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15篇)

本文已影響1.58W人 

經典小故事1

討厭圓形

經典小故事(15篇)

有戶人家的奶媽做了一個可以旋轉的圓形玩具來取樂嬰兒,嬰兒很喜歡。奶媽經常拿它轉動,吸引來許多小孩子與嬰兒一起玩樂。

這家有位朋友叫公植的,聽說有這個玩具,就請主人拿出來一看,他一看就急忙把玩具燒了,還責怪主人說:“古代討厭圓形的君子歌吟道:‘寧可方正而爲奴僕,不可圓滑而爲大官;寧可方正而受到污辱,也不可圓滑取得榮耀。’其中有特別固執的君子還終生不擡頭看天,因爲討厭天是圓的。有人解釋說,天大無比,難以看清,所以說天是圓的,實際上它不是圓的。可君子回答說:‘天即使不圓,但人們已稱它爲圓,所以我還是討厭它。’您家爲什麼要造出這旋轉的圓器,放肆地讓它來取樂兒童呢?兒童小時候喜歡它,長大後必然偏愛圓東西。引導小孩子喜歡圓東西已是一種不義之舉,又親自玩弄圓東西,則更有失方正之道。可嘆啊,您在家裏寵愛圓形的東西,出門在外一定會喜歡小人的趨附圓滑之風。我又怎知您以後會不會說圓做圓,終了一生呢?我又怎能做您的朋友呢?”

這家的主人只好哭笑不得地說道:“我因爲嬰兒有了一個圓形玩具,您便如此責怪於我,假如我以圓的態度來對待外物,以圓的品性來趨附時尚,不是圓的不參與,不是圓的不去做,那麼公植您豈不是要拿刀或箭把我殺了麼?”

【寓意】

這個故事的邏輯雖然比較誇張和荒謬,但也說明任何事情都有兩重性。圓形本無所謂好和壞,圓形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用途。車輪子做成圓的才能阻力最小,可如果做成圓形磚去砌牆危險就很大。做人也是這樣:太圓滑,就喪失了原則和立場;一點不機靈,也難以把事做圓滿。因此,不必一概地討厭圓形,而應是該方則方,該圓則圓。

經典小故事2

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樂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裏,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地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着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裏,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裏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管理心得: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裏,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發現袋鼠從籠子裏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爲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爲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隻袋鼠在閒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管理心得: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捨本而逐末,當然不得要領了。管理是什麼?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認清事情的“本末”、“輕重”、“緩急”,然後從重要的方面下手。

出門

古時候,有兩個兄弟各自帶着一隻行李箱出遠門。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將兄弟倆都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只好左手累了換右手,右手累了換左手。忽然,大哥停下來,在路邊買了一根扁擔,將兩個行李箱一左一右掛在扁擔上。他挑起兩個箱子上路,反倒覺得輕鬆了很多。

管理心得:在我們人生的大道上,肯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我們是不是都知道,在前進的道路上,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有時恰恰是爲自己鋪路?

曲突徙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裏做客,看見主人家的竈上煙囪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訴主人說,煙囪要改曲,木材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有火災,主人聽了沒有作任何表示。不久主人家裏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最後火被撲滅了,於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但並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材移走,煙囪改曲的人。

有人對主人說:“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準備筵席,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現在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

管理心得:一般人認爲,足以擺平或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棘手問題的人,就是優秀的管理者,其實這是有待商榷的,俗話說:“預防重於治療”,能防患於未然之前,更勝於治亂於已成之後。由此觀之,企業問題的預防者,其實是優於企業問題的解決者。

鸚鵡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另一隻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該買哪隻呢?兩隻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這人趕緊將老闆叫來:這隻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店主說:不。這人奇怪了:那爲什麼又老又醜,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店主回答:因爲另外兩隻鸚鵡叫這隻鸚鵡老闆。

經典小故事3

有一個人經常出差,經常買不到對號入坐的車票。可是無論長途短途,無論車上多擠,演說家總能找到座位。

演說家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耐心地一節車廂一節車廂找過去。這個辦法聽上去似乎並不高明,但卻很管用。每次,演說家都做好了從第一節車廂走到最後一節車廂的準備,可是每次演說家都用不着走到最後就會發現空位。

他說,這是因爲像他這樣鍥而不捨找座位的乘客實在不多。經常是在他落座的車廂裏尚餘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車廂的過道和車廂接頭處,居然人滿爲患。他說,大多數乘客輕易就被一兩節車廂擁擠的表面現象迷惑了,不大細想在數十次停靠之中,從火車十幾個車門上上下下的流動中蘊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機遇;即使想到了,他們也沒有那一份尋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讓大多數人滿足,爲了一兩個座位揹負着行囊擠來擠去有些人也覺得不值。他們還擔心萬一找不到座位,回頭連個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沒有了。

生活中一些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害怕失敗的人,永遠只能滯留在沒有成功的起點上一樣,這些不願主動找座位的乘客大多隻能在上車時最初的落腳之處一直站到下車。

經典小故事4

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也!

譯文:

範氏逃亡的時候,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想要揹着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後再背。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鐘就“咣”地發出了很大的響聲。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隻耳朵緊緊捂住繼續敲。害怕別人聽到鐘的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爲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經典小故事5

小狗約翰到處找工作,忙碌了好多天,卻毫無所獲。他垂頭喪氣地向媽媽訴苦說:“我真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沒有一家公司肯要我。”

媽媽奇怪地問:“那麼,蜜蜂、蜘蛛、百靈鳥和貓呢?”

約翰說:“蜜蜂當了空姐,蜘蛛在搞網絡,百靈鳥是音樂學院畢業的,所以當了歌星,貓是警官學校畢業的,所以當了保安。和他們不一樣,我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經歷和文憑。”

媽媽繼續問道:“還有馬、綿羊、母牛和母雞呢?”

約翰說:“馬能拉車,綿羊的毛是紡織服裝的原材料,母牛可以產奶,母雞會下蛋。和他們不一樣,我是什麼能力也沒有。”

媽媽想了想,說:“你的確不是一匹拉着戰車飛奔的馬,也不是一隻會下蛋的雞,可你不是廢物,你是一隻忠誠的狗。雖然你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本領也不大,可 是,一顆誠摯的心就足以彌補你所有的缺陷。記住我的話,兒子,無論經歷多少磨難,都要珍惜你那顆金子般的心,讓它發出光來。”

約翰聽了媽媽的話,使勁地點點頭。

在歷盡艱辛之後,約翰不僅找到了工作,而且當上了行政部經理。鸚鵡不服氣,去找老闆理論,說:“約翰既不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也不懂外語,憑什麼給他那麼高的職位呢?”

老闆冷靜地回答說:“很簡單,因爲他是一隻忠誠的狗。”

經典小故事6

1、賭酒取姬

晚唐大詩人杜牧跟著名詩人張祜極爲要好。一次,作客淮南的張到官府赴宴時,看到杜也在座。而當時,兩人都愛戀座中一位漂亮的歌妓,於是決定索取骰子用賭輸贏的方式來決定誰有權去繼續愛戀。

杜牧當下遂開始悠然吟道:骰子逡巡裹手拈,無因得見玉纖纖。張祜一聽,也不甘示弱地接口續吟着:但須報道金釵落,彷彿還因露指尖。語音剛落,兩人就不覺大笑着,反而把原本賭酒取妓的事兒給忘了。

2、死前燒文

杜牧臨死之時,心知大限將至,自撰墓誌銘,但這篇短文寫得卻是平實無奇,絲毫不顯文豪手筆。據《新唐書》載,墓誌銘寫就,杜牧閉門在家,蒐羅生前文章,對火焚之,僅吩咐留下十之二三。

3、遊玩軼事

按照慣例,新科進士要到曲江遊玩。曲江是當時最熱鬧的場所,尤其在春天更是摩肩接踵。這時的杜牧顧盼生輝,一舉手一投足都“才”情萬種。

他們一行三五人來到曲江寺院,正巧碰見一位打坐的僧人,便攀談起來。僧人問杜牧姓名,杜牧得意地報上大名,心想“天下誰人不識我”,以爲僧人會大吃一驚,露出“追星族”的狂熱。

誰知僧人面色平靜,木然不知,這讓杜牧分外失落,很是惆悵,遂現場賦詩一首雲:“家住城南杜曲旁,兩枝仙桂一時芳。老僧都未知名姓,始覺空門氣味長。”

4、張好好詩

大和二年十月,杜牧進士及第後八個月,杜牧就奔赴當時的洪州,即王勃寫《滕王閣序》那個地方,開始了杜牧長達十多年的幕府生涯。

其時沈傳師爲江西觀察使,辟召杜牧爲江西團練巡官。沈家與杜家爲世交,沈氏兄弟是文學愛好者,對當時的知名文人都很眷顧,與杜牧的關係也頗爲密切。杜牧撰寫《李賀集序》,就是應沈傳師之弟沈述師所請。

杜牧經常往沈述師家中跑,聽歌賞舞,蹭飯蹭酒,還對沈家中的一個歌女張好好很有好感,可惜主人對此女子分外珍惜,搶先一步,成全了自己,將她納爲小妾,使小杜空有羨漁之情。

大和八年,小杜在洛陽與張好好不期而遇,此時的張好好已經淪落爲他鄉之客,以當壚賣酒爲生。杜牧感慨萬分,寫了一首五言長篇《張好好詩》。

由於情緒飽滿,不僅文筆清秀,而且書法更爲飄逸,爲杜牧贏得了書法家的美名。

5、十年之約

杜牧在宣州幕下任書記時,聽說湖州美女如雲,便到湖州遊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杜牧詩名,盛情款待。

崔把本州所有名妓喚來,供杜挑選。可杜牧看了又看,有些遺憾地說:“美是很美啊!但還不夠盡善盡美。”又說:“我希望能在江邊舉行一次競渡的娛樂活動,讓全湖州的人都來觀看。到時候我就在人羣中慢慢地走着,細細地尋找,希望或許能找到我看中的人。”

湖州刺史按照杜牧的意願,舉行了這樣一次競渡活動。那天,兩岸圍觀的人密密麻麻,可杜牧挑了一天,直至傍晚,竟沒有找到一個合意的。眼看就要收船靠岸,在人羣中,有一位鄉村老婦人,帶領一個女孩子,大約十幾歲。

杜牧看了好一會,激動地說:“這個女孩子真是天姿國色,先前的那些真等於虛有其人啊!”就將這母女倆接到船上來談話。這母女倆都很害怕。杜牧說:“不是馬上就娶她,只是要訂下迎娶的日期。”

老婦人說:“將來若是違約失信,又應當怎麼辦呢?”杜牧說:“不到十年,我必然來這裏作郡守。如果十年不來,就按照你們的意思嫁給別人吧。”女孩的母親同意。杜牧便給了貴重的聘禮。

分別後,杜牧一直想念着湖州,想念着這位女孩子。可杜牧官職較低,不能提出調任湖州的請求。後來杜牧出任黃州、池州和睦州刺史,都不是杜牧的本意。

等到杜牧的好朋友周墀出任宰相,杜牧便接連寫了三封信,請求出任湖州刺史。大中三年,杜牧四十七歲,獲得湖州刺史的職位。此時距離與當年那母女倆約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四年。那位女孩子已經出嫁三年,生了三個孩子。杜牧將女孩的母親叫來。

這老婦人帶了外孫來見杜牧。杜牧責問說:“從前你已經答應將女兒許配給我,爲什麼要違背諾言呢?”老婦人說:“原來的.約定是十年,可你十年過了,沒有來。這纔出嫁的。”

杜牧取出盟約看了看,想了想,說:“她講得很有道理。若是強迫她,是會鬧出禍事來的。”便送給老婦人很多禮物,讓她走了。爲着這件傷心事,杜牧寫下了《嘆花》。

相關

經典小故事7

擇偶觀

美國有位經濟學家發表了篇論文,從交易學角度分析擇偶觀。假如把男人、女人分爲ABCD四種優秀程度,那現在的現狀就是,A男想找B女,B男想找C女,C男找D女,所以D男就剩了。反之,女人方面卻不同,即是,ABCD女都想找A男。最後結果是剩下A女和D男。經濟學裏有個案例:兩個人在森林裏遇到一隻熊,那麼對手不會是熊!只要比另一個人快一步就勝利。

經典小故事8

1、針鋒相對

蘇東坡被貶黃州後,一居數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正舉杯暢飲間,蘇東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語。佛印順勢望去,只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頓有所悟,隨將自己手中題有蘇東坡詩句的扇子拋入水中。兩人面面相覷,不禁大笑起來。原來,這是一副啞聯。蘇東坡的上聯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的下聯是:水流東坡屍(東坡詩)。

2、旁敲側擊

一日中午,蘇東坡去拜訪佛印。佛印正忙着做菜,剛把煮好的魚端上桌,就聽到小和尚稟報:東坡居士來訪。佛印怕把吃魚的祕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魚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門迎接客人。兩人同至禪房喝茶,蘇東坡喝茶時,聞到陣陣魚香,又見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數了。因爲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種打擊樂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蹺。佛印說:“居士今日光臨,不知有何見教?”蘇東坡有意開老和尚玩笑,裝着一本正經的樣子說:“在下今日遇到一難題,特來向長老請教。”佛印連忙雙手合十說:“阿彌陀佛,豈敢,豈敢。”蘇東坡笑了笑說:“今日友人出了一對聯,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在下一時對不出下聯,望長老賜教。”佛印不知是計,脫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今日怎麼這健忘,這是一副老對聯,下聯是:積善人家慶有餘。”蘇東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長老明示磬(慶)有魚(餘),就請讓我就來大飽口福吧!”

3、反脣相譏

相傳,蘇東坡一次與王安石同行,偶見一房子根基已動,一面牆向東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戲東坡:“此牆東坡斜矣!”蘇東坡仰頭大笑,即吟下聯反譏王安石:“是置安石過也!”嵌名爲巧,雙關尤妙。

4、暗助新郎

秦少游娶蘇小妹時,被一難再難,及至新房門口,蘇小妹再出一聯:閉門推出窗前月。秦觀思索良久不得下聯,蘇東坡有心相幫,在遠處拾一石子遠遠丟進湖中,秦少游受到啓發,衝口而出:投石衝開水底天。

5、學無止境

蘇軾年少時,天資聰穎,他廣泛閱讀詩書,博通經史,又長於,因而受到人們的讚賞,自矜之情亦隨之而萌。一日,蘇軾於門前手書一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盡”與“遍”對,活畫出蘇軾當時的自傲之心。沒料到,幾天之後,一鶴髮童顏老者專程來蘇宅向蘇軾“求教”,他請蘇軾認一認他帶來的書。蘇軾滿不在乎,接過一看,心中頓時發怔,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識;心高氣傲的蘇軾亦不免爲之汗顏,只好連連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飄然而去。蘇軾羞愧難當,跑到門前,在那副對聯上各添上兩字,境界爲之一新,鄉鄰皆刮目:“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經典小故事9

這是一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美國空軍和降落傘製造商之間的真實故事。在當時,降落傘的安全度不夠完美,即使經過廠商努力的改善,使得降落傘製造商生產的降落傘的良品率已經達到了99.9%,應該說這個良品率即使現在許多企業也很難達到。

但是美國空軍卻對此公司說 No, 他們要求所交降落傘的合格率必須達到100%。於是降落傘製造商的總經理便專程去飛行大隊商討此事,看是否能夠降低這個水準?因爲廠商認爲,能夠達到這個程度已接近完美了,沒有什麼必要再改。當然美國空軍一口回絕,因爲品質沒有折扣。後來,軍方要求改變了檢查品質的方法。那就是從廠商前一週交貨的降落傘中,隨機挑出一個,讓廠商負責人裝備上身後親自從飛行中的機身跳下。這個方法實施後,不良率立刻變成零。

【啓示】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對產品來說,不是100分就是0分。”任何產品,只要存在一絲一毫的質量問題,都意味着失敗。 許多人做事時常有“差不多”的心態,對於領導或是客戶所提出的要求,即使是合理的,也會覺得對方吹毛求疵而心生不滿!

對待產品質量應該保持精益求精的態度和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換位成消費者,如果買回的酵母做的饅頭裏吃出一根頭髮,什麼滋味?也許我們會認爲10萬(或10億)袋酵母裏纔有一袋裏有一根頭髮無需大驚小怪。但是對我們來說是十萬分之一,對於吃到頭髮的消費者來說就是100%。

試想,如果什麼事情只有99.9%的成功率,那麼每年有20,000次配錯藥事件;每年15,000個嬰兒出生時會被抱錯;每星期有500宗做錯手術事件;每小時有20xx封信郵寄錯誤。看了這些數據,我們肯定都希望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在工作中作到100%。因爲我們是生產者,同時我們也是消費者。

經典小故事10

魚王的兒子

有個漁人有着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爲‘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因爲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

於是個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麼好,我的兒子們爲什麼這麼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划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

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後,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

“是的,爲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

“他們一直跟隨着你嗎?”

“是的,爲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着我學。”

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對於才能來說,沒有教訓與沒有經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經典小故事11

心境

有一天,蘇東坡到佛印禪師處與佛印禪師聊天,兩人均盤腿而坐。

聊到高興時,蘇東坡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現在像什麼?”

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尊佛。”

蘇東坡笑着對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禪師笑笑,沒有說什麼。

蘇東坡以爲他勝利了,回家後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蘇小妹談起了這件事。

他妹妹說:“哥哥,你輸了!禪師的心是佛一樣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態像一堆牛屎一樣,看禪師當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蘇東坡聽後頓時面紅耳赤。

經典小故事12

子欲養而親不待

孔子在前往齊國的路上,突然聽到有人在哭,聲音顯得很悲哀。孔子對駕車的人說:“這哭聲,雖然聽起來很悲哀,卻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聲啊!”於是,趕着馬車尋聲到前面,前進一小段路後,便看到一個不尋常的人,身上掛着鐮刀,繫着白帶,在那裏失聲痛哭,然而卻不是哀喪之哭。孔子於是下車,上前問道:“先生,請問您是什麼人呢?”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孔子問:“您現在並不是服喪的時候,爲何會哭得這樣悲傷呢?”丘吾子哽咽地說:“我此生有三個過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覺悟到,但已經是追悔莫及了。”孔子便問:“您的三個過失,可以讓我聽聞嗎?希望您能告訴我,不要有什麼隱諱啊。”丘吾子悲痛地說:“我年輕時喜歡學習,可等我到處尋師訪友,周遊各國回來後,我的父母卻已經死了,這是我第一大過失;在壯年時,我侍奉齊國君王,然君王卻驕傲奢侈,喪失民心,我未能盡到爲人臣的職責,這是我第二大過失;我生平很重視友誼,可如今朋友間卻離散斷絕了,這是我第三大過失。”丘吾子又仰天悲嘆道:“樹木想要靜下來,可是風卻刮個不停;兒子想要奉養父母,父母卻不在了。過去了永遠不會再回來的,是年齡啊;再也不能見到的,是父母啊!就讓我從此辭謝這個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盡了。孔子很感嘆地對弟子們說:“你們應記着此事,這足以作爲我們的借鑑啊!”

智慧小語】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是卻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爲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一定要抓緊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陰。

經典小故事13

霪乿的靈公

陳靈公是個荒淫無恥、行爲放縱的小人,他曾經和陳國大夫孔寧、儀行父與夏姬通姦,他們還公然穿着夏姬的衣服在朝中嬉笑,根本不把衆人的非議放在眼裏。大夫泄冶實在看不慣這種行爲,就向靈公勸諫說:“大王,您不要再和夏姬來往了。向您這樣和大臣霪乿無度,讓人民如何去效法啊?”陳靈公把這話告訴孔寧、儀行父兩個人,他們聽了非常憤怒,想要殺死泄冶以解心頭之恨,陳靈公也沒有阻止。兩人就尋機將泄治殺死了。

夏姬有個兒子名叫夏徵舒。有一次,陳靈公和孔寧、儀行父在夏姬家飲酒取樂,酒酣耳熱的時候,陳靈公對兩個人開玩笑說:“夏徵舒這個孩子跟你們長得很像啊,哈哈。”二人反脣相譏說:“我們覺得他長得也挺像您的。”夏徵舒聽說後羞辱難當,十分生氣。等靈公喝完酒出來的時候,夏徵舒就藏在馬棚門口用箭射死了靈公。孔寧、儀行父嚇得逃到楚國,靈公太子午也逃到了晉國。夏徵舒就自立爲陳侯。

經典小故事14

古時候,人們每到必須的日子,都要在祠廟裏舉行一種祭祀儀式,以表示對神靈的虔誠、求得神靈的庇佑,這種祭祀儀式叫“祭鍾”。每逢祭鍾時,不是要殺一頭牛,就是要殺一隻羊,然後將牛的頭或者羊的頭用大木盤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們就站在供桌前祈禱。

有一天,齊國都城裏來了一個人,他牽着一頭牛從皇宮大殿前走過。然後這時,恰值齊宣王在大殿門口看見了,命人叫住那牽牛的人,便問道:“你打算把這頭牛牽到那裏去呢?”那人回答說:“我要牽去宰了用來祭鍾。”

齊宣王聽了後,看了看那頭牛,然後說:“這頭牛本來沒有罪過呀,卻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嚇得顫顫抖抖、哆哆嗦嗦的樣貌,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

那個牽牛的人說:“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請您把祭鍾這一儀式也廢除了吧?”

“這怎樣能夠廢除呢?”齊宣王嚴肅起來,之後說:“這樣貌吧,就用一隻羊代替這頭牛吧!”

這篇寓言故事告訴人們:殺牛和殺羊都是屠殺生命。然後對牛的憐憫與對羊的殘忍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齊宣王的以羊替牛隻但是是騙人的把戲,可見他的虛僞。

經典小故事15

時間:抗日戰爭時期“百團大戰”間的一天

地點:晉察冀根據地八路軍指揮部

人物:聶榮臻、八路軍戰士、警衛員、美穗子姐妹、炊事員

(剛工作過之後,略帶倦意的聶榮臻將軍正在指揮部院中散步,兩名滿身征塵的八路軍戰士抱着兩個日本小姑娘來到院子)

戰士甲:報告聶司令,我部昨晚在攻克敵一據點時發現了兩名日本小女孩。

聶榮臻(略感意外):哦,就是這兩個小女孩嗎?

戰士乙:是!

聶榮臻(對警衛員):快把那小女孩抱過來。

(警衛員從戰士甲手中抱過小女孩,遞給聶榮臻)

聶榮臻(看了看小姑娘,見是一個不滿週歲的小姑娘,手上包着潔白的紗布,此刻睡得正香。問戰士甲):怎麼,她受傷了?

戰士甲:發現她們時房子已經着火,估計時搶救時劃傷的,衛生員已經處理過了。

聶榮臻(點了點頭,對警衛員):快把她抱到老鄉家給她找點奶喝。

(警衛員接過小女孩下)

聶榮臻(對另一名約兩歲的日本小姑娘,親切地):小妹妹,到伯伯這兒來。

(戰士乙把滿臉驚恐的小女孩領到聶榮臻跟前)

聶榮臻(撫摸着小姑娘,親切地)小妹妹,別害怕,告訴伯伯,你叫什麼?

小姑娘(滿臉驚恐,不停地哭泣,用日本話不停地說)媽媽死了,媽媽死了……

戰士乙:報告司令員,她聽不懂中國話,聽日本俘虜說她叫美穗子。

聶榮臻:(從桌子上拿起一隻梨,和藹地對小姑娘說):小妹妹,這梨洗乾淨了,吃吧。

小姑娘(哭泣着,慢慢地接過梨,吃了起來。)

聶榮臻(對兩戰士):這事你們處理得很好,小女孩放我這裏,你們回去吧。

(八路軍戰士下,警衛員上)

炊事員(端着熱氣騰騰的飯菜上):司令員,開飯啦。

聶榮臻(抱起美穗子):吃飯嘍。

(聶榮臻將美穗子抱到飯桌前,慈祥地拿起小勺給美穗子餵飯,美穗子已稍稍平靜,乖乖地吃起飯來。)

警衛員(不解地):司令員,日本鬼子殺了我們那麼多人,你幹嗎對這日本女孩這麼好?

聶榮臻:那照你說我們該怎麼辦呢,也象鬼子似的?

警衛員:那可不行。

聶榮臻:是呀,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如果濫殺無辜,不也成鬼子了嗎?這個小女孩也是戰爭的受害者,我們有責任照顧好她。

警衛員(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第二幕

時間:幾天後

地點:晉察冀根據地八路軍指揮部

人物:聶榮臻、八路軍幹部、美穗子

(工作之後的聶將軍正與美穗子游戲,美穗子已全無剛來時的緊張害怕,此刻正拽着將軍的馬褲跑前跑後。這時,一八路軍幹部上。)

八路軍幹部:報告, XX奉命趕到。

聶榮臻:你來啦,坐。

(八路軍幹部坐下。)

聶榮臻:叫你來有一個任務,想讓你去華北日軍司令部去一趟。

八路軍幹部(疑惑地):日軍司令部?什麼任務?

聶榮臻(對着小女孩):把她們姐妹倆送還日軍。

八路軍幹部:是!保證完成任務!

聶榮臻:我這還有一封信,你帶給他們指揮官,準備一下,明天上路。

八路軍幹部:是!

第三幕

時間:兩天後

地點:石家莊華北日軍司令部

人物:日軍司令官、日軍哨兵、八路軍幹部

(日軍司令官正坐在辦公桌前批閱文件,一日軍哨兵上。)

日軍哨兵:報告,抓到一支八路軍小分隊,他們帶着兩個日本女孩,八路軍指揮官說有封信帶給您。

日軍司令官(疑惑地)有封信?帶上來!

(兩名兇惡的日軍士兵押着八路軍幹部上)

日軍司令官(高傲地):你就是指揮官?來這裏幹什麼?

八路軍幹部(從容鎮定地):在幾天前的一次戰鬥中,我方戰士從火場中救出了兩名日本小姑娘,本着人道主義精神,予以救治,現奉我八路軍晉察冀根據地聶司令員之命,送還貴方。

日軍司令官(驚訝):聶司令員?就是聶榮臻將軍?

八路軍幹部:不錯!聶司令員還讓我帶來一封親筆信。(拿出信,日軍勤務兵接過,交給日軍司令官)

日軍司令官(展開信紙,看着看着,高傲的神情逐漸消失,滿臉莊重,不由自主唸了出來)……中國人民決不以日本人民爲仇敵……我八路軍本着國際主義之精神,至仁至意,有始有終,必當爲中華民族之生存與人類之永久和平而奮鬥到底……

(司令部內一片寂靜,凶神惡煞似的日軍士兵也低下了頭。全劇終。)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