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動物的故事

本文已影響1.85W人 

人與動物的故事1

我養過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並與它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它們總會離我而去,留下一段悲傷的回憶……

人與動物的故事

那是兩年前的事了,我總是不會忘記。那是一隻貴賓犬,渾身雪白的毛,水汪汪的大眼睛,來到我家的時候,小小的身子在我家來回轉悠,環視着一切,我逗它玩,還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球球”,不一會,我就和它相熟了,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幾個月以後,“球球”竟然生了四隻可愛的小狗仔,深受我的喜愛,它們每天都要接受我的擁抱。我也特別關心那隻狗媽媽——“球球”。由於爸爸媽媽的很多朋友都喜歡狗,三隻小母狗都送人了,只留下了一隻小公狗——“歡歡”。“歡歡”的毛是白色和棕色相交錯的,一雙耳朵直豎着,可愛極了!

但是,好景不長。它被車撞了,躺在地上,很虛弱。大家都說它一定會吐血而死。我不信,它一定能好好地活下去!我不希望有悲慘的結局……我爲它祈福,我乞求上天,保住這一條小小的生命。我折了一隻紙飛機,飛到了屋頂上,上面有我給“歡歡”的祝福……

過了幾天,“歡歡”竟然漸漸康復了,由於它撞車導致眼睛瞎了,跑出去玩後並沒有回來。我騎車到處尋找“歡歡”,到處打聽消息,重複轉悠打聽好幾遍後,終於在一個工作廠所的一輛小轎車底下找到了“歡歡”。我把它抱了出來,對它說:“你這個笨蛋!”我把它放在車籃裏,載着它回到了家裏……

快過年了,大家都要吃狗肉,“歡歡”便被偷了。當這個噩耗傳到我耳裏時,我哭了很久,回憶着我與“歡歡”的往事,回憶着那些美好的時光……

後來,我一連幾次夢到“歡歡”,夢到“歡歡”和它的媽媽“球球”,我們一起在公園裏盡情地玩耍……

人與動物的故事2

一隻母熊和一個獨臂獵人

有一年冬天獵人帶着自己的兒子去山裏打獵,因爲孩子還小,誤喝了某種動物尿液,於是孩子開始腹瀉發燒,獵人只好決定等孩子身體好些了再走。

連續幾天的山上生活,他們已經沒有了口糧,獵人便決定去打只熊回來給病中的孩子充飢。

獵人剛準備擊斃一隻小熊,可是一隻母熊從小熊的身後走了過來。獵人知道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激怒母熊,否則他和他的孩子的性命將受到危機。就這樣,他們就這麼僵持着。

獵人知道在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他把槍狠狠地扔到了山下,用刀忍痛將自己的左臂割下扔向熊寶寶,母熊感動不已,用自殺的形式向獵人感謝,它選擇了死來留給獵人和孩子來充飢。

爲了紀念這隻母熊,獵人後來就把它的頭完完整整的做成標本掛在牆上,他要永遠的記住這隻偉大的熊媽媽。

人與動物的故事3

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情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特別是與人們經歷過過生死離別的動物,無比珍惜與人類交往的友情、親情……人們也把動物們當作自己最親密無間的兒女,共同痛苦、共同歡樂,每個故事都感人至深,令人熱淚盈眶。

我就把聞名中外的動物作家沈石溪筆下的一部著作《警犬拉拉》與大家分享。其中一篇故事,名字我早已忘記,但細節、情景卻記得清清楚楚:

拉拉是一所警犬學校中優秀的警犬,馴服它的主人名叫大漫。在一次任務中,匪徒肆意地向周圍警察開槍,爲了減少傷亡,警察決定派警犬出動,因爲目標較小,生性敏捷,有機率把歹徒制服,拉拉和另外一條出色的警犬去參戰。它們迅速衝到車上,狗與狗之間使了眼色後,便全力出動,歹徒大吃一驚,向狗們掃射、捅刀,拉拉身負重傷,但它望見主人大漫期盼的眼神,又彷彿渾身充滿了力氣,可拉拉卻爲了另一名警犬的生命安全,腹部被歹徒捅了十多刀,鮮血直流、血肉模糊,堪稱“血狗”,經過二犬和大漫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制服了歹徒,還搶奪了一挺機槍。拉拉被營救後,躺在病牀上,休息了數天,才勉強直起了腰,拉拉爲了羣衆的生命安全,“拋頭顱,灑熱血”,付出了血的代價。

這則故事雖然不長,但每一處驚心動魄的情節、每一個與主人眼神之間的互相交流,無不令人深有感觸、銘記在心。是啊,動物與動物之間也有自己的交流、自己的情感,與人類之間也能和諧相處、互相幫助,動物確實是一種很有靈性的生物,只要你拿出一顆真摯的心去待它,兩者之間就會產生深厚的友誼與情感,難捨難分。

人與動物的故事4

俗話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別人都喜歡小貓小狗之類的,而我卻喜歡那可愛的金魚。

今年春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條小金魚。我一聽到消息,就像腳底抹了油似的一下衝到小金魚前。我仔細地觀察了一下,這條小魚渾身都穿着雪白的“婚紗”,頭上戴着一個超大的“紅泡泡王冠”,可漂亮了!我最喜歡它吃食的樣子了接下來就聽我給你們一一道來吧!

星期日上午,我去看小魚,發現它有氣無力地趴在缸底,於是我冒出了一個想法:想給小魚餵食。於是,我拿來了魚食。這時,小魚看到了我手中的魚食,立刻來了精神。我想,它一定是餓了。於是,我往魚缸裏投了三顆魚食,就在它剛入水的那一刻,小魚已經以飛一般的速度吞掉了魚食。它意猶未盡地舔了舔小嘴巴,在水裏快活地游來游去。我想:這個小東西可真有趣

!看到小魚沒事了,我就放心地看起了電視。無意中我瞟了小魚一眼,看到小魚正在缸邊喘着粗氣呢!我嚇壞了,連忙叫來媽媽。媽媽看了看小魚說:“水裏氧氣不夠了,要趕快換水。”媽媽當即立斷,先讓小魚遊進一個裝滿水的小桶裏,再換掉魚缸裏的水,然後再讓小魚遊進魚缸裏。小魚在清水裏游來游去,我開心地笑了。

這就是我的小金魚,可愛嗎?如果你羨慕了的話,也可以去買一條哦!

人與動物的故事5

《城市晚報》1994年10月11日報道,上海南匯三墩鄉洪波村潘雪祥的家中,日前發生了一件動物趣事。

6月中旬的一天晚上,老潘聽見竈間裏自家養的一隻黃白花貓發出異常叫聲,便趕去察看,只見花貓正與一條1米多長,剷刀柄粗的赤練蛇激烈搏鬥。在旁看的心驚肉跳的老潘有心助貓,拿過一把鋤頭向蛇打去。赤練蛇負痛猛地串起亂咬,隨即鑽進貓洞落荒而逃。

事過半月,老潘對此事已經淡忘。孰料7月4日晚上,已入睡的老潘突然又被花貓一陣陣急叫驚醒。老潘開燈一看,不禁大驚失色,但見花貓跳在牀上,用抓子猛抓牀杆,瞪眼怒視牀下,那一條斷了尾巴的赤練蛇不知何時竟又重返潘家,正沿牀腳向上爬。老潘失聲大叫,其兒子聞聲趕到,立即操起木棍將蛇打死。 望着那條不忘復仇的毒蛇,老潘心有餘悸。要不是花貓及時報警,自己性命危矣!

人與動物的故事6

人與猴

人對猴子說:“老祖宗,你快從樹上下來吧,學會像我們一樣直立行走,你才能進化。”猴子說:“你們是立着行走的,可真正能直立行走的又有多少人?人不也有那種成天在上司面前卑躬屈膝的嗎?"

人與八哥

人批評八哥說:“你不應該爲了幾粒米而出賣自己的舌頭,這樣的生活太屈辱太卑賤了。”八哥立即反脣相譏:“那麼,請問人云亦云這樣的事又是誰幹出來的呢?"

人和驢、馬

人把一頭驢子評爲“千里馬”。馬找到人理論:“驢子跑起來慢吞吞的,一天能走出兩百里地就很不錯了,怎麼能評它做千里馬呢?”人說:“我知道你能日行千里。可是,你能像驢子這樣俯首帖耳言聽計從嗎?”

人與動物的故事7

秋天到了,森林的落葉越積越厚。早晨,寒冷的風呼呼地吹着小動物們的小腦袋。

這天,小馬邀請朋友們來馬廄玩,大家高興地跑向馬廄。不一會兒,他們就到了馬廄。“咦,那是什麼?”黃鶯眼前一亮說。

“什麼?”小羊問。

“快看那裏?”小黃鶯說:“一個孩子。”

“一個孩子?從哪兒來的呢?”一個大大的問號出現在每個小動物的腦海裏。他們悄悄地圍向嬰兒,靜靜地看着。只見小嬰兒閉着眼睛,細嫩的皮膚散發着奶香。大家就這樣一直看着嬰兒,忘了時間。

“哇,哇,哇”嬰兒的哭聲打破了寧靜,小兔嚇得趕緊跳開。那孩子在馬槽裏又蹬又踢,臉漲的通紅。“怎麼辦?怎麼辦?”小羊怎麼搖鈴鐺也不管用。小馬想出了一個辦法:給馬槽裝上四個小輪子。大家把小車推來推去,小孩高興極了。但好景不長,嬰兒不一會兒又哭了起來。大家想來想去,最後認定嬰兒餓了。小松鼠拿出松果,嬰兒不要,接着哭;黃鶯刁來小蟲子,可是適得其反,嬰兒被嚇得哭得更厲害了。小動物們又討論了起來,終於得出了結果——嬰兒喜歡喝奶。這下,小馬連忙說:“我有馬奶。”小羊也不甘示弱:“我有羊奶。”給嬰兒吃了奶後,嬰兒開心地笑了。

後來嬰兒長大成人,當上了護林員。他提議“人人都要保護大自然。”

人與動物的故事8

以前,我非常害怕小狗,因爲狗總是愛咬人。有時候看到狗的雕塑都怕得發抖,但這次不一樣。

記得那次,爸爸從華凌買了一隻小狗。爸爸一回來,我就聽到小狗“旺旺”地叫了起來,嚇得我兩腿只打抖,大叫了一聲,媽媽趕緊跑了過來,說:“不就是一隻狗嗎,有什麼害怕的,和小狗玩一會嗎?”我像機器人一樣,一步一步的平移了過去,沒想到這小狗還比較友好,主動跟我打招呼,“旺旺”地叫了兩聲,我沒反應過來,還以爲它有什麼惡意,嚇的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這時爸爸開了口:“它是在跟你打招呼呢!”“打招呼?”我吃驚極了,兩眼直盯着它,只見它慢慢的向我走來,我鼓起勇氣,調整心態,它向我撲來,一直在我身邊跳,我這才意識到,他是想跟我玩,我也毫不猶豫的跟他玩起來。

慢慢的我跟它熟了起來,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小美麗”,希望它越來越美麗,他跳了起來,似乎很喜歡這個名字。這時爸爸走了過來,對我說:“怎麼又喜歡上小狗了?只可惜這隻小狗不是買給你的。”我焦急地問:“那是買給誰的呀?”“是給鄰居買的。”我傷心極了,抱着他,它看着我,我看着它,它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也傷心起來。爸爸說:“好了,我要把小狗抱走了。”我戀戀不捨地放下小狗,傷心的哭了起來,小狗也哭了,就這樣我和“小美麗”分開了。

“小美麗”走了,爸爸又給我買了一模一樣的小狗,可是怎麼也不像。

有一次,我發高燒,怎麼也不退燒,等我一覺醒來發現“小美麗”正在我的牀邊,一直開着我,我的淚仍不住流了下來,沒想到才接觸了一天半的時間感情就這麼深。

我喜歡我的“小美麗’!

人與動物的故事9

冰心奶奶曾經說過:美的真諦應該是和諧。這種和諧體現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現在動物上,就造就了動物的美;融匯在環境中,就造就了環境的美。有兩個人與動物的故事。

第一個:從前,有一個農夫,他種了花生。有一羣猴子看到了,去偷吃花生。農夫看見了,拿一個石頭砸中一個猴子的腿,它們去報告自己的大王。有一次,農夫正好不在家,它們就去雞窩,拔光了雞的毛,那雞就成了替罪羊。這個故事要告訴我們要跟動物和睦相處。

第二個:一個沙漠的旅行者看到一隻餓得骨瘦如柴的白狼。旅行者可憐它,於是把所有吃的東西都拿出來餵給它吃。有一次,他被一羣狼包圍起來,他知道自己已經無路可退了,也手無寸鐵,便閉上眼睛等着狼羣攻擊。過了好久,他感覺自己好像沒死,他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救過的白狼。其實: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都會懂得知恩圖報。沙漠的旅行者救白狼,它也會在你受到威脅的時候拔刀相助。

世界上有一種美叫做和諧的美,它是在人和動物,動物和動物之間誕生出來的。

人與動物的故事10

冰心老人曾說:“美的真諦應該是和諧。這種和諧體現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現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匯在環境中,就造就了環境的美。”從這句話,我感到了和諧的美。可是“和諧”似乎是一個容易理解的詞但是要真做到人與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卻是難於上青天。有一次,我讀過兩則小故事後,深深地感受到了和諧的真正意義。

一則小故事是這樣:一羣猴子偷偷摸摸地跑到一個農家裏偷吃花生,結果被農夫看到了。農夫隨手拿起一塊石頭就往猴羣扔了過去,恰好不偏不倚打到了一隻猴子的腿。那隻猴子和猴羣們跑回了山裏,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它們的“大王”。於是,它們來到了農家裏,剛剛好那一天農夫出去了,猴子們爲了報“一石之仇”就把他家的雞,毛拔了個精光,可憐的雞們,便成了主人的替罪羊。

另一則小故事是這樣的:一位旅行者,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裏,見到了一隻餓得生命危在旦夕的白狼。那位旅行者,把他帶的能吃的都給白狼吃了,這隻狼終於被救活了。有一天,旅行者被一羣狼圍住了,狼準備把他吃掉。旅行者知道:“自己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於是他閉上眼睛等着狼張着血盆大口,把他吃掉。可是等了許久卻不見狼來吃他。他覺得很奇怪,便睜看了眼睛,這才發現上次他救過的那隻白狼在身邊……旅行者脫離虎口後,恍然大物,只要我們對動物好一點,它們也是知道報答的。

這兩則小故事告訴我們:人與大自然之間的一切事物,都要友好和諧的相處,才能避免發生各種各樣的悲劇。

人與動物的故事11

他是一頭犀牛。在一望無垠的非洲大草原上,他和夥伴們在悠閒地散步。風吹草動,天高雲淡,這般景緻,讓他心境非常愉快。他有些渴了,需要用水滋潤乾裂的厚嘴脣。於是,他和夥伴們一起走向每天都要去的水潭。 距離水潭越來越近時,他被一陣急促的似乎受到驚嚇的“赫赫赫”叫聲驚動了。叫聲來自水潭那邊,他有些好奇:“那裏發生什麼事情了呢?”他加快了腳步。 抵達水潭後,他看到了這樣一幕:一頭身高約一米的小斑馬,正在水潭邊沿的泥沼裏拼命掙扎,泥沼就要淹沒到他的腹部。小斑馬全身沾滿泥漿,幾乎看不出顏色,唯一能看到的,是那雙溢滿驚恐和絕望的眼睛。他停下腳步,呆呆看着,知道再這樣下去,小斑馬小小的身體肯定會被泥沼徹底吞沒。

讓小斑馬難以掙脫的泥沼,對他這頭身強體壯的成年犀牛而言,只是小兒科的事情。其他犀牛一副事不關己的表情,將嘴伸進水潭痛快暢飲。這時,他做出了令其他犀牛極爲詫異的決定——飛快走到小斑馬身邊,想要將其從泥沼裏救出來。對一頭沒有手的犀牛來說,想要救出陷入泥沼的小斑馬,並不容易。他想到了一個在他看來最好的辦法:用尖尖的挖掘泥沼,讓小斑馬脫離泥沼圍困。 一頭犀牛在非洲大草原水潭邊,試圖拯救一匹陷入泥沼的小斑馬,於我們而言,毋庸置疑非常新鮮。

他的尖角傾斜着插入了小斑馬腹部的泥沼裏,並觸及其腹部。如此動作時,他的厚嘴脣幾乎整個伸入了泥沼,拯救並不容易,但他還是堅持着。終於,他的尖角立功了,將陷入泥沼的小斑馬挖了出來。但拯救還沒有完,如果此時移開角,小斑馬肯定會重新陷入泥沼。他又做出決定,在尖角頂着小斑馬後,用力擺動了一下粗短的脖子,將小斑馬拋起來。小斑馬終於逃脫了泥沼圍困。而躲在不遠處、等待良久的攝影師,不斷地按動快門,希望拍下這最動人心魄的一幕。 在快門“咔嚓咔嚓”的響聲中,攝影師沒有想到,奮力施救的他也沒有想到的意外發生了,重新獲得瞬間自由的小斑馬,又從空中落了下來,並重重地跌落在他的尖角上…… 攝影師傻眼了。 我們不知道,他,一頭犀牛,在小斑馬被他的'尖角刺穿時到底是什麼心情。 攝影師返回營地,在思考良久後,還是決定把這組施救的圖片發佈出來。在圖片發佈後,很多讀者都被犀牛的拯救行動所感動。

人與動物的故事12

猶太女孩與狼的一段不解之緣

二戰中,一個年僅8歲的猶太女孩爲了躲避納粹的魔爪,背井離鄉,獨自逃進深山,意外地和狼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

米莎·迪芬塞卡今年70歲,從外表看她和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但她堅持說這只是表面現象。“我永遠也不可能和其它人一樣。我是大自然製造的一個錯誤。出門前我也會像別人一樣化妝,我和別人做着相同的事情,但內心裏我是個動物。”當然,她指的動物是狼。

米莎的母親是個俄羅斯籍的猶太人,烏黑的眼睛,頭髮又黑又長。米莎的父親是個德國猶太人,棕色的頭髮,藍眼睛。納粹分子剛開始屠殺猶太人時,米莎的父母從德國逃到了比利時。後來比利時也被納粹軍佔領,米莎的家人只得東躲西藏地生活。米莎的母親因爲長相具有明顯猶太人的特徵,始終不敢出門。米莎偶爾和爸爸一塊出去,她有時還要去上學。爲了米莎的安全,她的父母事先做了周密的計劃。他們告訴米莎如果他們被納粹抓住,會有一個女人到學校接米莎,然後把她帶到安全的地方。

1941年的一天,不幸發生了。米莎的爸爸沒有像以往那樣到學校接她,來的是個陌生的女人,她把米莎接到了位於布魯塞爾市郊的一處陌生人家裏。從那以後,米莎再也沒見過她的父母。

一次偶然的機會,米莎聽到收養她的一家人正在悄悄商量要不要把米莎交給納粹官兵。惶恐之下,米莎決定出逃,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她從養父母家裏偷了一些麪包和幾個蘋果,身上還戴了個指南針。據她的養父母說她的親生父母去東歐了,所以米莎決定向東走。

一路上,米莎儘量避免和人接觸,能找到什麼偷到什麼就吃什麼。人在飢餓的時候什麼都吃,腐肉、蟲子,甚至是泥巴。這樣做僅僅是爲了用東西來填滿肚子。”她睡在穀倉裏、樹洞裏、山洞裏、或者乾脆露天,她說有幾次居然蜷在被屠宰後的馬的屍體裏睡着了。

在波蘭境內,米莎第一次遇到了狼。那天,她從一戶農舍裏偷了點吃的,一個男人追出來,向她扔石頭。米莎拼命地跑,躲進了樹林。她受了傷,疼得直叫,那叫聲好像狼嚎。突然,米莎發現有什麼東西在看着她。她開始以爲是一隻狗,就丟給它一塊肉,但它不肯靠近。它的叫聲讓米莎意識到這不是一隻狗,而是一隻狼。

米莎漸漸和狼稔熟起來,她們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母狼對米莎很好,捕食到的獵物都分給她吃。米莎叫她麗塔媽媽。那段日子,米莎過得很開心。麗塔媽媽打獵回來,會和米莎分享她的戰利品,如兔子之類的野味。吃飽後,米莎就依偎在麗塔媽媽身邊,笑着睡去。米莎彷彿又找到了一個媽媽,對米莎而言,麗塔媽媽就是整個世界。

後來,麗塔媽媽有了一隻公狼做伴。公狼起初對米莎很不友善,它幾次企圖襲擊米莎,都被麗塔媽媽阻止了。摸清了公狼的性情後,米莎學乖了很多。每當公狼發威時,米莎就做出屈服的表示,身子往地上一躺,蜷起四肢,露出喉嚨,公狼見狀也就罷休了。

米莎和這兩隻狼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至於到底有多久,米莎說自己當時太小,沒有時間概念。後來,兩隻狼被獵人打死了,米莎爲此非常傷心。她離開了樹林,一個人繼續趕路。

幾個星期後,米莎遇到了一羣狼。這可是個大家庭,有狼爸爸、狼媽媽,還有幾個幼崽。米莎也加入其中。狼爸爸、狼媽媽外出捕捉獵物時,米莎就留下來照顧幼狼,做起保姆來。等它們回來了,米莎模仿幼狼的樣子,四肢蹲下,舔舔狼媽媽的鼻子討食吃。起初,狼媽媽身子向後一退,不肯給米莎餵食。但米莎不斷髮出輕輕的叫聲,哀求着,狼媽媽慢慢靠近,這才把食物吐給米莎吃。漸漸地,狼媽媽開始像對待自己幼子一樣對待米莎,米莎也成爲這個特殊家庭的一員。然而,好景不長,狼羣解散了,米莎又重新回到一個人的生活。她向東走到了烏克蘭,也曾偷乘火車到克羅地亞、意大利。前前後後用了四年多的時間。

1945年二戰結束,米莎回到了比利時。她把自己的經歷講給別人聽,但人們都不相信她的話。米莎的故事實在太離奇,人們不相信一個孩子能忍受這種遭遇。於是,米莎選擇沉默,她把過去的事情深深放在心底。

在比利時,兩個老師收留了米莎,還送她上了大學。米莎的腳趾前後接受了四次手術,因爲之前她的腳趾已經長到了一起,而且可以深深抓地,就像猿人一樣。米莎嘗試過很多工作,她曾被送到女子修道院,但她逃走了。後來她留在一家運輸公司做女乘務員。

半個多世紀過去,米莎和丈夫莫里斯現在住在美國東海岸的一座小村莊裏。他們1985年從荷蘭移民到美國。他們擁有一間白色的平房,外觀很樸素。她的家很好找,是遠近聞名的動物庇護所。門前臺階上立着一座大象雕塑,灌木叢裏有一座熊的塑像,家裏養了23只貓和2只狗,院子裏每棵樹的樹枝上都掛着鳥食。兩隻狗在院子裏互相追逐,肆意打滾。柵欄上掛着個牌子“小心院裏有狗”。

米莎走進廚房,見一隻大肥貓正躺在水槽裏,還有一隻在櫥櫃上找了個地方歇着。這時,她的狗跑進來,跳上桌子,搶到了一片意大利香腸。“不行。親愛的,不行。”米莎用憐愛的語氣說,邊說邊撓撓狗的耳朵。米莎說對人她從來不會這麼耐心,但對動物她有用不完的耐心。她在二戰期間目睹的一切令她對人類充滿憤怒。

米莎說逃難中她看到的最悲慘的是一些孩子。他們從火車上被卸下來,排成一列,然後被一個個槍斃。這些孩子們死前一句話也沒有說,也沒有人喊叫。每聲槍響後都有一個兒童倒下,倒進了大坑。一個小女孩死時手裏還抱着她的布娃娃。從那一刻起,米莎對自己說:“我和人類的關係已經結束了,永遠結束了。”那些殺人的士兵可能已經做了父親,也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們怎麼能做出如此殘酷的事呢?米莎不明白。相比之下,米莎覺得狼比人好多了,至少它們能夠接納她。

多年來,米莎一直對人類懷有戒心。她隨身帶刀,家裏的每個房間都有刀。大門口有把彎刀,客廳有把日式寶劍,牀上也放着匕首。

米莎還有個危險的習慣。她在無法發泄自己情緒或者遇到挫折時會咬人,哪怕是她的丈夫。米莎說她曾把莫里斯咬得鮮血直流,幾乎喘不上氣來。莫里斯說30年前他和米莎剛認識時,米莎特別容易發脾氣,任何事情都可能成爲她咬人的導火線,幸虧莫里斯的脾氣好,他包容了米莎的過激行爲。

米莎說她本不想發怒,但一旦被激怒,她就會失控,變得極其危險。她經常告誡自己:不能咬人,不行。

1997年,米莎把這段經歷寫成書,定名爲《是狼救了我》。

人與動物的故事13

人與人之間有什麼不同?無非就是性別與心理上的不同,除此之外人與人之間沒什麼不同。而動物與人之間卻有很大的不同,雖然動物與人不同,但它和人類一樣有生活自由權和生命權,人類不可以輕易傷害動物,因爲他們也是有生命的。

我看過一個廣告,因爲人們想吃魚翅,滿足自己的需求就殺了無數頭鯊魚,而死的鯊魚都被割掉魚鰭。人們這樣做真是殘忍,就爲了一小碗魚翅湯而殺了無數頭鯊魚值得嗎?有可能我們殺了的鯊魚有些還是年輕的父母,他們的孩子還等着父母去餵食呢!如果孩子也餓死了,這不是有傷害了一個生命嗎?一小碗魚翅湯要殺多少鯊魚?當我們知道一碗魚翅湯會引發這樣的血案後還會吃魚翅湯嗎?

在我的生活中,我記得有一次鄰居捉了一隻狗,把它打死後掛在樹上給活活剝了。我覺得我們真是太殘暴了,動物在有些人眼中簡直不值錢。我們不應該這樣對他們,應該去保護他們,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和睦的生活在這個地球上。

人與動物的故事14

自古以來,有無數的仁人義士,爲了維護正義事業、爲了實現崇高的理想而不惜捨棄自己的生命,是謂殺生成仁。誰知,不僅僅是人類,人們豢養的動物亦有此等義舉。

有一家小型機修廠,由於多數工人的家離廠較遠,所以住在廠裏,集體開伙。

這天晚飯前,炊事員老海正在燉一大鍋肉。雖然肉還沒熟,可是職工們聽說今天有燉肉,已經陸陸續續地提前來到了飯廳,大家想像着大塊吃肉的情景,有的人已經流出了涎水。

廠裏養着的那條大黑狗,則懶洋洋地臥在飯廳門口。

人們原來叫它黑子,由於它長得敦敦實實,忠誠、勇敢地守護着院子,而且,它在生了小狗以後,又護犢子得厲害,所以人們說它像個“母老虎”,於是,它又得了一個名頭——虎子。

肉熟了,炊事員老海從竈間裏端出來一大盆子放在飯臺上,而三十餘名職工們則自覺地排起了隊。

就在這時,虎子不知是怎麼了,衝着空中聳鼻嗅了嗅,便“汪汪”地叫了起來,不僅如此,它還嗖地竄到了飯臺前,衝着老海狂吠。

看着虎子的樣子,正準備給大家盛肉的老海停下了手,莫名其妙地看着虎子,厲聲訓斥了一聲:“你叫什麼?瘋了!”

由於每天都是老海給虎子餵食,若是平時,它聽見了老海的訓斥,定然會溫馴地趴在地上,並搖尾示好。可是,今天它卻極其反常,並沒有在意老海的斥責,反而叫得更兇了。

排在第一個兒的職工老黃提醒老海道:“你先給它幾塊肉吃,它不就不叫了?”

聽老黃說得有理,老海便用飯勺盛了幾塊肉,空了一下湯,然後衝着虎子揚了過去,並順嘴說了一句:“先叫你開開葷!”

可是,誰也沒有料到,看着落在地上的肉塊兒,虎子卻躲閃了一下,似乎懼怕那幾塊兒肉似的。

老海和排隊的職工們全看見了虎子的舉動,大家都覺得怪怪的:這個虎子今天太反常了!

人們不再理虎子了,老海開始給老黃盛肉,這時,虎子卻突然竄上來、立起身,一爪子拍翻了老黃的飯盆,嚇了老黃一跳。老黃怒氣沖天地踢了虎子一腳,罵道:“真是一條瘋狗!”

被踢了一腳的虎子,負疼地“嗷嗷”叫着退後了幾步,但是,它似乎還是沒有完,又衝着人們狂吠了幾聲。它看見沒有人再搭理自己了,就“嗚”地哀嚎了一聲,跑到扔在地上的那幾塊兒肉跟前,忙不迭地連連吞了起來。

然而,它還沒有將地上的所有肉塊兒吃完,便渾身顫抖,隨即摔倒在地抽搐起來。

人們驚訝地看到,虎子的口鼻裏瞬即淌出了暗紅的血。直到這時,大家才猛醒:肉有問題!

老海慌忙跑回竈間拿出一隻銀質羹勺,哆裏哆嗦地往肉菜裏一插,當他再抽出飯勺時,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銀亮的勺子變烏了!

只見老海的頭上豆大的汗珠流淌了下來,他眼前一黑,用手拄着飯臺,喃喃自語:“怎麼會有毒?!怎麼會有毒?!”

虎子憑着自己敏銳的嗅覺,已感到燉肉的味道不對勁兒,於是狂吠着警示人們。無奈的是,沒有敏銳嗅覺的人們卻不理解虎子的好意,只顧一意孤行,救主心切的虎子只有選擇吃毒肉以身示警這條唯一的路了。

職工們全向已經不再抽搐的虎子圍了過去,有些喜歡虎子的職工已經抽泣着留下了熱淚,人不禁傷感萬分的嘆道:“可憐的虎子啊!”“不!是英勇的虎子!是捨己爲人的虎子!”……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條義犬用自己的死,換取了三十多個主人的生!

人與動物的故事15

凱茜家住澳洲諾薩姆鎮,不久前,她開車帶着兩個孩子回到山上的牧場。(]凱茜患有嚴重的糖尿病,她每次上山都記得帶胰島素,但那天可能是疏忽了,她忘記帶藥。事情真不湊巧,偏偏那天她的病情發作,暈倒在地,情況十分危急。凱茜無法開車,山上又沒有電話,唯一的求生希望是讓兩個孩子下山買藥。兩個孩子大的9歲,小的7歲,他們不會開車,走路又太慢,於是他們想起了父親在世時給他們做的一輛小羊車。孩子們急中生智,找來綿羊“武利”,給它套上羊車,然後就向山下奔去。“武利似乎知道我們要去哪裏,它不顧一切地向山下衝去,”9歲的瑪麗說:“我們用了大約兩個小時趕到鎮上的藥房,武利累的倒在地上。” 當姐弟兩告訴在藥房工作的米勒先生髮生了什麼事後,米勒先生立即開車上山,找到昏迷不醒的凱茜,及時給她注射了胰島素。凱茜得救了,但武利卻由於疲勞過度,心臟停止了跳動。(消息來自1999年12月10日《新文化報》)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