必須呵護他們,走進他們的心靈,用心去溝通,去鼓勵,讓他們摒棄“破罐破摔”的心理,進而取得一點點的進步。

3.注重因“趣”利導,激發學習熱情

每個人都是隻有對某件事產生了興趣就一定會表現出熱情,有了熱情就會完成得很出色。小學生都具有好動的天性、愛玩、有強烈的求知慾這些潛在的興趣傾向。在教學中,教師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因“趣”利導,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靈活的教學程序、探索性的教學活動,積極把學生潛在的興趣轉化爲現實性。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有效地激發了孩子們的信息激情並主動參與其中,還培養了他們的閱讀興趣。

4.注重課堂作業趣味性,喚起學生學習慾望

作業的設計要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讓每項活動增加目的性,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對作業充滿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4

開放性閱讀教學是針對傳統閱讀教學中的封閉性特點提出的,它充分顧及學生在閱讀態度上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和閱讀方式的探究性。在開放性的閱讀教學中應營造開放性的氛圍,注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倡導質疑、感悟學習,探索個性化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近年來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關注越來越多,其中對閱讀教學的關注尤其多。因爲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徑,加強閱讀教學是培養未來人才的需要。同時閱讀教學是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環節。閱讀教學有豐富知識,鍛鍊思維,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培養品德的作用。

傳統的閱讀教學,課堂氣氛嚴肅,師生互動缺乏,初中語文教師只是對課文做一些純理性的,甚至是機械的分析,追求的是標準、結論、答案的統一,忽視了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壓抑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違背了閱讀的規律,把“分段”、“概括段意”、這個手段變成了必不可少的訓練程式,這極大地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回想我們當時所受的中小學教育,不難發現,我們的教師始終給我們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在課堂上教師的思維方式主宰了我們,師生互動的機率極低,唯一的互動方式就是簡單的一問一答式的,而且始終侷限於課文本身,學生只是知識的單向接收者。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中信息的流動方式基本上是單向性的,既師→生,這種封閉的信息系統,導致了信息的淤積,學生的想法得不到表達與交流,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5

新大綱在訓練上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同學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景,讓每個同學無拘無束地進行交流;要鼓勵同學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鍊交際能力。”

說到同學能力的培養,這對於每一個年齡段的同學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並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難點。作爲低段的小同學來說,能力培養的難度更大,更富有艱鉅性,而對於農村低段的小同學來說,這似乎更是難上加難。現將學習的一些資料並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對交際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同學的交際能力

利用訓練低年級同學的交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剛入學的兒童,說話經常不完整,不規範。因此,在同學剛入學學習時,就要開始進行說話訓練,並規範同學的口頭語言,逐步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如:在教學四聲音節時,學習ye的四聲:ye子,海南島有椰子樹。ye爺,爺爺在家裏給我講故事。ye豬,森林裏有許多野豬。樹ye,秋天到了,樹葉變黃了,一片一片往下落。同學可以根據四聲,組不同的詞,造不同的句子。這樣既豐富了同學的詞彙,又便於理解字義,並練習運用。既掌握了“ye”的四聲,又進行了語言訓練,而不是單純地學。

在識字教學中訓練交際,最掌用的方法就是擴詞、造句。此外,讓同學自身說說你如何記住這個字或說說某類字的構字規律,也可以訓練同學的說話。如在教學形聲字“蜂,峯,鋒”時,先讓同學懂得聲旁協助記字義,形旁協助辨字形,再讓同學說出這個字如何寫,如何記,如何造句,同學通過分析,知道“蜂”是蟲字旁,它與昆蟲有關,組詞“蜜蜂”,造句:蜜蜂會採蜜;知道“峯”是山字旁,與山有關,組詞“山峯”,造句:高高的山峯上有一塊巨大的石頭,像猴子在觀海;知道“鋒”是金字旁,與金屬有關,組詞:鋒利,造句:獵狗有一嘴鋒利的牙齒。這樣既有利於同學記憶生字,把知識掌握得更靈活,又發展了同學的思維和語言。

在教學中訓練同學交際,主要是教師通過描述課文與同學的“對話”,教師與課本,課文與同學,同學與教師這三者的交際。如《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既是一則充溢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進行交際的好。課文最後是這樣寫的: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看吧。”這段話留給了同學一個極大的想象空間。教師根據這段話設計相關訓練,讓同學順着課文的情節,展開豐富的想象,將課文內容作適當延伸。比方,讓同學想一想,說一說,小鳥飛走以後,青蛙有沒有跳出來呢?假如跳出來的話,它會看到些什麼呢?又會說些什麼呢?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同學暢所欲言,描繪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畫面,一個又一個富有創意的構思從小朋友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低年級同學以想象見長,給同學創設一種寬鬆的表達環境,讓他們不拘形式、自由表達,是提高交際能力的一個好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6

一輪學生帶到畢業,真的有點淡淡的不捨。又開始教一年級了,拿到班裏學生的資料,馬上看了起來,我要在最短的時間裏記住每個孩子的名字,在我看來這一點很重要。一看到“曉陽”的名字,便印象深刻,曉陽姓李,媽媽和我一樣也姓邵,而且名字和我兒子只有一字之差。真巧啊!

第一次見到孩子們,是開學前的親子活動,我們在學校的門廳迎接着孩子的到來。我仔細觀察着每一個孩子,孩子們個個都很可愛,我要儘快把名字和每張小臉對上號。一個瘦瘦的小不點闖進了我的視線,他幾乎是拽着媽媽走進學校的,滿臉的興奮,看到我大聲地喊:“老師好!”看來對學校生活很期待,這是個好的開始。我問:“歡迎你,小朋友!告訴老師,你叫什麼名字啊?” “老師好,我叫李曉陽。”孩子很有禮貌,說話聲音很響亮,看來幼兒園教育的非常好!媽媽在一邊,一直臉上帶着微笑,滿意地看着兒子。“哦,我知道了,你媽媽姓邵吧,和老師一樣,你一定記的住怎麼稱呼我。”“恩,邵老師好!”當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媽媽和小傢伙默契地相對一笑,然而又對我剛纔的言語有點奇怪。小傢伙拉着媽媽的手,向二樓教室走去,一邊走,一邊問:“媽媽,老師怎麼知道你姓邵啊。”“老師很了不起啊,她還知道曉陽很想上學,要做好孩子呢。”

上午的活動很精彩,每個孩子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用丙烯顏料在T恤上,合作完成一套親子裝,完成後,我們要把自己的作品穿在身上,上臺秀一秀。我忙着組織大家,兼職攝影師,不時還要關注每一個孩子,並沒有太多時間關注曉陽。

不過他已經有點與衆不同了,照片裏那個扭過頭去的孩子就是曉陽。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7

以語文的主要反思在於"悟"。

你悟的越深 也就反思的越深。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着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說,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萬州區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着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爲:“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瞭解宇宙了!我扣之心絃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麼呢?你還想說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爲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纔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8

參加第一線教育網的教育培訓,我來到無錫,趁着一個課不太好聽的上午,一人悄悄來到被稱爲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尋訪阿炳,聆聽二泉映月。

盛夏的惠山倒真是樹木蔥籠,藤蘿搖曳,但山腳下的二泉卻頗讓人失望。我聽不到淙淙的流水聲,只看到被柵欄圍着的一圓一方兩口被圈起來的泉井。隔着柵欄往裏看,確實能看到泉水,還比較清澈,但失去了鮮活的生命的流動,這泉的魅力也流失了大半。我不知道,看到這樣的泉水,即使月光照水,阿炳的情思還能隨着音樂恣肆汪洋嗎?到底是阿炳的滄桑情懷成就了這泉,還是這歷史上的泉真的美得足以催發阿炳的情。以景生情,情景共生吧。

我在諾大的“天下第二泉”下拍了照,又在泉池周圍上上下下的臺階上轉了幾遍,想象着當年阿炳拉琴的位置,但終未想清楚。恍兮惚兮,阿炳可真曾經來過?此地真是享譽世界的二泉映月的誕生地?

我沿着山路一直向前,終於,找到了阿炳,他長眠于山腳下。阿炳墓設計成舞臺的形狀,墓碑上刻着民間藝術家華彥鈞之墓幾個大字,前面的空地猶如一個梯形舞臺,舞臺上,一個黑銅塑的阿炳彎着腰“痛苦”地拉琴。從沒見過如此痛苦扭曲的拉琴姿勢。阿炳生前貧病交加,顛沛流離,未曾有過炫目的舞臺生涯,但他需要舞臺,他應擁有舞臺,這震驚世界的“二泉映月”怎麼能沒有舞臺?這墓前的舞臺,是後人對他缺憾人生的彌補?

墓外還有一個“二泉音樂廣場”,墓邊還有“中國泥人”,讓人覺得很滑稽,許是後人希望阿炳和泥人,這無錫的兩個寶貝,在廣場上同臺演出?

當游完寄暢園,走出錫惠公園後,覺得一上午的逃課還是很值,在無錫,阿炳確實曾經來過,阿炳是屬於無錫的,二泉映月是屬於無錫的。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9

在語文課寫字教學中,除指導寫字外,我認爲利用好學生自身的資源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利用寫字比較好的同學爲有利資源,樹立他們爲榜樣,讓同學們都來學習他們的長處,經常地組織他們進行欣賞。這樣,學生們既明確了榜樣的特點,又找到了差距。

班級中,有一位叫高園的同學,她的字寫得非常漂亮。因此我在同學們的心目中樹立了她爲榜樣,這樣,在寫字課上我把她的作業拿給大家看,讓同學們進一步地瞭解她,瞭解她寫字的方法以及寫字的水平,讓同學們把自己的字和她的比一比,讓大家找到自己和高園之間的差距。在將她平時寫字的辛苦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些,最後作出這樣一個結論——經過自己不懈地努力,最終能夠取得好成績。而後,引導大家向高園同學學習,激勵同學們努力去做,每天都把自己的字和她的比一比,看一看自己進步了多少。在這一榜樣的引導下,我們班許多同學的寫字水平得到了提高。

另外,還要多樹立一些有着不同特點的榜樣,讓孩子們有所比較,看到他們的優點。在我們班上,不止高園一個同學是榜樣,還有於小航同學、衛靈晨等等。於小航的特點是:書寫整潔,結構勻稱,基本筆畫寫得比較好。衛靈晨同學字的特點是:字體方正,落落大方。而劉佳棋同學字的特點是:結構嚴謹,筆畫優美。在課餘間,我會組織孩子們翻看他們的作業本,互相學習。讓他們明白自己的缺點,並從榜樣那裏找到補救的辦法。

我一直在鼓勵學生們學習“榜樣”,還要敢於超越榜樣,把字寫得更好。

在語文課寫字教學中,除指導寫字外,我認爲利用好學生自身的資源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利用寫字比較好的同學爲有利資源,樹立他們爲榜樣,讓同學們都來學習他們的長處,經常地組織他們進行欣賞。這樣,學生們既明確了榜樣的特點,又找到了差距。

班級中,有一位叫高園的同學,她的字寫得非常漂亮。因此我在同學們的心目中樹立了她爲榜樣,這樣,在寫字課上我把她的作業拿給大家看,讓同學們進一步地瞭解她,瞭解她寫字的方法以及寫字的水平,讓同學們把自己的字和她的比一比,讓大家找到自己和高園之間的差距。在將她平時寫字的辛苦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些,最後作出這樣一個結論——經過自己不懈地努力,最終能夠取得好成績。而後,引導大家向高園同學學習,激勵同學們努力去做,每天都把自己的字和她的比一比,看一看自己進步了多少。在這一榜樣的引導下,我們班許多同學的寫字水平得到了提高。

另外,還要多樹立一些有着不同特點的榜樣,讓孩子們有所比較,看到他們的優點。在我們班上,不止高園一個同學是榜樣,還有於小航同學、衛靈晨等等。於小航的特點是:書寫整潔,結構勻稱,基本筆畫寫得比較好。衛靈晨同學字的特點是:字體方正,落落大方。而劉佳棋同學字的特點是:結構嚴謹,筆畫優美。在課餘間,我會組織孩子們翻看他們的作業本,互相學習。讓他們明白自己的缺點,並從榜樣那裏找到補救的辦法。

我一直在鼓勵學生們學習“榜樣”,還要敢於超越榜樣,把字寫得更好。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10

班裏有一個學生,個子很高,方臉大耳,頗有將軍之相貌。然讀書較差,經常遭受學生的嘲笑,他本人也接受這樣的現實,把自己定位於一名差生。

有一次,班裏進行學習物品拍賣會,該生賣出了自己的一套新書,價格很便宜。我心裏暗暗想:這個傻孩子,到底家裏錢多,這麼一套新書,竟然只賣了這麼幾元錢。但是作爲主持人,我也不好說他什麼。

但是,更傻的時候來了。

班裏的一位姑娘式的男孩子站起來拍賣他的魔方,他說:我拍賣的魔方已經跟我一起度過了7年,我對他很有感情,很捨不得賣。我決定最低價7元賣了它,如果你要買的話,請舉手。不過我補充一點,我的魔方已經破了一塊。

“ 很誠實的孩子。”我心裏暗暗想,“但是誰會花7元錢買一個破的魔方呢?你對魔方有感情,不代表別人也有感情的呀!”

正如我所料,班裏所有的孩子都沒有舉手表示要拍這個魔方。他很難受,眉頭開始皺起來了——哭,曾經是他經常使用的法寶,但是因爲年齡大了點的緣故,他雖然很難受,但是還是沒有哭出來。

這時候,那個我認爲“傻”得可愛的學生站了起來,說:“7塊錢就給我吧!”他說得是斬釘截鐵,沒有絲毫的猶豫。

當時大家都愣怔了一會兒,過不了一會兒,大家都會心得笑了。這笑裏面有一個潛臺詞:原來是他呀,他傻,所以可以理解!——這樣的理解,也包括我這位老師。

到了最後的教學環節:採訪學生。

自然我第一個採訪的就是這位“傻學生”。我問:你爲什麼要用7元錢買一個破魔方,要知道7元錢可以買一個新的魔方了?

他的回答是這樣的:我知道。但是我還是要買,因爲***(賣魔方同學的名字)是一個愛哭的`人,再加上他的膽量很小,從來也不敢自己上臺說話,今天好不容易上臺了,如果沒有人買,他會哭的!再說,我剛賣了書,我有錢,我也不缺錢。

聽了他的話,一陣羞愧涌上我的心靈:這是一個多麼善良的孩子呀!當我們用最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個人的成敗得失的時候,我們往往把別人想得和自己一樣。他的簡單的理由在我們看來,是多麼震撼人心的一種感動呀!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感動越來越少,這樣的“傻”越來越少,那麼是否意味着發生在你我身邊的“世故”、“成熟”、“成功”、“聰明”正一步步地蠶食我們內心的善良和友善呢?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11

(一)對小學語文複習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作爲“溫故而知新”的複習課是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而設計的一種特定的教學形式。它不僅有鞏固知識, 訓練能力的功能,更有“溫故”和“知新”的要求。這裏的“知新”就是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

那麼,語文複習課如何進行才能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呢?

一、檢測:摸清知識能力現狀。

要在複習時避免無效信息的重複傳授、無效訓練的簡單重複,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和訓練,就必須在複習課前採取測驗、考查、提問,或通過座談、個別瞭解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摸底、調查,根據反饋來的信息 ,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複習課教學方案。一位二年級老師在第三冊教材教學結束後,結合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編制了一份檢測試卷,在批閱試卷時發現學生對按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得還不夠:對聲母在字典中的位置是清楚的,但對韻母的順序,或聲韻母相同、聲調不同的字如何查檢,都不大搞得清楚。瞭解到這個情況後,這位老師在複習課上邊示範邊介紹具體的檢字方法,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提供一些有特點的字,讓學生現場練習查檢,於是全班同學都掌握了音序檢字的方法。雖然這位老師講述的是過去講授過的內容,但由於訓練內 容是新的,學生查檢字的水平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二、貫通:建立系統的知能體系。

語文課是以課文和單元作爲結構單位的。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採用“段段清”的做法,一篇課文教學結束馬上又轉入下一篇課文的教學,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和訓練的能力是呈相對的一個個點狀或塊狀的,沒能形成大 綱所規定的一個相互聯繫的系統的網絡。語文期末複習課則應以教學大綱爲指導,對一個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和訓練,讓學生從總體上了解和掌握系統的知識體系,訓練和提高所規定的能力。例如三年級上學期已進入作文訓練,第五冊教材中安排了八次作文訓練:有看圖寫話,有狀物,有敘事,有記人,還有練寫通知。每次作前指導,教師一般都只是就該次作文訓練的要求講些與本次作文相關的知識,做些必要的引導,滿足於把作文寫出來就行了,而在複習課上,有人誤認爲作文沒有什麼可複習的。其實,複習是提高學生綜合作文能力的重要一步。爲了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教師應居高臨下,對本學期八次作文訓練的內容和形式進行系 統的歸納、總結,讓學生從總體上回顧本學期作文的特點,重點講述小學記敘文寫作中的“觀察——說話—— 寫話”的規律,結合學生寫作的實際解析各類作文的標題、開頭、正文、結尾的寫作知識和要求。這樣,經過 融會貫通的複習,學生對本學期所講授的知識和訓練的水平顯然會比複習前要提高一步。

三、補缺:彌補過去教學的不足。

由於教師對課文和單元所規定的教學重點和任務的理解不同,對教學內容的處理也可能是不同的,在平時教學中,有一些該講的內容沒講是在所難免的。雖然在學生作業和輔導時教師已知道這些缺漏,因爲要趕教學 進度,有些也沒有或來不及補充講解。複習課上針對這些缺漏必須予以補充,以求得學生對知識點的全面掌握。

四、比較:促使認識的深化。

在“溫故”中“知新”,並不是僅僅靠機械性重複就可以做到的,有些要通過比較來辨別才能達到目的。上覆習課不在於老師不停嘴地講多少,而在於如何引導學生把舊知識與舊知識、舊知識與新知識、新知識與新知識按教學和複習的需要進行比較,通過比較發現其中的差異,從而獲取新的知識、訓練新的能力。

五、強化:提高訓練的深度。

訓練是複習課的主要教學活動形式。那些題海戰術、“炒冷飯”、機械性重複訓練等等,是訓練中的弊端。怎樣才能在複習課的訓練中提高複習效率呢?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進行段的 複習和訓練時,除了進行一般的段落層次劃分訓練外,教者還必須深入講析分段的一般方法:諸如按事情發展順序劃分、按時間先後劃分、按地點或空間位置變換劃分、按總分關係劃分、按材料性質劃分等。接着,讓學生根據這些方法進行劃分段落的訓練,然後讓學生說說是用什麼方法劃分的,還要求學生說出各段落之間的關係,每一段與文章主題的關係等等。這樣的訓練不僅能讓學生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同時還可以克服學生在劃分段落時存在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六、拓寬:多側面地講解相關知識。

複習課要重溫過去所學過的知識,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因爲複習要體現提高的原則,所以這種重溫又不能是機械的、簡單的重複,而應以原有知識爲基礎向外拓寬。平時的講讀課教學由於受教學內容和目標、時 間的限制,不能隨意拓寬,而複習課上因爲經過多篇課文教學,多個知識點的講解,已具備了拓寬的條件。例如擴句、縮句是小學語文訓練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平時訓練時有些東西具有隻能意會不易言傳的成分,複習課 上則必須進行拓寬性講解。例如作爲主語、賓語前面的定語,謂語前面的狀語和後面的補語,,以及一箇中心詞前面可以分別加上多個定語或狀語的知識,則應結合具體實例,用小學生能理解的話進行講析。待學生基本掌 握了這些知識之後,才能保證學生做擴句和縮句的練習,得出來的答案不是懵出來的。事實上,學生進行擴句和縮句練習的水平也只有在這種拓寬性練習中得到提高。

七、昇華:提高原有教學層次。

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對知識的傳授往往是滿足於教材所涉及的內容,有些教師還常常就文論文、就知識論知識,學生能正確解答訓練題目就算完成任務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有時還停留在感性階段。複習課的 教學則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完成這種由感性向理性的昇華。例如在平時的講讀課文和閱讀課文教學時,教師傳授了一些閱讀理解的方法並訓練了一些閱讀理解的能力,但是因爲還沒有昇華到理性的高度,學生在實際的閱讀理解時往往還只是憑經驗。在複習課上教者則有必要結合獨立閱讀課文、自讀課本和練習與測試中的閱讀習題的訓練,幫助學生總結閱讀、理解的有關學習方法,像初讀了解文章的概貌,再讀理解文章的結構,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精讀體會思想感情,重讀思考和解決相應的問題等等方法。在這些方法的指導下,再引導學生聯繫實際,進行閱讀和理解的實踐。從而使過去的那種閱讀和理解的水平、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八、分層:取得各自的理想效果。

學生的情況比較複雜,由於他們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受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他們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程度也不同,對教師所教學的知識的接受程度、訓練能力的層次也必然是參差不齊的。因此,複習課上對學生要按不同層次要求,分別對待,才能取得相應的效果。

九、遷移:推動綜合能力訓練。

遷移,是以對過去教學內容和訓練能力的複習爲基礎,向新的複習內容遷移,向其他方向擴展。這種複習方法是一種充分調動學生複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習能力的做法。複習課實踐顯示,使用遷移 的複習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看圖學文是貫穿於小語整個教材的文體,其主要目的在於通過課文的教學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複習課上教師則需引導學生總結歸納看圖學文的學習方法,然 後把這種方法遷移到其他看圖學文課文的複習上來,指導自我複習。實際上,學生完成這種遷移之後,不僅所需複習的知識、思想、內容得到了複習,而且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以提高。此外 ,看圖學文的複習還可以向看圖說話寫話、看圖作文遷移,用看圖學文中所學得的觀察、想象、寫作方法去指導看圖、說話、寫話和作文。這種複習已不是一篇課文或單項知識的複習,而是轉向對一個網絡知識的複習和 綜合能力的訓練。這種複習不僅在訓練程度,而且在訓練角度上都得到了加強。

小學語文複習的一點體會

複習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環節。學生通過複習,將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歸納、總結,從而達到加深理解,系統吸收、靈活運用的目的。複習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複習方法是否恰當、科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否得以充分調動。在期末的複習裏,我注意做好下面兩方面:

一、巧用複習方法

在複習中,除了對知識的歸類複習外,我還嘗試了一種新的複習方法,效果也不錯。這種方法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教師劃定複習範圍或確定複習項目,學生依據課文、課堂筆記、平時作業及相關學習資料,確定複習重點,列出複習提綱,自行復習,然後根據自己的複習所獲,嘗試擬出模擬試題,做好“擺陣”和“攻陣”的準備。此階段,學習支配權應屬於學生,教師只是相機做一些提示:“想一想,還有那些內容該掌握。”“你還有哪些地方沒複習好。”“你估計誰可能會疏忽什麼內容,會搞不透什麼問題,你能出個題目考考他嗎?……

第二階段:學生之間開展“攻陣”活動。第一個“陣主”,由學生自薦上場,根據自己所擬的測試題進行“擺陣”,或由全班同學競答,或指人作答,優勝者爲下一輪“陣主”,繼續“擺陣”。此階段,教師是導演,是參謀,是顧問,除維持好課堂秩序,調節好課堂氣氛,還要作出客觀的評價:對學生不正確的問法、測法要給以糾正;對沒有掌握好的問題,要引導討論,明辨是非;對提問巧妙、見解獨到、回答正確、表現突出的學生要給以熱情表揚。

第三階段,師生共同總結、歸納本次複習要點,交流、推廣先進的學法,幫助確立正確的複習導向。教師針對學生暴露出的薄弱環節,有的放矢地進行強化訓練。

這種複習方法因爲是師生共同活動,打破了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遵循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在複習的過程中,學生既是演員,又是觀衆,同時還是“老師”,是評議員,學生間人人平等,個個參與,人人都是主角,人人又都是配角。此外,整個複習的過程中,教師始終以鼓勵爲主,鼓勵學生樹立信心,鼓勵學生積極“攻陣”,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解決疑難問題。所以這種方法也遵循了民主、平等和鼓勵爲主的教學原則。在複習中,學習的主動權完全由學生掌握,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知識,而且培養了能力。學生通過看、讀、背、思、問、聽、議、答、辯、寫,調動多種感官,手腦並用,既鞏固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1、複習生字時,我讓他們編字謎,學生很是喜歡,興趣很高,如“舅”:老鼠舅舅是男的;“資”:發給貝貝一次工資;“啪”;一掌拍在嘴上……

2、爲了不讓學生對炒了又炒的生字厭煩,我一進教室就向學生求助了:孩子們,這張生字表怎麼看我都覺得有缺陷,那些編者叔叔們都是按一課一課來編寫的,現在整本書的生字我們都學會了,生字一課課複習起來不太有條理,你能否噹噹設計師,將這張生字表重新設計呀?(學生睜大好奇的眼睛,興致勃勃的,或許他們怎麼都沒想到自己還可以重編生字表)然後我們評選出一個高級設計師的大作進行復習(情緒更高了,還可成爲高級設計師,同學們用自己設計的生字表複習)比如可以按什麼形式來歸類設計呀?(學生講了很多類別:字形相似的,可以加強區別;字音相似的,可以加深比較;同偏旁的歸成一類……)於是,設計在專心致志中拉開了序幕……

二、上好語文複習課

每到期末,枯燥無味的複習課往往令老師頭痛,令學生厭煩。究其原因,一是複習內容簡單重複,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二是複習形式單調乏味,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上好小學語文複習課,我認爲應注意以下幾點:

1、複習內容的整體性

複習是把平時在每篇課文中學到的零碎知識系統化,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內容。因此,要把複習課與新授課區別開來,切忌逐課逐段地把字詞句像回放電影鏡頭似的重複一遍。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整冊教材。在期末總複習之前先把全冊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按照拼音、字、詞、句等不同的內容進行分類,把課文中出現的練習題類型分別列出來;再把閱讀思考題的類型、作文訓練的不同內容等也分門別類地列出來。這樣,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全冊內容,複習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其次,教師要採取恰當的複習形式,有些內容可以整冊教材爲整體複習,如生字、多音字、誦讀課文等部分基礎知識及作文訓練等;有些內容也可以單元教師爲整體複習,如閱讀能力的訓練等。但不管採取哪種形式,都要着眼於各類知識的整體性,使之系統化、綜合化。

2、複習過程的開放性

複習課要改變過去那種教師“一言堂”的現象,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要實施開放式教學,即讓學生自主選擇複習的內容和形式,自己總結複習的方法。教師的任務在於“宏觀調控”,把握複習的方向和進度,進行適時的引導和點撥等。複習時,教師不再佈置學生多讀多寫,而要把複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如複習生字:“你認爲哪些字比較難記,難寫,應重點複習哪些字;你願意怎麼複習就怎麼複習,可以反覆練,可以同桌合作聽寫,也可以出一份自測題。”複習閱讀部分:“自己從課外讀物中找一篇文章,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這些問題該怎樣回答,然後在小組內容交流。”每複習一類知識或一個單元讓學生寫一份“複習心得“,總結自己在複習中的新收穫和成功的複習方法。複習完整冊教材後,讓學生每人出一份測試題,在全班內互相檢測。這樣的開放式複習,學生自身受益,全班其他同學生受益,教師也瞭解到更多的學情信息,使指導更具針對性,更有實效。

3、知識之間的互融性

在複習過程中,還應還注意基礎知識、閱讀、作文等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繫,使之互相滲透,融爲一體。一般情況下,以複習課文段落的閱讀爲載體,把基礎知識和寫作的複習融入其中,三者兼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就一定要深入鑽研教材,發掘課文中蘊含的訓練因素,是複習“牽一髮而動全身“,以閱讀爲核心,融”雙基“於一體,這樣才能大大提高課堂複習的效率。

總之,要想上好語文複習課,提高複習效率,就應該整體把握教材,採取合適的複習形式,關注學生的自主發展,使學生通過主動參與、合作探究,達到對語文知識的深入把握和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12

屈指算來,從教已20多年了,猛一回頭,覺得什麼也沒留下,大腦一片空白。靜下心來,仔細回味,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教訓。

今年我擔任四年級的語文教學,並擔任班主任的工作。學期初,我看了成績單,不看不要緊,一看下了不小的一跳,這個班後進生太多了,尤其是有兩個學生三科加起來還不夠一百分,搭檔曾和我說,我算看透了,咱們這一年算是白乾了,我苦笑了一下,心裏暗想,怎麼會呢?話是這麼說,真正實踐起來可真不容易。

因爲兩個孩子從一年級基礎就差,慢慢越來越落後,我千方百計地找原因,兩個孩子都吃小餐桌,其中這個男生遵守紀律還很差,作業經常交不上來,下課追跑打鬧現象很嚴重,於是課餘時間我就多接近他,和他拉家常,問問他家裏幾口人,他總是連一句完整的話都不會說,我沒有不耐煩,而是耐心地聽着,久而久之,他覺得老師沒有瞧不起他,反而很願意和我說一些話。我還發現班上很多同學瞧不起他,於是我就找到他周圍的同學和他們說,學習差也是我們中的一員,我們大家在一起是緣分,我們要幫助他,我給他派了一個各方面很優秀的學生和他同桌。果然從其中的8分到期末的23分,他自己高興,我很高興,全班都很高興。現在只要發現他有一點進步,我也不放過,在班上表揚他,他越來越努力了。說實在的一個當老師的最大的幸福莫過於自己教的學生有進步了。

通過我的觀察瞭解,我班的這個女生她比較老實,平時一句話也不說,不論上課下課她總愛坐在位上發呆。我就從側面打聽她爲什麼會這樣?原來她家離學校較遠,平時住在小餐桌,父母根本不管她,因爲成績太差,同學們都疏遠她,正當我苦思冥想,用什麼辦法鼓勵她的時候,機會來了,在一次以“展示自我”爲主題的班會上,她唱了一首歌,除去聲音小點,還真不錯,我帶頭鼓起了掌,隨之同學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了她,我發現她的臉紅了,順勢我又表揚了她,我發現她很不好意思。從此之後她變了,變的愛笑了,愛和同學交流了。學習成績也有了進步。

通過對這兩個孩子的教育,自己也得到了很多,我覺得作爲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有耐心、有恆心,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精誠所加,金石爲開。”也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吧。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13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相信,尊重每一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同時又是支持和幫助者,既要在前引導,又要從旁幫助,和學生一起合作、探究實現和諧的互動,共同達成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層次小有差異的學生,把目光注視到每一個學生身上,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發展。上完這節課後,感覺比較成功的有一下幾點:

1.我在第13課《坐井觀天》教學中,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坐井觀天》一詞,我把學生分成6個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讓他們通過朗讀來感悟,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剛開始,有幾個同學怕,不敢參加,讀書很小聲,讀不出青蛙和小鳥對話時爭論的語氣,後來我在旁邊引導,並鼓勵他們。通過引導,同學們開始由一人讀,到兩個讀,最後到4個小組讀。漸漸地終於有幾個小組爭着要上臺表演,氣氛熱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被極大地調動起來了,他們不但能大膽地分角色朗讀,而且還能用不同的語氣邊讀邊做動作,讀出反問句和感嘆句,爲了讓學生到更好地理解“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我讓學生把一本薄薄的作業本捲起來觀看天的大小,讓他們嘗動手的樂趣,使他們融入班集體中來,使這些學生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由於我爲學生創設了一個自由表現自己的平臺,學生們都能大膽地說出自己觀察時所看到天的大小,以及對“坐井觀天”一詞的理解。並從中悟出道理來,知道此成語的意思是:“比喻見識有限,眼光短淺。”學生想像力豐富,真令人驚訝呀!

2.應尊重孩子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有一千個觀衆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三十個孩子就有三十隻青蛙,三十隻小鳥。他們可以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的朗讀就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理解、體會和感受。老師拼棄了以前那種刻意去追求“標準答案”,哪必須得讀重音,哪必須讀拖長音或讀輕聲,而是充分的給時間讓孩子自己去探究,想想該怎樣讀纔會讀好,讓孩子“我口表我意”,在實踐中自己發現建構,在互助中研究,合作中探索,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閱讀中的主體性以及獨立性。

3.評價應注意促進學生的發展

評價是一個認識、教育、提高的過程,把評價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評價他人的同時進行聆聽觀察、分析反思、組織表達,從而加深學生的體驗,促進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老師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尤其是讓生生之間進行賞析性的評價,這使被評價的孩子得到激勵,感受成功的喜悅;孩子在讚賞別人的優點時,也是在主動學習,積極接受。當然,賞析性評價還可以是學生自我進行評價,例如,孩子這樣自我評價:“我覺得我讀‘我天天坐在井裏,不會弄錯的。讀得好,我特別注意讀出‘天天’,可以看出青蛙是多麼自信。”這同樣可以激起孩子們的自我反思。

但是,朗讀訓練時,學生的參與面不夠廣,不能關注到每一位學生。我想,這永遠是我得課堂上要努力克服的一大難題。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14

在識字方面,這一學期學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義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教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引領學生到生活當中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自己以爲最有效的識字方法,通過不斷求異來激發學生思維。一個字有多種識記方法,字形認字、據部首猜字意等,學生在發散思維中學得快樂。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我們二年級學生有一個共性的缺點:書寫錯誤、做題粗心,原因是書寫隨意,作業做完了從不檢查。針對這種情況,我總是佈置很少的作業但要求學生寫慢點,寫得要規範。經過一段時間,書寫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題還是錯得多,於是我在班上宣佈了這樣一條規矩,如果語文作業既工整又正確,老師就獎獎卡,,獎卡可以換獎品,這樣激發了優生的積極性,一部分學生是懶習慣了,對此無動於衷,怎麼辦呢?當然還有辦法,每天作業錯了的重新改過,改正確了纔算過關。

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我從興趣着手,引領學生走在了閱讀之路上。利用孩子們喜歡音樂,讓學生讀歌詞、唱歌改歌詞,利用兒歌朗朗上口,孩子們喜歡讀,讓孩子們讀兒歌編歌謠。本學期學生寫日記 46----50篇,學生的表達能力明顯提高。

在學生學習能力形成方面,提倡學生積極參與各項語文活動,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尊重他人。我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

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學生許多方面都有了發展,但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後進生的轉化、口語交際等,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求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15

從學生學情來看,《晏子使楚》是一篇歷史故事,雖然離我們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遙遠,但是學生對歷史故事還是比較有興趣的。文章中的思辯之美,仍給我們留下了親切自然的感覺。

但本課的學習光是興趣是不夠的,學生感興趣的僅是精彩的故事情節,卻忽略了對句子、詞語的深刻解讀。對10歲的孩子來說,故事深遠的歷史背景、人物性格的特徵卻不好把握和理解。

因此,我在課前精心設計了資料交流的環節,讓學生對晏子所處的歷史背景,關於晏子其人的各種情況作一些瞭解。學生的交流也是一個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提高的過程。從課堂上學生交流的情況看,學生收集的資料還是比較全面的,這爲後面深入學習課文打下了基礎。

我認爲,整個教學環節還是不錯的,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給了學生比較多的學習討論時間。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本課教學能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最大限度地還給學生較多交流討論,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時間。“朗讀表演”等形式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通過讀書,感受到晏子的智慧。 經過引導及發興趣,多數學生讀得較好,而且讀得入情入境,特別是“楚王侮辱晏子”的話讀得比較傳神。

在本課堂中對學生的評價及時、有針對性,也較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探究語言文字的興趣,比較成功。這其實是我在語文課上一直追求的狀態: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儘可能地激勵學生,引導學生,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我會堅持做下去。

在這節課中,我還設計了一個片斷想象的環節,請學生想象齊王給晏子設下慶功宴的情景。使學生受到啓發。思維得到發展。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陣地,他們纔是課堂的主人,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就需要教師能創設富有情趣教學活動,枯燥的讀背,學生肯定要喪失興趣,他們喜歡新奇事物,喜歡展示自我。所以我讓他們都參與到課文裏,擔任齊國小記者的身份。表演是孩子喜歡的節目,爲了演好角色,學生就必須主動去讀課文,揣摩人物的心理。這是一個需要多種才能的綜合活動,需要學生髮揮創造能力。師生的關係完全是平等的,我只是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

在此基礎上,通過表演又加深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對其中蘊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體會,在動態的思維與活動中,提高對語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