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入門教程顫音

本文已影響2.61W人 

古箏入門教程顫音,想要學號樂器就需要打好基礎,在所有樂器當中,古箏都是認知度非常高的,很多人選擇樂器的時候都會優先考慮古箏,那麼下面爲大家分享古箏入門教程顫音。

古箏入門教程顫音1

懂得顫音

要想掌握顫音彈奏的技巧,一定要熟悉什麼是顫音。顫音也是揉弦。是由本音和它相鄰的音快速交替而成。彈奏時是右手先彈本音,左手緊跟着按弦再放弦再按弦再放弦。有二三次按---放,也有多次,這要由譜子來定的。還有輕顫和重顫之分。古箏老師都會用筆幫你做了記號的。

認識標誌

首先你要認識好顫音的標誌,這個標誌就標在你要彈這個音的上面,是語文書上的波浪符號。

右手先彈音

看到書上的音的標誌上有顫音的,就先用右手拔弦,右手也是三指併攏,中指稍用力去彈那個音,左手立馬跟着顫動,不要等右手彈出來的音停住了再顫動,是等右手一放開,左手立馬接住音顫動,其實就是顫動右手的餘音。

古箏入門教程顫音

左手上下顫動

戴好假指甲,擺好書,左手三個手指放在箏碼左邊15釐米左右的弦段上,食指,中指,無名指,中指用力稍大,三個手指自然併攏,等待右手拔弦,右手一離開琴絃,左手開始按下去,肩膀要放鬆,不要讓全身緊張,古箏更重要的還要形態美。

一般在初級練習中只用按下去中指,就是中指在用力,後面有學到雙顫音再是二個手指(食指和中指)同時按下去。彈奏力度要均勻,這樣整個曲子才完美。

找好練習的譜子

一般書上都有,古箏練習顫音一般都是用《北京的金山上》這首譜子來練習,先看着譜子打着拍子唱熟這個譜子,用心記住哪些是顫音,在需要顫音的時候再自然地彈出來,一定要熟譜。

堅持練習

可能我不是音樂專業吧,練習顫音,用了二天時間,當然咱不是學生時代,又是 業餘學習,所以要堅持練習,當時左手都按出了泡,雖說要放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手指都疼的,因爲古箏是用手指的指尖上的肉在彈。彈顫音時,剛開始特別緊張,用力不均,當時中指起了一個泡,還是不怕,堅持練習,最終學會了。

古箏入門教程顫音2

古箏顫音的練習方法一、 角度:

衆所周知,古箏義甲觸弦的角度直接影響到音質和音色。一般認爲,夾彈法義甲彈弦的方向與箏弦平面構成向下45度左右的夾角,提彈法則構成向上45度左右的夾角。但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夾彈法的向下45度夾角主要是對大、食、中三指的託、抹、勾而言,其反彈指法劈、挑、剔則通常是向上進行的。

提彈法中大拇指由於受手形的限制,其義甲一般是斜戴的,因此實際託弦方向是往前向右上方斜向進行的(就右手而言,下同),既與箏平面構成向上45度夾角,又與縱切面構成向右前45度的夾角。否則,如果沒有後一夾角,光是向正前上方彈奏,則音色剛硬缺乏柔美,也不便於快速彈奏。

中指、食指、無名指勾、抹、打之正確方向則是向右後上方斜向進行,在與平面構成向上45度夾角的同時,還與縱切面構成向右後30度左右的夾角。搖指技巧中,義甲擦弦的角度可以分爲兩種情況:食指搖與縱切面(也可看作是與前嶽山)構成向左後右前30度左右的夾角,拇指搖則與前嶽山構成小於30度的夾角比較合理。

古箏顫音的練習方法二、 深度:

古箏左手的點按滑揉、右手義甲的入弦深度均應根據不同技巧的要求和曲情的需要來確定。一般來說,揉弦宜淺,以不明顯改變原音音高爲度,但對於某些地方風格強烈的樂曲,需要產生幅度較大的音波(吟揉)或略帶緊張感的重顫(擻音)時,則左手揉弦應有一定的.深度(有時可以揉按至上一級音高的深度)。

彈奏按音、滑音,要講求準確的按壓深度,這就涉及到音程問題。古箏採用不同的律制定弦,各音的音程大小是有所差別的:採用五度律(三分律)定弦的,大二度音程爲204音分,小二度90音分(古代小半音)。採用純律定弦的大二度中又有大全音和小全音之分,1~2、4~5、6~7屬大全音,爲204音分;2~3、5~6屬小全音,182音分;小二度音程則大於五度律,爲112音分 (古代大半音)。

所以按、滑音時兩種律制的左手按壓深度嚴格來說是不一樣的。基礎訓練中,如何掌握按滑音準確度,尤爲重要。應將具體要領對學生講清楚,把弦按滑至上一級音高後,可與相鄰的上一級本音進行比較,直至音高相等。

古箏顫音的練習方法三、 長度:

左手按滑音的位置與箏碼的適宜距離(長度),一般來說,是15~16cm左右。當然,這個位置也不是絕對的,可以根據銅弦的鬆緊、碼子的高低以及樂曲表達的需要而作適當的調整:如弦張得較緊,按弦吃力時,手可稍向左移;箏碼(特別是高音區的小碼子)偏低時,爲保證音高的到位(特別是小三度滑音),手可稍向右移。

右手彈弦點與前樑的距離,對於初學者來說,應掌握在2~3cm左右。但樂曲的情緒往往對音色有剛柔、明暗、清渾的不同頂要,這就要求演奏者選擇不同的位置彈弦,以豐富表現力。一般來說,越靠近前樑,發音越亮,音質較剛;越近中央,音色越暗,音質較柔。有時候需要改變位置作左右遊移彈奏,以求音色變化。

古箏入門教程顫音 第2張

古箏顫音的練習方法四、 弧度:

在彈奏滑音,尤其是下滑音和回滑音時,左手的下按和上放過程不應是簡單的直線,而應該是帶有弧度的曲線,否則發出來的滑音不夠柔美;下滑音時手指應先按至上一級音高,在下面後退一下再向上放回,呈●形;上回滑音時,手指先往前言按下,至上一級音高

再退後走弧線放回,呈●形;下回滑音時手指先下按至上一級音高,往後上方退回,再向前方按下,至上一級音高,呈●形。依照這樣的運指線路奏出的滑音纔有充分、完整的經過音,音韻優美動聽,尤其是速度較慢時的滑音,效果最好。

演奏歷音時,左右手所劃過的線路也應該是曲線的:雙手歷音可成雙曲線形●●;單手歷音可作各種曲線形狀,如●形、●形、●形、●形等等,千變萬化;加花時宜作●形。這樣,既能使雙手動作優美灑脫,不拘一格,又能使出音如串珠落盤,似山河澗流泉。

古箏顫音的練習方法五、 密度:

搖指密度的大小,直接影響着搖指的效果。一般來說,拇指搖的密度爲每秒四到六次來回,亦即每秒振動8~12次;食指搖更爲細密,每秒可振動10~16次。基礎訓練中,一是要強調放鬆,主要是手腕不能僵硬;二是義甲觸弦要淺,來回運動速度要均勻一致。

左手揉弦的密度決定着音波的頻率,直接關係到音色:以腕關節爲軸心,利用掌指的自然重力和反彈力揉動的音波最爲細密;其頻率可達7~8Hz,具有輕柔的顫動感,因此有人稱其爲“顫弦”;以肘關節爲軸心,藉助手臂的自然重力作上下運動和肌腱振動,產生的音波在密度上較疏鬆

其頻率一般爲5~6Hz,稍具緊張、激烈的感覺,有人稱之爲“擻音”;以腕關節爲軸心,與指、肘關節有機配合揉動而產生的音波最大,頻率僅3~4Hz,具有圓潤、柔美的起伏感,也可進行種種自如的變化,有人稱之爲“吟弦”。選用何種密度的揉弦方法,這要根據樂曲的風格和情緒需要而定,或顫或吟,或密或稀,富有變化。

古箏入門教程顫音3

一、顫 音

顫音是左手作韻衆多技法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技法。它通過快速而細緻的音高波動,賦予音樂以表情色彩。“顫音”是對傳統“揉、吟”技法的總稱

傳統的“揉、吟”都是左手在箏碼左邊15釐米左右的弦段上,用食、中、無名三個手指(或中、無名兩指)並齊,稍彎曲成弧形,輕輕粘在右手所彈弦上,當右手彈弦後,左手在弦上作垂直的起伏按動,使右手彈奏出來的音產生有規律的波動效果。

波動始終按“準”(弦本身的音準) 、“高”(左手向下按,弦的張力改變,絃音升高了的音高)不斷反覆有規律地進行。傳統的“揉、吟”僅以絃音的波動幅度大小作區別,大者爲“揉”,小者爲“吟”。“揉”和“吟”總的作用都是潤飾右手所彈的音和延長音波,以達到音樂風格的體現和音樂內容的表達。從其性質和方法來看,都屬同一類,沒必要因按動的波動幅度大小分成兩類技法。

古箏入門教程顫音 第3張

二、“顫音”的種類

“顫音”的分類,就着弦力度而言,有輕、重之分,就時間和節奏而言有持續(連續)和節律之分,此外還有輕重結合、上下滑動組合的各種“顫音”。下面是幾種常用的“顫音”:

1、“輕顫音”(~~)(又稱“平顫音”、“普通顫音”、“一般顫音”、“微顫音”)。

“輕顫音”是右手彈弦後,左手在箏碼左邊#%釐米左右的弦段上,用食、中、無名三指作垂直的起伏快速按動。它無明顯的音點,音程變化不超過小二度,有如同微波盪漾一般的裝飾性。這種“顫音”常用於輕淡、高雅,速度較慢的旋律中。這種顫音使用最廣。

2、“小顫音”(符號同“輕顫音”,又稱“密顫音”、“細顫音”、“碎顫音”)。

“小顫音”左手按動方法同“輕顫音”,它不同於“輕顫音”的是顫弦幅度小、頻 率大,常用在按音上(Fa、Si或其它按音)。這種“顫音”常用於淒涼、悲怨的旋律中。

3.“重顫音”(≈≈)(又稱“大顫音”)。

“重顫音”是右手彈弦後,左手在箏碼左邊#%釐米左右的弦段上,用食、中 、無名指 作垂直的慢而大的起伏按動。它有明顯的音點,音程變化一般在大二度或小三度,它是在“小顫音”的基礎上加大顫音的幅度,增加絃音的緊張感。這種“顫音”常用於激化或擴大特定的情緒、感情比較強烈的旋律中,“重顫音”隨樂曲情感的變化,演奏者的不同經常會出現快而輕、慢而輕、快而重、慢而重的多種組合變化。

4.“持續顫音”(符號同“輕顫音”)

“持續顫音”左手的按動方法同前,不同的是左手一直在右手彈的主要絃音上,進行不間斷的顫絃動作,使旋律的骨幹音不受其經過音的隔閡限制,將音波持續下去。這種顫音常用於興奮、快樂或緊張、纏綿的旋律中。

5.“節奏顫音”(符號同“輕顫音”,又稱“節律顫音”)。

“節奏顫音”左手的按動方法同前,不同的是左手的顫絃動作是有節奏的進行。這種顫音強調和延長絃音的節奏感,常用於含蓄、深沉的旋律中。

6.“按顫”、“滑顫”(~~、~~傾斜顯示)(又稱“抖顫”、“走顫”、“遊顫”)。

“按顫”是左手在做按音的同時加上顫絃動作。

“滑顫”是左手在做上、下滑音的同時加上顫絃動作。

以上兩種“顫音”都與其它技法組合而成,這兩種“顫音”都能把樂曲激烈的情緒、哀怨如訴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將音樂推向高潮,這兩種“顫音”還能將樂曲的地方風格充分體現出來。

三、“顫音”使用的一般規律

1.以下三種情況一般要加“顫音”:

①時值(節拍)音加“顫音”;

②重拍上的音加“顫音”;

③右手大指彈的音加“顫音”。

以上三種情況不要孤立呆板地去理解,運用時需根據樂句、情緒辯證地來處理三者的關係,方能將“顫音”使用得合理、恰當。

2.“顫音”是地方風格體現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在演奏地方風格樂曲時,要注意其“顫音”的使用規律:

①北方箏曲風格較粗獷、潑辣、明暢,多用大幅度長時值的“重顫音”和“小顫音”;

②南方箏曲風格較柔美婉轉、淡雅,多用平穩徐緩的“輕顫音”。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