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倒職場新人85後的行爲舉止

本文已影響2.9W人 

雷倒職場新人85後的行爲舉止,85後的職場新人受大環境的影響,有自己的性格特徵,要引導他們適應職場,還需多方關注和支持。下面分享雷倒職場新人85後的行爲舉止,一起看下吧。

雷倒職場新人85後的行爲舉止1

“85後”,咋就能這麼自信

王虹是一家外企的行政主管,手底下帶了一個剛從北京某知名外語院校畢業的男孩。剛見面時,王虹對這個身高1.88米的大男孩印象挺好,覺得“人長得挺秀氣,也聰明”。結果一干活兒,他就把王虹“雷”倒了。

一次,王虹先讓這個男孩整理一個採訪錄音,按照要求,他需要將錄音內容進行分類,然後做摘要和總結。公司對這類文件的標題和格式都很講究。當這個男孩將做好的文件交給王虹時,還未等她發表看法,他先挺美地給自己下了評語:“王姐,我覺得我做得特專業!你看,這多好啊!”

等看完交上來的文件,王虹“徹底無語”:男孩直接將整理出的錄音內容列在文件上,完全不講究格式、語法。總結部分的提綱性也不強,幾乎找不到能讓人滿意的地方。

這件事後,王虹有意讓這個男孩“再鍛鍊鍛鍊”,於是將一個翻譯工作交給了他。王虹讓他先拿點資料回去學習,小孩還挺乖的,拿了很多材料回去看。看完後,男孩挺自信地跑來說,“王姐,你放心吧!”

結果到客戶那兒一亮相,大家都傻眼了。美國來的技術員“刷刷”說完,男孩愣了好大一陣,才結結巴巴蹦出幾個詞兒,而且譯出來的好些專業名詞都不對,“因爲詞彙量不夠大,一翻譯專業的東西就差錯不斷了”。王虹只好在旁邊一個勁地補充,給他補漏洞。

回到辦公室後,男孩對王虹說:“我覺得自己還不太行……”這句話,讓王虹想到他剛來的時候,曾經“特別拽”地跟她講過:“我覺得你們這點工資還不夠我做幾個小時翻譯的呢,我過來也就是看看你們怎麼幹活兒的。我也不是爲掙錢,我要掙錢的話還不幹這個呢!”當時這話把王虹說得很鬱悶,“好像我們做的事特沒價值!”

上班的時候,王虹經常遇到有些“85後”的實習生,手頭一沒工作就在電腦上聊起了QQ、MSN來,也不顧及大家的感受,一會兒蹦出一個滴滴滴的提示音。王虹不得不過去告誡他們。沒事偷偷聊QQ也就算了,那也該把聲音關了,別讓別人知道啊。可“85後”們就特明目張膽!“這事要是放在我們‘80後’身上,一定會特別謹慎,起碼也是偷着幹,而他們就假設這些事是OK的!”

雷倒職場新人85後的行爲舉止

無知者無畏,還是很傻很天真

“動不動就說‘我年輕的時候怎樣’,弄得我們這些職場大姐都想掐死她!”電話裏,李遙談到部門裏新招的幾個“85後”年輕人的口頭禪,大聲笑起來。

李遙在武漢一家廣告公司工作快3年了。最近她發現,身邊忽然多了一些“天真可愛的小朋友”。他們喜歡穿顏色鮮豔的衣服,打扮得十分“卡哇依”(可愛)。漸漸地,李遙才知道,這些“小朋友”都是“85後”的新職員。

公司一次培訓會上,一個漂亮的女孩站起來自我介紹道:“我是八六年出生的,可能是這個公司最小最年輕的,大家要多多指教哦!”還沒等她坐下來,又一個女孩搶着站起來說:“其實她說錯了,我纔是公司最小的!我八七年出生的啦!”這兩個女孩嬌滴滴的話讓李遙這些老職員面面相覷,低頭忍不住偷笑起來。

後來,李遙發現這些女孩還“特別勇敢”。知道自己和某個領導住得很近後,一個女孩興奮地跟領導說:“我跟您順路,您回家帶我一程吧!”這讓李遙感到特別“雷”:剛來纔多久啊,就敢這麼大膽!

北京某公關公司的高級客戶服務總管甄姐在和“85後”接觸的過程中,也經歷了很多好氣又好笑的事兒。有一次,公司一個1987年出生的'女孩嚷嚷着要跟甄姐一起去吃飯,甄姐委婉地告訴她,中午要和好些領導一起吃飯商量工作。結果那女孩直愣愣地接了一句:“那好啊,讓領導也來吧,人越多越好!”甄姐當時就傻了,不知道是自己表意不清,還是女孩真的沒聽明白。

還有一次,甄姐和幾位領導商量一個活動的相關費用,其中包括要給來賓一些禮金。甄姐在桌子這端彙報完,領導正要指示該怎麼做,桌邊一名“85後”忽然來了一句:“啊?還要給他們錢,這不是灰色(交易)嗎?”甄姐一聽,背“刷”的就涼了。一旁的領導瞪了瞪眼,咳嗽了一聲沒理他。

會後,甄姐特意把他找來談話,告訴他:“有些話不能這麼說,行業裏的事有不懂的可以私下問問我,但別在這種場合隨意蹦出來這樣‘雷人’的話。”

對新人既要包容,又要多指導

“怎麼大了一歲,就像隔了十幾年呢?”

其實李遙只比她口中的這些“小朋友”大一歲,但在李遙眼裏,這些“小朋友”就知道“崇拜會玩的人”,沒事要去香港“血拼”一趟,到處追趕明星們的演唱會,回來要趕緊用photoshop把相機裏的照片做得“非主流”,曬在博客上招呼朋友去看……李遙覺得他們“真是精力旺盛”,卻不記得自己曾經是否也這麼瘋狂過。

一連說了許多這些年輕人讓她“折服”的事,最終,李遙還是讚歎了一句:“不過這些孩子還是挺有思想挺有創意的,工作能力也不差!”

有一回,公司要進行一個網遊的推廣活動,領導需要有新意的點子,而傳統的發佈會等宣傳活動也根本不適合這款遊戲。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一個1985年生的男孩幾句話解決了難題。原來,這名男孩自己也愛打網遊,經常在一些網絡遊戲的論壇裏逛,認識好些版主。於是,他建議在一些遊戲俱樂部裏推廣這款遊戲,不僅可以有針對性地宣傳,還能利用新媒體擴大影響力。這個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贊同,李遙不得不承認,這些年輕人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就是強,尤其是在快速消費品方面。

公司需要這些年輕職員有創意的想法,李遙在這些年輕人面前“感到有壓力”,因此也經常刻意去了解一些時尚和八卦的東西,希望和他們有共同語言。令李遙望塵莫及的是,自己和一些同事相處了幾年,都不知道他們的家庭情況,這些年輕人來了不久把大家的背景摸個一清二楚。“新人們什麼都敢問,甜甜地叫人一聲‘大姐’,就一屁股坐在你旁邊,聊天的口氣像跟你認識好多年一樣。”

“對新人既要包容,又要多指導。”隋寧在公司培訓新職員時,與“85後”溝通後發現,這些年輕人大都向往自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爲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工作上,一方面對自己定位太高,容易做事不踏實;另一方面,他們的創造性很強,“有特別奇特的想法”,而且比起70年代的人,他們對未來的規劃也更長遠些。

從學校進入職場,是否需要一座橋樑,讓職場新人完成一個過渡並適應職場呢?據施耐德公司戰略市場部大學項目經理郭曉波瞭解,相對國內企業而言,國外大多數企業的開放程度更高,爲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習和實踐的機會,使學校教育和企業之間有一個良好的對接。而學校也對學生的實習要求嚴格,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後,能帶着社會需要的“軟技能”進入職場。而這些,國內目前的教育還不能達到。

郭曉波認爲,“85後”的職場新人受大環境的影響,有自己的性格特徵,要引導他們適應職場,還需多方關注和支持。在學校階段,家長和老師應注重對他們進行文化素質、人文素養等教育,尤其是在大學階段,要適當開設一些選修課,請專業老師或是企業人士對學生進行就職引導;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走出來,多到企業參觀或實習,作爲進入職場的“預熱”。

“職前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更多的企業也應該重視新職員的入職培訓,一方面老員工要多給新人一些指導,另一方面,企業通過基本的職場禮儀培訓,使新人們能更好地融入新環境。”郭曉波說。

雷倒職場新人85後的行爲舉止2

盤點有缺陷的職場行爲

1、逃避、悲觀、壓抑

這種人雖然聰明、有歷練,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無自信,覺得自己不勝任。他們的核心信念是“我不夠好”,尤其是出現挫折和挑戰的時候,他們這種自我破壞與自我限制的負面想法佔了上風。

他們可能會成爲典型的悲觀論者,開始杞人憂天。採取行動之前,他會想像一切負面的結果,感到焦慮不安。這種人擔任主管,會遇事拖延,按兵不動。因爲太在意羞愧感,甚至擔心部屬會出狀況,讓他難堪。

然後他們會覺得自己失去了職業生涯的方向。“我走的路到底對不對?”,覺得自己的角色可有可無,跟不上別人,也沒有歸屬感。

他們的另一個極端表現就是無條件迴避問題。他們身爲主管,本來應當爲部屬據理力爭,爲了迴避衝突,可能被部屬或其他部門看扁。爲了維持和平,他們壓抑感情,結果,他們嚴重缺乏面對衝突、解決衝突的能力。到最後,這種解決衝突的無能,蔓延到婚姻、親子、手足與友誼關係。

雷倒職場新人85後的行爲舉止 第2張

2、狂妄、專制、完美主義

他們不切實際,找工作時,不是龍頭企業則免談,否則就自立門戶。進入大企業工作,他們大多自告奮勇,要求負責超過自己能力的工作。結果任務未達成,仍不會停止揮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績來彌補之前的承諾,結果成了常敗將軍。

這種人也喜歡出風頭,在穩定的社會或企業中,他們總是很快表明立場,生怕沒有人注意他。其實是爲了掩蓋內心的虛弱。

這樣的人總要求自己處處做英雄,也嚴格要求別人達到他的水準。在工作上,他們要求自己與部屬“更多、更快、更好”。結果,部屬被拖得精疲力竭,紛紛“跳船求生”,留下來的人則更累。

工作中他們甚至會不懂裝懂,嘴上喜歡說的話是:“這些工作真無聊。”但他們內心的真正感覺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他們希望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但是他們又不喜歡學習、求助或徵詢意見,因爲這樣會被人以爲他們“不勝任”,所以他們只好裝懂。

他們或者言行強硬,毫不留情,就像一部推土機,凡阻擋去路者,一律剷平,因爲橫衝直撞,攻擊性過強,不懂得繞道的技巧,結果可能傷害到自己的事業生涯。

3、非黑即白、機械

這種人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他們相信,一切事物都應該像有標準答案的考試一樣,客觀地評定優劣。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在捍衛信念、堅持原則。但是,這些原則,別人可能完全不以爲意。結果,這種人總是孤軍奮戰,常打敗仗。

這種人的僵化還表現在完全不瞭解人性,很難了解恐懼、愛、憤怒、貪婪及憐憫等情緒。他們在通電話時,通常連招呼都不打,直接切入正題,缺乏將心比心的能力,他們想把情緒因素排除在決策過程之外。

這些人通常都是好人,沒有心機,直來直去,不分場合說話,甚至因爲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斷送了事業前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