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有什麼現實意義

本文已影響1.43W人 

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有什麼現實意義,如何培養好孩子是很多家長思考的問題,成長過程中也會伴隨很多的煩惱,提升孩子的抗壓能力絕不能通過體罰的方式,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個家長都在操心的,看完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有什麼現實意義,學着啓蒙家裏的小天使吧!

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有什麼現實意義1

孩子的獨立性是指兒童遵循一定的規則

一、創造鍛鍊機會,增加自信心,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家長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煩,因而不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還有一些家長認爲,吃飯、穿脫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訓練的,孩子長大自然就會。其實這些觀念都是不正確的。

從兒童發展的觀點來看,不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就等於剝奪了孩子自理能力發展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喪失了獨立能力。在家裏,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興趣和能力,因勢利導,通過具體、細緻的示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教給寶寶一些自我服務的技能,如學習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臉、穿衣服、整理牀鋪等。這些看上去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給寶寶創造了很好的機會,無形中鍛鍊了寶寶獨立生活的能力。

不過,父母千萬別疏忽了,當寶寶完成一項工作後,父母要給予適當的肯定和讚賞。當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他們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了孩子的自信心。

二、遵循成長規律,適應社會需求,培養寶寶的勞動能力。

我們培養的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他不應光有淵博的知識,更應熱愛勞動,具有一定的勞動技能。在幼兒期對寶寶進行勞動能力的培養,正是爲他們對未來的勞動奠定心理基礎和物質基礎。

有目的、有計劃地對他們勞動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有效地促進寶寶肌肉的發育和完善,動作的協調發展,而且手部肌肉活動越多、越豐富,就越能開發幼兒大腦的潛能,促進智力的發展。寶寶在“我自己做”的過程中,能不斷增強自信心,提高獨立思考、獨立做事或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有助於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三、尊重好奇心,激發探索欲,培養寶寶獨立思考的能力。

衆所周知,獨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一個不良的性格特徵即懶惰。再加上很多父母過分的包辦代替,長此以往,寶寶就懶於動手動腦,不願獨立思考。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培養寶寶的獨立性,教育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自己去解決,學會獨立思考。只有這樣,寶寶在獨立的基礎上創造能力纔會不斷髮展。

獨立思考能力強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千萬不要因爲孩子提的問題過於幼稚而加以嘲笑,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四、創造機會,感受挫折,培養寶寶自我抉擇、解決問題的能力。

很多父母認爲孩子想問題不夠周全,應該聽大人的話。實際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認識,應該多給他們機會自己拿主意。

我們的傳統教育常常是注意培養孩子順從聽話,卻總是忽略去傾聽孩子的需要,生活瑣事總是由父母一手包辦,這助長了孩子的.依賴性,遇到任何小事都會打退堂鼓或把任務轉給大人,從而阻礙了獨立性的培養。

一個人的成長不可避免的有成功,有失敗。身爲父母,要多給孩子機會,培養寶寶自己選擇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在嘗試的過程中碰釘子,感受失敗,從失敗中記取教訓而成長起來。

孩子獨立性的培養,是持之以恆的過程。父母的使命是爲孩子塑造一個安全而又富有挑戰性的成長環境。在這個環境中,不僅僅有濃濃的親情,更重要的是有相互的信任、支持和鼓勵,這也就是我們所理解的愛的真諦。

父母守則

1、父母要給孩子自己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從中學習行爲的規則。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孩子難免會犯錯誤,父母可以讓孩子去體會錯誤的自然後果,而後讓孩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孩子反省自己的行爲之後,就能夠學到行爲的規則。

2、父母對孩子要給予示範和鼓勵,幫助孩子克服畏懼心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當孩子第一次面對陌生的環境或新的挑戰時,總會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這是很正常的。這時,父母要及時給予適當的示範,鼓勵孩子克服困難。

3、父母要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學會做出決定的方法。獨立的行爲其實只是獨立意識的外在表現。就獨立性而言,獨立的思考和分析纔是獨立能力的根本。在家庭生活中,不少父母都喜歡替代孩子做決定,例如,今天寶寶要穿什麼樣的衣服,父母已經準備好了,孩子基本上不用動腦想問題。其實,我們只要稍微轉變一下教育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教育效果。

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有什麼現實意義2

獨立性是幼兒自我發展的一種內在動力,也是幼兒終身發展的重要素養。有獨立性的幼兒,願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寶寶的獨立性主要表現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如果寶寶的自理能力好,進入幼兒園後,就會在羣體中表現出色,自信心也會增強。相反,一個自理能力差的寶寶,在幼兒園裏時常有挫折感,無形中產生;我;不如人的想法,影響他的自信,時間長了,還會影響寶寶的上進心。

寶寶的這種獨立性傾向,是一種積極的表現

父母一定要予以鼓勵,並引導他學會;自己來做;。但是,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爲,寶寶的能力有限,雖然他想自己來,但常常還做不好。例如,自己吃飯,不僅吃得滿臉、滿桌都是飯菜,而且邊吃邊玩,飯菜都涼了,這時有些父母就乾脆奪過勺子喂他了。孩子自己扣鈕釦,也是好長時間扣不上一個,父母也會忍不住代勞。

2-3歲是培養寶寶獨立性的關鍵期。

這時,寶寶已經取得了一些經驗,他事事都想嘗試自己做,嘗試自己動作的力量和效果,他常常表示要;我自己吃;;我自己拿;,而且討厭大人的幫助或干預。其實,當寶寶用手抓飯自己吃,用手來奪大人手裏的勺子時,已經意味着獨立性的萌芽。

在這種情況下,要做到耐心指導不容易,但是應該堅持這樣做。如果在寶寶獨立性傾向正在發展的時候,沒有給他適時的鍛鍊,錯過了這個時機,孩子的依賴性會越來越重,你再想讓他自己做,就很困難了。同時,如果生硬地干預或限制孩子的獨立行動,常常會遭到寶寶的拒絕,傷害他活動的積極性和獨立性。

以下是具體操作的幾點建議:

進入幼兒園以後,再培養獨立性已經晚了。

不要生硬地干預或限制孩子的獨立行動。

創設條件,讓寶寶嘗試自己做。適時地給予寶寶必要的指導。

寶寶的這種獨立性傾向,是一種積極的表現,父母一定要予以鼓勵。

如果擔心把寶寶的衣服、地板等弄髒,可以事先墊些毛巾或報紙等。

在時間充裕時,比如下午放學和晚上睡覺,儘量讓寶寶自己做,如穿脫衣服等。

在寶寶自己做的時候,最好有大人在一旁鼓勵,並給予相應的指導和適時的幫助。

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有什麼現實意義

千萬不要因爲寶寶做得不夠好而訓斥寶寶,挫傷寶寶的積極性。

儘量滿足寶寶要求;自己做;的心理需求,讓他自己做。

不要生硬地干預或限制寶寶的獨立行動。如果時間緊,先與寶寶商量,讓寶寶先試一兩次,再由父母幫忙。

不要因爲嫌寶寶煩,索性讓他自己來,一點也不幫他,等着看他自己受不了挫折,再放棄。

儘量頭一天晚上做好準備工作,如準備好第二天寶寶要穿的衣服,提前準備好早飯,留出較爲充足的時間。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