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陽氣轉節氣歌

本文已影響2.35W人 

立春陽氣轉節氣歌。相信大家對我們國家的二十四個節氣並不陌生,二十四節氣歌是我們國家的文化所在,這樣的節氣歌值得我們去欣賞。一起來看看立春陽氣轉節氣歌及相關內容。

立春陽氣轉節氣歌1

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芒種開了鏟,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煙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臘月,大寒整一年。

“大雪河叉上”意爲大雪時節氣溫很低了,河水凍冰已經封住。叉:chá,冰凍住,水不能流的意思。

立春陽氣轉節氣歌

還有其他版本的二十四節氣歌

一、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廿:niàn 二十)

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五言詩

順口有意境的二十四節氣全歌

漁者新編

立春雨水漸,驚蟄蟲不眠,

春分近清明,採茶穀雨前;

立夏小滿足,芒種大開鐮,

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

立秋處暑去,白露南飛雁,

秋分寒露至,霜降紅葉染;

立冬小雪飄,大雪兆豐年,

冬至數九日,小寒又大寒。

三、立春梅花分外豔,雨水紅杏花開鮮;

驚蟄蘆林聞雷報,春分蝴蝶舞花間。

清明風箏放斷線,穀雨嫩茶翡翠連,

立夏桑果象櫻桃,小滿養蠶又種田。

芒種育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練;

小暑風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賞紅蓮。

立秋知了催人眠,處暑葵花笑開顏;

白露燕歸又來雁,秋分丹桂香滿園。

寒露菜苗田間綠,霜降蘆花飄滿天;

立冬報喜獻三瑞,小雪鵝毛片片飛。

大雪寒梅迎風狂,冬至瑞雪兆豐年;

小寒遊子思鄉歸,大寒歲底慶團圓。

立春陽氣轉節氣歌2

二十四節氣歌及全名

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歌全名就叫做二十四節氣歌。

全詩包括的二十四節氣分別指:立春、春雨、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陽氣轉節氣歌 第2張

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爲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後來到了《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立春陽氣轉節氣歌3

二十四節氣的來歷和意義

一、來歷:

上古時代已定出年歲及天干地支。明代著名史學家萬民英根據我國古文獻明文記載確定干支爲天皇時發明,在其著作《三命通會》中有詳細記載。

十天干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地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干支的發明標誌着最原始的歷法出現,配合數字用來計算年歲。天皇的這一發明影響深遠,至今依舊在使用干支,用於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

據文獻記載,商朝時,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周朝時,已慢慢發展爲八個節氣。公元前104年的漢代期間,由鄧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融合入該曆法。

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西漢《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

漢武帝時,落下閎將節氣編入《太初曆》之中,並規定無中氣之月,定爲上月的閏月。二十四氣氣被列入農曆中,成爲農曆一個重要部分形成陰陽合曆。

二、意義:

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佈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二十四節氣較準確反映了季節的變化並用於指導農事活動,影響着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二十四節氣科學地揭示了天文氣象變化的規律。

二十四節氣將天文、農事、物候和民俗實現了巧妙的結合,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成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立春陽氣轉節氣歌 第3張

在漫長的農耕社會中,二十四節氣爲指導農事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而諸如立春、冬至、清明等一些重要節氣還有“咬春”、“踏青”等趣味盎然的民俗。

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節氣”作爲民俗項目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二十四節氣列入‘非遺’,有利於提升這些節氣的知名度、保護其文化內蘊。但這並不意味着一勞永逸。”

傳承民俗文化要“接地氣”,讓習俗也能與時俱進,“只有將之與老百姓的生活銜接,才能讓二十四節氣中蘊含的習俗和文化內涵更好的傳承下去”。

對二十四節氣及其蘊含的優秀文化,如效法自然、順應自然、利用自然的觀念,天人合一的智慧,及中國人對宇宙、自然的獨特認識,要進行認真研究、探討,以期有助於當今社會;對延續、傳承幾百乃至上千年的一些民俗文化事項。

如九華立春祭、壯族霜降節、苗族趕秋節,積極挖掘符合時代的內容,使其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引導、激發廣大民衆感恩生活、凝聚族羣,爲我們的時代奏出更加華美的精彩樂章。

2016年,拱墅區“半山立夏習俗”作爲“二十四節氣”之一參與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並申遺成功,意味着拱墅區成爲人類非遺項目的代表性傳承社區,也標誌着“半山立夏習俗”保護提升到更高層面,進入更高標準、規範化管理的新階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