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不合羣的人越過越好

本文已影響9.14K人 

爲什麼不合羣的人越過越好,不合羣的孩子主要有兩類表現:一種是沉默寡言、孤僻、害怕陌生人的孩子;另一種是愛哭、愛鬧、愛搗亂、愛惹是生非的孩子。你知道爲什麼不合羣的人越過越好嗎?

爲什麼不合羣的人越過越好1

爲什麼不合羣的人越過越好?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大染缸,總是會受到別人的影響,這個時候,合羣還是不合羣,就成了一個選擇。

爲什麼不合羣的人越過越好

01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你努力合羣的樣子,真的很孤獨。”

對於這句話,我深有體會。

印象中對合羣這個詞最初的認知是上學的時候,家裏人總對我說:“你要和同學們打成一片,學會融入到班集體裏,別人幹什麼你也幹什麼。”

家裏人對我的擔心是源於我的性格,我性格偏內向,在學校一有時間就喜歡看書,而不是和同學們嘻嘻哈哈玩遊戲。

每一次家長會,班主任和家長溝通交流的時候,首先就說我不合羣。

正因我安靜的性格,在家人和老師“好心”的建議下,我慢慢變成了那個合羣的人,和大家一起追星、聊八卦,評論哪個班的男生長得好看,故意疏遠那些不合羣的同學,覺得這樣的人太另類。

可是,無論我怎麼融入別人的圈子,熱鬧的背後卻是一顆無奈、擰巴的心。

直到走入社會見識了形形色色的人後我才發現,那些上學時不合羣的人反而成了每個行業裏的精英,而合羣的那羣人卻一直碌碌無爲。

爲什麼越不“合羣”的人反而結局最好?答案無非這三個原因,很現實。

爲什麼不合羣的人越過越好 第2張

02

第一,不合羣的人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只是和你不合羣

生活中,我們總以爲只有融入那個稱之爲合羣的圈子,心裏纔不會因爲人際交往的問題慌張,可這個舒適區也讓我們慢慢變得平庸。

當我們總取笑不合羣的那個人時,也許人家早就遠遠超過了我們。

韓佳就是在人們眼中最不合羣的人,大學時光,她除了上課其餘的時間,不是泡在圖書館,就是去外面兼職打工。

當我們給她貼上“不合羣”這個標籤的時候,她早已是公司裏的銷售冠軍,有着屬於自己的朋友圈子。

別人談的是去哪裏逛街買什麼時尚好看的衣服,她在自己的朋友圈子裏談的是業績。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都在忙着找工作,可韓佳卻已經是這家公司的銷售主管了。

其實,生活中那些表面上看似不合羣的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只是你不夠優秀,融入不了對方高層次的生活。

爲什麼不合羣的人越過越好 第3張

第二,不合羣的人,不會爲了取悅別人,浪費自己的寶貴時間

不管在哪種場合,我們總會看到一羣合羣的人在侃侃而談,彷彿她們纔是真正的主角,而那些在角落裏被冷落在一邊的人顯得很另類。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感覺?被一堆人冷落在一旁的經歷?有的人忍受不了排擠、孤獨,違心地和別人聊自己不敢興趣的話題,一場應酬下來身心俱疲。

可有些不合羣的人不會爲了取悅別人浪費自己的寶貴時間,他們更願意用這些時間來提高自己的能力。

現在流行這樣一句話: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人生本就短暫,時間更是寶貴,不必取悅每一個人,只換來一個“合羣”。

爲什麼不合羣的人越過越好 第4張

第三,不合羣是一種人生方式,沒有對與錯

上學的時候被家人教育要學會合羣,不要做那個特立獨行的人。如今我們做了父母,也總在以這樣的思想來教育孩子。

這種思想的灌輸就是在傳遞一個理念:合羣就是對的,不合羣就是錯的。

誠然,合羣能讓我們快速的融入每個圈子,可是也失去了我們選擇人生的樂趣。

《楚辭》中說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不合羣只是一種人生方式,沒有對於錯。

有些人天生就是自來熟,無論和誰在一起就像認識了很多年一樣。可有些人就是天生內斂,不善於交際,但這不代表這種人生就是錯的。

爲什麼不合羣的人越過越好 第5張

03

心理學上有種現象是“羊羣效應”,每個人都和別人一樣了,就會失去自己應有的判斷,成爲集體意識的奴隸。

那些不合羣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對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和見解,不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當一個看似不合羣的人默默無聞的靠實力站穩位置的時候,他已經進入了另一個層次。

就像明星趙麗穎,當網友批評她不會說話、不合羣的時候,她只回答了一句:“不會說我就少說,我只拿作品說話。”

如今的'趙麗穎已經躋身於一線明星的前列,讓所有人看到了優秀的自己。

生活在那些越不“合羣”的人反而結局最好,真正優秀的人,也大多不合羣,原因也就是這麼現實。

爲什麼不合羣的人越過越好2

寶寶慢慢長大了,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年輕的爸爸媽媽們似乎也輕鬆了一些。可是,生活中似乎有些寶寶很不喜歡和小朋友玩,不願意出去,甚至不願意走親戚、逛公園;和媽媽外出時,也從來不與別人打招呼,媽媽們可苦惱了。爲什麼這小朋友會不合羣呢?

其實,這種無論是在陌生還是熟悉的情境中表現出來的不願意與人交往,獨自一人消磨時光,而且不向旁人表達自己的需要和觀點的孤獨行爲,我們稱之爲兒童的社會退縮行爲。

爲什麼不合羣的人越過越好 第6張

這是與以下原因有關的:

1.寶寶先天的氣質類型造成的

有的寶寶喜歡微笑,而有的寶寶更容易哭泣;有的寶寶容易害怕、害羞,而有的則不然。比較而言,先天膽小、謹慎、性格內向的寶寶會自覺表現出控制、抑制自己的行爲,他在與人交往時容易退縮。

除此之外,那些時常體驗挫折與失敗、對自己不夠自信、經常說“我不會”或“我不行”、認爲自己不能做好任何事情的寶寶也容易出現社會退縮行爲。

爲什麼不合羣的人越過越好 第7張

2、家庭因素深深影響着寶寶成長的方方面面

寶寶最善於通過觀察而學習,你的性格特徵、社會交往行爲很容易成爲寶寶模仿的榜樣。如果你比較內向退縮,不愛與人交往,不會與人溝通交流,寶寶就容易出現社會退縮的行爲。此外,親子依戀類型、教養方式也會影響寶寶的社會交往行爲。

如果你與寶寶沒有形成安全的依戀關係,在陌生環境時不論你是和他在一起,或者你短暫離開後又和他在一起,寶寶顯得比較緊張,這樣的寶寶容易出現社會退縮行爲。

如果你對寶寶要求很高,追求完美,態度粗暴;或者基本沒有要求,過度保護,任何事情都包辦代替,寶寶也會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相處,同樣容易出現社會退縮行爲。

爲什麼不合羣的人越過越好 第8張

3、環境因素影響寶寶的社會交往能力發展

對於剛上幼兒園的寶寶來說,老師的作用尤其重要。被老師重視、信任並交流多、支持多的寶寶更自信,不容易出現社會退縮行爲。而那些被老師忽視、冷漠的寶寶,經常處於壓抑、孤獨中,久而久之,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在集體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沒有集體歸屬感,對老師、同伴及他人失去興趣,社會交往行爲就會變得退縮。

讓孤獨的寶寶學會合羣吧!一個有好朋友的寶寶能在交往中能夠學會與朋友交流,社會交往能力也越來越強,朋友會越來越多,走到哪裏都不會害怕。而一個沒有朋友或者總是在同伴交往中受欺負的寶寶則會越來越封閉和退縮,這樣是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