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多是怎麼回事

本文已影響1.81W人 

出汗多是怎麼回事,進入炎熱高溫的夏季,那麼北方高溫乾熱,我們的南方其實也開始進入梅雨季,所以伴隨着悶熱潮溼天氣的到來,於是使不少人就都開始爲大量出汗困擾,那麼出汗多是怎麼回事?

出汗多是怎麼回事1

出汗屬於人體代謝以及調節人體散熱的一種方式,是一種正常現象。此外因每個人體質不同,出汗程度不同,比如虛胖的人出汗會比較多點,瘦點的人出汗相對比較少點。如果在安靜狀態下或者稍微活動時,出現多汗現象應該是疾病造成的,比如甲狀腺疾病。

出汗多的因素有以下一些:

1、頭部出汗過多,若暴食後頭臉部出好多汗,而且還覺得上腹脹滿,還有口渴的感覺、不想吃東西了,這樣一般是積食,患者可以吃點消化的藥片,而且減少飲食份量,但要是還覺得肢體沉重無力,胃脹不舒服,有想吐的,發熱,自己的舌苔厚而黃膩,那就是脾胃有溼熱的體現,應留意清淡飲食。

孩子睡覺時呈現輕微頭汗屬正常表象,但睡的不安實,還容易驚嚇,就應該要及時診治。此外,老人和產後身體虛弱的女性,也會有頭汗過多的狀況,多歸於氣虛。

出汗多是怎麼回事

2、假如手腳心出好多汗而且還手腳心熱,還有口咽枯燥等等一些症狀,一般是陰虛有熱,但要是手足心多汗隨同腹部脹滿痛苦,大便不通,多歸於腸道內有積糞的熱證,可服用通便藥解決。

3、胸口的部位容易多汗,一般常見的是腦力工作的人,而且這羣人常有精神厭倦、食慾不振、睡覺差,多夢的體現,歸於思慮過度,致使心脾虛,可通過恰當的運動,如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減輕壓力,調理心身。

因而中醫提示我們,當出汗的方法,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動,則可作爲某些疾病的一種先兆,應導致注重。引發出汗的表象主要有自汗、盜汗、絕汗、頭汗、偏汗及盜汗等六種出汗表象。

出汗多是怎麼回事2

出汗是身體的一種正常的排泄途徑,特別是在夏天溫度比較高,特別很容易出汗。出現這種現象不用過於擔心,可以多洗一洗澡。如果是在其他季節,溫度也不高的時候,很容易出汗的話,可能是氣虛引起的。可以去醫院進行檢查,服用一些中藥進行調理。

一般糖尿病人也會出現汗多這種現象,因爲糖尿病人血糖比較高,所以在治療過程中會服用一些降糖藥物,如果服用了過多的降糖藥物,會使血糖比較低,會出現心慌,氣短,出汗的現象。也有可能是甲狀腺亢進一種表現,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並且對症治療。

愛出汗究竟該怎麼辦呢

1、穿得涼爽點:穿輕的、鬆軟的天然紡織品,例如棉質衣物,可以吸收汗液,並能使涼爽的空氣鑽進來,使溫暖的空氣從身體排出去。市面上的人造纖維,例如人造絲、尼龍和聚酯等都不利於吸汗或通風,儘量不要選購。

2、洗澡時使用夏天清爽沐浴露:夏季洗澡可以有效的清潔身體,抑制排汗。所以夏季最好每天都洗澡,洗澡時使用清爽型沐浴露,可以有效的清除身體污漬,消除汗水帶來的酸臭味,使排汗量減少。特別是孩子的皮膚嬌嫩,應選擇專門的兒童沐浴露。

3、擦點酒精:酒精會壓縮毛孔,可以在幾個小時內阻止流汗。這種方法只能偶爾使用,因爲過度擦酒精會引起嚴重的皮膚乾燥和刺激。

出汗多是怎麼回事 第2張

4、撒一點爽身粉:有時只是噴灑一些爽身粉,可以幫助你吸收身體的過多水分,使你感覺乾爽。

5、浸涼水:浸泡在涼水裏面會暫時抑制住流汗。將有影響的部位在涼水裏浸泡30分鐘,會使毛孔收縮,足以在3小時內不會流汗。

6、治療情緒緊張的藥物:對於經常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的患者,可以選用谷維素、溴劑、地西、泮等內服藥物,以舒緩緊張的情緒,從而減少因情緒緊張所引起的出汗增多。

7、避免吃熱、辛辣的'食物:少吃一些會使胃發熱的食物,身體就會減少出汗。

8、少喝酒:酒精會使皮膚裏的血管膨脹,增加身體的熱量。

出汗多是怎麼回事3

出汗與氣候、運動、情緒或藥物無關者多是機體的陰陽失調,營衛不和,腠理開闔不利所致。《素問·陰陽別論》說:“陽加於陰謂之汗。”《素問·評熱病論》說:“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

汗出的分類有多種,按汗出量的多少分類,可分大汗,微汗。汗出量多不止,稱大汗;汗出量少,綿綿不斷,稱微汗。按出汗感覺情況分類,可分自汗,盜汗。

自汗是指不因勞動,天氣過熱,而汗出,動則益甚,稱爲自汗,多由陽氣虛衰,表衛不固而致;盜汗是指睡後汗出,醒後汗止,多由陰虛,陰不斂陽,汗隨陽泄而致。按部位分類,可分頭汗,心汗,半身汗,手足汗。亦有些特殊出汗,如絕汗(又稱脫汗)、黃汗、戰汗等。絕汗是指大汗淋漓不止,或汗出如油,肢冷息微的絕脫之證。黃汗與戰汗是外感熱病中的特殊症狀。

【常見證候】

太陽表虛:全身汗出,兼有發熱惡風,頭項涌,鼻塞,苔薄白,脈浮緩。

陽明熱盛:全身大汗,汗量較多,壯熱或潮熱,口渴喜冷飲,面赤,舌紅苔黃燥,脈洪大有力。

暑傷氣津:全身汗出,頻頻不斷,兼有煩渴,胸膈痞悶,口渴喜飲,少氣乏力,倦怠神疲,舌紅,苔黃,脈洪大無力或濡數。

溼熱交蒸:全身,頭部或手足部汗出,口中粘膩而苦,渴不欲飲,身熱不暢,肢困煩躁,脘悶納呆,小便不利,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

陰虛火旺:睡時全身出汗,醒時汗止,或心胸部,手足部汗出,兼有虛煩不寐,五心煩熱,潮熱顴紅,或有心悸,咳喘,腰膝痠軟等,舌紅少苔,脈細數。

出汗多是怎麼回事 第3張

人體出汗與氣溫等環境條件是很有關係的。現代保健醫學把人體出汗分爲不顯汗和有效汗。當氣溫低於攝氏20度時,處於靜止狀態的人也會排汗,但這種汗液非常細小,人體感覺不出來,故稱不顯汗;而當人體處於活動狀態或氣溫高於攝氏25度時,不顯汗佔的比重就不大了,爲了散發熱量,人體就要通過排出並蒸發汗液的形式來散熱,這種汗液很容易感覺出來,故稱有效汗。

所以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保持體溫穩定的重要機能。需要說明的是,健康人體的出汗多少,除了與氣溫和活動量有關外,與風、溼度、氣壓等氣象因子關係也很密切。當溫度高、溼度小時,人體最容易大量出汗;反之,當風速較小、溼度和氣壓較高時,即使氣溫較高,人體也會出汗不暢,在這樣的情況下,人較容易中暑。

能不能出汗,常常預示着病是否康復。例如,有些人偶感風寒,總是喝完薑湯後臥牀,蓋上被子,一旦出了汗,病就基本上好了。這是因爲着涼感冒的人,汗腺受寒而阻,不能以出汗方式散熱,導致體溫升高;喝湯蓋被後,汗腺因受熱而舒張,從而排出汗液,散發體熱,降低體溫,真可謂“汗到病除”。

出汗的多少與否,也直接影響到人體健康。一般來說,夏季炎熱,出汗多一點是正常的,但如果出汗過多,對健康就不利了。過多出汗,可造成人體血液循環的流量減少,循環變慢,使得人體的散熱量趨減,從而導致體溫升高。大量出汗,還能使人體鹽分流失,細胞因缺鈉而造成熱痙攣。所以,夏季裏,人們應及時補充流質和適當的鹽分。

我國傳統醫書《內經》也列出許多用“出汗”診斷疾病的例子。例如,消渴病(即糖尿病)患者出汗較少,但小便卻多;肝臌脹(即肝硬化)患者的汗液呈黃色並略帶腥味;老年人半身出汗可能是中風的先兆;體質虛弱的人,睡眠時容易盜汗;而在高燒出汗後,常常會導致體溫下降、四肢冷厥等症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