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怎樣纔算真正健康啓發

本文已影響4.87K人 

孩子要怎樣纔算真正健康啓發,對於家長來說,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都是會比較關注的,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影響孩子發展的因素也有很多方面,以下了解孩子要怎樣纔算真正健康啓發。

孩子要怎樣纔算真正健康啓發1

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1、情緒穩定

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的積極情緒狀態,但同時又能隨事物對象的變化而產生合理的情緒變化。

所謂合理的情緒變化是反應,當有了喜事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時產生悲哀的情緒。此外,還能依場合的不同,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2、學習適應性

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通常喜歡學習,覺得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輕鬆;對於學習內容往往抱有濃厚的興趣,樂於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學習效率高。

3、自我認知的客觀化程度

心理健康的小學生能順利地從以自我爲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階段轉變;能將自己同客觀現實聯繫起來,主要從周圍環境中尋找評價自己的參照點,對自己的認識開始表現出客觀性。

4、行爲習慣

心理健康的小學生一般有良好的行爲習慣,對外部刺激的行爲反應適中,不過度敏感,也不遲鈍;他們不會因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大發脾氣,也很少出現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舉動,其行爲表現同他們的年齡特徵相吻合。

小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

孩子要怎樣纔算真正健康啓發

孩子也會有自己的壓力,當他們不能正確發泄情緒,或者承受不住壓力時,他們可能會產生心理問題。

所以我們不要因爲孩子年齡小,就忽略孩子的`需求,當孩子表現出一些異常的行爲時,父母應該提高警惕,及時察覺到孩子正在對你發出求助的信號。

那麼父母需要關注孩子的哪些表現呢?

一、情緒

這是孩子最直接的表現,比如:

孩子放學回來悶悶不樂,一臉的不高興,那孩子可能是在學校或者路上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如果孩子每次做到某門課的作業,就很煩躁,那可能這門課給他留下了不好的體驗。

假使你看到了,卻置之不理,那孩子就會覺得你根本不關心他,在心理上慢慢與你疏遠。

所以千萬不要視而不見,你應該先安撫孩子的情緒,然後再去了解孩子情緒產生的原因,不管之後你們能不能把這件事解決,看到並給予迴應,這個行爲本身就能帶給孩子力量。

二、身體

當孩子情緒得不到疏解時,通常會表現在身體上。

比如孩子害怕考試,那他一到考試時,可能就會感覺頭暈、肚子疼。

父母不要把孩子的生理反應當作是他們不想做事的藉口,去責罵孩子。

你要知道,如果不能及時幫助孩子調節好情緒,那等孩子長大以後,他們的身體就會形成一種慣性反應,只要遇到相似的場景,他們的反應機制就會啓動。

孩子要怎樣纔算真正健康啓發 第2張

所以當孩子告訴你自己身體哪裏不舒服時,你一定要去了解孩子的真實狀態,不要用自己的臆測來斷定。

三、想法

當你聽到孩子對事情的評價存在某些極端、負面的想法認知時,那可能是他受到了環境的影響,或者經歷了一些無法解決的麻煩和困擾,這時候你需要與孩子溝通,引導幫助孩子積極地處理問題。

如果父母只會說:小小年齡,瞎想什麼呢?以此否定孩子的想法,那隻會打擊孩子向你求助的勇氣,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心理傷害。

四、行爲

當孩子做出一些不符合父母期待的行爲時,很多父母就直接把孩子的行爲歸結於叛逆、不聽話,但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常見的求助信號。

比如孩子做事拖拉,你可能會認爲孩子是偷懶、不想努力,但實際上可能是孩子在學習上存在太多的挫折感,他們不知道如何緩解自己的情緒,只能用拖延來表達自己對學習的排斥和恐懼。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積極與人交流 ,排解心理壓力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與朋友們傾訴,可以排解心裏煩惱,減輕心理壓力;與長輩、老師們多交流,可以得到指引和方法,有利於保持心理健康。

2、消除自卑孤獨心理,增強自信

首先家長和教師要幫助學生來分析他們的優點,正確做出評價,發揮自己的長處;其次是千方百計來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最後是引導學生以勤補拙和揚長避短來克服自卑。家長和教師要幫助這部分學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過勤奮努力,在某個方面做出成績來。

3、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學會自我調節

孩子要怎樣纔算真正健康啓發 第3張

通過網絡、書籍、學校專欄等途徑,學習獲得系統的科學的心理科學基礎知和心理健康知識,可以瞭解常見心理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現,學會一些習理調適方法,自我調節心理狀態。

4、積極參加體育項目

體育活動是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活動。長期堅持體育鍛煉,可以健體強身,增進友誼,體驗快樂,因而促進身心協調發展,增進健康體育鍛煉對參加者的身心影晌。

身體:鍛鍊能改善有氧能力、強健骨骼、強健關節、增強柔韌性、改善睡眠質量。

心理: 能提高自信心、情緒穩定、獨立性、讓人做事果斷鍛鍊能降低怒氣、焦慮、抑鬱、緊張、慌張、恐懼感。

小學階段是人生長髮育初期,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將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礎。一個人的性格、情緒、意志、品質、興趣愛好等都將在這一階段初步形成,我們只有從小抓起,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爲孩子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健 康 成 長 十 建 議

1、擁有知己

2、學會分享

3、學會換位思考

4、加強體育鍛煉

5、關注自己的情緒狀態

6、學會關心和理解

7、要有目標和追求

8、應對挫折

9、早起早睡不熬夜

10、學會健康的休閒娛樂

孩子要怎樣纔算真正健康啓發2

孩子如何健康成長

1、把鍛鍊變得有趣一些

成年人往往將鍛鍊等同於去健身房。但對孩子來說,他們需要的僅僅是每天活動上個把小時。所以,不管是在後院踢踢球,一家人散散步,還是週末徒步都可以。美國兒科學會的兒科醫生阿蘭娜·萊文說,關鍵是保證孩子喜歡,活動後再花上一分鐘問問孩子感覺怎麼樣。

2、不要讓孩子在電視前面吃東西

孩子在電視前吃東西無法注意到進食的飽腹感,“只會心不在焉地吃個不停”。2009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零食可能攝入更多的糖果與汽水。

3、更好的做法是限定孩子面對屏幕的時間

教育專家萊文說:“誰都不希望孩子久坐不動,不過整天看電視不僅有這種危害,還不會增強孩子的創造力。”2010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耗費大量時間在媒體上的孩子成績差的可能性更大,對自己的滿意度很可能低於不沉迷於媒體的孩子。家長要考慮讓孩子在各種屏幕前的消遣時間每天不超過兩小時。

4、給孩子提供種類豐富的食物,但要有耐心

如果要讓孩子吃西蘭花這樣的食物,一開始要淡定一些。告訴孩子,現在可以不吃,不過一會兒餓了就得拿它當零食。另一個方法是:把食物在孩子的餐盤中擺出有趣的圖案。

孩子要怎樣纔算真正健康啓發 第4張

5、晚上藏起手機

手機放在牀邊的青少年入睡難度較大。臥室不應放置任何設備,萊文建議全家人上牀前將手機放在廚房等地方充電。沒錯,家長也不能例外。

6、提供健康的零食

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教學醫院的兒科醫生勞倫·萊維納說:“小孩子好動,可能需要少食多餐持續一整天。”正因爲這一點,他們的零食應當在營養上接近飯菜———健康的脂肪、粗糧與蛋白質搭配均衡。

7、不要總強調卡路里

飲食的目的在於促進孩子的健康,所以要跟他們談某類食物如何對身體有益。強調這些積極面,孩子會形成對瓜果蔬菜和粗糧的好感,而不是僅僅對糖類的恐懼。

8、不要用糖果獎賞好的行爲

這不僅僅是因爲這樣做會讓孩子攝入額外的卡路里——而是因爲使用甜食作爲獎勵可能強化孩子對這類食物的偏愛。

9、全家參與

這就是人多的力量:集體活動能增加樂趣。如果成年人對某種食物表現出熱情,孩子更有可能模仿他們。

執行“杜絕垃圾食品”的規矩不要走火入魔

理論上,凡事有度就好。試着找到讓全家人都舒服的平衡——或者一週吃幾次少量甜食,或者將餅乾與薯條等食品分裝進小包裝袋。

10、以身作則

最重要的規則是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要讓孩子知道,立下這些規矩不是爲了刁難他們,而是因爲這些習慣能讓他們感覺更舒服。”

小寶寶一天天長大,開始學會各種“本領”,有很多“本領”在大人眼中就是“學壞”,試圖去阻止或改正。其實,寶寶的有些“本領”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寶寶就在這種“學壞”中長大。

孩子要怎樣纔算真正健康啓發3

表揚孩子的幾個技巧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1、真心的表揚

孩子其實可以很敏感地察覺到你的情緒,如果你心不在焉的表揚,他會覺得心靈受創。只有發自內心的表揚纔會讓寶寶感受到你的關注。如果寶寶一件事做得不夠好,不要勉強表揚他,而是應當說“我知道你在努力了”,以便讓寶寶知道你在關注他的努力。

2、及時的表揚

對應表揚的行爲要及時表揚,否則,孩子會弄不清楚爲什麼受到了表揚,因而對這個表揚不會有什麼印象,更提不到強化好的行爲了。因爲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關係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年齡越小,越是如此。

3、具體的表揚

表揚得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爲,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吃完零食後把垃圾丟進垃圾桶。如果這時家長只是說:“你今天表現得不錯。”表揚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因爲孩子不明白“不錯”指什麼。你不妨說:“你自己把垃圾丟掉,我真高興!”

孩子要怎樣纔算真正健康啓發 第5張

4、表揚要兼顧過程與結果

小孩子常常好心辦“壞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幹”,想要自己吃飯,但是不小心就把碗打破了。這時候如果家長不分青紅皁白就批評,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也許就不敢再嘗試了。

如果父母能壓抑下自己的怒火,看到孩子發光的一面,冷靜地說:“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是要小心點。”這樣孩子心情就會放鬆下來,也會更樂意地堅持“自己的事自己做”。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揚,再幫他分析造成“壞事”的原因,並告訴他如何改進,這樣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5、物質獎勵要慎重

有些父母會採取物質來獎勵孩子。例如,寶寶做了一件“好事”,於是父母就會用其喜愛的玩具獎勵他。其實用這種方式來表揚孩子要慎重。家長應根據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髮展特點,不斷創新激勵方式,不要單純在物質方面進行刺激,精神方面的鼓勵更應受到重視。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